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冲压件检验技术规范(讨论稿)
1.目的
为了规范、统一冲压件检验依据,根据本公司产品的特点,特制定该规范。
本规范作为设计工艺检查部门日常工作的依据,如生产出的零件超出本标准的规定,而对汽车的装配、使用无影响者,可以允许不判废但需要做仲裁检验时,仍应符合本规范规定。
2.范围
适用于模具厂制造的模具生产出的全部冲压件。
3.引用标准
GB/T15055-94《冲压件未注尺寸的极限偏差》
GB/T1804-92一般公差、线性尺寸的未注公差
4.具体内容
4.1 平冲压件未注公差尺寸的极限偏差
4.1.1 平冲压件长度L,直径D、d未注公差尺寸的极限偏差按表1规定。
注:上表中如果是孔类其公差取正值;如果是轴类则取负值;若是非孔轴类则取正负值,此时其偏差数值取表中值之半。
4.1.2 未注公差成形尺寸的极限偏差
4.1.2.1 弯曲长度尺寸及拉延深度未注公差尺寸的极限偏差按表2规定。
4.1.2.2 加强筋、加强窝高度h未注公差尺寸的极限偏差按表3规定。
4. 2 未注公差圆角半径极限偏差
4.2.1 冲裁圆弧半径R的极限偏差按表4规定。
4.2.2 两冲裁面构成的内部和外部尖角如图样上未注明要求时,按小于或等于料厚t取值。
4.2.3 未注公差成形圆角半径的极限偏差按表5规定
4.3未注公差的极限偏差
4.3.1 冲裁角度未注明公差尺寸的极限偏差按表6规定。
4.3.2 弯曲角度未注明公差尺寸的极限偏差按表7规定
4.4 成形拉延件允许有局部材料变薄或增厚,变薄后的最小厚度为:t min=25%t
t min—材料的的最小厚度,mm
t —材料的公称厚度,mm
4.5 冲压件的孔心距、孔边距及孔组距未注公差尺寸的极限偏差。
4.5.1 带料、扁条料等材料冲孔对边缘距离未注公差尺寸的极限偏差按表8规定。
4.5.2 孔距公差及组孔间距未注公差尺寸的极限偏差按表9规定。
4.5.3 受翘曲影响的孔距未注公差尺寸的极限偏差按表10规定。
注:①对不同直径孔的孔距极限偏差,D按直径的算术平均值确定。
②零件按正常工艺加工,若由于弹性翘曲所引起的偏差超过表10的偏差值时,只要能保证装配,仍是允许的。
4.6 翘曲尺寸公差按表11规定
4.7 冷冲压件的毛刺高度。
4.7.1 冲压件的毛刺高度的极限值按表12规定。
另:有尺寸要求的,按图纸尺寸要求执行。
5.冷冲压件的形位公差
5.1冷冲压件的平面度公差等于有关表面最大轮廓尺寸的0.5%,但最大不得超过10mm。
5.2冷冲压件两件切面的平行度公差为其距离尺寸公差的30%。
5.3对穿孔的同轴度公差等于孔径d的公差值,检验时按相关公差测量。
5.4条料面冷弯型材的扭转。
用剪切的条料和用条料压弯成的型材或零件每1000mm长度其扭转不得大于0.5。
7.本规定只限于图纸上尺寸未做要求的尺寸,图纸上尺寸有明确要求的,仍需按图纸尺寸要求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