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年级科学上册期末考试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科学实验既要操作规范,更要保障安全。
下列实验操作符合扣作要求的是( )A .点烯酒精灯B .液体的倾倒C .量筒读数D .液体的滴加2.下列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 )A .中学生步行的速度约为每秒10mB .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250gC .人感觉舒适的气温纸为45℃D .一个初中生的身高约160厘米3.某同学用同一把刻度尺对同一物体的长度进行了4次测量,结果如下:11.34cm 、11.36cm 、11.35cm 、11.45cm ,则该物体的长度应记为( )A .11.45cmB .11.34cmC .11.35cmD .11.36cm4.当你感冒到医院看病时,医生通常问你是否头痛、咳嗽、鼻塞,然后给你测量体温,医生采取这种行动从科学探究的角度看,他的直接目的是为了( )A .提出问题B .获取事实与依据C .提出猜想D .交流5.近年来,已经有130多种鸟类从地球上消失,造成野生动物濒临灭绝的主要原因是( )A .自然灾害频繁B .动物天敌过多C .珍稀野生动物易患病害D .合适的栖息地减少6.2016年1月21日1时13分青海海北州门源市发生6.4级破坏性地震,截到2016年1月22日,青海海北州门源县市委、高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称,据初频核实,地震造成全市经济损失达17亿元,下列关于地震来临时,下列措施不宜采取的是( )A .不停地大声呼救并迅速用手挖掘砖块、希望尽快逃生B .用湿毛巾或其他布料捂住口、鼻和头部,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灰尘呛闷发生窒息C .躲在室内结实、不易倾倒、能掩护身体的物体下,保证足够的空气D .一时无法脱险时应尽量节省体力,寻找代用品和水,延长生存时间7.我国北方的冬天,河流会结上厚厚的一层冰,冰的温度有时低到40-℃,假如在40-℃的冰下有流动的河水,那么关于水与冰交界处的温度以下正确的是( )A .0℃B .一定是40-℃C .4℃D .应该略高于40-℃8.某同学在操作显微镜时,双眼注视物镜镜头(如图),其目的是为了( )A .调节光圈大小以得到明亮视野B.防止物镜下降过程中压到载玻片C.使镜筒缓慢上升以寻找清晰物像D.将观察对象移到视野中央9.关于质量和密度,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橡皮在使用过程中,橡皮的质量减小,密度不变B.给自行车轮胎打气的过程中,轮胎内气体质量增加,密度变大C.氧气瓶内的氧气用掉一半后,氧气的质量变小,密度变小D.将植物种子带到太空后,种子质量变小,密度不变10.某同学出于好奇,将求数为37摄氏度的体温计盛入冰水混合物中测量温度,则测得的结果()A.体温计的示数降到35摄氏度B.体温计的示数仍为37摄氏度C.体温计的示数降到35摄氏度以下,无法读数D.温度太低,超出测量范围,体温计损坏11.下列依次属于系统、器官、组织、细胞的一组是()A神经系统心脏血液衣藻B运动系统果实花甘薯C呼吸系统种子茎鸭蛋D消化系统肝脏萝卜香菇12.克隆羊“多莉”,是将白面绵羊的乳腺细胞模移植到黑面绵羊的去核卵细胞中,经过一系列培育而成。
根据遗传学原理,“多莉”的面部手色应是()A.黑色B.白色C.黑白相间D.不确定13.测量一块金属的体积,量筒放平稳且面对刻度线,量水线休积时视线平视,量水和金属块总体积时仰视。
则所测得的金属块的休积()A.大于实际体积B.等于实际体积C.小于实际体积D.都有可能14.如图是部分蔷薇科植物分类图解,据此分析不正确的是()A.梅花、樱桃和杏李属于同一个分类等级B.蔷薇科所包含的植物种类比梅属少C.樱桃和杏李的亲缘关系比樱桃和梅花更近D.梅花、樱桃和杏李三种植物中,后两者形态结构更相似15.如图所示,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某同学将冰块放入空易拉罐中并加入适量的盐,用筷子撑拦大约半分钟,测得易拉罐中冰与盐水混合物的温度低于0℃实验时易拉罐的底都有自霜生成。
对于这一实验和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A.盐使冰的溶点低于0℃,白霜的生成是凝华现象B.盐使冰的熔点高于0℃,白霜的生成是凝华现象C.盐使冰的熔点低于0℃,白霜的生成是凝固现象D.盐使冰的熔点高于0℃,白霜的生成是凝固现象16.找出下列归类正确的一组()A.鲤鱼、海豚、鲸均属于鱼类B.银杏、侧柏、苏铁均属于裸子植物C.鹦鹉、孔雀、蝙蝠坻属于鸟类D.蛇、蟹、蜗牛均属于爬行类17.北宁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载:在太行山中发现了许多海螺、海蚌壳等生物化石。
这一记载说明()A.太行山是从古老的大海里升起来的B.太行山今后将从陆地转变为海洋C.今天的海螺、海蚌是水陆两栖的D.古老的海螺、海蚌是生活在陆地上的18.下列关于泥石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泥石流是山区爆发的特殊洪流,破坏力极强B.保护地表植被和地表结构不受破坏是降低泥石流发生率的有效措施C.泥石流频发的地区气侯特征往往是四季分明、降水均匀D.目前人类对地质灾害的防范对照还不是以使人类完全躲避泥石流灾害19.在加热条件完全相同的条件下,甲、乙、丙三种物质的熔化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可知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的质量一定比丙的质量大B.三种物质中,甲、丙可能为同一种物质C.甲的熔点比乙熔点的高D.甲、丙是非晶体、乙是晶体20.在图所示的各种现象中,解释正确的是()乙A.甲图中吸盘能牢牢吸在玻璃上,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B.乙图中,两块紧紧接触的铅块能结合在一起,主要是国为分子之间存在引力C.丙图中酒精和水混合后总体积变小,主要是因为分子在不断做无规则运动D.丁图中抽去玻璃板后,两瓶气体颜色逐渐变得相同,主要是因为分子之间存在斥力21.容器内盛有部分盐水,且在盐水中有一块淡水凝固成的冰。
则冰熔化后()A.盐水的密度减小,液面上升B.盐水的密度减水,洗面不变C.盐水的密度减小,液面下降D.盐水的密度不变,液面也不变22.在一个标准大气压,将一支刻度模糊不清的温度计与刻度尺平行地插入冰水混合物中,过适当时间计中水银面与刻度尺上的4毫米刻度线对准,将这冰水混合物加热到沸腾时,水银面与204毫米的刻度线对准,那么当沸水冷却到50℃时,水银面对准的刻度线是()A.96毫米B.100毫米C.102毫米D.104毫米23.在0℃的房间内,把盛有碎冰块的人试管插入烧杯里的碎冰块中,用酒精灯在烧杯都慢慢加热。
如图所示,当烧杯中的冰块大部分熔化时,试管中的冰()A.也溶化一部分B.全部溶化C.一点儿都没熔化D.下边的熔化,上边的没溶化24.小明和小华同学在做“探究:比较水与煤油吸收热量时温度升高的快慢”的实验时,使用了如图所示的装置,设计实验方案时,他们确定以下需控制的变量,其中多余的是()A.采用完全相同的加热方式B.酒精灯里所加的酒精量相同C.取相同质量的水和煤油D.盛放水和煤油的容器相同25.小英根据所学的物理知识中结合下列表格中的数据,给出以下两个结论,其中正确的是()物质密度()3kg mp-⋅(常温常压下)熔点/t℃(标准大气压下)比热容()1/J kgc-⎡⎤⋅⋅⎣⎦℃冰30.910⨯032.110⨯铝32.710⨯66030.8810⨯铁37.910⨯153530.46⨯10A.寒冬季节盛有水的水缸放在室外不呆能破裂B.标准大气压下,铝在660℃时一定处于固液共存状态C.体积相等的铁球和铝球,如果它们的质量相等,铁球可能是实心的D.质量相等的实心铁块和实心铝块,升高相同的温度,铝块吸收的热量较多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8分)26._____、_____和比例尺是地图的“语言”。
阅读地图应该明确这些“语言”的含义。
27.地球的内部结构从里到外依次是地核、_____、______。
28.观察和测量是学习科学的基本方法,适当的科学仪器不但可以拓展我们的观察力,还有助于获得更为准确的测量数据。
(1)如图所示,用两种不回规格的刻度尺测量同一支铅笔的长度,图甲铅笔的长度是_____cm,图乙中铅笔的长度是_______cm。
(2)实验室常用温度计是利用________原理制成。
如图所示,图丙温度计的示数是______℃。
某同学测量液体温度的方法如图所示,请指出他操作时的错误之处__________。
此错误造的后果是使加热过程中测出的温度值偏________(填“高”或“低”)。
丙丁29.请仔细观察图一和图二,回答有关问题:(1)图一中里约奥运“人气女王”傅园慧生于浙江杭州,她能从一个受精卵发育成为一个成年人,主要是由于图二中的两个过程[]A_______和[]B________。
图一图二(2)运动员往往具有强大的爆发力,这主要与图二中的[]1______组织有关。
(3)傅园慧的身体结构层次与樟树相比,多了______这一层次。
30.小英参加了英特学生组织的家乡地理综合实践活动,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A、B两处,适合攀岩的是________处;适合漂流的是________处。
①河段小河的流向大致为_________。
(2)图2中A地的经纬度数值为___________,C在B的__________方向。
31.小英同学用一酒精灯加热探究融化和水沸腾时温度的变化规律,如图所示是根据测量结果画出的图像,请你根据图中信息完成下列问题:(1)要完成这个实验,已准备烧杯、酒精灯、铁架台、计时器,还需要的测量仪器是______。
(2)由图可知冰是___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水沸腾时的温度是________℃,且水在沸腾过程中不断吸收热量,而温度_______(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3)从图中AB段与CD段的倾斜程度不同,可以判断冰的比热容_______水的比热容(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32.选择变化类型填入横线:A.物理变化B.化学变化(1)铁杵磨成针_________ (2)久置苹果腐烂_________(3)樟脑丸变小_________ (4)糯米醉酒__________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26分)33.小英将甲、乙两种植物种植在成份相同的土壤中,分成A、B、C、D四组(如图所示),其中B与C组遮光,降低光照30%,请回答下列问题:A.B.C.D.(1)若探究甲、乙两种植物是否会争夺土壤中的养分,就实验设计来看,应比较A、B、C、D中哪两组之间的生长差异?请列出一种正确的组合:_____________。
(2)若选择A、B两组进行对照实验,比较两组植物之间的生长差异,则该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土壤中含有植物生长所必需的各种养分,该同学为了验证镁离子是甲种植物正常生长所必需的养分之一,设计了如下实验:选择两盆生长状况相似的甲种植物,在一盆甲种植物的土壤中浇灌蒸馏水,在另一盆甲种植物的土壤中浇灌等量的含镁离子的蒸馏水,保持其它实验条件相同,观察比较两盆植物的生长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