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八足机器人开题报告

八足机器人开题报告

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系列表格(5-1 页)
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
开 题 报 告
题 学 目 院 大型仿生爬行机器人设计 理工学院 专 业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 自动化 学生姓名 刘圣斌 学 号 114174330 开题日期 2014.12.4 指导教师 班 级 梁冬泰 11 机械三班
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系列表格(5-4 页)
7.王刚, 孟庆鑫, 陈东良, 季宝锋, 刘德峰.一种多足仿生机器人步行足关节结构研 究[J]. 中国科技大学出版社, 2008:21-22
8.徐轶群,万隆君.四足、 八足步行放生机器人基本步态及时序研究[J].装备制造技术 – 2007:17-18 9. 孙淑云 孙士栋.新型爬壁式墙体抛光机器人模型的设计与研究[J].机电术.2008, 31(1) 10 10.郝欣伟,孟庆鑫.八足仿生机器蟹运动协调与控制系统研究[J].机械电子工 程.2004:3-4 11. 徐亮, 袁池,卫俊玲.八足步行机器人参数的仿真计算[M]. 哈尔滨理工大学出版 社 202005, 22-25 12.刘建辉;叶静.基于类蜘蛛仿生煤矿救灾机器人步态研究[J].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学报(自然科学版) - 2008, 27(6) 13.D P Miller.Multiple behaviour-controlled micro-robots for planetarysurface missions[C].Proceedings of the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on systerm,Man and A:IEEE, 1990:289-292 14.Ogren P Fiorelli E;Leonard.Cooperative control of mobile sensor networks[J].Adaptive gradient climbing in a distributed environment 2004(08) DOI:10.1109/TAC. 2004. 203-212 15.ELENA GARCIA,MARIA ANTONIA JIMENEZ.The evolution of robotics esearch[J].Robotics And Automation,2007,3(10):90—102 16.K.Y. Pettersena, Ø. Stavdahla .A review on modelling, implementation, and control of snake robots[J].Robotics Autonomous Syestems,2011,11(8):123-127
17. Kun Wang, Wei Wang, Houxiang Zhang, Analysis and Design of Attachment Mne Vibrating Suction Method for Wall-climbing Robot[J]. Procedia Engineering, Volume 12, 2011, Pages 9-14 18.A. GuidoM. D.Cortelazzo. Model—base and image—base 3DsceRerepresentation for interativevisualization [J].Computer Visionand ImageUnderstanding,2004, 9(6):269-273 19. R.vodini,A.Gasparetto .Efficient force distribution and leg posture for
21. WANG Jing,LIU Ying,LI Xiaohu Gait planning of the Gecko-like robot
transition to wall [M].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6(11):17-19
Beijing,2010
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系列表格(5-5 页)
a bio-inspired spider [J].Original Research ArticleRobotics and Autonomous
Systems,2011,11(12):Pages 142-150
20. ZHANGlong,WANGjing,LIUxiaohui.Design and Analysis of Gecko-like Robot[J]. Beij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and and Technology 2010,12(16):21-27
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系列表格(5-3 页)
主要零件图; (6)第 9 周——第 10 周:编写和整理毕业设计论文; (7)第 11 周:修改、完善并打印装配图、零件图及毕业设计论文,提交毕业设计; (8)第 12 周:准备毕业答辩。 二、研究的方法与技术路线: 1.研究方法: 作为一种大型仿生爬行机器人的设计, 我的研究方法就是设计并计算大型仿生爬行机 器人的结构,使它能够爬行完成前进、后退、转弯、后转弯、越障等功能。 2.技术路线: (1)查找大型仿生爬行机器人相关资料,明确大型仿生爬行机器人的大小和设计要 求。 (2)对大型仿生爬行机器人进行结构设计及计算。 (3)确定合适的伺服电机产品型号。 (4)运用三维制图软件绘制大型仿生爬行机器人的装配图。 (5)绘制大型仿生爬行机器人的主要零件图。 (6)撰写毕业设计说明书。 (7)修改机械图,零件图和毕业设计说明书 (8)提交设计说明书。 三、主要参考文献: 1.李明东, 奚汉达. 一种形状记忆合金 SMA 驱动的微型六足机器人[J].上海交通大学 出版社,2004:7-9 2.金晓怡.仿生扑翼飞行机器人飞行机理及其翅翼驱动方式的研究[J]. 制造业自动 化,2007:121-123 3.林良明.仿生机器人的研究[J]. 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机器人 ,2004:36-42 4.张涛,颜国正.微型仿生机器人系统关键技术研究[J].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2006:46-47 5.苏军,陈学东,田文罡.仿生蟹的行走方式 与自适应控制策略 [J].南京理工大学 出版社,2006:5-6 6.周忆,陈沛富,于今.一种轻型多足爬壁机器人的设计 [J].机床与液压,2006,11-13
一、研究的总体安排与进度: (1)第 1 周:搜集整理并认真阅读课题相关的中文及外文文献; (2)第 2 周:对设计过程制定确切的计划,撰写开题报告; (3)第 3 周——第 4 周:学习 Solidworks 软件和温习 Autocad 软件,熟悉机械零件 的三维建模以及二维零件图的绘制; (4)第 5 周——第 6 周:完成大型仿生爬行机器人的结构设计,确保此机器人能按 照预期要求正常运行工作; (5)第 7 周——第 8 周:运用三维绘图软件绘制大型仿生爬行机器人的装配图及其
指导教师审核意见:
指导教师签字 年 月 日
宁波大学科学技术学院本科毕业设计(论文)系列表格(5-2 页)
六只足用来爬行,2 只前足用来工作。横向爬行,每次着地 4 足。 1.2 确定大型仿生爬行机器人的主要技术参数。最快速度和最慢速度,精度,重量, 及惯性。完成大型仿生爬行机器人结构的设计。每个足需要功率,负载情况,驱动力 等。 1.3 根据八足蜘蛛机器人的每个足需要功率,负载多少等情况,估计所需驱动力的大 小,据此查找和确定合适的伺服电机产品型号;将之作为大型仿生爬行机器人驱动装 置,将汽油作为机器人的驱动能源。 1.4 完成大型仿生爬行机器人机械结构装配图,零件图。 2.研究难点分析 大型仿生爬行机器人的研究一般都涉及到自由度的问题, 此次我设计的大型八足爬行 机器人,根据仿生学的原理,结合八足蜘蛛行走方式设计的八足爬行机器人。由于机 器人有八条腿,所以在控制方面的话有一定的难度。大型八足爬行机器人每条腿上有 3 个电机,两个使身体向上拉,当拉到一定位置的时候,另外一个电机作业使身体向 前移动,实现运动的功能。另外,机器人身上有探测器,可以探测前面的路线是否可 行,如不可行,便会转弯,走其他的路线。机器人的转向是由左右两边腿的不对称移 动实现的,转弯半径会设定在一定的范围内。机器人共有 1 个传感器,传感器可测量 前进路线上是否有障碍物,如果有,便转弯,或者执行其他的运动。 此次设计分为两个部分,一个是机械方面的设计,主要是腿部结构的设计。另一个控 制方面的设计,主要是处理器和其他元件的相互匹配性。
一、研究的背景: 我国近年来加大对空间技术和自然界环境探索的投入,首先,为了能在月球,火 星等外星地表的不确定环境下正常探索,这项艰巨的必须由对复杂环境适应能力很强 的仿生爬行机器人来完成。其次,为了更有效地接收更全面的的信息,也为了不被凹 凸面较大的地形所限制。机器人的体型要求一定要大,这样机器人的拍摄面积不仅更 加广泛,而且更为轻易的从凹凸面较大的地面顺利通过,所以大型仿生爬行机器人以 其良好的适应性,多功能性,必将适合这一条件。 二、研究的意义: 由于轮式和履带式机器人受地形限制很大,无法在复杂恶劣的太空环境下工作。 而仿生爬行机器人却具有轮式和履带式机器人所没有的优点:第一,仿生爬行机器人 足所具有的大量的自由度可以使机器人的运动更加灵活, 通过各种可以相调整可以较 易地跨过比较大的障碍(如沟、坎等) ,所以对凹凸不平的地形环境的适应能力更强。 第二,仿生爬行机器人的立足点是离散的,跟地面的接触面积较小,可以在可达到的 地面上选择最优支撑点, 即使在表面极度不规则的情况下, 通过严格选择足的支撑点, 也能够行走自如。因此,仿生爬行机器人的研究无疑对促进科技的发展和人类探索太 空的进程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是当今科技发展的一种必然趋势。而且仿生爬行机器人 技术的发展是衡量一个国家的科技水平是否先进的重要标准。 四、研究的基本内容与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1.研究的基本内容 1.1 查找大型仿生爬行机器人相关资料, 明确大型仿生爬行机器人的大小和设计要求。 此次设计的大型仿生爬行机器人仿照八足蜘蛛的特点:能够完成前进、后退、转弯、 越障等任务。该机器人有八只足,每只足具有 3 个自由度,共计 24 个自由度。其中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