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阴县中小学创新教育
“创造性作文研究”课题实施计划
长康中学课题组
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创新教育成为当今教育的主旋律,也是时代的要求。
作为语文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作文,对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时代也呼唤高写作水平的人才。
为此,我们特着手进行“创造性作文研究”这一课题实验。
为使实验顺利进行,特制订如下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江总书记“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为指针,以语文学科、现代教育学和心理学的基本理论为依据,以素质教育的理论与实践为基础,借鉴兄弟学校的成功经验,鼓励学校全员参与,深入学习和研究教改理论,开拓教改新路子。
二、实验条件及准备:
1、实验条件:
A、有一定的师资基础。
我校有德高望重、知识经验丰富的学科带头人,也有年富力强的中青年教师,他们教研积极性高,创新意识强,教学积累丰富,且有相当的理论基础。
B、有较好的实验基础。
通过多年的努力,我们在素质教育的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步伐,特别是在作文教学和创新教育方面摸索了相当成功的经验,学生作文有基
础,也有相当的爱好。
C、初步构建了课堂教学模式:自主式、情境式。
D、领导重视。
我校校领导高度重视和支持教研教改工作。
2、准备工作:
A、培训师资,完善组织机构;
B、思想动员,形成教改、创新的氛围;
C、建设物质备件,如:录音、录像、CAI软件等;
D、搜集有利于课堂教学的内容,汇编成册;
E、落实资金,提供实验保障。
三、研究内容和要求
1、有关非语文能力的培养,通过实验达到如下要求:
A、拓展兴趣爱好,培养写作兴趣。
使学生兴趣广泛,生活热情高,写作态度好,创造意识强。
B、营造写作氛围,激发创作灵感,使学校创作氛围浓,学生竞争意识强,思维敏捷,感悟能力强。
2、作文指导课的教学内容和最佳方式,通过实验达到如下要求:
A、建立写作训练体系,确定符合农村中小学的训练内容。
B、单向训练为主的课堂方式,促进学生的“语”和“文”能力的全面发展。
C、构建作文课堂的教学模式。
3、课堂外“作文因子”的积蓄,通过实验达到如下要求:
A、学生生活阅历广泛;
B、有相当的理论基础;
C、阅读面广,词汇量丰富,创新能力强。
4、实验步骤与措施
(1)、实验步骤:研究过程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2002年9月——2003年元月,这一阶段的任务是:设计研究方案和计划,建立组织研究机构,思想动员,申报立项,确定研究班级,培训实验教师。
第二阶段:2003年2月——2003年7月,这一阶段的任务是:组织实验教师全面研究,落实并充实研究计划,丰富研究方案,交流和总结实验成果,继续实验研究。
第三阶段:2003年9月——2004年10月,这一阶段的任务是:总结的提高,研究小组进行实验总结,撰写结题报告,并送交上级部门评审。
(2)、具体措施
1、成立组织机构:
领导机构:
组长:肖作群
副组长:吴建珊
实验老师:朱春泉陈朝辉李迪姣杨立文
焦学文宋可易建华杨虎
资料员:杨虎
2、建立和健全学校的管理体制和激励机制,继续全面推行素质
教育。
3、培训师资,更新教育观念,训练过硬的教学基本功。
4、营造创新教育的氛围,强化创新意识。
5、学习和讨论先进的教学方法,阶段性总结成绩。
6、落实经费,保障研究费用开支。
(3)、经费预算:
共计6000元人民币。
其中:资料器材费:2000元,
培训费用:1000元,
活动费用:2000元,
其他费用:1000元。
以上经费支出由学校财务室负责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