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修改病句系列之一
定义及注意事项
定义:
病句,简言之,就是有毛病的句子。
就像一个人得了病,要看医生一样,经过望闻问切,诊断病症,对症施治。
注意事项:
修改病句,就是修正病句中的毛病。
但是不能改变原病句的原意。
要注意三条:
1、原意要保。
即不能改变原句的原意。
如:
游客们在世博园观察各园区。
这个病句的原意是要说游客们观赏。
你不能改成描写或者其他,也不能改成是观赏其他的风景区。
2、改动要少。
即尽可能的少做改动。
就像为病人治病,无关大碍的尽可能不动。
3、改动要巧。
即在为病句修改时,尽可能遵循为“病人”着想的原则,经济,痛苦少,该合并的合并,加强部门之间的协调,力争最低的成本,最大的效益。
B修改病句系列之二: 病句修改三部曲
修改病句可以分为三步进行,即查、改、理。
如同一位病人看医生,医生要做必要的仪器检查,结合自己的诊疗,最后决定用哪种治疗方法,是内服还是外敷,是保守治疗还是手术,是推拿按摩还是烤电针灸。
第一步:查。
就是认真分析句子,查出原因。
可以先查主干,后查枝叶。
查主干,主要用缩句的方法,拨开附加成分,看各部分的主要成分是否配合得当。
查枝叶,主要看附加成分与主要成分搭配的是否合理,有没有多余重复
的。
第二步:改。
就是针对句子的错误进行修改。
常用的方法有四种:
一是换。
如果用词不当,就换上恰当的词语;
二是补:如果是成分残缺,就补上必要的成分;
三是移:如果词序颠倒,就颠倒词语的位置;
四是删:就是删去多余的重复的部分。
第三步:理。
就是对修改完的句子再进行整理。
通过整理,检查有没有改错的地方,不通顺的地方,与一般规律相违背的地方,有没有漏掉的地方。
C修改病句系列之三: 用词不当及改法
所谓用词不当,即在一个句子中,有一组或一组以上的词语互相不能搭配。
如:
钓鱼岛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本来领土,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在上述病句中,“本来”一词与“领土”搭配不当,应该为“固有”。
用调换符号改动即可。
再如:
党的十八大于金秋十月在我国的北京举行。
在这个病句中,“十八大”一词与“举行”不相搭配,体育比赛盛会一般用“举行”或“举办”,而“召开”一般为举行的会议。
故把“举行”换为“召开”即可
D修改病句系列之四:前后矛盾及改法
前后矛盾又叫自相矛盾,就是在一个句子中有两处或两处以上的地方自相矛盾。
就像俗话说的“一山难容二虎”“一个槽上栓不了俩叫驴”。
这种病句一般情况下有两种改法,个别的只有一种改法。
要注意保留书面
语,是否有与实际生活、规律相矛盾之处。
如:
网络上的信息,基本上完全都是好的。
在上述句子中,“基本上”是指有好的信息,也有不好的信息;而“完全”则是全部都是好信息的意思,所以,这两个词语矛盾,保留一个即可。
再如:
在亚运会划艇赛中,一艘艇翻了,运动员掉到水里,衣服基本都湿了。
这句话中,“基本”有问题。
因为掉到水里,衣服一下子就湿透了(特殊服装除外),怎么能基本上呢?所以“基本”和一般规律相矛盾,应将“基本”去掉。
再如:
亚运会上的射击比赛中,一位选手射偏了,打到一棵树上,树上的鸟儿基本上都飞了。
这句话中,树上的鸟儿受惊,是会全部飞走的,怎么能还有没飞的呢?所以,和一般的规律相矛盾,应将“基本上”去掉。
E修改病句系列之五:意思重复及改法
意思重复:就是一个句子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意思相同的词语。
这种病句,应该将多余的词语去掉,只留下其中一个最好的。
当有一个书面语和一个口语时,留下书面语,去掉口语。
例如:
世博园里的花真美丽、真漂亮、真好看啊!
上句中,“真美丽”“真漂亮”“真好看”三个短语意思相同,留下任意一个。
但是,“真好看”是一个口语词,首先把它去掉。
也就是说,这个病句只有两种改法。
再如:
上海的这场大火,真是令人痛心,令人难过呀!
这个句子中,“令人痛心”“令人难过”重复,只需去掉一个即可。
F修改病句系列之六:词序颠倒及改法
次序颠倒,就是在一个病句中,有一组或两组词语的顺序发生颠倒,致使句子出现问题。
修改这样的病句,只需把倒了的词语再颠倒过来,有时还要注意标点符号,注意事情的一般规律。
例如:
在老师和同学们的教育帮助下,那位姓张的同学改正并认识到了自己的缺点。
在上述病句中,乍一看,好像找不出哪两个词颠倒了。
但是仔细一推敲,就会发现,问题出在“改正并认识”上。
因为一个人应该是先知道自己错了,才会去改正缺点。
故应把“认识”与“改正”互换,中间的“并”不动。
注意使用连续颠倒符号。
再如:
广州亚运会上,翔飞人在决赛和预赛中均取得了第一的好成绩。
在这个病句中,毛病出在“决赛”和“预赛”上。
把他们颠倒过来即可,中间的“和”不动。
使用连续颠倒符号。
G修改病句系列之七:意思含糊不清及改法
意思含糊不清:就是说在一个句子中,根据字面意思搞不清到底说的是那个意思。
有时候也把它并入前后矛盾系列。
例一:这次鬼子核辐射,东南也所有的国家基本上都遭到强辐射。
在上句话中,到底是都遭到核辐射,还是大部分遭到核辐射,不清晰。
例二:在这次南海冲突中,越南、菲律宾、印尼、澳大利亚、美国等东盟国家都在渔利。
在这句话中,越南、菲律宾、印尼是东盟国家,而澳洲、美国则不是东盟国
家。
例三:下课了,同学们都出去活动了,只有小明一人还在教室里写字。
改法:
遇到该类病句,就像前后矛盾一样,删去其中一种意思,保留另一种意思。
如在上面的例二中,只需把澳洲、美国扔掉即可。
当然也有第二种该法:
在这次南海冲突中,越南、菲律宾、印尼、澳大利亚、美国等许多国家都在渔利。
H修改病句系列之八—:成分残缺及改法
成分残缺:就是指在一个句子中,缺少了一种成分后,致使原句不完整。
成分残缺有三种:缺主语(即谁),缺谓语(即主动词),缺宾语(即什么)。
改法:这一类的病句,就是在缺少成分的地方加上适当的表示成分的词语。
还要注意所加词语在标点前后的位置。
如:
1、是我们伟大祖国的开国领袖。
在这个病句中,谁是我们伟大祖国的开国领袖呢?肯定是毛泽东毛主席。
这是一个缺少主语的病句,故在“是”前面加上“毛泽东”或“毛主席”即可。
2、他获得了济南市“优秀班干部”。
在这个病句中,很明显在“干部”一此后,缺少“荣誉称号”一词,这是一个缺少宾语的病句,应在“干部”和句号之间加上“的荣誉称号”。
这样原句就成了:他获得了济南市“优秀班干部”的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