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不良地质

不良地质

木兰隧道不良地质作业指导书第一章工程概况一、木兰隧道概况木兰隧道位于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境内,隧道穿越武汉市风景旅游区木兰天池,线路里程为DK1117+801 ~DK1122+502 ,全长4701m ,其中DK1117+801 ~+820 为明洞,隧道最大埋深为320m 。

进出口浅埋段、岩体破碎易失稳坍塌;褶皱较发育,基岩产状变化较大,岩质软弱,裂隙发育,岩体破碎,进口左侧有一顺层岩层,洞身有一断层破碎带宽30m。

DK1118+250~DK1118+285为断裂及其影响带,岩体破碎,导水性和富水性较好,且本段为浅埋隧道,处于冲沟之下,隧道开挖过程中可能产生突水。

二、木兰隧道地质构造隧道区褶皱构造较发育,出露最老地层为下元古界红安群七角山组云母片岩及石英片岩,岩性以DK1118+270附近张性断层分界,岩层片理产状151°~211°∠31°~45°,在横断面上的视倾角为10°~36°(面对大里程方向),隧道进口右侧边坡及出口仰坡存在顺层的问题。

隧道洞身呈背斜构造。

据地表测绘统计隧道区内主要发育2组节理:(1)垂直节理,节理走向70°,1条/m,微张,延伸长5~6m;(2)垂直节理,节理走向25°,1条/m,密闭,延伸长约1m;(3)55°∠35°,1条/m.深部节理l裂隙多为紧闭裂隙,裂隙延长长度一般大于0.5m。

岩体呈中层状,少量呈碎块、碎片状。

洞身岩体较破碎~较完整,部分地段构造/节理裂隙发育,岩体破碎,易造成隧道坍塌。

三、地震动参数根据1:400万《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隧址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05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值为0.35s。

四、水文地质特征表一木兰隧道分段水文地质条件评价根据上述分析,隧道主要可能涌水部位分布在构造发育区、沟谷溪流发育区或有一定汇水面积的隧道浅埋区。

此外,构造裂隙水主要富集在节理密集带、断裂带,往往呈带状储集,多具静态储量性质,当隧道开挖至富水带厚易产生小规模的静态水突水释放,对施工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

五、隧道工程地质条件表二隧道围岩分级及主要工程地质问题分析34第二章突水及突泥地段施工一、施工方法根据设计文件,断层破碎带及向斜核部预测水压较大、极可能产生严重突水、突泥地段,预测地下水压力 1.0~2.0MPa,采用超前预注浆进行预支护。

此类地段节理裂隙水,水源丰富,补给充分,围岩渗透性较好,地下水压力大于常压,极易造成突水突泥等地质灾害。

为防止这一灾害,此类地段采用5m(3m)超前预注浆进行预支护。

超前预注浆的原理:沿隧道开挖轮廓线(含底部)按轴向辐射状布孔(开挖面中心也布孔),进行全断面全封闭深孔注浆固结止水,使隧道周边及开挖面形成一个堵水帷幕(加固区),切断地下水流通路,达到加固岩体效果,保持围岩稳定,增强施工安全。

二、施工工艺(1)施工程序(见施工程序图)(2)超前地质预报对于构造复杂、水量丰富的地层,必须准确预报工作面前方20~50m范围的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情况,以便为制定施工方案和确定注浆参数提供依据。

①钻孔方法:利用液压钻孔台车或YQ-100A施钻深孔,在拱顶、起拱线和隧道中下部位各钻φ76mm孔,孔深超出注浆段5m左右。

②预报内容:预测工作面前方注浆段长度范围的地质构造和岩性、地下水出露位置和水量大小,以及围岩变化情况。

③预报方法:采用钻眼排碴取样分析,记录钻速、水质水量变化情况以及开挖后的岩面观测素描,综合判断预报前方水文、地质条件。

(3)钻孔作业①封堵墙(止浆墙)施工:首先按照注浆设计施工封堵墙,封堵墙设于开挖面后端,封堵墙厚1.5m,用C20砼灌注一次成型。

②布孔:由测工站在工作平台上,用红油漆在掌子面上按设计准确画出钻孔位置,标注编号。

③钻孔:A、钻孔时台车大臂必须顶紧在掌子面上,以防止过大颤动而影响施钻精度。

B、钻机开孔时钻速宜低,钻深20cm后转入正常钻速。

C、第一根钻杆钻完后,凿岩机与钻杆脱离,使用联接套接第二根,依次接杆直至钻到设计深度。

D、钻孔深度达到设计要求后,凿岩机后退带出钻杆,人工用卡或大扳手卡紧前杆,凿岩机反转,松开连接套卸下钻杆,按同样方法依次拆卸钻杆退出孔外。

E、注浆孔角度参数:注浆管开孔直径不小于108mm,孔口管应埋设牢固,并有良好的止浆措施。

仰角、俯角、左偏角、右偏角均控制在最小4°17′21″、最大26°8′11″内。

钻孔顺序为由外向内,同一圈孔间隔施工。

④开孔孔径及深度:注浆孔用φ108mm钻头开孔,孔口管采用Ф108mm、壁厚5mm的热轧无缝钢管,管长3m。

掏孔清碴时用φ76钻头。

每一循环环注浆段长度30m,开挖长度22m,并保留8m止浆岩盘。

注浆孔间距允许误差为±5cm。

⑤钻孔深度控制:台车大臂按设计布孔位置点对正,用简易垂球量角器测钻杆仰角,调整至设计角度,并在钻杆上安装导向指示器,控制钻孔偏角。

⑥台车钻孔工作参数:凿岩台车钻孔作业的推进压力2.5~4.0MPa,回转压力5.0~6.0MPa,冲击压力19~20MPa。

⑦钻进过程中遇到涌水或因岩层破碎造成卡钻时,应停止钻进,进行注浆扫孔后再进行钻进。

(4)注浆作业①注浆材料:水泥:用强度42.5MPa以上的普通硅酸盐水泥,质量应符合标准。

水玻璃:用出厂浓度42~45Bé,比重1.42~1.45,模数2.4~2.8的水玻璃原液。

拌合水:水质应符合铁路隧道拌合用水的品质指标。

②配合比控制:水灰比(W/C)为0.8;水玻璃稀释浓度为25~35Bé;双液体积比(C/S)为1:0.5~0.7。

③凝胶与凝结时间控制:为满足浆液扩散半径的要求,采用凝结时间为:一般地段3分钟,富水地段1~2分钟。

施工控制分以下三种:A、水灰比固定,水玻璃浓度不变,变换双浆比例。

当水玻璃溶液所占比例由小到大,凝胶时间则由长到短,初、终凝由慢到快。

B、水玻璃浓度不变,双液比例固定,变换水灰比。

当水灰比由小到大,凝胶时间由短到长,初、终凝由快到慢。

C、水灰比不变,双液比固定,变换水玻璃浓度。

当水玻璃浓度由高到低,凝胶时间由短到长,初、终凝由快到慢。

④注浆:连接注浆管路,用注浆泵先压水检查管路是否漏水,设备状态是否正常,然后再做压水试验,以冲洗岩石裂隙,扩大浆液通路,增加浆液冲塞的密实性,核实岩石的渗透性。

对于富水断层破碎带清孔后,先压水泥浆液,再压CS双液浆。

标定注浆泵上电接触点压力表的最大压力指标,泵压后观察压力变化及水泥浆和水玻璃的消耗数量。

记录注浆时间和注浆量。

注浆达到标准后,打开三通混合器的减压阀排浆,卸下混合器换注另一孔。

注浆结束后,拆卸各注浆器件,全部清洗干净,并对注浆泵进行检查保养。

⑤作业方式:注浆顺序由外向内,注浆方式采用后退式注浆,岩层破碎易塌孔时,采用前进式注浆。

在水压、水量较大的情况下,还可采用分层泄水减压、分层注浆方式。

即下层管注浆,中层管放水;中层管注浆,上层管放水,这样逐层抬水,把水排挤到拱顶以上规定的止水固结圈以外。

⑥注浆参数:A、注浆压力及单孔扩散半径:注浆压力一般为地下水静水压力的2~3倍,考虑到岩层裂隙阻力,初始压力3MPa,终压4~5MPa。

单孔浆液扩散半径5m。

B、注浆速度:钻孔出水量大于50L/min时,注浆速度取80~100L/min。

钻孔出水量等于0~50L/min时,注浆速度取60~80L/min。

C、注浆扩散范围:注浆有效范围为开挖轮廓线外5.0m(局部地段为3.0m)。

D、注浆量:按注浆范围内围岩体积的5%左右考虑,实注量由钻孔压水试验确定。

(单孔注浆量V=11m3,参考值)。

2.4 注浆效果检测(1)注浆完成后,在开挖轮廓线范围内打设检查孔,检测注浆效果,每循环设检查孔5个,其中拱部2个,左右边墙各1个,底部1个,检查孔直径Φ110mm,长度约30m,平均出水量<0.2L/min,也可采用任一孔出水量<0.5L/min。

(2)压水检查,在1MPa压力下,吸水量<2L/min;(3)加固体抗压强度不小于3MPa,岩体RQD指标达到75~80。

(4)满足上述条件,则认为注浆达到效果后方可进行开挖。

施工程序图见下页:施工程序图第三章断层破碎带地段施工一、施工方法木兰隧道断层破碎带段采用Φ42超前小导管预支护施工技术,局部地段采用3m围岩径向注浆。

二、施工工艺1、超前小导管施工1.1工艺原理在破碎松散岩体中超前钻孔,打入小导管并压注具有胶凝性质的浆液,浆液在注浆压力的作用下呈脉状快速渗入破碎松散岩体中,并将其中的空气、水分排出,使松散破碎体胶结、胶化,形成具有一定强度和抗渗阻水能力的以浆胶为骨架的固结体,从而提高围岩的整体性、抗渗性和稳定性;使超前小导管与固结体形成一个具有一定强度的壳体,在壳体的保护下进行开挖支护施工。

1.2小导管及注浆设计采用4.5m/根的Φ42mm小导管布设在拱部,外插角5°~10°,环向间距38cm,纵向环距3.5m,即每施作一环小导管,开挖支护3.5m;压注1:1水泥浆液,采用42.5普通硅酸盐水泥。

有时根据围岩情况,可在浆液中掺水泥用量3~5%的45Bé水玻璃,以缩短浆液的胶化固结时间,控制浆液的扩散范围。

1.3施工要点(1)小导管采用热轧无缝钢管制成,壁厚3.5mm,在前部钻注浆孔,孔径10mm,孔间距15cm,呈梅花形布置,前端加工成锥形,以利于小导管推进和浆液渗入破碎岩体;尾部不钻孔长度不小于30cm,作为止浆段。

(2)小导管施工小导管打设一般采用钻孔打入法,即先按设计要求钻孔,钻孔直径比钢管直径大3~5mm,然后将小导管穿过钢架,用锤击或钻机顶入,顶入长度不小于钢管长度的90%,并用高压风将钢管内的砂石吹出。

采用钻机顶入时,可用YT-28型风动凿岩机推送,如遇夹有坚硬岩石处,先用YT-28型风动凿岩机钻眼成孔后再推进就位。

为保证小导管的支护效果,减小小导管的外插角,可在型钢腹板穿孔以便小导管穿过,钢管尾部应与钢架焊接。

在施作小导管前应注意:第一,喷3~5cm厚混凝土封闭掌子面作为止浆墙,为注浆作好准备工作;第二,准确测量隧道中心线和高程,并按设计标出小导管的位置,误差±50mm;第三,用线绳定出隧道中心面,随时用钢尺检查钻孔或推进小导管的方向,以控制外插角达到设计的标准;第四,施工顺序为从两侧拱腰向拱顶进行,为提前注浆留好作业空间。

(3)注浆小导管安设后,用塑胶泥封堵孔口及周围裂隙,必要时在小导管附近及工作面喷射混凝土,以防止工作面坍塌。

选用UB6型注浆泵注浆,采用浆液搅拌桶制浆。

注浆前应进行压水试验,检查机械设备是否正常,管路连接是否正确,为加快注浆速度和发挥设备效率,可采用群管注浆(每次3~5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