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专项练习(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专项练习(含答案)
(3)这首诗写的是“雨”,诗人敏锐地抓住这场雨的特征来写,前两句写了下雨的______,直接赞美了这场雨下得______。
(4)诗中没有一个“喜”字,但处处都体现着诗人的喜悦之情,请找出一个句子加以分析说明。
21.按要求完成下列练习。
(1)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写出这句话的意思)
(2)夏夜,月光笼罩田野。(用不同修辞手法让句子更生动)
(1)补全古诗。
小荷才露______,早有蜻蜓______。
(2)用“______”画出描写“娇嫩的小荷叶刚从水面露出尖尖的角,早有一只调皮的小蜻蜓立在它的上头”的诗句。
(3)下面哪幅图描绘出了本诗的内容?______
①
②
27.我还知道一首描写田园风光的古诗,并能写出大概的诗意。
28.鉴赏下列诗歌,完成下列小题。
7.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农民一有土地,
就把整个生命投入了土地;
活像旱天的鹅,
一见了水就连头带尾钻进水里。
恨不得把每一块土,
都送到舌头上,
是咸是甜,
自己来尝一尝。
(1)本诗的作者是______。
(2)在节选段中,有一个比喻句,找出来画上“______”这个比喻句中,把______比作______。
(3)通过全诗,我们可以体会到______。
(1)对这首诗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试比较《琵琶行》《听颖师弹琴》与《李凭箜篌引》在音乐描写上的异同。
2.语言积累。
(1)草铜横野六七里,______。
(2)怪生无雨都张伞,______。
(3)最喜小儿亡赖,______。
(4)______,吾将上下而求索。
(5)______,天连碧水碧连天。
A.吹B.飘C.迎D.冒
(2)这首诗描写的是一棵酒瓶椰子树,请简要概括这棵树的特点(至少3个)。
(3)根据语境选择“醉”的正确解释,将序号填在后面的得横线上。
①“虽然还没喝到这醉人的美酒”______
②“我却早已沉醉在这美景中”______
(4)你喜欢诗歌中画线的句子吗?写写理由。
9.古往今来,有许多赞美松树的古诗词,请搜集其中两首。
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1)这两首诗中都描写了牧童的笛声,请简要分析其对刻画牧童形象的作用。
(2)这两首诗表达主旨的手法有什么不同?请简要分析。
15.把下面诗句补充完整。
(1)______,千里共婵娟。
(2)______,今夕是何年。
16.对“众皆弃去”理解有误的是( )
A .众:指许多人
8.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酒瓶椰子
树干膨大着圆圆的肚子,
像一个高高大大的酒瓶,
可惜无法摆在餐桌上,
只能当作大地的一道风景。
最喜欢高温的天气,
顶着骄阳,_______着热风,
羽毛般的绿叶子,
在瓶口一簇簇丛生。
我常常坐在椰子树下,
背靠着这大大的酒瓶,
虽然还没喝到这醉人的美酒,
我却早已沉醉在这美景中。
(1)反复读第二小节,你觉得横线上填入哪个词最合适?()
20.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春夜喜雨
(唐)杜甫
好雨知时节,________________。
随风潜入夜,________________。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鸣。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1)把古诗补充完整。
好雨知时节,______。
随风潜入夜,______。
(2)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乃:______锦官城:______野径:______
A .荷花凋谢连那擎雨的荷叶也枯萎了,那开败了菊花也被霜打落了。
B .荷花凋谢连那擎雨的荷叶也枯萎了,只有那开败了菊花的花枝好像还在顶着霜枝。
C .荷花凋谢连那擎雨的荷叶也枯萎了,只有那开败了菊花的花枝还傲寒斗霜。
25.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咏柳
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7)礼到人心暖,______。
6.古诗鉴赏
(一)墨梅图题诗
(元)王冕
吾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1)“吾家洗砚池头树”是用( )的典故。
(2)这首诗中照应“墨梅”的词语有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表达了诗人厌恶当时的腐败风气,不媚世俗的气节和品性。
B .皆:全,都
C .去:离开
17.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把这首诗写完整,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诗人______。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______,______。
(2)解释词语:
(5)从《题西林壁》这首诗中得到的启发是()
18.根据课文内容,回答问题。
______,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______。
这首诗是______朝诗人______写的《______》,第一句写______,第二句写的是______,最后两句是______,表达了诗人______的情感。
19.填空。
赠花卿
锦城丝管日纷纷,
。
,
人间能得几回闻。
(1)将古诗补充完整。
(2)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代诗人______。
(3)人们常用诗歌的哪两句来赞赏精美的音乐和文字?
14.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牧童诗
黄庭坚
骑牛远远过前村,短笛横吹隔陇闻。
多少长安名利客,机关用尽不如君。
牧童
吕岩
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①______
②______
2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巴金原名______,字______,现代著名的______、______。他的主要作品有《爱情三部曲》:______、______、______;《激流三部曲》:______、______、______。
(2)从前在家乡七,八月的夜晚在庭院里的时候,我最爱看天上______的繁星。
部编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专项练习(含答案)
1.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李凭箜篌引
李贺
吴丝蜀桐张高秋,空白凝云颓不流。
湘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
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5)______在林中互相碰触着,______在狂风里簌簌地响,
______拍着大手。
11.品味诗歌
(二)卜算子·咏梅
毛泽东
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1)读着“烂漫”让我想到了这样的景象:______。
(2)“百丈冰”采用______的修辞手法,写出了自然环境的恶劣。
(3)______,在南京我住的地方有一道后门,每晚我打开后门,便看见一个的夜。
(4)海上的夜是______的,是静寂的,是______的。
23.读课文《树叶》,按课文填空。
长在树上,
树枝拿它当_____。
落在地上,
小虫拿它当_____。
漂在河里,
鱼儿拿它当__……
树叶说:
“大家都喜欢我,
我真高兴!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喜欢——______高兴——______
(2)将诗歌补充完整。
长在树上,
树枝拿它当______。
落在地上,
小虫拿它当______。
漂在河里,
鱼儿拿它当______。
飞到天上,
小鸟拿它当______ ……
树叶说:
“大家都喜欢我,
我真高兴!
24.对《赠刘景文》中“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理解正确的是()
3.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山居秋暝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1)作者在这首诗中塑造了怎样的一种意境?
(2)诗歌中以动衬静、声色相间的句子是:______,对其中的动静和声色略作分析______。
(3)你是如何理解“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两句的艺术特色的?
(3)“俏也不争春”赞美了梅花______、______的精神。
(4)词中的“______”和“______”这两个字写出了梅花的坚强、自信。
(5)“风雨”“飞雪”通过描写自然环境的恶劣,反衬出了梅花傲霜斗雪、坚强不屈的精神。(判断正误)
(6)梅花在“丛中笑”是嘲笑其他花都凋谢了。(判断正误)
(7)这首诗中的梅花象征着坚强的革命者形象。(判断正误)
咏柳
曾巩
乱条犹未变初黄,
倚得东风势便狂。
解把飞花蒙日月,
不知天地有清霜。
(1)两首诗的作者对柳的态度有什么不同?
(2)两首诗虽然写法不同,但都抓住了柳枝的特点展开联想,请分析两位作者各抓住了柳枝的什么特点,而由此联想到了什么?
26.补全古诗,再回答问题。
小池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荫照水爱睛柔。
小荷才露________,早有蜻蜓________。
A清明B中秋C七夕D元宵
(2)诗中的()字最能体现全诗的感情基调。
10.课文背诵,按课文原文填空。
(1)你看,它把______给了银杏树,______的叶子像一把把______,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______。
(2)橙红色是给果树的,橘子、柿子______,争着______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