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刘禹锡】刘禹锡个人资料

【刘禹锡】刘禹锡个人资料

【刘禹锡】刘禹锡个人资料
刘禹锡(唐朝文学家)刘禹锡,其祖先为汉景帝贾夫人之子刘胜,七代祖刘亮,事北朝为冀州刺史散骑常侍,随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

字梦得,河南洛阳人,自称家本荥上,籍占洛阳,又自言系出中山。

唐朝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

刘禹锡贞元九年(793年),进士及第,初在淮南节度使杜佑幕府中任记室,为杜佑所器重,后从杜佑入朝,为监察御史。

刘禹锡详细介绍刘禹锡简介
刘禹锡(772年 842年),字梦得,河南洛阳人,自称家本荥上,籍占洛阳,又自言系出中山。

其先为中山靖王刘胜。

唐朝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

刘禹锡贞元九年(793年),进士及第,初在淮南节度使杜佑幕府中任记室,为杜佑所器重,后从杜佑入朝,为监察御史。

贞元末,与柳宗元,陈谏、韩晔等结交于王叔文,形成了一个以王叔文为首的政治集团。

后历任朗州司马、连州刺史、夔州刺史、和州刺史、主客郎中、礼部郎中、苏州刺史等职。

会昌时,加检校礼部尚书。

卒年七十,赠户部尚书。

刘禹锡诗文俱佳,涉猎题材广泛,与柳宗元并称刘柳,与韦应物、白居易合称三杰,并与白居易合称刘白,有《陋室铭》、《竹枝词》、《杨柳枝词》、《乌衣巷》等名篇。

哲学著作《天论》三篇,论述天的物质性,分析天命论产生的根源,具有唯物主义思想。

有《刘梦得文集》,存世有《刘宾客集》。

刘禹锡贬谪生涯
贞元二十一年(805年)正月,唐德宗卒,顺宗即位。

原太子侍读王叔文、王伾素有改革弊政之志,这时受到顺宗信任进入中枢。

刘禹锡与王叔文相善,其才华志向尤受叔文器重,遂被任为屯田员外郎、判度支盐铁案,参与对国家财政的管理。

这段时间刘禹锡政治热情极为高涨,和柳宗元一道成为革新集团的核心人物。

二王刘柳集团在短短的执政期间采取了不少具有进步意义的措施,但由于改革触犯了藩镇、宦官和大官僚们的利益,在保守势力的联合反扑下,很快宣告失败。

顺宗被迫让位于太子李纯,王叔文赐死,王丕被贬后病亡,刘禹锡与柳宗元等八人先被贬为远州刺史,随即加贬为远州司马。

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八司马事
件。

行至江陵,再贬连州(今广东连州市)刺史。

同时贬为远州司马的共八人,史称八司马。

元和九年十二月(815年2月),刘禹锡与柳宗元等人一起奉召回京。

元和十一年三月(817年2月),刘禹锡写了《元和十一年,自朗州召至京,戏赠看花诸君子》诗,得罪执政,被外放为连州刺史。

刘禹锡被贬在朗州前后近十年。

其间创作了大量寓言诗,表达了对当朝权贵的极大不满,又写了许多赋来表达自己不甘沉沦的雄心。

由于接触当地民间歌谣,从中吸取了营养,他的诗歌创作表现出一些新的特点。

在此期间,他还写了多篇哲学论文,最重要的便是与柳宗元《天说》相呼应的《天论》三篇。

元和九年(814年)十二月,他才与柳宗元等人奉诏还京。

但不久又被贬谪到更远的播州去当刺史,幸有裴度、柳宗元诸人帮助,改为连州刺史。

刘禹锡在连州近五年。

元和十四年(819年)因母丧才得以离开。

长庆元年(821年)冬,刘禹锡被任为夔州(今四川奉节县)刺史。

长庆四年(824年)夏,调任和州(今安徽和县)刺史。

宝历二年(826年)奉调回洛阳,任职于东都尚书省。

从初次被贬到这时,前后共历二十三年。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