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晏子使楚》课堂教学实录第二课时

《晏子使楚》课堂教学实录第二课时

《晏子使楚》课堂教学实录第二课时(板书:“使”)生2:出使。

生3:从一个地方到另外一个地方。

生4:访问师:三个同学大致的意思是:“出使”,“访问”。

了解它的意思我们可以通过组一些词来思考,比如:“出使”、“使者”“使节”。

“使”是“出使”、“访问”,这里是谁出使?生:晏子。

师:晏子使楚,用今天的话讲,晏子充当了什么角色?生:大夫。

师:大夫是他的官职,当他出使的时候,用今天的话来说,是什么样的官员?生5:外交官。

师:他说是外交官,你们是否同意?生:同意。

师:晏子出使楚国,用今天的话说,就是当了一次外交官。

(板书:“外交官”)师:想一想,当外交官应该怎么当?他代表了什么?生:国家的形象。

师:对,代表了国家的形象。

那他的主要责任是什么呢?生:国家的尊严。

师:把话说完整,是要维护国家的尊严,维护国家的荣誉,维护国家的利益。

那晏子使楚他需要维护那一个国家的尊严呢?生:齐国。

师:大家再想一想,当外交官使用的语言有什么特点?(板书:“外交语言”)他们会不会想我们平常吵架一样?生:不会?师:那它会有什么特点呢?在这一课中我们看出了什么特点呢?生6:婉转。

生7:客气。

生8:非常直接。

师:他看到了有些外交官说话直接,干脆。

我们看一看,晏子在使楚过程中说话有什么特点?生9:委婉。

师:老师觉得有一个特点,是话中——生:有话师:对,话中有话,话里藏话。

另外一方如何聪明的话,就可以从中听出说话者想说的意思,听出对方没有明说的东西是什么。

生9(插嘴):有弦外之音师:哦,对!他说了一个成语,是什么?生9:弦外之音。

师:听出弦外之音。

什么人才能听出弦外之音啊?生9:聪明人。

师:聪明人。

你们聪明还是不聪明?生:聪明。

生10(小声):不聪明!师:你说自己不聪明。

我找一个地方,我想看你知道还是不知道?文章中有这样几句,请大家找到,老师读一读:“晏子拱了拱手,说:‘敝国有个规矩:访问上等的国家,就派上等人去;访问下等的国家,就派下等人去。

我最不中用,所以派到这儿来了。

’”我想请你说一说,晏子没有明说的东西到底是什么?他在说楚国是一个什么样的国家?生10:楚国是下等国家。

师:大家说,他聪明还是不聪明?生(大声):聪明。

师:对啊,很聪明呀,怎么不聪明呢?注意,我们学习这一课,不仅要看晏子是不是一个聪明的人,楚王是不是一个聪明的人,更重要的就是我们要学着更聪明。

刚才我们讨论这么多,就是要让大家知道,这是一种外交场合的行为。

同学们今后想不想当外交官?生(有的):想生(有的):不想师:有些想,有些不想。

不想当外交官当然可以。

但想不想走出中国呀?想不想使自己的语言委婉、客气、有礼貌?想不想使自己聪明呀?生:想。

师:好,我们现在就来好好琢磨这一课。

晏子使楚是一个故事,故事的背景是什么?在课文中,哪些段落交代了背景?生:第一、第二自然段。

师:现在请大家一起读一读,想一想,是一个什么背景?(生读)师:背景交代的时间是——生:春秋末期师:主要人物是——生:楚王和晏子(师板书:“楚王”“晏子”)师:晏子叫什么名字?你们知道不知道?生:晏婴。

师:背景中还介绍了哪些情况?生11:齐国和楚国都是大国。

生12:楚王想侮辱晏子。

(板书:“想侮辱”)师:他想侮辱晏子,故事的结果是什么——生13:反而被晏子取笑了。

师:对,最后反而被晏子取笑了。

被取笑以后,最终的结果又是什么呢?生13:“从这以后,楚王不敢不尊重晏子了。

”(板书:“不敢不尊重”)师:从“想侮辱”到“不敢不尊重”,这中间发生了一些什么样的故事?几件事情?生:三件。

师:三件事情,可以说是故事的经过。

(板书:“经过”)哪三件?是怎么写的?生:事情发生的顺序。

师:第一件是什么时候的故事?进——生(有的):钻狗洞。

生(有的):进城门。

师:不同观点出现了。

有的同学说是“钻狗洞”的故事,有的同学说的“进城门”故事。

到底是什么?生(有的):钻狗洞。

生(有的):进城门。

师:就事件来说,应该是进城。

现在的问题是把楚王开的五尺来高的“洞”看成“城门”还是“狗洞”?(师板书:“城门?”“狗洞?”)生(有的):城门!生(有的):狗洞!师:现在我们请说是城门的同学说一说你的想法?生14:因为他是要去谈判,开的是小城门。

师:你的意见是,是小城门,不是“狗洞”。

为什么开小城门呀?生14:因为楚王想侮辱他个子小,想让他爬进去。

师:好,说是狗洞的请举手,说一说理由。

生15:晏子说:“这是狗洞。

”师:晏子说是狗洞就是狗洞吗?其他同学:不一定。

(生15疑惑)师:请坐下,请你(生16)来说。

生16:我认为是狗洞,因为晏子身材矮小,可以进去,其他人进不去。

所以专门为了他开的狗洞。

师:专门为他开的——生16:是为了侮辱他。

师:这里有一个问题,请大家注意,我们刚才说,外交场合的交流有什么特点?生:委婉,含蓄。

师:楚王能不能直接就准备一个狗洞,是否适合楚王的身份?生:不适合!师:狗洞是谁说的?生:晏子。

师:老师的意见是它不是一个狗洞,就是一个小城门。

刚才同学们说得很好,楚王这样做的目的就是侮辱晏子身材矮小。

现在的问题是,晏子为什么要把这个城门叫做“狗洞”呢?生17:因为晏子代表齐国,齐国是一个大国,他不能走这个小城门。

师:他不愿意走这个小城门,他怎么才能不走这个小城门呢?(生疑惑)师:关于这个问题,我们来一起读一读晏子的话。

想一想,他把这个洞说成“狗洞”起了什么样的作用?(生读晏子的话)师:想一想,说成狗洞,才能带出什么来?生:狗国。

师:如果你让我从这里进去,你就是一个——生:狗国。

师:我能不能从这里进去?生:不能?师:为什么?生17:这样,楚国就成了狗国。

师:想一想,如果说这是一个小城门,或者说是小洞,有没有理由不进去?生:没有。

师:现在说成狗洞了。

但最后他还是没有问“我是不是到了狗国”,而是问“你们先去问个明白,楚国到底是个什么样的国家?”想一想,为什么?生18:他直接说楚国是狗国,楚王可能要惩罚他。

师:哦,要惩罚他。

我们刚才说,外交官代表了一个国家的形象,引起楚王生气,除了可能受到楚王惩罚,还可能导致什么结果?生18:两国的战争。

师:对,可能导致两个国家冲突和战争。

好,进城门时是的故事最后的结果是什么?生19:楚王只好吩咐打开城门,让晏子进去。

师:为什么他只好打开城门?生19:他不想让晏子把他的国家说狗国。

师:他自己愿意不愿意晏子从城门进来?生19:不愿意。

师:用了一个什么词?生19:“只好打开”师:从这件事,我们可以看出晏子多聪明呀。

别人开一个洞,他说成狗洞,然后引出狗国,楚王不愿意被说成狗国,只好打开城门。

这里的关键就在于把洞说成了狗洞。

现在进来,见面了,又发生了什么?请大家读一读第四自然段。

边读边想最后一句“楚王只好陪着笑”,刚才是“只好打开城门”,现在只好“陪着笑”。

为什么只好“陪着笑”?(生读第四自然段)师:刚才是进城的故事,现在是见面了,有了见面的故事(板书“进城”、“见面”),见面的结果是楚王只好“陪着笑”,为什么他只好“陪着笑”?生20:因为他本来想侮辱晏子,没有想到晏子却把他的问题驳了回来?师:在这里,晏子最后表达的是什么意思呀?生20:就是说楚国是最不好的国家。

师:他明说没有?生20:没有。

师:那他是怎么说的呢?我们来读一读他说的话。

(生读:“敝国有个规矩:访问上等的国家,就派上等人去;访问下等的国家,就派下等人去。

我最不中用,所以派到这儿来了。

”)师:我们来分析一下他的话(边板书边引导学生:“上等国家”,“上等人”;“下等国家”,“下等人”;“我最不中用”,“这里是?”)“问号”处的结论是什么?生:最下等的国家。

师:想一想,楚王听明白没有?生:听明白了。

师:所以他也是一个聪明人,他只好——生:“陪着笑”。

师:除了他听明白了晏子的意思,上面还有一处文字告诉我们他只好“陪着笑”。

在什么地方呢?生21:被逼无奈了。

师:为什么被逼无奈了?生21:因为他本来想侮辱晏子,后来他被晏子侮辱了。

师:对,反被晏子侮辱了。

你再注意看一看,楚王还说了一句话,使他只能“陪着笑”。

生21:楚王说:“实话实说,我不生气。

”师:他自己说的:“你实话实说,我不生气。

”开始他以为晏子找不到话来说了,所以这样承诺。

没有想到晏子这样反驳他,他就不好生气了,于是“只好陪着笑”。

只好陪着笑,只好吃哑巴亏这一段的对话有三次,表演一下对话,有没有同学愿意表演一下见面的情形?注意,能不能不看书,学会用自己的话来说。

?一个小个子的同学:我演晏子。

师:这是矮个子的光荣啊!你来很好!(生笑)(在选定另外一位同学扮演楚王后,其余同学失望地“哎呀”)师:其余同学也有任务,在看他们表演时,你要想一想,他们演得怎么样?如果你来演,你会怎么演?(生扮演)(师生共同鼓掌)师:好,两位同学都非常好地把容记下来了,特别是晏子的扮演者,那么多的文字,记得那么熟悉。

而且在表演时加进了自己的表情,真不错!(有的同学还举着手)师:还想表演吗?生:是。

师:我再找一组同学。

生:“我来”!“我来”!师:这一次,要调整一下。

现在不是一见面就说:“你怎么来了。

”见面之前要寒暄,还需要一个接待的人介绍,需要一个引见的人。

所以我们要增加一个介绍的人。

另外,不能只有语言和表情,需要表演的同学加进去一些动作。

比如,楚王是大王,可以坐着。

(生表演)师:这次,扮演楚王的加进了动作,很好,但太紧,两次把齐国说成了楚国。

扮演晏子的女同学,说得很流畅,很清楚,但晏子不卑不亢的表现还需要好好体会,比如可以走到面前去,不胆怯,要看着楚王,这才是真正的晏子。

还有,“晏子故意笑了笑,楚王只好陪着笑”,“故意”怎么表现,“只好陪着笑”有怎么演?大家下来可以找几位同学把整个故事都演一演,体会一下他们的语言和心情。

好了,进城了,见面了,该吃饭了。

楚王该设宴招待晏子了(板书:“宴会”),在宴会时,又发生了什么事?先请同学们读一读书,然后用自己的话来说一说这个故事。

(生读第五自然段)师:(对生24)请到讲台上,面向全体同学讲。

刚才同学们听到自己不同意的意见能马上纠正,比如刚才那一位同学把齐国说成楚国的时候,这是很好的,说明大家听得很认真。

听得非常认真,这是老师要表扬的。

但是,我们也要学会尊重发言的同学,在同学发言的时候,等他把话说完,不要打断他,不要急着纠正,行不行?生:行。

(生24结结巴巴地讲这个故事,大家都耐心地等待)师:好,你已经很不错了!(生鼓掌)这个同学已经记住了主要的故事情节,把课文记住了。

大家可以学着讲一讲这个故事,比如回去给爸爸妈妈怎么讲这个故事,我们就不要老重复书上的话,要在记住故事的基础上,在头脑中装着人物和任务的活动,然后用自己的话讲出来。

我们来看一看晏子说的话,晏子的话有一段文,请大家读一读。

“生:晏子。

师:对,是晏子。

这是晏子说的话。

大家一起读一读。

(生读:师:注意,她说得很好,她说,这是外交语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