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三年级上册《家庭的记忆》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三年级上册《家庭的记忆》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三年级上册《家庭的记忆》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依据《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 年版》中“我的家庭生活”中如下条文:“知道自己的成长离不开家庭,感受父母长辈的养育之恩,以恰当的方式表达对他们的感激、尊敬和关心。


教材分析
本课是统编《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家是最温暖的地方”中的最后一课,也是本册最后一课。

主要引导学生感受中华民族是一个非常重视家庭的民族,通过“家庭称呼抢答赛” 、“‘家史'小调查” 、“传统节日中的‘家'”、“语言文字中的‘家' ”这四个板块的内容让学生感受中国人重视家庭的传统观念。

教材内容不仅涉及了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称呼,家庭的变迁,家庭的历史以及家庭带来的美好记忆,还涉及了中国人在传统节日和语言文字中重视家庭的文化传统。

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小学生对家庭的理解更多地体现在与身边家人的关系中,他们对“家庭”是组成社会的基本单位的认识以及对中国家庭传统文化的了解很少。

本单元前面两课呈现了学生与家庭成员之间的情感联系,现代社会中家庭形式以“核心家庭”为主,所以,学生对于大家庭内部各种关系和称呼的感知与理解变得较为困难,对家庭历史及家庭在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还需更进一步的了解。

课时安排: 2 课时
第一课时家庭成员和“家史”
教学目标
1.知道家庭成员间的关系及相应的称谓。

2.能通过采访、调查、查阅史料等方式了解家庭的过
3.产生对家庭爱的情感和对家的归属感。

教学重难点
1. 了解较为复杂的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并能用书面语进行称呼。

2. 初步学习和掌握访谈、调查等研究方法。

教学资源
1. 教师准备PPT,其中包括家庭成员关系、家庭称呼
抢答题目(在教材基础上,补充部分家庭成员关系题目)
儿歌《家庭称呼歌》以及学生们的绘画作品。

2. 学生填写家庭关系示意图、《“家史”小调查》的表
教学过程
活动一、家庭生活掠影
(一)上节课最后老师布置了一个家庭作业,帮爸爸
妈妈或爷爷奶奶做一件事,把我们的关爱带给他们,那么他
们在收到我们的关爱之后有什么反应呢?谁来说一说。

请学生讲述自己与父母的互动。

(二)孩子们,听了你们的讲述老师心里暖暖的,这些都属于我们的家庭记忆。

今天我们共同走进下一课《家庭
的记忆》。

(板书课题。


活动二、家庭辈分称呼
(—)家庭关系不意图
1.认识家庭单元。

教师:家庭的记忆中除了家人之间美好的相处之外,还包括很多内容。

比如:家族的历史、大家庭里不同辈分的长辈……
教师:课前老师布置大家完成《家庭关系示意图》,谁来展示一下你填写的示意图。

(学生展示)
教师:孩子们,我们的爸爸妈妈是什么关系?“家庭关系示意图”里面还有哪些人是这种关系?
学生回答。

教师小结:像这样拥有夫妻关系的两个人和自己的孩子组成的家庭是“核心家庭” ,核心家庭是现代社会最常见的家庭形式。

2. 认识不同辈分
教师:请大家看大屏幕,说一说妈妈和外婆是什么关
系?
教师:“家庭关系示意图”里面还有哪些人是这种关
系?
学生自由发言。

小结:外婆是妈妈的长辈,她比妈妈长一辈。

妈妈是你的长辈,妈妈比你长一辈。

外婆比你长几辈呢?对,长两辈。

教师:孩子们,除了刚才说的夫妻关系、母女关系以外,请再看看“家庭关系示意图”,你还能找到哪些关系?
还有哪些人是这种关系呢?”
学生自由发言。

3. 了解“四世同堂”o
教师:有的同学的爷爷的父亲还健在,那么这样的同学和他的曾爷爷之间共有几代,如果他们聚集在一起,这样的大家庭就叫“四世同堂” 。

咱们同学们中间,谁家的大家庭是“四世同堂”呢?
学生发言。

教师:我们来看课本79 页下面的“知识窗” :社会生活的变化,往往会带动家庭规模的变化,现在由爸爸、妈妈和孩子组成的家庭叫“核心家庭” ,以往那种和爷爷、奶奶等三代人生活在一起的大家庭已经变得越来越少了,“四世同堂”的家庭更是少见。

(二)家庭称呼抢答赛
教师:孩子们,家庭成员间的关系和称呼都弄明白了
吗?我们以小组为单位,来一轮抢答赛吧!
将班级学生分组,教师用PPT逐条展示课本《抢答竞赛》中的问题,由各组学生抢答回答,答对一题加一颗星(在黑板上画表格分
组),答错不加,得分多的小组获胜,可适当奖励。

教师:刚才的抢答真激烈!同学们知道的比老师想象中的要棒多了,除了刚才那些,你还能提出什么关于家庭成员关系或称呼的问题考考你的同学?
预设学生问:我是我表弟的什么?
预设学生问:我是堂姐的什么?
教师:同学们对家庭成员间的称呼了解真多,有一首家庭称呼歌》,我们一起来唱一唱
活动三、我的“家史”小调查
(一)我的“家史” 。

1. 教师:课前老师请同学们做了个“家史”小调查,请大家看大屏幕上的要求先在组内分享交流,然后再推荐一位同学来全班分享。

PPT 出示小组分享要求: 1.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你家发生了哪些大事? 2. 你是如何知道这些事情的? 3. 你能感受到不断传承的家庭美德吗?
2. 小组推荐的学生全班分享。

3. 教师:同学们真是太聪明了,记得以后要多和父母长辈们交流哦,这样你会知道更多的“家庭大事” 。

二)比比童年
1. 教师:通过刚才的调查,你是否对自己的家庭有了更多的了解呢?接下来,我们再来看看《我和父母比童年》课下老师让学生们采访自己的爸爸妈妈,让他们给我们讲讲他们小时候的故事,然后画成画讲给大家听,同学们完成的非常好,老师从中挑选了几张,我们一起来看看。

让学生边讲解自己的作品边比较我们和父母的童年有什么不同。

教师总结:同学们,我们平时生活在自己的小家庭里,今天通过这么多家庭成员间的称呼和“家史”小调查,我们发现:原来我们每个小家庭背后还存在着一个又一个大的家庭。

这些大的家庭组合在一起,构成了我们的社会。

我们都来做个有心人,以后在生活中多多观察身边还有哪些不同的大家庭。

课后作业
回家和爸爸妈妈学一个他们小时候玩的游戏,来了和
小伙伴们一起玩
板书设计家庭的记忆家庭称呼我的”家史”。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