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九年级下册历史第八课《第一次世界大战》同步练习

九年级下册历史第八课《第一次世界大战》同步练习

第8课第一次世界大战
1.1914年,奥匈帝国发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借口是 ( )
A.萨拉热窝事件
B.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
C.倒幕运动
D.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的形成
2.某次战役爆发于1916年,历时约10个月,交战双方损失近百万人,有“绞肉机”之称。

据此判断, 该战役是( )
A.滑铁卢战役
B.凡尔登战役
C.萨拉托加战役
D.马拉松战役
3.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帝国主义战争,之所以这样说主要是因为( )
A.战争发生在帝国主义时代
B.主要参战国的目的是重新瓜分世界
C.交战双方主要是帝国主义国家
D.英德矛盾是导致战争爆发的主要矛盾
观察1913年英、德、美、法的实力对比表,分析表格所反映的史实导致的直接后果是( )
英德美法
在工业产量上所占位次3214
在殖民地面积上所占位次1452
A.两大军事集团展开疯狂的扩军备战,冲突不断
B.轴心国集团和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
C.美、德取代英、法掌握了世界霸权
D.美英矛盾成为帝国主义的主要矛盾
5.最后通牒:“向帝国作出解释:自从发生6月28日的刺杀罪行以来,塞尔维亚高级官员在国内外谈话中,不顾自己所处的官方地位所发表的种种仇视帝国的毫无理由的言辞,至迟在7月25日星期六晚6时以前答复。

”文中的“帝国”指的是 ( )
A.沙皇俄国
B.德意志帝国
C.英国
D.奥匈帝国
6.右图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的一幅海报(海报译文:这些妇女也在尽微薄之力, 学习制造军火),海报反映了妇女走进工厂,代替男人们维持战争工业。

这表明( )
A.妇女地位显著提高
B.战争减少就业机会
C.战争波及更多民众
D.民用工业受到影响
7.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美国总统威尔逊以和平主义为由,宣布美国保持中立。

当美国参战时,威尔逊又宣布,美国是为了捍卫“和平、民主和自由”。

美国前后不同的立场表明( )
A.国家利益是外交的出发点
B.
美国为维护世界和平而战 C.
一战改变了美国的外交策略D.
美国始终捍卫民主和自由
8.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失去了其对外投资的1/4,法国失去了1/3,而德国则失去了其全部对外投资。

由此可见,第一次世界大战( )
A.解除了欧洲对殖民地的控制
B.削弱了欧洲的经济实力
C.造成了欧洲的政治危机
D.使美国成为世界霸主
9右图是坐落于英国伦敦的中国劳工团队纪念碑。

该碑是用来纪念中国劳工的,他们在100多年前支援协约国取得了一场战争的胜利。

这场战争是( )
A.美国内战
B.拉丁美洲独立运动
C.印度民族大起义
D.
第一次世界大战
10.读图,回答问题。

(1)上图所示是哪两大军事集团?它们属于什么性质的集团?
(2)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两大军事集团形成的根本原因。

11.读图,回答问题。

(1)说说你对上面两幅漫画的理解。

(2)有人说,如果没有萨拉热窝事件的发生,第一次世界大战就可以避免。

这种说法正确吗?请说明你的理由。

(3)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交战双方都使用了大量的新式武器,如德国的飞艇、英国的坦克等。

这些新式武器的出现与哪次工业革命有密切关系?请你简要分析这次工业革命与第一次世界大战之间的内在联系。

(4)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对此你有何认识?
参考答案
1.A
2.B
3.B
4.A
5.D
6.C
7.A
8.B 9 D
10.(1)三国协约和三国同盟。

帝国主义的军事侵略集团。

(2)
帝国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11.(1)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德国崛起,要求按经济实力重新分割世界,帝国主义国家掀起瓜分世界的狂潮。

同时,由于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其中英德矛盾最为突出。

(2)不正确。

一战爆发的根本原因是帝国主义国家之间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虽然萨拉热窝事件是偶然的,但是战争爆发是必然的。

(3)第二次工业革命。

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向帝国主义阶段过渡,帝国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后起的帝国主义国家要求重新瓜分世界、争夺世界霸权,挑起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4)科学技术应用到生产中,可以促进生产的发展,推动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应用到战争中,则会加剧战争的破坏性和残酷性。

(言之有理即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