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进出口中走私犯罪的分析摘要走私是一个及其严重的社会问题,是一种国际社会现象,它的产生是与关税制度,国家间商品差价和贸易限制的存在相联系的。
只要国家实施对外贸易管理,只要存在国外市场差价,就必然会有走私现象的发生。
走私犯罪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经济建设,尤其对我国这样一个市场经济发展程度不高,市场法制建设尚不健全的国家就更为严重。
目前我国已经正式加入WTO,成为世界贸易组织成员国之一。
入世后,我国将逐步放松对外贸易管制,大幅度减让关税,我国市场经济将加快与国际市场融合。
国内商品与国外商品的差价会缩小,外贸体制也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这必将对我国走私犯罪产生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 进出口;走私犯罪;分析ABSTRACTSmuggling is a serious social question, is one kind of international society phenomenon, its production is with the customs duty system, between the country the commodity price difference and the restraint of trade existence relates. So long asnational implementation foreign trade management, so long as has the foreign market price difference, inevitably can have the smuggling phenomenon the occurrence. The smuggling crime directly relates the country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Is not especially high to our country this kind of market economy degree of development, the market legislative work still not the perfect country was more serious. At present our country already officially joined WTO, became one of 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member nations. After enters the world, our country gradually will relax the foreign trade control system, large scale will give in the customs duty, our country market economy speeds up with the international market fusion. The domestic commodity and the overseas commodity price difference can reduce, the foreign trade system also will have the earth-shaking change, this will certainly to our country to smuggle the crime to have the profound influence.Keywords: Import and Export; Smuggling; Analysis目录一、引言 (4)二、走私犯罪产生的原因 (4)(一)关税制度对进口商品价格差的影响 (5)1、低关税税率水平并非是由来已久的52、世界各国的平均关税水平有较大差异53、同一国家各类商品适用的关税税率也有较大的差异6(二)非关税管制手段对进口商品价格差的影响 (6)1、进口负税过重和进口限制政策72、东南亚经济危机对我国的影响7三、我国走私现状 (8)(一)法人走私,当前一个较突出的问题 (8)(二)加工贸易走私 (9)四、加入WTO对我国走私犯罪的影响及对策 (10)(一)走私犯罪现象将有所减少,但仍将长期存在 (10)(二)贸易性走私犯罪总体呈下降趋势,犯罪对象从一般商品转移到一些重点商品 (11)1、机电设备产品122、高科技产品123、重工产品和烟草制品13(三)走私犯罪的主体将呈多元化发展趋势,中小企业和外商也有可能加入走私犯罪的行列 (13)(四)走私犯罪手段更趋隐蔽,向智能化、科技化方向发展 (14)参考文献 (16)一、引言走私犯罪是一种国际间的违法活动,通常是指违反一个国家(地区)的法令,非法运输物资进出境的行为。
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有人对走私作如下定义:走私是破坏社会主义经济秩序,损害国家主权和利益的违法行为。
具体的讲,凡是违反国家对外贸易管理、进出口货物(物品)管理、外汇管理和关税管理,非法运输、携带、邮寄货物(物品)、金银、货币、票据、有价证券以及其他限制物品进出关境,逃避海关监管,逃套外汇,偷漏关税的行为都属于走私。
从上述概念看,构成走私案件必须同时满足下列四个条件:1、必须有货物或物品。
2、必须是与进出关境有关。
3、必须是违反国家对外贸易管理、进出口货物管理、外汇管理、关税管理中的一个或多个。
4、必须是使用非法手段逃避海关监管。
基于目前我国已经正式加入WTO,成为世界贸易组织成员国之一。
本文将从走私的成因、我国目前的走私现状以及结合WTO规则和我国外贸管理制度对今后的走私犯罪发展趋势做一些探讨。
为我国在新的经济形势下的市场经济建设“保驾护航”。
二、走私犯罪产生的原因走私活动的产生有经济、政治、社会等多方面的原因。
从全世界情况及当前我国走私违法活动的情况看最主要的是经济因素。
由于世界各国普遍对对外贸易进行管制,管制在客观上造成了国家间的市场分割和同一种商品在不同市场上的高额价格差,正是这种高额价格差刺激着不法分子使用一切手段将货物从低价市场国偷运至高价市场国。
下面我们对贸易管制制度主要工具的效果作一分析。
(一)关税制度对进口商品价格差的影响关税制度是世界各国对外贸易管理的最主要手段,也是世界贸易组织(WTO)唯一认同,可以长期使用的贸易管制手段。
关税制度管理对外贸易最主要的影响是来自关税税率。
当前世界各国的平均关税税率已降至一个较低水平,但是纵观关税制度的历史及其在世界各国的现状,不难发现三个特点:1、低关税税率水平并非是由来已久的世界贸易组织及其前身关税贸易总协定(GATT)在降低关税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GATT的每轮多边谈判(回合)都使得其成员国及世界各国的平均关税水平有大幅下降。
2、世界各国的平均关税水平有较大差异由于经济发展水平及其他政治、历史、社会的原因,当前世界各国的关税水平存在较大差异。
总的来说,工业化程度高的发达国家关税水平较低,广大发展中国家较高。
WTO(GATT)成员国的关税水平相对较低,非WTO成员国的关税水平相对较高。
3、同一国家各类商品适用的关税税率也有较大的差异关税税率的差异通常是与国家的产业政策相联系的:国内尚无足够竞争力而又计划保护得到充分发展的产业(幼稚产业)被给予较高的关税保护壁垒,而本国已有一定竞争力的产业或不欲重点发展的产业则关税税率较低。
上述三个特点说明了高关税税率过去、现在、将来都将在一定范围内存在。
这决定了走私活动产生的重要原因——高价格差将长期存在,因为相对较高的进口关税税率直接大幅度的提高了进口商的成本,加上进口关税完税价格还包括运输费用、保险费用,进口关税对进口商品最终价格的影响还是很大的。
(二)非关税管制手段对进口商品价格差的影响非关税管制手段不同于关税手段直接提高进口商品的成本,如配额制度、许可证制度是通过严格限制商品的供给数量,进而影响市场价格,并且因为获得配额或许可证的进口商可以取得一定的垄断特权价差。
为参与分配这种垄断特权价差带来的利润,许多国家的政府采取拍卖或招标的方式发售进口配额或进口许可证,进口商为取得配额或许可证所支付的成本最终也在商品价格中得到体现。
上述两个因素导致了受管制的进口商品价格与原生产国差别的扩大。
我国在世界上属于走私发案率较高的国家,这是因为除了上述的原因之外还有以下的原因导致我国的走私发案率较之其他国家(地区)较高:1、进口负税过重和进口限制政策1994年香烟关税提高到150%,加上增值税、消费税等,其综合税负超过400%,造成进口成倍减少。
1995年通过正常渠道进口香烟几乎没有,但国内市场却是外烟充斥,随处可见。
1995年仅海关就查获走私香烟数十万箱。
小轿车关税虽然从200%降低到120%,仍属世界之最,走私最严重的年份一年走私汽车达20万辆左右。
其他如钢材、成品油、羊毛、大屏幕彩电、胶卷等走私货比比皆是,对国内产业部门的冲击可见一斑。
2、东南亚经济危机对我国的影响以石油产业为例,受国际石油市场需求萎缩,OPEC增加配额,东南亚金融危机等的综合影响,1997年国际市场原油价格暴跌,已明显低于国内价格。
近年来,我国石油产量年均增幅仅1.5%左右,低于同期6%的需求增幅,而国内生产企业因原油价格下跌导致柴油、汽油和化工产品价格大幅下跌,已降至成本线以下生产。
在此情况下,一些危机国家借本国货币贬值之机加强了对中国的成品油出口,尤其是韩国和新加坡的轻柴油以及上述两国及日本的燃料油成为走私重点,企业经营陷入困境。
再如冶金行业,硅铁作为炼钢的辅助原料,一直是我国出口主要创汇商品,年出口达2亿多美元。
但是自1996年下半年开始,由于国际市场价格下跌,出口数量减少,与此同时,国内一些企业采取少报多出、伪报甚至走私出口的办法,将大量低价硅铁走私进入日本市场。
中国海关统计的对日出口是57844吨,而日本海关对中国硅铁的进口统计却为113332吨,数字相差悬殊,这足以说明我国走私出口的猖獗。
三、我国走私现状(一)法人走私,当前一个较突出的问题改革开放以来,法人走私逐渐抬头,少数国有企业、集体企业、外商投资企业走私案值巨大,危害严重,成为一个较为突出的问题。
法人走私的常见方式有如下几种:1、直接进出口走私。
一些有进出口经营自主权的外贸公司,工贸公司利用国家批准其经营进出口贸易的权力,把走私违法作为企业盈利的手段,有的采取伪报货物名称、规格等方式进出口国家限制的货物或物品;有的瞒报货物数量,假报货物的价格;有的用国家凭许可证出口的物资换取国家限制或高税物资进口,这些非法行为破坏了国家的外贸管理制度,影响了国家财政收入,造成外贸活动中的混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