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培育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实践研究

培育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实践研究

一、问题的提出
《2011版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中提出: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素养是现代社会每一个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素养。新课改后,小学教育提出核心素养概念,改变了原有教学中的培养目标和教学方式,促进单一化教学向素质教学转变,实现能力与品格并重的,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了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质量水平,教师纷纷开展对核心素养的研究和探索,力求结合教学实际,突出核心素养的特征与价值,进而实现小学数学教学的最终目的。对此,在这样的环境背景下,探究小学数学课堂核心素养的实践与思考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数学核心素养可以理解为学生学习数学应当达成的有特定意义的综合性能力,核心素养不是指具体的知识与技能,也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数学能力。核心素养基于数学知识技能,又高于具体的数学知识技能。核心素养反映数学本质与数学思想,是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形成的,具有综合性、整体性和持久性。数学核心素养与数学课程的目标和内容直接相关,对于理解数学学科本质,设计数学教学,以及开展数学评价等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价值。数学素养是人们通过数学的学习建立起来的认识、理解和处理周围事物时所具备的品质,通常是在人们与周围环境产生相互作用时所表现出来的思考方式和解决问题的策略。人们所遇到的问题可以是数学问题,也可能不是明显的和直接的数学问题,而具备数学素养可以从数学的角度看待问题,可以用数学的思维方法思考问题,可以用数学的方法解决问题。
培育小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实践研究
一、开题活动简况:开题时间、地点、研究条件、工作安排、人员分工等。
1、开题时间:xxxx年xx月
2、开题地点:xxxxx小学
3、研究条件:
参与本课题研究的成员共有6人,其中课题负责人xxx,中级职称。在一线教学工作20余年,担任学校业务副校长,既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又有较强的教育科研能力及组织课题研究的能力。在国家、省、市级专业核心刊物上发表教科研论文数篇,她从事数学教育工作以来,有多篇论文分别获国家级、省级和市级嘉奖。承担该课题研究的其余五位教师(xxx、xxx、xxx、xxx、xxx)均是学校一线教师,从事教学教研工作多年,教学功底扎实,有一定的教科研能力,是我校数学教学一线的中尖力量,为该课题研究的顺利开展夯实了基础。学校从教育长远发展考量,制定了以课题研究带动全校数学教育发展,从制度上保证对课题研究的财力支持,学校将大力支持课题研究经费。
(1)负责课题前期调查,做好课题研究准备工作;
(2)理论资料收集及整理,做好课题研究会议记录。
(3)协助课题负责人做好各项汇总材料,确保课题研究工作圆满完成。
二、开题报告要点:题目界定(对题目中核心词的详细解释)、研究目标、研究内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工作重难点、研究方法、组织分工、步骤进度、经费分配、预期成果等,要求具体明确,突出可操作性和针对性。(不少于5000字)
4、人员分工:
课题负责人:xxx
(1)领导统筹整个课题研究工作,并参与课题研究活动。
(2)负责组织课题研究培训,开结题及阶段性会议主持策划,综合研究成员的各种电子资料。
(3)负责填写课题立项申请书、制定实施方案、阶段总结材料的撰写以及课题结题报告。
研究组成员负责:xxx xxx xxx xxx xxx xxx
这些研究和实践探索,为大家认识数学素养的重要意义并用之指导教学实践有很大帮助。但我们注意到,当前关于数学素养的研究多集中在对数学素养的涵义、构成要素的研究方面,理论性强,实践指导意义还不够,缺乏系统性。尤其是专门针对小学这个特殊年龄阶段的数学素养研究还不多,有待于我们进一步挖掘。我们认为,关于小学数学素养的研究,会得到越来越多教育工作者和教育研究者的重视。他们会进一步创新研究方法,总结经验和教训,认真将小学数学素养研究和新一轮课改紧密结合起来,提出更加系统、科学的指导意见和建议,来指导我们教学实践。
在国内:新一轮数学课改对培养学生数学素养给予了高度重视,在近年来“国家数学教学大纲”、“数学课程标准”等文件中我们常能看到“要求学生受到必要的数学教育,具有一定的数学素养”、“使学生获得更高的数学素养”、“数学素养是现代社会每一个公民所必备的基本素养”等指导方针和意见。当前国内对数学素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数学素养内涵讨论”、“数学素养构成要素探析”、“数学素养培养策略指导”三个方面。
2、数学核心素养
我国学术界对于数学核心素质一直没能有一个明确的界定,对于数核心素质的研究职能参考国际学生评价项目的界定,把数学核心素质界定为,个体在不同情况下对数学的理解与应用能力,具体包括个体的数学观点、数学方法的选择与利用、数学的逻辑思维方式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与倾向等综合能力。良好的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能够促进个体的创新与思考能力,提高对数学问题的判断与选择能力,还能够体现出个体在数学中形成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有利于个体在社会会生活中更为和谐的发展。
因此,在小学阶段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是现代教育理念发展的重要要求,同样符合新时代社会的发展规律。
三、国内外研究状况:
在国外:自从数学素养这个概念于20世纪80年代提出来后,包括美、日、欧在内的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许多专家和机构都对它从概念、构成要素、评价内容等方面进行了探索,并得出了许多研究成果。比如,美国数学协会在1989年发布的《学校教学大纲及其评价标准》中将数学素养分为“懂得数学价值、了解数学的本质、有能力解决现实数学问题、会用数学交流、会用数学的思想方法”五大目标;美国数学督导委员会在《面向21世纪的基础数学》报告中将数学素养定义为“影响公民就业和收入的一大重要因素。”
二、本课题的核心概念界定
1、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概念的最早提出者认为它是指各生活领域中促进人们成功生活、促进社会建立健全的重要素养。这种说法较为宽泛,不易把握和理解。为此,欧盟对核心素养提出了新的定义,认为一系列可迁移的具有多种功能的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等外在行为与内在品质的集合统称为核心素养,并且这些素养应该在学生接受义务教育阶段就得以培养,为以后学生进入自我发展阶段、适应社会发展和工作的需求奠定基础。这种核心素养是人类需要具备的长久的、持续的最基本的技能,不但能够并促进个体的自我价值实现与发展,更对社会的变化与发展,社会效益的提高具有积极意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