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学期教学改革工作实施方案教学改革是学校改革的核心,是提高教学质量,提升人才培养工作水平,顺利实现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唯一途径。
下面是第一的一些关于新学期教学改革工作实施方案,供您参阅。
为全面贯彻落实高等教育科学发展观,切实把重点放在提高教学质量上,根据《 ___关于深化本科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XX]2号)和《黑龙江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改革工程实施方案》,结合我院和英语系的实际特制定以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坚持以 ___理论和“ ___”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坚持“巩固、深化、提高、发展”的方针,遵循高等教育的基本规律,牢固树立人才培养是高校的根本任务、质量是高校的生命线、教学是高校的中心工作的理念;按照分类指导、注重特色的原则,加大教学投入,强化教学管理,深化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二、建设目标通过改革方案的实施,能够使英语系在办学规模、结构、质量、效益方面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教学质量得到较大提高;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取得突破,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显著增强;教师队伍整体素质进一步提高,科技创新和人才培养的结合更加紧密,以便更好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三、建设内容(一) 课程、教材建设与资源共享针对学院当前优质较少、共享与使用效率不高等突出问题,将如何把各学科的新知识和新技术、教学改革和课程建设的新成果引入课程与教材,改变高等学校一些教材内容陈旧、单一的状况,搭建共享平台,扩大优质受益面作为英语系本年度一项十分迫切的任务列入“质量工程”,根据学院网络平台建设的实施方案,将我系发展实际规划如下。
1. 校、省级精品课程建设(1)建设目的在“xx”期间,我系计划建设1—2省级精品课程。
我们将有计划地遴选推荐 10门左右课程进入校级级精品课,在此带动下形成校、省级精品课程建设体系,引导学校进行课程内容改革和建设,形成优质教学资源,并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优质教学资源的共享。
我院在此期间拟推荐1-2门省级精品课,以实现零的突破。
(2)建设内容省级精品课程的主要建设任务包括教学队伍建设、教学内容建设、教学方法和手段建设、教材建设、实验建设、机制建设等 6 个方面;用信息化技术与手段实现精品课程的、大纲、习题、实验以及教学文件与参考资料、教学资料等教学资源上网开放,为广大教师和学生提供享用的优质。
2. 网络共享平台建设(1)建设目的本项目的实施,旨在通过采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搭建网络共享和学习支持服务平台,使学生在任意时间、任意地点享受最需要的,并通过网络教育全国统一考试平台的建设,实现考试的安全、便捷和高效率。
(2)建设内容按学院要求各教学单位要采取有效措施,保证校级和省级精品课逐步全程上网,真正做到资源共享,推进高校课程改革,提高本科教学质量。
省级及学校精品课在本校内实现共享,同时要求每个学生每年必选一门网络教学的课程,计入总学分,我院应在此方面作好软硬件条件的准备工作。
(二)教学团队与高水平教师队伍建设由于我国当前高等学校教师队伍的现状与高等教育发展的要求、还存在较大差距,提高高校教师素质和教学能力,建设一批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是确保高等教育质量不断提高的一项重要工作。
鉴于我院和我系在此项目上在全省则处于较低水平,应切实抓住这一机遇,建设一支良好的教学团队,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
1. 教学团队建设(1)建设目的本项目的实施,旨在通过建立团队合作的机制,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开发教学资源,促进教学研讨和教学经验交流,推进教学工作的传、帮、带和老中青相结合,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2)建设内容英语系准备在今年组建一个老中青搭配合理、教学效果明显、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可以起到示范作用的国家级教学团队,资助其开展教学研究、编撰出版教材和教研成果、培养青年教师、接受教师进修等工作。
(三)教师科研队伍建设按照学院科研科的工作要求,英语系鼓励教师参加各种学生团体,国内外访学和学术活动的参与。
本年度,学院将推荐两名优秀教师到国外进行访学。
四、保障措施(一)加强对教学改革的领导,提高教学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系部相应成立教学工作督导小组,明确教学督导机制及其工作人员和教学信息员的工作职责划分职责,充分调动教师教改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为保障课程改革活动顺利实施开展并取得预期成果,特成立如下组织:1. 领导小组组长:谷柏玲副组长:陈艳玲成员:任波、姚敏、李建荣、2. 工作小组组长:陈艳玲(兼)副组长:贯丽丽成员:孙策、戈秀兰、郑颖、常丽坤、杨伟达、唐一萌(二)进一步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建立并完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通过听课评课、教学调研、学生座谈、学生评教、教师评教、教师评学,建立有效的教学质量反馈机制。
同时每年进行一次社会调研和毕业生跟踪调查,了解用人单位、毕业生对本专业教学工作___与建议,注重社会评价对学校教学质量的监控作用。
(三)建立教学改革和教科研成果奖励制度,并加大奖励力度,鼓励广大教师积极投身改革。
对系内教师在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学内容、方法和手段改革中申报的科研课题,积极向学院申请给予经费支持,对取得研究成果,并获得市省级以上奖励的,系内给予相应的物质奖励。
一、指导思想:以素质教育理论、魏书生教育教学思想、新课改理论为指导,引导教师进一步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教学行为和教学手段,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增强教科研意识,激发教师的教科研兴趣和热情,适应新形势和新课改的需要,深化教育教学改革。
以实施科学管理为保证,以促进教师专业成长为支撑,突出重点,深化研究,解决影响课堂教学效益提高的主要问题,确保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促进学生的成长与发展。
二、改革目标:1、总目标:以人为本,和谐发展,创优成绩2、教师目标:学会反思,并在不断地实践和反思中改进和创新课堂。
3、学生目标:做课堂的主人,作自我发展与提高的主人。
4、课程目标:探索、改进、改造学习方式。
5、成效目标:切实提高三效——课堂效果、教学效果、学习效果。
力争在三年内,在课堂教学、学生管理、校园文化特色建设等方面形成显著的优势,使我校成为平泉县教育教学改革的窗口学校,在承德市内有一定知名度的学校。
三、组织机构:学校教学改革领导小组:组长:杨宗昌副组长:李盛清秦凤军尚云峰成员:孙军隗学新宋国志景立山韩玉芹王义金刘新华刘英石晓东四、教改实验年级:七年级、八年级和九年级五、工作重点:1、以魏书生科学民主教育教学思想为指导,借鉴学习研究洋思中学课堂教学与管理的经验,深入研究影响课堂教学效益的因素,改进课堂教学设计,保证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落到实处,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
一方面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教师要着眼于教育为学生的终生发展服务,发展学生的特长;教学要面向全体,因材施教。
充分信任学生,把课堂还给学生,一节课讲授时间不许超过15 分钟。
另一方面要转变学生的观念,教师从多个方面引导学生认识到课堂主任的地位,自主学习,自我发展,激发他们的参与意识,培养他们的团体意识,让他们互帮互助,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3、进行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的改革,使教学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注学生的“亚学习状态”,以及边缘生和后进学生,让学生都能积极参与,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彰显“活力课堂”,使学生愿学、会学和乐学,大幅度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六、课堂模式的基本要求:1、课堂模式的基本要求:实施课堂教学新模式要求八个字“先学后教,当堂达标”,教师讲解释疑时间15分钟左右。
教师的主要任务是:纠偏、点评、总结、释难。
2、课堂教学的六个环节:(1)引课示标:导入要体现“新、趣、活、洁”,学习目标要真实科学明了。
(2)自学指导(自学提纲):在教师的指导下依提纲进行自主学习。
(3)合作探究:对学生自学情况进行反馈,师生间释疑解难,教师重点难点点拨。
(4)自我展示:师生、生生互动,小组合作互相交流,教师把握好切入点,讲在当讲处,讲在点子上,导在引发时。
(5)训练拓展:夯实基础,强化能力,拓展探究必做题,试做题,探究思考题。
(6)自主测评:教师将已准备好的检测题(检测题可以是篇子、练习册。
题目要求精选,一定要体现学习目标,并且要典型,符合中考题型)发给学生,学生快速解答,然后学生间快速批阅。
教师评价。
3、积极推进“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当学生遇到困难时教师要启发引导学生思考、通过小组合作进行探究,并适时对学生进行点拨、解惑。
促进学生健康协调全面发展。
七、课堂操作的基本要求:1、落实“三主”——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练为主线2、倡导“三自”——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自主交流3、鼓励“三动”——动脑、动口、动手4、实现“三会”——学会、会学、会用5、发展“三维”——认知、情感、技能八、课堂评价的基本要求:由评教师为主变为评学生为主,教师的主要任务是:纠偏、点评、总结、释难。
1、由评教师的讲解精彩度为主变为评学生的参与度为主2、由评教学环节的完备性为主变为评教学结构的合理性为主3、由评课堂的活跃度为主变为评每个学生真正进入学习状态为主4、由评师生的交流互动(主要是问答)为主变为评学生的交流展示为主5、由评教师的板书设计为主变为评学生的作业、笔记等练习为主6、由评教师的基本功为主变为评学生的基本素能为主九、教改实验实施步骤:(一)、组织发动阶段1. 成立课改领导小组,结合我校的教学实际,制定课改实施方案。
2、进行课改动员,下发课改学习材料,各学科组进行研讨。
(二)、研究实施阶段1、以课堂教学模式的研讨为中心,各教研组全面展开研讨。
2、全面落实“一备、二研、三讲、一反思”的集体备课制度,加强同科共备的分组方式,通过集体备课对课改进行深层次研究。
3、开展课改实验课观摩研讨活动。
从第二周起,各学科教研组长负责,组内集体备课,推选一人上研究课。
全组教师听课,领导小组成员评课,上课教师说课。
每月各组都要计划安排2节教师在多媒体教室上的研究课。
所有参与课改研究的教师都要自觉上好展示课。
4、举办理科教学评优,带动探索具有我校特色的新教学模式活动的全面开展,带动全体教师整体教学水平的提高。
5、给学生下发征求意见卡,了解学生的愿望及对教学工作 ___,及时改进教学中的不足之处。
6、各实验教师每两周写一篇实验总结,提倡写实验。
教研组长每月写一篇学科实验阶段报告。
(三)、总结提炼阶段1、进行阶段性总结,完成对实验结果的科学分析、统计写出实验报告。
2、进行课题研究相关展示活动。
学期末,开设教师论坛,让广大教师畅所欲言,促进教师为追求自己的目标而努力学习、提升业务水平。
通过教师间的交流,探讨解决课改中存在的问题,推动我校课堂教学改革向纵深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