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有效复习教学策略选择研究开题报告
有效复习教学策略选择研究开题报告
研究计划
序号
研究阶段
(起止时间)
主 要 任 务
阶段成果
1
2014年3月-4月
搜集相关资料,确定研究主题,撰写开题报告
初步确立研究方向
2
2014年5月-2015年5月
运用资料,寻找方法与理论,观察考核实行情况,去粗取精
本课题相关研究现状述评
当前,对教学策略研究的成果层出不穷。策略原为军事用语,较早将其引入教学领域的史密斯、邓金和比尔德(美),并对其进行研究,史密斯提出以经验为基础的内容限制性策略和非内容限制性策略。随后,着名教育心理学家加涅认为:教师取得成效上的差别反映着他们管理和指导策略上的差别,“管理策略”用来使学生接触教材,并使这种解除保持相当长的时间,而“指导策略”可用来易化教材的学习。至此,我们看到课堂教学在于使班上全体学生的学习达到最优化。国外关于教学策略的研究是开创性的。在理论上开辟了新的研究领域,引导人们树立科学的教育观、师生观;在实践中,找到了影响学生成绩的重要因素——教学策略。但国外的研究是有很大的局限性的。
复习教学策略作为教学策略中的重要一环,重在于应用性,也是整个教学策略应用的总结处。以便能更好的应用于实践,也为我们对其研究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毕竟,对教学策略理论研究的缺乏,客观上已经阻碍了教学理论的发展,影响教学策略在实践中的应用。
本课题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及预期创新点
一、本课题研究目标
(一)本课题立足于教学活动的复习阶段,着力探寻实施复习教学中针对学生学习及更好掌握的有效教学顺序、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媒体等,并付诸实践,总结出一套实效、有效地教学方法和途径。
1、实践论
苏霍姆林斯基在他的论着中提及:“当儿童跨进校门以后,不要把他们的思维套进黑板和语文课堂的框框里,不要让教师的四堵墙壁把它们跟气象万千的世界隔绝开来,以为世界的奥秘中包含着思维和创造的取之不竭的源泉。”《课程标准》指出:拓宽学习和运用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交叉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
4、采用调查法,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水平和综合实践能力,为课题的具体实施做好准备。
(二)实施阶段(2014年5月——2015年5月)
1、达成目标。组织教师撰写研究计划,制定研究方案,课题小组给予指导,然后实施复习教学学习,教师给予学生以指导。
2、进行阶段检查总结。调整和改进阶段研究工作,与实施前期进行比对,加强课题实践,扩大研究成果。
“教学策略”在我国教育文献中出现是80年代以后的事,起初教学策略具有一份解释的功能。近几年来,人们开始对教学策略进行系统的研究。李伯黍、燕国材的《教育心理学》中,教学策略是被作为“教学心理”来进行研究的,提出实现教学目标的指导教学策略和发现教学策略,认为是让学生自己去观察、操作、比较有关的学习材料,自己去发现知识,获得概念、公式和原理。皮连生为教学策略下的定义是:教师采取的有效目标的一切活动。总之,研究是零散分散的,且多见于教育心理学领域,缺少在教育领域的研究。
1、准备实验资料。到图书室、教育网站等处查找与有效复习教学策略有关的理论与实践资料,了解各地的研究信息,形成具有科学性、理论性、操作性的实验研究方案。
2、成立课题小组。由校长担任课题组组长,分管教育科研的教导主任、骨干教师、青年教师为主要研究成员的可以研究小组。
3、确定中高年级为实验班,按计划实施课堂实验工作。
一、课题组人员结构
课题组由校长亲自主持成立课题组,具体组成员如下:
组长:李立军,校长、小学高级教师、教研员
组员:周山,教导主任、小学高级教师
刘英杰、程冬梅、李静阳、李洪娟:青年教师
贺志强、郭巨俊、李振军
二、主要参加者的学术背景及研究经验
课题组成员多为骨干教师,既有较丰富的科研经验,又有饱满的工作热情和活力。亦有参与过《培养农村校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的研究》课题研究并成功结题。以老带新的的课题组结构,也会在研究过程中呈现新的活力。
(二)选题探究的实践意义及目的
1、有助于学生自身的发展
复习活动是针对学生对已有知识掌握的重复记忆,来更好地完成学习知识任务。正确的教学策略的实施,有利于学生智力的开发,有利于尽早的获取知识,有益于多获取知识,对提高自身的学习效率有巨大的推动作用,也是学生全面发展的催化剂。
2、有助于教与学的双向提高
我们的研究既是寻找培养学生适应现代化学习所需要的能力,在减负的大环境下掌握更利于自身的复习方法和策略,又是寻找教师把握教学能力的一种全新的尝试。希望借助于本课题的研究,达到师生能力的双向提高。
李静阳
1990.5
无
无
本科
学士
南贾庄中心小学
程冬梅
1987.12
小学一级
无
本科
学士
南贾庄中心小学
李洪娟
1986.11无Leabharlann 无本科学士
南贾庄中心小学
贺志强
1980.7
小学一级
无
本科
无
南贾庄中心小学
郭巨俊
1971.5
小学高级
无
本科
无
南贾庄中心小学
李振军
1970.1
小学高级
无
专科
无
南贾庄中心小学
预期最终成果
研究结题报告与论文集
三、所在单位条件保障条件
(一)购买课题理论研究书籍,订阅课题研究所需要教育教学期刊,提供充足的理论支持。
(二)所在单位条件:在职教师18名,多位县、镇级骨干教师,我校全体教师将携手并进,积极投入到本课题的研究中,争取达到预期的效果。
主要参考文献(限填20项)
[1]黄济、王策三,现代教学论,[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
[2]刘贵华、潘红玲.课内外结合,拓宽教学领域,[J],山东教育,1990
[3]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
[4]陈桂生,教育原理,[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5]叶澜,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
[6]夏正江,重考教学活动的本质,[J],教育研究,2000,12
最后学历
本科毕业
最后学位
无
工作单位
南贾庄中心小学
电子信箱
J
通讯地址
南贾庄中心小学
邮政编码
301912
固定电话
移动电话
主
要
参
加
者
姓名
出生年月
专业职务
研究专长
学历
学位
工作单位
李立军
1970.6
小学高级
无
本科
无
南贾庄中心小学
周山
1957.8
小学高级
无
中师
无
南贾庄中心小学
刘英杰
1989.2
无
无
本科
学士
南贾庄中心小学
2、学生主体理论
在综合性学习中,应以学生的主题性发展作为探索的依据和起点,从综合性学习入手培养学生的主体性,倡导学生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自行设计、自行组织、自行研究、自主评价,在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搜集、筛选、整理信息资料、部分处理信息资料的能力。
3、科学发展观
本课题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和实施步骤
一、本课题的研究方法
(一)搜集、整理国外有关此课题的理论文献,了解、把握本课题研究的对象、内容、原则和方法,为课题研究进行理论建构。
(二)调查研究法。即利用问卷调查的方法,了解学生对于复习学习情况的了解,分析学生认知中存在的问题,以便适时调控。
(三)行动研究法。在研究过程中不断总结,推广研究成果。根据随时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修订研究计划,调整实施方案。
(四)个案研究法。在实验期间,对实验班的学生进行有意识、有计划的跟踪,手机、整理个案资料,以便进行理性分析。
(五)经验总结法。主要用于经验分析概括,从而深入全面系统地揭示其课题内在的联系和规律,使之上升为到理论高度,形成教学规律,进而在复习教学中更好地推广运用。
二、本课题的技术路线和实施步骤
(一)准备阶段(2014年3月——2014年4月)
科学发展观不仅对经济有指导意义,对教育发展同样有指导意义。以人为本是教育发展的核心,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教育工作的价值追求。在教学评价体系中,注重发挥评价的调控与促进功能,从而促进学生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全面、和谐、充分地发展。
二、复习教学策略研究的意义
(一)选题研究的理论意义
编号
附表二
蓟县中小学教师第五周期继续教育校本研修
科研课题开题报告
论文题目:有效复习教学的策略选择研究
课题负责人:李立军
工作单位:南贾庄中心小学
时间:2014.4
课题基本情况
课题名称
有效复习教学的策略选择研究
负责人姓名
李立军
性别
男
民族
汉
出生日期
1970年6月27日
专业技术职务
小学高级
专业技术职务年限
11年
(二)通过研究与实践,在学生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培养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
(三)通过研究与实践,引领本校的教师不断更新教育观念,积极推进改革,转变教学方式,也促进教师自身能力的提高。
二、课题研究内容及预期创新点
(一)在实施复习教学中,充分利用拥有的教学资源,优化教学与学习环境,构建课内外联系,探索有效复习教学策略,并加以选择。
(二)引导学生掌握正确、行之有效的复习方式,使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积极探索、拓宽视野,丰富知识,针对自身,学会制定属于自己的复习学习的方法。
(三)在研究中,注重学科内外联系、学习内容,注重激发教师及学生的潜能,较好地整合知识的能力,选择有效地复习策略。
(四)在减负的大背景下,在教学理论的支撑下,将有效复习策略引入课堂的教学,针对学生,加以实践的检验,逐步提高复习教学的效率,让学生在学习中体会到快乐,从而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以及学生的学习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