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煤矿地质学期末考试题共套

煤矿地质学期末考试题共套

煤矿地质学期末考试题共套SANY标准化小组 #QS8QHH-HHGX8Q8-GNHHJ8-HHMHGN#中国矿业大学学年第学期《煤矿地质学》试卷(1)考试时间:100分钟考试方式:闭卷学院班级姓名学号一、填空题(34分)1.矿物是各种元素在各种地质作用中形成的各种自然化合物,常见的八种造岩矿物指正长石、斜长石、白云母、石英、黑云母、辉石、角闪石、橄榄石。

2.煤矿生产过程中,常见的地质问题有煤层厚度变化、构造变动、冲刷作用、岩浆侵入、瓦斯、地热和岩溶陷入柱等。

3.常用的煤田地质勘探图有件地形地质图,勘探线剖面图,钻孔柱状图,煤层底板等高线图和煤、岩层对比图。

4.古生代可划分为六纪,由老到新分别为(包括代号)寒武纪()、奥陶纪(O)、志留纪(S)、泥盆纪(D)、石炭纪(C)、二叠纪(P)。

5.成煤作用的必要条件有古植物,古气候,古地理和古构造。

6.岩浆是由地下深处上来的,含有气体物质的,灼热的熔融状,成分及其复杂的的含量可将其划分为酸性、中性、基性和超硅酸盐熔融体。

根据 SiO2基性等四种基本岩浆类型。

7.矿井水的来源包括大气降水、含水层水、断层水、地表水老窑水。

二、简述题(共26分)1.简述地壳的圈层构造。

答:(要点)分外圈层与内圈层;外圈层又分: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内圈层以莫霍面与古腾面可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2、矿井下巷道遇断层时的征兆答:答题要点:A、断层附近煤岩层塑性变形现象;包括:煤岩层的产状发生变化、煤层厚度发生变化、出现牵引褶曲等…B、断层附近的脆性断裂现象;包括:顶底板中裂隙增多(一般在10-20m范围);常伴生一系列小断层;如岩层裂隙构通含水层,则出现淋水增加、甚至发生涌水。

C、遇断层前后,瓦斯涌出量往往明显变化;3.什么是内力地质作用,其具体包括哪几种;什么是外力地质作用,其具体包括哪几种答:内力地质作用以地球内热为能源并主要发生在地球内部。

包括地壳运动、地震作用、岩浆作用、变质作用等。

外力地质作用以地球外部的太阳能以及日月引力能为能源,并通过大气、水、生物因素所引起,主要发生在地球表层。

包括:风化作用、剥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固结成岩作用等。

三、图件分析(14分)1.识别图1、2中哪是背斜,哪是向斜(在图上标出),并完成图中构造形态,画出轴面的位置(图1、2为未完成的地质剖面图,图中字母为地层代号,剥蚀掉的地层请用虚线连接)。

(共14分,每小题7分)(图1)(图2)四、作图题(10分)下图为地质图,试沿I—I’方向作地质剖面示意图。

(为产状符号)I I’(图5)五、论述题(16分)在接受地质勘探资料时,要对地质资料进行审查和评价,请问主要从哪几个C方面入手答:1.对地质构造:重要的断层(例如边界断层、第一水平或先期开采地段的较大断层)应当对其产状、落差有精确的控制,并要求有穿过断层面的钻孔。

在隐伏地区断层倾角很小的情况下,钻孔穿断层面很难奏效,但断层的摆动范围应控制在250米以内。

次一级褶曲比较发育时,为了保证主要水平大巷的设计精度,需要沿已经选定的煤层底板等高线加工程进行追索,使其标高误差控制在10米以内。

在通常情况下,主要煤层在剖面上要有两个以上的。

不同构造单元(相曲的两翼、断层上下盘)也要有两个以上的钻孔控制等。

2.煤层的最低可采边界、高灰分界限、煤质牌号界限以及层状岩浆岩分布界限等直接,影响到储量和质量的可靠程度,也是开来设计考虑的重要问题。

上述几类界限有的是明显的,有的是渐变的,都要求有一定的控制,以满足生产的需要。

3.在水文地质条件比较复杂的地区,应注意主要含水层的富水性及其变化规律,断层的导水性是否查明。

另外,勘探线压是否符合要求,小煤窑是否有足够的调查资料等都应仔细审核。

中国矿业大学学年第学期《煤矿地质学》试卷(2)及参考答案考试时间:100分钟考试方式:闭卷学院班级姓名学号一、填空题(28分)1.太阳系的九大行星为(从太阳由近而远排列)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

(4分)2.地震波在地球内传播有两处极为明显的分界面,在平均地深 33 km为第一地震分界面,又称莫霍面;平均地深2898 km为第二地震分界面,又称古登堡面,由此将地球的内圈层划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

(分)3.岩浆岩的八种造岩矿物是石英、钾长石、斜长石、橄榄石、辉石、角闪石、黑云母、白云母。

摩氏硬度计的十种代表矿物(由小到大)为滑石、石膏、方解石、萤石、磷灰石、长石、石英、黄玉,刚玉、金刚石。

(5分)4.古生代可划分为 6 纪,由老到新分别为(包括代号)寒武纪(∈)奥陶纪(O)志留纪(S)泥盆纪(D)石炭纪(C)二叠纪(P)。

(4分)5.岩浆是形成于地壳深部或上地幔、以硅酸盐为主要成分、炽热粘稠、富含挥的含量可将其划分为超基性岩浆、基性岩发物质的熔融体。

根据 SiO2浆、中性岩浆和酸性岩浆等四种基本岩浆类型。

(分)7.宏观煤岩成分可分为镜煤、丝炭、亮煤、和暗煤。

煤岩类型有光亮型煤、半亮型煤、半暗型煤和暗淡型煤(4分)8.煤矿中常见的地质图件有地形地质图,钻孔柱状图,勘探线剖面图,煤层底板等高线及储量计算图,综合柱状图,煤岩层对比图。

(3分)二、简述体(共24分)1.区别解理、片理、层理与节理。

(本小题8分)答:解理:指结晶矿物在受外力打击后,沿一定的方向规则地裂开,形成光滑平面的性质。

片理:指板状矿物、片状矿物和柱状矿物在定向压力作用下发生平行排列而形成的构造。

层理:是沉积物在沉积过程中在层内形成的构造,主要由沉积物的成分、结构、颜色等在垂向上的变化而显示出来。

是沉积岩最重要的沉积构造类型。

节理:断裂两侧的岩层或岩体沿破裂面断开,但没有发生明显的相对位移的断裂构造称节理构造。

2.什么是最低可采厚度基本线距极限线距(本小题6分)答:最低可采厚度是指按照目前有关技术政策,根据煤种、产状、开采方式和不同地区的资源情况等规定的可采厚度的下限标准。

基本线距是指勘探工程中,布置的勘探线之间的基本间距。

具有多种不同的标准,需根据不同的实际情况来选择。

极限线距是指为了保证圈定储量面积而在主要煤层在勘探线上需要打钻揭露时,相邻两个钻孔之间的最大距离。

3. 什么是内力地质作用,其具体包括哪几种;什么是外力地质作用,其具体包括哪几种(本小题10分)答:内力地质作用是指以地球内热为能源并发生在地球内部的地质作用。

包括岩浆作用,地震,地壳运动,变质作用。

外力地质作用是指主要以太阳能以及日月引力为能源并通过大气、水、生物因素引起的地质作用。

包括风化作用,剥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固结成岩作用。

三、图件分析(20分)1.识别图1,2中哪是背斜,哪是向斜(在图上标出),并完成图中构造形态,画出轴面的位置(图1,2为未完成的地质剖面图,图中字母为地层代号,剥蚀掉的地层请用虚线连接)。

(共10分,每小题5分)J T P C D C P T J T P C P T P(图1)D S D C P T P C D S D C(图2)2.图3、4为煤层底板等高线图,分别绘出断层上、下两盘的交面线,把实际存在的煤层底板等高线改为实线,并判断断层的性质(正、逆)。

(为煤层底板等高线;为断层面等高线)(共10分,每小题5分)5060 50 40 30 20(图3)200200600 400 200 0(图4)四、作图题(8)图5为地质图,试沿I—I’方向作地质剖面示意图。

(为产状符号)(8分)T P C PI T J K J T I’(图5)五、论述题(20分)1影响煤厚变化的主要因素有哪些(本小题12分)答:引起煤厚变化的地质因素:原生变化和后生变化。

常见的有:1)泥炭沼泽基底不平影响煤层形态和厚度的变化①、煤层底版或基底岩层界面呈凹凸起伏而顶板界面却比较平整,即“顶平底不平”。

②、往往在含煤岩系的底部或下部的煤层煤厚变化极为不规则。

③、基底古地形低洼处煤层增厚,向突起部位尖灭变薄。

其分层和层理多为下伏的基底岩层界面所截切,呈现超覆样式。

2)煤层形成时期的沉积环境对煤层的形态和煤层厚度有直接的关系。

(1)、沉积体系和煤层厚度、形态变化的关系;(2)、对煤层分岔类型的影响;3)同沉积构造对煤层形态和煤厚变化的影响聚煤盆地基底的不均衡沉降,如基底断块差异性沉陷、同沉积褶皱和断裂等,通过对沉积环境的控制,能够对煤层形态和煤层变化产生深刻的影响。

1)、基底断裂系控制的煤层分带2)、盆内次级同沉积褶皱对煤层形态和煤厚变化的影响3)、盆内同沉积断裂活动对煤层形态和煤厚的影响4)泥炭堆积过程中或泥炭层被沉积物覆盖以后河流等对煤层的冲刷剥蚀。

5)后期构造变动引起煤厚变化6)岩浆侵入7)岩溶陷落柱的影响含煤地层下伏岩系如果为可溶性岩石,如石灰岩、白云岩、石膏层等,在地下水的溶蚀作用下可以形成岩溶洞穴,随着洞穴规模的扩大,在上覆岩系的重力荷载下,煤层及其围岩逐渐跨落,可形成环形柱状陷落。

2内陆型煤系与近海型煤系的特点(本小题10分)答:内陆型煤系主要特点:1)、煤系厚度一般较大,分布面积一般较小,岩性、岩相变化也大,煤层不易对比;2)、煤层厚度大,层数多,厚度变化大,分岔、尖灭时有出现;3)、煤系结构复杂,含硫较低;4)、煤系岩石成分复杂,富含大量的植物化石和淡水动物化石;5)、某些地壳运动强烈的地方,煤系地层中可出现火山岩及火山碎屑岩;近海型煤系主要特点:1)、分布面积一般较广;2)、岩性、岩相均比较;3)、标志层较多;4)、旋回结构非常清楚;5)、对比较易;6)、煤层厚度较为稳定,但多数为薄—中厚煤层;7)、煤层一般含硫量较高8)、含有大量的植物化石和海生动物化石;中国矿业大学学年第学期《煤矿地质学》试卷(3)及参考答案考试时间:100分钟考试方式:闭卷学院班级姓名学号一、填空题(共26分)1.地球具有同心圈层结构,以地表为界分外部圈层和内部圈层。

其中,外部圈层圈包括大气圈、生物圈、水圈。

根据地震波速度的变化,发现地球内部存在多个地震波不连续界面,其中2个最主要的不连续界面是莫霍面和古登堡面,并依此将地球的内部圈层划分为地壳、地幔、地核。

分)2.内力地质作用可分为地震作用、岩浆作用、变质作用和地壳运动;外力地质作用包括风化作用、剥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与固结作用。

分)3.肉眼鉴定矿物时主要依据矿物的晶体形态和物理性质,其中矿物的物理性质主要有颜色、条痕、解理/断口、光泽、硬度等(至少写出3种)。

(分)4.按岩浆岩中SiO2的含量,可将岩浆岩分为酸性岩、中性岩、基性岩和超基性岩等四种基本类型。

其中,花岗岩属于酸性岩大类,玄武岩属于基性岩大类。

分)5.成煤的必要条件有植物条件,气候条件,地理条件和地壳运动条件。

分)6.宏观煤岩组分包括丝炭,镜煤,亮煤和暗煤。

分)7.煤厚变化的原因可分为原生变化与后生变化,其中原生变化包括地壳不均衡沉降、泥炭沼泽古地形影响、河流同生冲蚀和海水同生冲蚀四种原因。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