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外科休克教案课程

外科休克教案课程

范例
多媒体图示:
提问答疑
难点(熟悉)
重点
休克诊断、临床表现
讲授
成都医学院教案续页
教学过程、内容及时间分配
教学方法与手段
二、休克监测15min
精神状态:休克病人神志的改变常先于血压下降。
肢体温度及色泽:休克时四肢皮肤湿冷、苍白。若四肢转为温暖干
燥和色红,表示休克在好转。
血压:收缩压<90mmHg,脉压<20mmHg是休克存在的证据。血
三、休克的治疗15min
1.一般紧急治疗
2.补充血容量
3.积极处理原发病
4.纠正酸碱平衡失调
5.血管活性药物的应用
6.治疗DIC
7.皮质类固醇和其他药物的应用
提问答疑
熟悉
生命体征
讲授
治疗原则(重点)
成都医学院教案续页
教学过程、内容及时间分配
教学方法与手段
四、低血容量性休克20min
五、感染性休克(septic shock)25min
外科休克教案课程
成都医学院教案首页
2011级临床医学本科专业1-2班任课教师:徐卫云
课程
外科学
题目
外科休克
学时
讲授
3
实验
练习
行课时间
2014年11月18日第8节、2014年11月25日第6、7节
课次
第1、2次
教材
外科学,陈孝平、汪建平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第8版,2013
教具
ppt(多媒体课件)
教学
课后复习,加深该章内容的理解.
参考
资料
《黄家驷外科学》关于外科休克一章
实施
情况
小结
按计划完成教学计划,未拖时。教学的优点有重点突出,利用实例、图片讲解等强化理解了休克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在讲解防治方法时举了多个例子加深印象,教学的不足之处是语言的精炼不足,语速,语调把握不好。导致时间分配不好。在后期有抢时间的表现。
目的
要求
1、掌握休克病人的临床表现,诊断,一般监测;掌握低血容量性休克和脓毒性休克的治疗原则。
2、熟悉外科休克的病因和病理生理变化,休克的特殊监测,外科休克的分类。
教学重点
难点及其
解决方案
重点:休克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
难点:休克的病理生理变化;
解决方案:与临床相结合,利用实例、图片讲解。通过课前预习、课堂讲授、
此次理论课达到了预期上课目标,学生掌握了休克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并掌握了休克的病理生理变化。
教研室主任签名:20年月日
成都医学院教案续页
教学过程、内容及时间分配
教学方法与手段
通过对《外科学》课程的简介,引入本次课内容。
一、概述:
休克是机体有效循环血容量减少、组织灌注不足,细胞代谢紊乱和功能受损的病理过程,它是一个由多种病因引起的综合征。
①低血容量性休克
②感染性休克
③心源性休克
④感染性休克
⑤过敏性休克
微循环缺血期:(微循环收缩期,休克早期)
微循环衰竭期:(不可逆)
代谢改变
炎症介质释放和缺血再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注损伤
内脏器官的继发性损害(肺、肾、脑、心、胃肠道、肝)
4.休克的临床表现:休克代偿期和休克抑制期15min
讲授
熟悉休克分类及其特点
多媒体图示
压回升、脉压增大表示休克好转。
脉率:休克时脉率加快,比血压下降出现得早。
尿量:休克时每小时尿量<25ml。若同时尿比重增加,表明存在血容量不足。若血压正常、尿量减少,且尿比重低,表明已存在急性肾衰竭。每小时尿量>30ml表示休克基本纠正。
2、休克的特殊监测
的监测:当下列五项检查中出现三项以上异常,结合临床上有休克及微血管栓塞症状和出血倾向时,便可诊断DIC。包括:血小板计数低于80×109/L;凝血酶原时间比对照组延长3秒以上;血浆纤维蛋白原低于1.5g/L或呈进行性降低;3P(血浆鱼精蛋白副凝)试验阳性;血涂片中破碎红细胞超过2%等。
1.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
2.感染性休克的血流动力学:高动力型(高排低阻)、低动力型(低排高阻)
讲授
(掌握治疗原则)
讲授
讲授
成都医学院教案续页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