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最新统编四年级语文下册课外阅读专项练习1.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演奏中,小泽征尔突然听到乐曲中出现了一处不和谐的地方。
他以为是乐队演奏错了,就指挥乐队停下来重奏一次。
但是,他仍然觉得不自然。
在场的作曲家和和评委都郑重声明乐谱没有问题。
“不!一定是乐谱错了!”他的喊声刚落,评判台上的评委们立即站起来报以热烈的掌声。
(1)联系句子,解释词语。
夺魁:______(2)读句子,回答问题。
面对几百名国际音乐大师,小泽征尔考虑再三,坚信自己的判断是正确的。
小泽征尔“自己的判断”是什么?(3)你想对小泽征尔说什么?把想说的话写下来。
2. 课内阅读,完成练习。
海底世界(节选)海底是否没有一点儿声音呢?不是的,海底的动物常常在窃窃私语。
你用水中听器一听,就能听见冬科声音:有的像蜜蜂一样嗡嗡,有的像小鸟一样啾啾,有的像小狗的一样汪汪,有的还好像在打鼾……它们吃东西的时候发出一种声音,行进的时候发出另一种声音,遇到危险还会发出警报。
海里的动物,各有各的活动方法。
海参靠肌肉伸缩爬行,每小时只能前进四米。
有一种鱼身体像梭子,每小时能游几十千米,攻击其他动物的时候,比普通的火车快。
乌贼和章鱼能突然向前方喷水,利用水的反推力迅速后退。
还有些贝类自己不动,却能巴在轮船底下做免费的长途旅行。
(1)用横线画出文中表示声音的词语,自己再仿写两个:______。
(2)联系上下文解释“窃窃私语”的总思。
______(3)语段中省略号的作用是______,请你接着想象,再写一句______。
(4)这段话中介绍了海参______、______、______以及______的活动特点。
(5)选择下列句子运用的说明方法。
A.打比方B.做比较C.列数字①海参靠肌肉伸缩爬行,每小时只能前进四米。
______②有一种鱼身体像梭子,每小时能游几十千米,攻击其他动物的时候,比普通的火车还快。
______3.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米斯是一位年仅11岁的意大利少年。
他被穷苦的父母卖给了一个马戏团。
()受不了那种非人的折磨,()他逃了出来,乘船回家。
在船上,三个游客乘着酒兴,对遍体鳞伤的米斯产生了怜悯,给了他少许的银币和大把的铜币。
那三个人继续喝酒,最后竟露骨地攻击米斯的祖国。
“哗”,一大把银币、铜币像冰雹一样飞掷到那三个人的脸上。
米斯愤怒地挥舞着他那枯瘦的胳膊,对着那三个旅客大声吼道:“拿回去!我不要说我祖国坏话的人的东西!”(1)选择一组合适的关联词填到文中的括号里。
只要……就……因为……所以……一……就……(2)给带点字选择合适的解释。
乘:①坐②就着③一种计算方法A.他乘船回家。
______B.乘着酒意,他诗兴大发。
______(3)用横线画出文中表现米斯非常气愤的句子。
(4)填空。
米斯当时遍体鳞伤,他肯定需要______,但当他听到______,立即把钱币飞掷到那三个人的脸上,这说明了米斯是一个______的孩子。
(5)给文章加上一个合适的题目。
4. 读下面的文段,完成练习。
①小城里每一个庭院都栽了很多树。
(甲)有按树、椰子树、橄榄树、凤凰树,还有别的许多亚热带树木。
(乙)初夏,按树叶子散发出来的香味,飘得满街满院都是。
(丙)凤凰树开了花,开得那么热闹,小城好像笼罩在()。
②小城的公园更美。
这里栽着许许多多榕树。
一棵棵榕树就像(),树叶密不透风,可以遮太阳,挡风雨。
树下摆着石凳,每逢休息的日子,石凳上总是坐满了人。
③小城的街道也美。
除了沥青的大路,都是用细沙铺成的,踩上去咯吱咯吱地响,好像踩在沙滩上一样。
人们把街道打扫得十分干净,甚至连一片落叶都没有。
④这座海滨小城真是又美丽又整洁。
(1)将下列短语正确地填入文中的括号里。
(填序号)A.一顶顶撑开的绿绒大伞B.一片片红云中(2)“开得那么热闹”中“热闹”一词说明了()。
(3)第①②③段分别是围绕哪句话写的?请画上波浪线。
(4)文中画横线的甲、乙、丙三句分别是从什么角度来描写庭院的树的?(填序号)甲句:______ 乙句:______ 丙句:______A.树的香味浓B.树开花热闹C.树的种类多(5)第④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
(填序号)5.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大青树下的小学(节选)上课了,不同民族的小学生,在同一间教室里学习。
大家一起朗读课文,那声音真好听!这时候,窗外十分安静,树枝不摇了,鸟儿不叫了,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都在听同学们读课文。
最有趣的是,跑来了两只猴子。
这些山林里的朋友,是那样好奇地听着。
下课了,大家在大青树下跳孔雀舞、摔跤、做游戏,招引来许多小鸟,连松鼠、山狸也赶来看热闹。
(1)找出文中描写窗外安静的句子。
(2)这段话描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几种动植物,目的是为了衬托孩子们读书的声音______。
(3)下课了,大家在大青树下做了哪些活动?6.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秋天的雨(节选)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
你看,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shān shàn)子,扇(shān shàn)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
它把红色给了枫树,红红的枫叶像一枚枚邮票,飘哇飘哇,邮来了秋天的凉爽。
金黄色是给田野的,看,田野像金色的海洋。
橙红色是给果树的,橘子、柿子你挤我碰,争着要人们去摘呢!菊花仙子得到的颜色就更多了,紫红的、淡黄的、雪白的……美丽的菊花在秋雨里频频点头。
(1)给划线的多音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2)联系上下文,我知道五彩缤纷的意思是______。
我还找到了一对反义词______和______。
(3)文段的中心句是______。
(4)找出文中的一个比喻句______,找出一个拟人句______。
(5)秋天的雨还有很多美丽的色彩,仿照文中的句子写写你看到的秋天。
秋天把______给了______。
你看,______。
7. 鲁迅小时候是一个很聪明的孩子,他的记忆力很好。
人家念二三十遍才记得熟的东西,他念两三遍就能背了。
他这样能背,老师就让他比别人多背一些,甚至曾经让他一本书一本书地背。
他还是背出来了。
当然,鲁迅读书不光凭自己的聪明伶俐,还依靠自己的勤奋。
鲁迅小时候也很喜欢玩耍。
他怎样玩呢?第一,他喜欢种花。
为了种花还专门买了一本怎样种花的书——《花镜》来看。
他还专门在各种花旁边插上竹签,写明花的名称,弄得津津有味。
第二,他喜欢描画。
那时候没有美术课,他自己买了一些宣纸,映在绣像小说上,把书上的人物、房屋等描下来,再订成一本一本的小册子。
这对他以后在南京路矿学堂学画图很有帮助。
鲁迅小时候的学习和玩耍,给了我们一个深刻的启示:读书学习就该专心致志,决不可三心二意、不动脑筋;休息玩耍,不要呆头呆脑,而要玩得有趣有益。
(1)我会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三心二意——______ 津津有味——______ 聪明伶俐——______(2)填空。
A第一自然段有两层意思。
第一层意思是:______ 。
第二层意思是______ 。
B鲁迅小时候喜欢______ 和______ 。
(3)写出第二自然段的中心句。
(4)鲁迅给了我们一个怎样的启示?8.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二)。
成全善良那是三月里的一天,我去医院看望一位生病的朋友。
因为是双休日,等公交车的人很多,我买了一份报纸,一边看报一边等车。
我旁边站着一个老人和一个姑娘,从他们的谈话中我了解到,女儿是陪父亲去医院看病的,正好与我同路。
车来了,人们抢着上车。
我看到女儿为了不让人群碰撞到父亲,一手在前面挡着人群,一手搀着父亲的胳膊,费了很大劲,她才把父亲挽上车。
车上早就人满为患,那父女俩只能站着。
这时一个姑娘站了起来,微笑着对那位老人说:“大爷,您坐吧!”老人说:“谢谢了,姑娘,我站站没关系,你坐吧!”更奇怪的是他的女儿也谢绝了姑娘的好意,说父亲身体硬朗,而且只有几站路,站一会儿就到了。
姑娘脸上有些尴尬,再次说:“您坐吧,大爷。
”女儿似乎还想说什么,老人拉了拉她的手,说:“好,那就太谢谢你了。
”让座的姑娘流露出了笑容。
但我发现那个女儿明显不高兴,好像责怪父亲似的。
这一切让我看得很疑惑。
公交车正开着,突然一下子急刹车,老人紧皱着眉头,好像在强忍着身体的不适。
我心想,亏他没有再客套,如果一直站着,也不知要遭多少罪。
医院很快就到了。
老人下车前,向那位让座的姑娘再次表示感谢!下车后,我听到这对父女的对话:爸伤口疼了吧一点点吧“你也真是的,明明知道自己臀部有伤口,不能坐,你还要坐!”“你啊,人家小姑娘可是一片好意。
我硬是拒绝她,也许以后再遇到这样的事,她就会有顾虑了……”我明白了,老人和他女儿的拒绝,原来并非客套,而是另有隐情。
我不禁又想起在车上老人几次紧皱眉头的表情。
在那颠簸的公交车上,老人强忍隐痛,成全了那个姑娘的善良。
成全别人的善良,何尝不是另一种善良!(1)给文中画线的句子加上标点符号。
(2)多种方法理解词语的意思。
①阅读时不理解“隐痛”这个词语,可以查字典解决。
“隐痛”在字类里的解释有:①不愿告诉人的痛苦。
②隐隐约约的疼痛。
文中“老人强烈隐痛”指的是第______种解释。
②通过联系上下文可以明白“人满为患”的意思是______ 。
(3)我们发现在让座的过程中,姑娘的神情发生了一连串变化:______、尴尬、______,从这些变化中,可以体会到:______。
(4)“这一切让我看得很疑惑”下文中哪句话解答了“我”的疑感,请用横线画出来。
(5)“成全别人的善良,又何尝不是另一种善良!”句中两个“善良”分别指()。
(6)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短文的主要内容。
(7)让座姑娘、父亲、女儿都是善良的人,他们用自己的行动闹释善良的含义。
从让座姑娘身上我们看到善良就是______ ;从父亲身上我们看到善良就是______ ;从女儿身上我们看到善良就是______。
9. 课外阅读。
邯郸学步相传在战国时候,赵国的邯郸人走路的姿势特别优美。
燕国的寿陵有个青年人,不顾路途遥远,跋山涉水,赶到邯郸来学习当地人走路的姿势。
他整天呆在邯郸的大街上,看人家走路,边看边琢磨人家走路的特点,还跟在后边模仿。
跟这个人后边走几步,再跟那个人后边走几步,可是学来学去,总是不像,始终也没有学会邯郸人走路的步法。
这个青年人心里想,也许是因为自己习惯了原来的走法,所以学不好。
于是他索性丢掉原来的走法,从头学习走路。
他每走一步都很吃力,既要想着手脚如何摆动,又要想着腰腿如何配合,还得想着每一步的距离……弄得他手足无措。
他一连学了几个月,不但没有学会邯郸人的走法,还把自己原来的走法也忘了。
后来,他只好爬着回到故乡。
(1)选一选,填一填。
鹦鹉学舌东施效颦标新立异独辟蹊径A、找出反义词。
邯郸学步——______ ______ B、找出近义词。
邯郸学步——______ ______(2)用自己的话说一说,“邯郸学步”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10. 课内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