饲料的分类 ()
• 国际饲料分类法是以各种饲料干物质(dry matter)中的主要营养成分为基础,将饲料 分为8大类。
Ø粗饲料 Ø青绿饲料 Ø青贮饲料 Ø能量饲料
Ø蛋白质饲料 Ø矿物质饲料 Ø维生素饲料 Ø饲料添加剂
1、粗饲料
• 粗饲料(roughage) 指干物质中粗纤维含量
大于或等于18%的饲料,包括青干草、农
➢ 缺点:科学性不强(不能反映饲料营养价值的属性,也不 便于电子计算机进行管理和配方使用)。
1、按饲料的物理化学性状分类
(1)粗饲料
一般把容积大、纤维含量高、可消化养
分少、营养价值低的饲料称为粗饲料。如秸
秆、荚壳、干草等
干草
玉米秸秆
(2)青绿多汁饲料
• 包括天然含水量高的绿色作物、蔬菜等。
蔬菜
苜蓿
示它是第4大类“能量饲料”中第1324号饲料。
国际饲料分类法依据原则及类别
饲料类别
IFN
粗饲料
1-00-000
自然 DM DM 含水 中 中 量(%) 粗纤 粗蛋
维(%) 白(%)
饲料种类
<60 ≥18
干草类、秸秆
青绿饲料 2-00-000
≥60
青绿牧草、饲用作物、树叶类及非淀粉质 的根茎、瓜果类
作物秸秆、牧草等。
荞麦壳
小麦秸
干草
2、青绿饲料
• 青绿饲料,指天然含水量大于或等于60% 的饲料,包括鲜牧草、蔬菜、树叶及非淀 粉质的根茎、瓜果类等。
甘蓝
黑麦草
桑叶
3、青贮饲料
• 青贮饲料,指用新鲜的天然植物性饲料经 自然发酵或加入添加剂发酵(主要是以乳
酸菌为主的微生物)制成的饲料,包括水 分含量在45-55%的低水分青贮(或半干青 贮)饲料。
Ø饼粕类饲料 Ø糟渣类饲料 Ø草籽树实类饲料 Ø动物性饲料 Ø矿物质饲料 Ø维生素饲料 Ø饲料添加剂 Ø油脂类饲料及其他
中国饲料分类法17个亚类列表
饲料类别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饲料种类名
青绿植物类 树叶类 青贮饲料类 根茎瓜果类 干草类 农副产品类 谷实类 糠麸类 豆类 饼粕类 糟渣类 草籽树实类 动物性饲料类 矿物质饲料类 维生素饲料类 添加剂 油脂及其他
大豆
饼粕
血粉
6、矿物质饲料
• 矿物质饲料 ,指可供饲用的天然和工业合 成的矿物质含量丰富的饲料,如食盐、石 粉、贝壳粉、料
• 维生素饲料、指由工业合成或纯化的单一 或复合的维生素,但不包括某种维生素含 量高的饲料,如胡萝卜等。
胆碱
核黄素
复合多维
8、饲料添加剂
石粉
贝壳粉
(5)人工合成饲料
• 利用微生物发酵、化学合成等方法生产的 饲料,如合成氨基酸、尿素、维生素、抗 生素等。
抗生素
氯化胆碱
(三)国际饲料分类法
• 1956年由美国学者L.E.Harris提出的饲料分 类原则和编码体系,对每类饲料给以相应 的饲料编码,并用计算机建立有国际饲料 数据管理系统,并逐步发展成为当今饲料 分类编码体系的基本模式,被称为国际饲 料分类法。
班级
17牧医03-04班
课目
第二章 第一节 饲料的概念与分类
目的 掌握饲料的概念、国际饲料分类法和国内饲料分类 要求 法的分类原则。
重点 国际饲料分类法的分类原则。
难点 国际饲料分类法和国内饲料分类法的分类原则。
教学方法 多媒体教学 小组讨论式教学
一、饲料的概念
• 饲料:含有一种以上养分,能被畜禽采食、 消化、利用,并对畜禽无毒、无害的物质。
常规青贮
牧草青贮
整株青贮
4、能量饲料
• 能量饲料,指干物质中粗纤维含量小于 18%、粗蛋白含量小于20%的饲料,包括 谷物籽实、糠麸、淀粉质的根茎、瓜果等。
谷物籽实
甘薯
小麦麸
5、蛋白质饲料
• 蛋白质饲料,指干物质中粗纤维含量小于 18%,粗蛋白含量大于20%的饲料,包括
豆类、饼粕类、动物性来源饲料及工业合 成的氨基酸和饲用非蛋白氮等。
国际分类法:8大类(粗青贮能蛋矿维添(非营养性))
中国饲料分类法:8大类和17个亚类(同上)
(二)饲料传统分类方法
传统分类方法是长期以来人们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性分 类方法。
根据饲料的物理化学性状分类 根据饲料来源分类
➢ 优点:符合人们的习惯,比较实用,目前在饲料行业中仍 大量使用。
• 3节、6位数、8大类的编码系统 • 饲料标准编号,由6位数字组成,分为3节,节间以“—”
连接。
• 第一节1位数,分别代表8大类的类号;第二节2位数,第 三节3位数,两节共5位数代表某饲料的编号顺序。
• △—△△—△△△ • 每一类饲料可供99999种饲料编号用,8大类共计可供
799992种饲料编号。 • 例:一级玉米(corn grain, grade 2)编号为4-01-324,表
2、饲料分类的基本原则
简便 实用 具有科学性
3、饲料分类的要求
➢给每种饲料确定一个标准名称,该名称能 够反映该饲料的特性和营养价值。
➢属于同一标准名称的饲料,其特性、组成 成分与营养价值基本相同。
4、饲料分类的方法
传统分类方法:
• 根据饲料的物理化学性状分类(粗青精添)
•
根据饲料来源分类(动、植、矿)
玉米株
豆粕
(2)动物性饲料
• 是利用动物性产品加工而成的饲料。如 奶粉、鱼粉、蚕蛹、肉骨粉、羽毛粉等, 该类饲料的营养价值一般高于植物性饲料。
鱼粉
羽毛粉
(3)微生物饲料
• 利用微生物包括酵母、霉菌、细菌及藻类 等生产的饲料。
发酵豆粕
藻类
(4)矿物质饲料
• 包括天然(贝壳粉)和工业生产的矿物质,如 石粉、食盐、硫酸铜等,能补充畜禽对矿物 质的需要。
(四)中国饲料分类法
• 中国饲料分类法=国际饲料分类法+中国传 统饲料分类习惯
• 1987年,张子仪研究员等建立了我国饲料 数据库管理系统及饲料分类方法。
我国饲料分成8大类,17个亚类。
Ø青绿多汁类饲料 Ø树叶类饲料 Ø青贮饲料 Ø块根、块茎、瓜果类饲料 Ø干草类饲料 Ø农副产品类饲料 Ø谷实类饲料 Ø糠麸类饲料 Ø豆类饲料
饲料编码(1、2、3位编码)
2-01 1-02,2-02,4-02,5-02 3-03 2-04,4-04 1-05,4-05,5-05 1-06,4-06,5-06 4-07 1-08,4-08,5-08 5-09,4-09 5-10,4-10,1-10 1-11,4-11,5-11, 1-12,4-12,5-12 4-13,5-13 6-14 7-15 8-16 4-17
分类号;
• 第二节(2位数)表示饲料亚类(1-17); • 第三节(4位数)表示饲料号。 • △—△△—△△△△ • 可供8×17×9999种饲料编号,1359864 • 例:4-07-0279表明是第4大类能量饲料,
属谷物籽实类,第279号饲料。
二、饲料分类
• (一)饲料分类的目的和原则 • (二)传统的饲料分类法 • (三)国际饲料分类法 • (四)我国饲料分类法
(一)饲料分类的目的和原则
1、饲料分类的目的:
由于:
➢ 饲料种类繁多; ➢ 养分组成复杂; ➢ 营养价值差别很大。
(即:种类多、组成杂、养分差别大)
进行饲料分类:
➢ 便于合理利用饲料资源 ➢ 属于同一标准名称的饲料,其特性、成分与营养价值基本相同
青贮饲料 3-00-000
≥60
包括低水分青贮
能量饲料 4-00-000
<60 <18 ≤20 谷实类、麸皮、淀粉质的根茎、瓜果类
蛋白质饲料 5-00-000 矿物质饲料 6-00-000 维生素饲料 7-00-000 饲料添加剂 8-00-000
<60 <18 ≥20 鱼粉、豆饼(粕) 矿物元素含量多 单一或复合维生素 主要是非营养性添加剂
(3)精饲料
• 与粗饲料相对应,容积小、纤维含量少、 可消化养分含量高的饲料。如谷类籽实、 豆类籽实、饼粕、糠麸等。
玉米
大豆
(4)添加剂
• 不属于前三类的饲料都属于添加剂饲料。 如维生素、矿物质等。
氯化铜
维生素 A
2、根据饲料来源分类
• (1)植物性饲料
• 如谷物籽实、青绿饲料、饼粕、豆类等, 是畜禽饲料中来源最丰富、用量最多的饲 料。
分类依据
自然含水 水,纤维,蛋白 水,加工方法 水,纤维,蛋白 水,纤维,蛋白 水,纤维 水,纤维,蛋白 水,纤维,蛋白 水,纤维,蛋白 水,纤维,蛋白 水,蛋白 水,纤维,蛋白 来源 来源、性质 来源、性质 性质 性质
中国饲料分类法编码系统(CFN)
• 采用3节,7位数,8大类编号系统 • 第一节(1位数,1-8)表示国际标准饲料
添加剂饲料指为利于养分消化吸收,改善 饲料品质,促进动物生长和繁殖,保障动 物健康而掺入饲料中的少量或微量物质, 本类主要指非营养性添加剂。
• 即不包括在矿物质饲料、维生素饲料和氨 基酸在内的其他微量添加剂饲料,主要包 括防腐剂、着色剂、抗氧化剂、生长促进 剂和其他药物添加剂等。
国际饲料编码 (international feed number, IF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