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3 蛋白质结构分级和获取

3 蛋白质结构分级和获取


X-衍射晶体分析技术和NMR技术的比较
与X-衍射晶体分析技术相比较,NMR技术在蛋白质 结构测定的速度上、和研究的对象上都存在一定的 限制,成本太高,步骤繁多。但其无需制备晶体标 本,可在溶液中直接测定,也可进行固相测定,因 此利用NMR法使得某些无法获得晶体结构的蛋白质 或非液相蛋白质(如膜蛋白)的结构测定成为可能 。相对而言,NMR技术更适合小分子质量以及水溶 性较好培养晶体困难的蛋白质结构的分析,对于蛋 白质折叠、局部动力学或构象分析、蛋白-蛋白相 互作用,NMR更体现其优越性。
推荐教材
D. Liebler (1999) Introduction to Proteomics: Tools for the New Biology R. Twyman (2006) Principles of Proteomics 钱小红和贺福初 (2003)《蛋白质组学理论与方 法》 陈主初和肖志强 《疾病蛋白质组学》
蛋白质通过其特定的三维结构行使其生物学功能 。
诺贝尔奖与蛋白质结构分析
191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劳厄(M.von Laue) 发现晶体中的X 射线衍射现象 191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布拉格父子用X射线对晶体结构的 研究 1936年诺贝尔化学奖,德拜(P.J.W.Debye)用X射线衍射技术 探明分子中原子的排列与结合形式 194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拉比(I.I.Rabi) 发明核磁共振法
(三)冷冻电子显微镜技术
采用高压快速液氮冷冻方法使样品包埋在玻璃 态的水环境中,使我们能够观察到生物大分子在天 然状态下的结构;同时冷冻的速度极快,把细胞在 其生理活动的某些特定时刻固定下来,显示此时的 结构特点,进而可通过不同功能状态的瞬时构象变 化来研究生物分子的功能。冷冻电镜获得的是处于 天然状态下未经染色的分子的二维投影像。将样品 进行不同角度的倾斜所获得的数据进行综合分析, 并依据样品的不同特性使用不同的重构技术获得分 子的结构,在此基础上观察多种成分的图像变化, 追踪生物大分子的装配及其动力学过程。
(二)核磁共振波谱分析
利用核磁共振原理,检测分子质量小于 60kμ的蛋白质,通过对其核磁共振谱线特征参 数的测定来分析蛋白质的结构与性质,就是将原 始资料利用傅里叶变换转换为不同的峰值,然后 采集各种不同的峰组成图谱,并利用生物信息学 方法筛选出具有特定结构特征的图谱。 常用NMRPipe和SPARKY软件处理这些过程,使 用XEASY,DYANA和GARANT等软件分析侧链或骨架 结构。
1958年诺贝尔化学奖,桑格(F.Sanger) 分离和测定一 种蛋白质--胰岛素的氨基酸结构 1962年诺贝尔化学奖,佩鲁茨(M.F.Perutz)和肯德鲁 (J.C.Kendrew) 用 X射线衍射技术测定肌红蛋白和血红 蛋白 的原子排列 1964年诺贝尔化学奖,霍奇金(D.C.Hodgkin)测定维 生素B12等复杂晶体的结构 1972年诺贝尔化学奖,安芬森 (C.B.Anfinsen) 、莫尔 (S.Moore)和斯坦 (W.H.Stein) 对核糖核酸酶的三维结构及 其 124个氨基酸顺序的研究
冷冻电子显微镜技术与X衍 射晶体结构分析方法比较
由冷冻电镜技术所获得的蛋白质三维结构与X射线 晶体技术非常相似,而且其信噪比非常低,并适合 于内在膜蛋白的分析。其独特优势为:可以用不同 的方法对均一的(如膜蛋白的二维晶体,二十面体 对称的病毒等对称结构)和不均一的(如核糖体等 )样品进行三维结构重构,同时,冷冻电子显微镜 是唯一的能研究小到蛋白质、蛋白质复合物,大到 细胞器甚至整个细胞的方法 。
蛋白质组学(Proteomics)
主讲人:肖飞
中心法则
Genomics
Transcriptomics
Proteomics
教学目的和要求 对蛋白质的数量、结构、性质、相互关系和生物学 功能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已成为生命科学研究的迫 切需要和重要任务。 蛋白质组学( Proteomics) 是后基因组时代演进的核 心,是从整体水平上分析一个有机体,细胞或组织 的蛋白质组成及其活动规律的科学。
蛋白质的一级结构
20种氨基酸残基由肽键相连成的序列 AGPFSCHEDSGPFCSFPGA?..
蛋白质结构原理
1、20种标准氨基酸
疏水性Ala Val Leu Ile Phe Pro Met
带电:Arg Lys Asp Glu (His) 极性:Ser Thr Cys Asn Gln His Tyr Trp 特殊:Gly (Pro) 2、多肽链状结构
(一)蛋白质晶体结构X-衍射分析
是目前分辨率最高的结构测定方法,高通量晶体 结构分析中的几大重要环节是:数据处理与分析 、重原子的定位、密度修饰、分子替换、图形整 合、模型加工和确认。 摸索蛋白质结晶条件、快速处理晶体结构数据和 减少差错是目前蛋白质晶体结构分析的两大难题 或瓶颈。
晶体结构分析的常用软件有SOLVE,RESOLVE等。
蛋白质的立体结构是有规律的
蛋白质结构的形成及稳定性是受物理原理控制的 蛋白质的功能与结构密切相关
蛋白质结构分析的主要目标
1. 建立研究蛋白质结构信息发掘与预测的 方法; 2. 研究参与生命活动过程的蛋白质的物理 性质、空间架构、功能片段和相互作用; 3. 探索基于蛋白质结构表征蛋白质的生物 学意义; 4. 得到新的预测性的知识。
以人类泪液载脂蛋白为例,具体介绍下其 在PDB数据库中结构检索和可视化过程
第一步: 输 入 关 键 字 “ HUMAN TEAR LIPOCALIN”
第二步: 选择人类泪液载脂 蛋白1XKI
第三步: 点击 Biology Assembly 面 板展示其结构图
第四步: 1XKI结构展示图
作业
蛋白质的组织层次
一级结构 二级结构 三级结构 四级结构
蛋白质结构分类法 Class (<10) 结构类 Folds (<1000) 折叠子 Superfamily 超家族 ——序列或结构相似 Family 家族 ——序列相似性 > 25% – 30% ——同源 Homology
3、二硫键
CYS-S-H + H-S-CYS CYS-S-S-CYS
蛋白质结构与功能
Hemoglobin (血红蛋白) 运输氧气
蛋白质结构与功能
Pori质通过其特定的三维结构行使其生物学功能。 蛋白质结构的测定: X-射线晶体学 NMR 电镜 AFM
对如下给定序列进行搜索,找到其晶体结 构,并下载该.pdb文件。作如下注释: 蛋白质名称,对应的基因名,单链氨基酸 数目,几条链,二级结构如何,所属家族 、物种,功能,跟什么疾病相关。 序列: MCDRKAVIKNADMSEEMQQDSVECATQALEKYNIEKDIAA HIKKEFDKKYNPTWHCIVGRNFGSYVTHETKHFIYFYLGQV AILLFKSG
推荐教材
何华勤 (2011) 《简明蛋白质学》
学术期刊
学术期刊
学术期刊
学术期刊
蛋白质组学研究技术 蛋白质双向电泳技术 生物质谱鉴定蛋白质技术 蛋白质翻译后修饰 蛋白质组学的定量研究技术 蛋白质结构分析技术 互作蛋白质组相互技术 蛋白质组信息学
蛋白质的分级结构

1982年诺贝尔化学奖,克卢格(A.Klug)将X射线衍 射技术与电子显微技术结合发明显微影象重组技术, 以及在结构分子生物学方面的研究 1985年诺贝尔化学奖,豪普特曼 (H.A.Haupt-man) 和 卡尔(J.Karlc) 开发了用于X射线衍射确定物质晶体结构 的直接计算法 1991年诺贝尔化学奖,恩斯特 (R.Ernst) 发明了傅 立叶变换核磁共振分光法和二维核磁共振技术 2002年诺贝尔化学奖,库尔特· 维特里希“发明了利用 核磁共振技术测定溶液中生物大分子三维结构的方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