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二十课

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二十课

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二十课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海口景山学校海甸分校毛立业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结合上下文,理解文中重点词句的意思。

2、过程与方法:重点学习课文2——4自然段,在充分理解、感悟的基础上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总结全文。

3、情感与价值观:感受谈迁在逆境中不屈不挠的意志和坚定不移的信念,懂得在人生的旅途中,只要有信念,就会有希望。

教学重点:
1、结合课文,理解翔实可信、奋笔疾书、一袭破衫等词。

2、正确理解和认识数据使用的作用
教学难点:
体会文章思想内容,感受谈迁在逆境中不屈不挠的顽强意志和毅力,懂得在人生旅途中,只要有坚定的信念,就会有希望。

教学亮点预设:
1、第一自然段关于数据使用的认识,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加上教师引导,学生应该能读出感情,体验到《国榷》的宏大,体会到《国榷》的来之不易。

2、第三自然段词语组块教学法。

把重要的词语拎出来,先理解词,再理解句,再体会作者感情,达到在熟读词句的基础上感情朗读课文,有积累词语、运用词语的目标。

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导入新课。

1、齐读一下课题。

2、通过读文章,你都了解了哪些内容呢?谁来说说!
3、总结过渡。

我从大家的汇报中捕捉到了两个重要的信息,一个就是本文的主人公,他的名字叫。

一个是他写了一部史书叫。

谈迁是一个怎样的人呢?国榷又是一部怎样的史书呢?让我们走进课文去慢慢体会吧。

二、精读感悟
1、学习第一自然段
(1)自由朗读第一自然段,边读边划出有关国榷信息的句子来。

(2)学生汇报读。

相机出示多媒体。

看看大屏幕,大家再来读读这句话,让我们把有关国榷的信息读得更清楚些。

(学生读)
(3)从这几个数字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4)学生说,教师总结:从这几个数字我们体会到了这部书的来之不易。

(5)师生合作读。

(6)看谁记得又快又准。

谁能说出一个表示数据的有关国榷的信息来,一人只能说一处。

2、学习第二自然段
过渡:同学们,如此一部国榷,付出了几十年心血的国榷,遇到什么厄运了呢?请大家默读第二自然段,找到谈迁遭受厄运的句子。

(1)学生自由读,教师巡视。

(2)学生汇报读。

学生概括。

教师范读过渡:20多年的心血转眼之间化为乌有,这对任何人来说都是致命的打击,更何况此时的谈迁已经是体弱多病的老人了。

他茶饭不思,夜难安寝,只有两行热泪在不停流淌。

(教师极小声)同学们,此时此刻,假如你是谈迁,你会怎样呢?请自由读读这两句话。

看谁最能理解谈迁。

(3)学生汇报读
(4)学生自由练读
(5)齐读。

(6)出示下一段,教师范读导入:
很多人以为他再也站不起来了,但厄运并没有打垮谈迁,他很快从痛苦中挣脱出来,又回到书桌旁,下决心从头撰写这部史书。

孩子们,是什么力量让这位体弱多病的老人又重新站了起来!是信念,是的信念。

来齐读课题。

再读一遍。

读出气势来,不错,边读边做个手势。

3、学习第三自然段
过渡:面对苦难,谈迁没有被打倒,他又顽强的站起来了,可一部500万字的书稿,从头再来,谈何容易。

文章哪一自然段是写他重新写国榷的。

让我们和老人一起去感受艰辛吧。

(1)请大家小声读第三自然段,边读边划出一些你认为重要的四个字的词语来。

(2)学生汇报。

(3)教师总结,词语组块。

(4)读词语。

横排读,竖排读,师生合作读,男女生分组读。

(5)学生再练读,指名读,齐读。

(6)把词语放进句子中读。

出示三句话,学生练读。

(7)指名读。

(8)教师总结:
就这样经过了几年的努力,一部新的国榷诞生了。

新写的《国榷》共104卷,500万字,内容比原先的那部更加翔实、精彩,是一部不可多得的明史巨著。

谈迁也因此名垂青史.
三、升华情感,拓展延伸。

(1)谈迁战胜了厄运,取得了成功,古今中外,像谈迁这样的人还有很多,让我们静静的来领略一下他们的风采,来聆听一下他们的声音。

(播放课件。

贝多芬、霍金、海伦、桑兰等人的事迹及名言的图片。


(2)类似的人、类似的事例还有很多,大家课后可以阅读关于他们的书籍和文章,进一步走近他们了解他们。

伟人如此,我们普通人也一样,每个人的人生之路都不会是一帆风顺的,都会有崎岖和坎坷,但我们只要有信念,就会有希望,信念就像一轮光芒万丈的太阳,他会驱散笼罩在我们人生路上的每一块阴云。

(3)读最后一段。

女生读,男生读,学生齐读。

(4)背诵最后一段。

板书设计:
厄运打不垮的信念
来之不易
谈迁下落不明信念在,希望在。

从头再来
名垂青史。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