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易错题】中考七年级历史上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第一次模拟试题带答案(3)

【易错题】中考七年级历史上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第一次模拟试题带答案(3)

【易错题】中考七年级历史上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第一次模拟试题带答案(3)一、选择题1.“他们先在地表下挖出一个方形或圆形的穴坑,在穴坑中埋设立柱,然后沿坑壁用树枝捆绑成围墙,最后架设屋顶。

”这段材料最可能是对下列哪一先民生活状况的描述()A.河姆渡人B.半坡人C.北京人D.山顶洞人2.《礼记。

礼话):“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这里,“选贤与能“实际上指的古老制度是A.禅让制B.世袭制C.分封制D.郡县制3.下列文物图片为研究半坡居民的生活提供了直接证据( )A.B.C.D.4.北京人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原始人类之一。

下图能够作为北京人存在证据的是()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5.关于下图文物(猪纹陶钵)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反映了半坡原始居民高超的制陶工艺B.体现了黄河流域原始居民的绘画技能C.反映了长江流域原始居民高超的制陶工艺D.陶器是原始农耕时期先进的生产工具6.普遍使用磨制石器,种植水稻、建造干栏式房屋、过着定居生活的原始人类是A.北京人B.山顶洞人C.半坡人D.河姆渡人7.“北京周口店北京人遗址……考古发现包括:10万多件石器,成批的骨器,100多种野兽化石,还有大量灰烬……其中最厚的灰烬可达4米。

灰烬中有很多石头、骨头和朴树子等。

”材料反映了北京人①会制造和使用石器、骨器②会种植庄稼③会使用火和保存火种④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A.①③④B.①③C.①②④D.②④8.科学是我们对待事物应有的态度。

下列说法你认为属于科学的是A.女娲抟土造人B.上帝造人说C.人类从古猿进化而来D.人类从古鱼类进化而来9.某远古人类生活在距今约70万年,他们能够直立行走,能制造和使用粗糙石器,饮食上开始有吃熟食的习惯……进一步了解这群原始人的生产和生活应该去()A.云南元谋B.陕西半坡C.山东大汶口D.北京周口店10.远古时代,中国南方和北方都出现了许多早期文明,但南北方的文明差异明显:南方种稻,北方种粟:南方住高脚楼,北方住地穴……导致这些差异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地理气候B.人种类别C.生活习惯D.人口数量11.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是①农作物种植②家畜饲养的出现③聚落的发展④磨制工具的发展A.①③B.②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12.被后人尊崇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的是A.伏羲、黄帝B.蚩尤、神农C.盘古、夸父D.炎帝、黄帝13.“禅让”是传说中以相对和平方式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继承人的方法。

下列部落联盟首领更替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A.禹→舜→尧B.舜→尧→禹C.尧→舜→禹D.舜→禹→尧14.中国是农业大国,农业生产具有悠久的历史。

我国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是①农作物种植②家禽饲养③铁制农具和牛耕的出现④聚落、磨制石器的发展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15.“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

”据考古发现,使用磨制石器、种植粟的是A.半坡居民B.山顶洞人C.河姆渡居民D.北京人16.研究历史第一手史料是最可信的,元谋人、北京人、河姆渡人、半坡原始居民都是我国境内的远古人类,获得他们生产生活的第一手史料,应该是A.神话传说B.历史记载C.学者推断D.考古发掘17.原始农业的出现,是人类文明的一大进步。

下列能反映这一进步的是A.北京人采集狩猎B.河姆渡人种植水稻C.半坡人制作陶器D.相传黄帝造船只18.1973年,浙江省余姚市农民在建排涝站挖地基时,意外地发现一处原始时期人类生活遗址。

遗址中有稻谷、稻秆堆积。

这处遗址是A.北京人遗址B.山顶洞人遗址C.半坡人遗址D.河姆渡人遗址19.“你来自元谋,我来自周口,牵起你毛茸茸的手,爱让我们直立行走。

”这是网络上颇为流传的诗句。

如果要考察“来自周口”,能“直立行走”的远古人类应该去()A.北京市B.陕西省C.浙江省D.云南省20.根据以下图片得出的下列推论中,不正确的是()A.化石是我们研究人类起源的主要证据B.北京人的特征和现代人没有什么区别C.北京人过着采集狩猎为生的群居生活D.北京人已经会使用火并长期保存火种21.“周围一带系沼泽地,建造住宅时,先打下1米长木桩,……其后于地梁上铺设10多厘米厚地板,……其下可用来豢养家畜。

地板上为起居住室。

”从材料可以推断出所反映的原始人类应该是()A.元谋人B.北京人C.河姆渡原始居民D.半坡居民22.下列有关炎帝和黄帝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有关他们的传说是我们祖先经长期口耳相传保存下来的“历史”B.他们是否真实还需要考古证实C.有关他们的传说已经被证明是真实的历史D.相传炎帝部落和黄帝部落距今约5000年23.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是()A.元谋人遗址B.北京人遗址C.半坡遗址D.河姆渡遗址24.“上古穴居而野处,后世圣人易之以宫室,上栋下宇,以待风雨。

”材料反映我国长江流域的原始居民居住的房屋是A.洞穴B.半地穴式房屋C.地窖D.干栏式房屋25.历史老师在介绍我国一处早期文化遗址时,提到“长江流域”“水稻”“干栏式房屋”。

此文化遗址最有可能是A.元谋人遗址B.北京人遗址C.河姆渡遗址D.半坡遗址【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1.B解析:B【解析】【分析】【详解】依据题干信息可知,这是半地穴式房屋。

距今约6000年的半坡原始居民,生活在陕西西安,地处黄河流域,干旱少雨,居住半地穴式房屋。

故选B。

2.A解析:A【解析】【详解】依据题干“天下为公,选贤与能”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天下为公,选贤与能”是指原始社会时期的禅让制度,在继黄帝之后,我国黄河流域杰出的部落联盟首领还有尧、舜、禹,尧生活俭朴、克己爱民;舜宽厚待人、以身作则;禹领导人民治理洪水,与群众同甘共苦,三次路过家门而不入;尧在年老时推举舜为继承人,舜年老后采用同样的办法把位置让给治水有功的禹,他们之间采用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历史上叫做“禅让”,A项符合题意;世袭制是夏朝时期的制度,B项不符合题意;分封制是西周时期的制度,C项不符合题意;郡县制是秦朝时期的制度,D项不符合题意;故选A。

3.A解析:A【解析】【分析】【详解】依据所学可知,半坡原始居民发现于陕西西安半坡村,距今约6000年,属新石器石器晚期,是黄河流域氏族部落的代表。

半坡居民饲养猪、狗等家畜,还打猎、捕鱼,已经学会纺线,织布和制衣并且普遍使用磨制石器。

陶器是那时人们日常生活的主要用具,半坡遗址出土了大量陶器,陶器的底色一般为红色,上面多绘有人、动物和几何花纹等图案,称为彩陶。

本题图片人面鱼纹彩陶盆就是半坡居民生活的写照,A项符合题意;B项是西周的青铜器,排除;C项与河姆渡原始居民有关,排除;D项与西汉有关,排除。

故选A。

4.C解析:C【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能够作为北京人存在证据的是历史史料的发现,③北京人狩猎场景想象图不具有史料价值,不能够作为北京人存在证据,故ABD不符合题意。

远古时代的石器、化石可以通过考古发掘还原当时的真实情况,是研究远古人类生产生活的第一手资料,故C 符合题意。

故选C。

5.C解析:C【解析】【分析】【详解】根据“猪纹陶钵”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是河姆渡原始居民使用的黑陶。

能够反映了长江流域原始居民高超的制陶工艺,C正确;半坡居民主要使用彩陶,排除A;河姆渡居民生活在黄河流域,排除B;陶器是原始居民的生活用具,排除D。

故选C。

6.D解析:D【解析】【详解】依据所学可知,距今约7000年的河姆渡原始居民,生活在浙江余姚河姆渡村,地处长江流域,河姆渡原始居民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人类,、建造干栏式房屋,过定居生活,故D符合题意;北京人、山顶洞人不会种植农作物,不过定居生活,故AB不合题意;半坡人原始居民种植粟,居住半地穴式房屋,故C不合题意。

故此题选D。

7.B解析:B【解析】根据题干的“10万多件石器,成批的骨器,100多种野兽化石,还有大量灰烬”表明北京人会制造和使用石器、骨器,会使用火和保存火种。

故①③符合题意;北京人不会种植庄稼,故②说法错误,不符和题意;北京人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在题干材料中未涉及。

故④不符合题意。

排除ACD,B符合题意。

故选B。

8.C解析:C【解析】依据所学可知,人类的进化经历了: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智人四个阶段。

其中南方古猿只能使用天然工具。

能人能制造简单的工具;直立人会打制不同用途的石器,学会了用火;智人已经学会了人工取火,会制造精细的石器和骨器,能用骨针缝制兽皮衣物等。

这都说明人类从古猿进化而来,C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C。

9.D解析:D【解析】依据题干信息“生活在距今约70万年,他们能够直立行走,能制造和使用粗糙石器,饮食上开始有吃熟食的习惯”可以判断这群原始人是北京人。

北京人生活在距今约70---20万年的北京周口店。

D项符合题意,故此题选D。

10.A解析:A【解析】【分析】【详解】我国北方和南方由于地理位置不同,气候也不一样,造成南北方的农作物和住宅房屋的结构都不一样,A符合题意;BCD三项不是这些差异出现的主要原因,不符合题意;故选A。

11.D解析:D【解析】【分析】【详解】根据所学可知,氏族公社时期,随着农作物种植、家畜饲养的出现、聚落的发展、磨制工具的发展,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起来,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的进步,故①②③④符合题意。

故D符合题意,ABC均不符合题意。

故选D。

12.D解析:D【解析】【分析】【详解】根据所学可知:距今约四五千年,黄帝部落和炎帝部落联合,在涿鹿之战中打败蚩尤部落。

从此,黄帝、炎帝部落结成联盟,经过长期发展,形成日后的华夏族,因此后人尊崇黄帝和炎帝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故D符合题意。

伏羲是中国古籍中记载的最早的王,是中国医药鼻祖之一;蚩尤,是上古时代九黎氏族部落联盟的首领,骁勇善战,与炎帝大战,后把炎帝打败,于是,炎帝与黄帝一起联合来共敌蚩尤;中国民间神话传说人物,在昆仑山开天辟地;故ABC均不符合题意。

故选D。

13.C解析:C【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可知,黄帝之后过了很久,尧、舜、禹先后成为黄河流域的部落联盟首领。

尧年老后,部落联盟推举舜为继承人。

后来舜又以同样的方式传位给禹。

这种通过推举产生部落联盟首领的办法,后人称之为禅让制。

所以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择C。

【点睛】注意掌握禅让制及其特点。

14.C解析:C【解析】【分析】【详解】根据所学可知,农作物种植、家畜饲养的出现以及聚落、磨制工具的发展,是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

①②④正确,C项正确。

铁制农具和牛耕的出现是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发展的标志,不是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③错误,ABD错误,故选C。

15.A解析:A【解析】根据所学,使用磨制石器、种植粟的是半坡居民。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