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试题李道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价值支撑》一、判断题。
1.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二者互不干涉。
(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有深厚历史渊源和广泛现实基础。
(√)3.民族种类是我们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
(×)4.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是从传统治理体系转型为当代治理体系、稳步推进科学国家建设的历史过程。
(×)5.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
(√)6.抢占法治制高点,是凝聚全体中国人民的需要、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地位和意义的重要途径。
(×)7.每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基本国情不同,其发展道路必然有着自己的特色。
(√)8.只有不断提高国家法治水平,国家治理体系才能更加有效运转。
(×)9.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
(√)10.党员干部要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讲党性、重品行、作表率,为民、务实、清廉,以人格力量感召群众、引领风尚。
(√)1.价值观具有相对稳定的特点。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
(√3.社会主义人生观是对社会主义价值的总的看法和最根本观点。
(×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本质不同。
(×5.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展开和理论提升。
√6.自然万物进入人类视野,有的有价值,有的没有价值。
×7·逻辑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逻辑起点,层层推演,形成由概念相互界定、相互包含、相互推演的逻辑体系。
√8.价值观在社会中居统治地位,起支配作用。
×9.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
√10.实践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实践起点,也是实践终点。
√指导,完成理论体系建构。
测试题李勇刚《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一、判断题。
(难度O)。
1.世界上没有绝对的自由。
(√)2.自由不是无所无为,也不是为所欲为。
(√)3.“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
”法国诗人裴多菲的这首名诗,道出了古往今来人们对自由的热切向往。
(×)4.促进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价值取向,是共产党人不懈追求的重要价值目标。
(√)5.公平竞争是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之一,也是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一个重要标志。
(√)6.法治和人治的界限在于是否承认法律运行中人的因素。
(×)7.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
(√)8.法律如果不被人们所信仰,它就是一纸空文。
(√)9.平等就是“平均主义大锅饭”。
(×)10.如果一个社会没有核心价值观,必然出现主流价值的缺失,最终导致社会价值混乱、道德堕落、社会失序、国家动荡。
(√)测试题李勇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实现中国梦》一、判断题。
(难度0)1·“中国梦”的提法极具亲和力,给人民释放出强大的感召力和感染力。
(√)2·公元5世纪的罗马是一个管辖6000 万人口,统治500万平方公里版图的世界城市。
(×3·在12 世纪时,阿姆斯特丹是欧洲的商品交换中心,是一个世界性商场。
(×)4-“中国梦”不是高不可攀的.而是脚踏实地、具体可感的。
(√)5·“中国梦”是在一个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代背景下提出来的。
(√)6·“中国梦”的提出体现出中国风度、中国精神、中国气派、中国特色,有利于谱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辉煌。
7·中国的发展进步带给每个中国人新的希望、新的梦想。
(√)8·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必须凝聚中国力量。
√9-中国发展强大后会对别的国家构成威胁。
×10·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也离不开中国。
√测试题李勇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源泉》一、判断题。
(难度0) 1.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的精髓,蕴含着丰富的思想道德资源。
(√)2.孟子提出“仁、义、礼、智、信”。
(×)3.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不必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4.牢固的核心价值观,都有其固有的根本。
(√)5.“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出自《古文尚书·五子之歌》。
(√)6.据孙中山先生考证,龙图腾的最初原型是蛇图腾。
(×)7.市场经济对减信建没是把双刃剑。
市场经济既会产生追求和推进诚信的机制,又会滋生逃避和背弃诚信的特殊诱惑。
(√)8.中国传统大同思想在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升国家软实力、促进世界和平发展等方面的积极性、重要性不可低估。
(√)9.“和”的本义是器皿闭合。
(×)lO.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
(√)测试题王海滨《重建当代中国人精神世界》一、判断题。
(难度O)1.近年来,中国学术界关于精神世界、精神生活、精神文化的文章数不胜数。
(√) 2.西方面对文化认同危机通过制度使人们建立适合现代化所需的社会方式和价值取向。
(×) 3.本课教师认为,当今中国社会越来越多的人抱怨生活烦闷,社会怨戾之气横行。
√( ) 4.中国式启蒙相对缺失不会对中国人的精神世界造成影响。
(×)5.当代中国人精神世界出现的问题是从文化认同危机到启蒙相对缺失到多元思潮冲击,这三者环环相扣。
(√)6.中国人的精神世界:以感性和束缚为支撑的主体意识严重不足,造成多元思潮严重冲击精神世界。
(×)7.2011 年,胡锦涛在建党90 周年的七一讲话中提到,我们党面Jf 缶的四大危险之首就是精神懈怠的危险。
(√)8.西化思潮与反西化思潮的冲撞进一步加深中国人的精神困惑。
(√)9.西方17 世纪的启蒙运动是工业发展、资产阶级兴起的时代要求。
×10.人们的精神世界、精神生活、精神文化问题在当今中国越来越突出。
√测试题王海滨《走向心灵的深处:人的精神结构及其逻辑与原理》一、判断题。
(难度O) 1.近年来关于精神世界、精神生活、精神文化的文章数不胜数。
(√)2.欲求可以得到一劳永逸的满足。
((×)3.越来越多的人抱怨生活烦闷,社会怨戾之气横行。
(√]4.审美不是通过对象观赏而愉悦情感的过程。
((×5.欲求的不断产生与渴望满足是人生存需求与发展要求在心理上的反映。
(√:6.欲求世界与情感世界发挥着指导作用。
((×:7.2011 年,胡锦涛在建党90周年的七一讲话中提到,我们党面临的四六危险之酋就是精神懈怠的危险。
(√:8.情感世界是评价世界与伦理世界的基础。
((×:9.在探讨美的问题中,常把美与理智直接相连。
( :(×10.人们的精神世界、精神生活、精神文化问题在当今中国越来越突出。
(√:测试题于铭松《党员干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途径》一、判断题。
(难度O)1.公义就是对同等者予以同等的对待,不同等者不同地对待。
(√)2.领导干部的情趣爱好仅是个人行为。
(×)3.铲除社会不公,追求公义是中国共产党人革命的目标。
(√)4.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简称“新农合”,是指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必须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共济制度。
(×)5.20 世纪90 年代以来,腐败和社会不公的现象越来越严重,究其原因是改革自觉不自觉地偏离了大多数人所能接受的社会公义标准。
(√)6.中国共产党的终极价值是为民务实清廉。
(×)7.领导干部应该注重小节、细节,在细微处自律,不能因为事小而放纵自己。
(√) 8.20 世纪50 年代的群众路线是协商民主、民主参与。
(×)9.十八大报告中强调:“提高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维护稳定能力。
”(√)10.对党员的纪律处分种类有警告、记过、记大过、开除公职、开除党籍。
(×)测试题于铭松《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一、判断题。
(难度O) 1.在当代中国,爱国主义表现为献身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2.中国是个多民族国家,公民有信仰的自由,但是党员干部除外。
(×)3.党员干部秉持的价值准则,不仅直接地决定了其生活方式、处事行为以及社会的效果,而且直接影响了一定范围乃至整个社会的风气和状态。
(√)4.在国人的观念中,爱国是立事之本,是兴家之宝。
(×)5.信用报告负面记录会跟随一辈子。
(×)6.诚信、信用、征信三个词表达了同一个意思。
(×)7.现代信用需要公平的市场基础。
(√)8.“一诺千金”意思是一句许诺就价值千金,比喻说话算数,讲信用。
这一诚信格言与孙膑有关。
(×)9.党员干部是政府诚信的“代言人”。
(√)10.春秋时期著名政治家、先秦法家创始人商鞅曾将“诚”与“信”连用。
(×)测试题于铭松《党员干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判断题。
(难度O)1.日本文化中忠于国家、民族,强调国家至上、权威主义和民族凝聚力。
(√)2.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经过几年的努力,综合国力大增,成为经济上的超级大国。
(×)3.龙应台女士说中国出口了电视机,却没有输出文化和价值观,中国还没有足以征服西方的文化和价值观。
(×)4.与传统主义相比,资本主义精神的不合理之处在于无休止地追逐利润的精神。
(√) 5.扶桑花体现一F H 本人的文化精髓。
不用艳色去哗众取宠,也不以你争我夺比高低。
(×) 6.马克斯·韦伯以“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所提供的资本主义的“理想型”为参照系,论证“儒教伦理是阻碍资本主义发展的力量”。
(√)7.各个国家的独特价值就像社会的经济指纹一样,是破译国家经济成败的深层因子。
(√) 8.被誉为“日本近代资本主义经济的最高指导者”的涩泽荣一认为“打算盘是利,《易经》是道德”。
(×)9.美国《时代》杂志网站2010 年6 月8 日,刊登了题为《中国还不是超级大国》的文章,文章怀疑中国是否会成为超级大国。
(×)10.历史和现实的社会实践证明,社会主义价值观是有利于社会发展及社会进步的精神财富,具有广泛的文化价值意义,可以为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价值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