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语文老师说说心里话
大大老师:
您好!
您大概没想到新来乍到就收到这么一封信吧。
您第一堂课讲得那么幽默生动而又亲切感人,真叫人永世难忘。
这也是促使我提起笔来跟您说说心里话的缘由。
“中学生不爱上语文课,主要是对语文不感兴趣。
正如歌德所说的,哪里没有兴趣,哪里就没有记忆。
爱因斯坦也说,只有热爱,才是最好的教师。
所以同学们要学好语文,首先要有兴趣和爱好”。
这是您跟我们说的一段话。
您还举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的例子说:学习的最好剌激,乃是对所学教材的兴趣。
您博览群书引经据典,论证有力,真使人五体投地。
但是,我转念一想,要命学生对语文感兴趣,只有改革语文教学和多开辟第二学习渠道才能做到。
过去那种“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方法把学生教怕了。
那时课堂气氛不活跃,学生们总是处于恹恹欲睡的状态,难怪有的同学坦率地说:“一上语文课,我就象觉得自己的脑子仿佛生锈了”。
是啊,教学乃是教与学的统一的双边活动。
光有教师讲得翔实生动,没有学生动脑动手可不行啊。
除了课堂讲授外,老师您应诙多指导我们课外阅读,向我们介绍一些好的书刊,帮助我们养成课外阅读书报的习惯。
我觉得语文学科在开辟第二学习渠道方而还做得很不够,学生的课外知识少得可怜,什么名家名篇都不懂。
就拿文学常识来说吧,曾经有这么一辐漫画,漫画上一个青年学生指着罗曼.罗兰的一句名言说道:这姐妹俩真有能耐,话说得伟大,名字也起得好听”。
看了这幅画,我怎么也笑不起来,这是真实的写照啊。
在我们学生当中,懂得托尔斯泰、莫泊桑、
果戈理、莎士比亚、裴多菲、杜甫、李白、茅盾、巴金、艾青等名家及其作品的是屈指可数的。
还要告诉您一件事,汉语是我们的囯语,可是我们当中不熟悉汉语拼音方案的大有人在。
再者,把教和学、课内和课外结合起来,是各科教学的一个基本原则。
教师上课不能光唱“独脚戏要致力于“导”,引导我们想一想、做一做,这也是老师们常说的,要注意教学的启发性原则。
“师者,所以专道、授业、解惑久韩愈在《师说》里这样写道。
可仅仅“传道、授业、解惑”还不够呀。
因为这句古训只强调了让学生拿握知识,却忽视了能力的培养。
学生是人,不是木头,老师应多启发学生用脑思考,让学生自己通过自学或动脑动手解答问题,不足之处再由老师补充或订正,这样才能把语文课上得生动、活泼和富有实效。
老师不要以为讲满四十五分钟(甚至超过)完成授课计划就算尽了责任,其实这样往往坑害(也许这一句话说得太重了〉了学生。
因为统考时,题目灵活一点,学生就会手脚失措,或者往往出现这样一种情况,就是老师讲过的会做,而没有讲过的不会做。
现在,不是有些大学批评我们一部分学生“高分低能”吗?我们一定要共同努力,打好坚实的基础,发展创造性思维的能力,摘除这样一顶“玻糴子”,让他们“刮目相看”,称心满意。
暑假期间,我看了中央电视台举办的“十六城市中学生语文邀请赛”节目。
说真的,我这高中生还不如参加竞赛的初中生呢,心里实在感到惭愧极了。
参加竞赛的同学在总结经验时说:今天语文教学要在创造思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方面狠下功夫”。
我想这句话也可以成为我向您——敬爱的语文老师倾吐的一句心里话吧!
最后,我衷心希望我们的语文教学大有改进。
我们的课外生活丰富多彩,以
便让语文学科更好地为国家四化建设服务。
此致崇高的敬礼!
学生魏晓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