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有效复习教学策略选择研究开题报告

有效复习教学策略选择研究开题报告

研究计划
序号
研究阶段
(起止时间)
主 要 任 务
阶段成果
1
2014年3月-4月
搜集相关资料,确定研究主题,撰写开题报告
初步确立研究方向
2
2014年5月-2015年5月
运用资料,寻找方法与理论,观察考核实行情况,去粗取精
本课题相关研究现状述评
当前,对教学策略研究的成果层出不穷。策略原为军事用语,较早将其引入教学领域的史密斯、邓金和比尔德(美),并对其进行研究,史密斯提出以经验为基础的内容限制性策略和非内容限制性策略。随后,着名教育心理学家加涅认为:教师取得成效上的差别反映着他们管理和指导策略上的差别,“管理策略”用来使学生接触教材,并使这种解除保持相当长的时间,而“指导策略”可用来易化教材的学习。至此,我们看到课堂教学在于使班上全体学生的学习达到最优化。国外关于教学策略的研究是开创性的。在理论上开辟了新的研究领域,引导人们树立科学的教育观、师生观;在实践中,找到了影响学生成绩的重要因素——教学策略。但国外的研究是有很大的局限性的。
复习教学策略作为教学策略中的重要一环,重在于应用性,也是整个教学策略应用的总结处。以便能更好的应用于实践,也为我们对其研究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毕竟,对教学策略理论研究的缺乏,客观上已经阻碍了教学理论的发展,影响教学策略在实践中的应用。
本课题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及预期创新点
一、本课题研究目标
(一)本课题立足于教学活动的复习阶段,着力探寻实施复习教学中针对学生学习及更好掌握的有效教学顺序、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媒体等,并付诸实践,总结出一套实效、有效地教学方法和途径。
1、实践论
苏霍姆林斯基在他的论着中提及:“当儿童跨进校门以后,不要把他们的思维套进黑板和语文课堂的框框里,不要让教师的四堵墙壁把它们跟气象万千的世界隔绝开来,以为世界的奥秘中包含着思维和创造的取之不竭的源泉。”《课程标准》指出:拓宽学习和运用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交叉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
4、采用调查法,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和综合实践能力,为课题的具体实施做好准备。
(二)实施阶段(2014年5月——2015年5月)
1、达成目标。组织教师撰写研究计划,制定研究方案,课题小组给予指导,然后实施复习教学学习,教师给予学生以指导。
2、进行阶段检查总结。调整和改进阶段研究工作,与实施前期进行比对,加强课题实践,扩大研究成果。
“教学策略”在我国教育文献中出现是80年代以后的事,起初教学策略具有一份解释的功能。近几年来,人们开始对教学策略进行系统的研究。李伯黍、燕国材的《教育心理学》中,教学策略是被作为“教学心理”来进行研究的,提出实现教学目标的指导教学策略和发现教学策略,认为是让学生自己去观察、操作、比较有关的学习材料,自己去发现知识,获得概念、公式和原理。皮连生为教学策略下的定义是:教师采取的有效目标的一切活动。总之,研究是零散分散的,且多见于教育心理学领域,缺少在教育领域的研究。
1、准备实验资料。到图书室、教育网站等处查找与有效复习教学策略有关的理论与实践资料,了解各地的研究信息,形成具有科学性、理论性、操作性的实验研究方案。
2、成立课题小组。由校长担任课题组组长,分管教育科研的教导主任、骨干教师、青年教师为主要研究成员的可以研究小组。
3、确定中高年级为实验班,按计划实施课堂实验工作。
一、课题组人员结构
课题组由校长亲自主持成立课题组,具体组成员如下:
组长:李立军,校长、小学高级教师、教研员
组员:周山,教导主任、小学高级教师
刘英杰、程冬梅、李静阳、李洪娟:青年教师
贺志强、郭巨俊、李振军
二、主要参加者的学术背景及研究经验
课题组成员多为骨干教师,既有较丰富的科研经验,又有饱满的工作热情和活力。亦有参与过《培养农村校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的研究》课题研究并成功结题。以老带新的的课题组结构,也会在研究过程中呈现新的活力。
(二)选题探究的实践意义及目的
1、有助于学生自身的发展
复习活动是针对学生对已有知识掌握的重复记忆,来更好地完成学习知识任务。正确的教学策略的实施,有利于学生智力的开发,有利于尽早的获取知识,有益于多获取知识,对提高自身的学习效率有巨大的推动作用,也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催化剂。
2、有助于教与学的双向提高
我们的研究既是寻找培养学生适应现代化学习所需要的能力,在减负的大环境下掌握更利于自身的复习方法和策略,又是寻找教师把握教学能力的一种全新的尝试。希望借助于本课题的研究,达到师生能力的双向提高。
李静阳
1990.5


本科
学士
南贾庄中心小学
程冬梅
1987.12
小学一级

本科
学士
南贾庄中心小学
李洪娟
1986.11无Leabharlann 无本科学士
南贾庄中心小学
贺志强
1980.7
小学一级

本科

南贾庄中心小学
郭巨俊
1971.5
小学高级

本科

南贾庄中心小学
李振军
1970.1
小学高级

专科

南贾庄中心小学
预期最终成果
研究结题报告与论文集
三、所在单位条件保障条件
(一)购买课题理论研究书籍,订阅课题研究所需要教育教学期刊,提供充足的理论支持。
(二)所在单位条件:在职教师18名,多位县、镇级骨干教师,我校全体教师将携手并进,积极投入到本课题的研究中,争取达到预期的效果。
主要参考文献(限填20项)
[1]黄济、王策三,现代教学论,[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
[2]刘贵华、潘红玲.课内外结合,拓宽教学领域,[J],山东教育,1990
[3]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
[4]陈桂生,教育原理,[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5]叶澜,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6]夏正江,重考教学活动的本质,[J],教育研究,2000,12
最后学历
本科毕业
最后学位

工作单位
南贾庄中心小学
电子信箱
J
通讯地址
南贾庄中心小学
邮政编码
301912
固定电话
移动电话





姓名
出生年月
专业职务
研究专长
学历
学位
工作单位
李立军
1970.6
小学高级

本科

南贾庄中心小学
周山
1957.8
小学高级

中师

南贾庄中心小学
刘英杰
1989.2


本科
学士
南贾庄中心小学
2、学生主体理论
在综合性学习中,应以学生的主题性发展作为探索的依据和起点,从综合性学习入手培养学生的主体性,倡导学生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自行设计、自行组织、自行研究、自主评价,在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搜集、筛选、整理信息资料、部分处理信息资料的能力。
3、科学发展观
本课题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和实施步骤
一、本课题的研究方法
(一)搜集、整理国外有关此课题的理论文献,了解、把握本课题研究的对象、内容、原则和方法,为课题研究进行理论建构。
(二)调查研究法。即利用问卷调查的方法,了解学生对于复习学习情况的了解,分析学生认知中存在的问题,以便适时调控。
(三)行动研究法。在研究过程中不断总结,推广研究成果。根据随时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修订研究计划,调整实施方案。
(四)个案研究法。在实验期间,对实验班的学生进行有意识、有计划的跟踪,手机、整理个案资料,以便进行理性分析。
(五)经验总结法。主要用于经验分析概括,从而深入全面系统地揭示其课题内在的联系和规律,使之上升为到理论高度,形成教学规律,进而在复习教学中更好地推广运用。
二、本课题的技术路线和实施步骤
(一)准备阶段(2014年3月——2014年4月)
科学发展观不仅对经济有指导意义,对教育发展同样有指导意义。以人为本是教育发展的核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教育工作的价值追求。在教学评价体系中,注重发挥评价的调控与促进功能,从而促进学生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全面、和谐、充分地发展。
二、复习教学策略研究的意义
(一)选题研究的理论意义
编号
附表二
蓟县中小学教师第五周期继续教育校本研修
科研课题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有效复习教学的策略选择研究
课题负责人:李立军
工作单位:南贾庄中心小学
时间:2014.4
课题基本情况
课题名称
有效复习教学的策略选择研究
负责人姓名
李立军
性别

民族

出生日期
1970年6月27日
专业技术职务
小学高级
专业技术职务年限
11年
(二)通过研究与实践,在学生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培养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
(三)通过研究与实践,引领本校的教师不断更新教育观念,积极推进改革,转变教学方式,也促进教师自身能力的提高。
二、课题研究内容及预期创新点
(一)在实施复习教学中,充分利用拥有的教学资源,优化教学与学习环境,构建课内外联系,探索有效复习教学策略,并加以选择。
(二)引导学生掌握正确、行之有效的复习方式,使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积极探索、拓宽视野,丰富知识,针对自身,学会制定属于自己的复习学习的方法。
(三)在研究中,注重学科内外联系、学习内容,注重激发教师及学生的潜能,较好地整合知识的能力,选择有效地复习策略。
(四)在减负的大背景下,在教学理论的支撑下,将有效复习策略引入课堂的教学,针对学生,加以实践的检验,逐步提高复习教学的效率,让学生在学习中体会到快乐,从而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以及学生的学习任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