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美文化差异比较

中美文化差异比较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姆大叔
这一绰号产生于1812年美英战争时期。纽约州的洛伊城有一位肉类包装商,名叫塞缪尔· 威 尔逊。他诚实能干,富于创业精神,在当地很有威信,人们亲切地叫他“山姆大叔”。战 争期间,他担任纽约州和新泽西州的军需检验员,负责在供应军队的牛肉桶和酒桶上打戳。 1812年1月,纽约州长带领一些人前往其加工厂参观,看到牛肉桶上都盖有E.A.—U.S.的标 记,便问是何意思。工人回答,E.A.是一个军火承包商的名字,U.S.是美国的缩写。凑巧的 是,“山姆大叔”的缩写也是U.S.,所以一个工人开玩笑地说,U.S.就是“山姆大叔” (Uncle Sam)。这件趣事传开后,“山姆大叔”名声大振。人们把那些军需食品都称为 “山姆大叔”送来的食物。美国人还把“山姆大叔”诚实可靠、吃苦耐劳以及爱国主义的 精神视为自己民族的骄傲和共有的品质。从此这个绰号便不胫而走。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曾 出现过“山姆大叔”号召美国青年当兵的宣传画,流传很广。1961年,美国国会正式承认 “山姆大叔”为美国的民族象征。
自由女神像
美国纽约贝德洛斯岛的自由女神像,是美国的象征。女神像源于19世纪中叶。1865年的一 个仲夏夜,一伙著名的法国文人在巴黎郊区的一个小镇聚会。大家无不感叹法国君主立宪 制的腐败,而盛赞美国的民主共和制。法律教授戴拉布莱提议在美国纪念独立革命胜利100 周年时,由美、法两国共建一座雕像以纪念两国在那次战争中结成的友谊。在座的青年雕 塑家巴托蒂当即承担了设计的重任。巴托蒂前往美国,选中了纽约湾的贝德洛斯岛为神像 坐落地点。同时,一座自由女神像在他的胸中孕育成熟:神像全身重心落在左脚上,右脚 跟抬起,表现出无畏向前的勇气与毅力;脚踏断裂的锁链,象征她赢得了自由;左臂弯曲, 手握着一部法典,上写着"7月4日";右手高擎火炬,为在封建、愚味束缚下追求光明的人 们导引着路途;头上戴着7束光芒的冠冕。有人说女神以巴托蒂的未婚妻为模特,也有人认 为女神更象巴托蒂的母亲。巴托蒂采用了古老的凸纹制作技术,即把薄铜片附在结实的模 型表面。内部结构则由工程师古斯塔夫.埃菲尔(巴黎埃菲尔铁塔的设计者)设计。一位铜 器制造商将神像所需的全部铜料无偿捐赠给巴托蒂。戴拉布莱及巴托蒂又多方筹款,经过 近10的努力,神像于1884年7月4 日正式移交给美国。当神像运到贝德洛斯岛时,美方募集 的建造座基的款项仅够建3层石基。此时,报业名流杰斯福.普利策在《世界报》上向纽约 市民呼呈捐款,并宣布捐款者捐献数额无论大小,其姓名一律登载。涓滴居然汇为流水, 1886年10月28日,女神像终于落成。
浅析中国文化发展
东汉后期佛教传入中国以来,特别是唐宋时期,儒、释、道已糅合在一起,共 同构筑了中国人的意识形态。直到程朱理学的兴起,该学说后来成为南宋以后 600余年的统治思想。理学是一种僵化的思想,遏制人性,教人听天由命,制 约了人的创新思维。这一学说被南宋、元、明、清历代统治者所利用,起到了 稳定社会的作用。清朝中期,理学式微,以戴震为代表的学者提出的新儒学, 逐渐占据了主导地位。此时,西方的资本主义发展迅速,而清朝的闭关锁国政 策断绝了中外联系,阻碍了中国的经济文化的发展,这是中国近代社会落伍的 重要原因。晚清是中国新旧交替的重要历史阶段,被李鸿章称为“三千年未有 之变局”。在与西方列强屡屡战败之后,清政府被迫开放国门,并兴起洋务运 动,资本主义在中国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这场运动仅局限在“中体西用”的 框架之下,西方许多先进的思想未被清政府接纳,没能改变落后的体制,无法 实现正真的强国。但是,西方的新思潮已涌入中国,一批新知识分子痛感落后 之耻,矢志变法图强,但遭到了顽固势力扑杀。戊戌变法的失败,使中国错失 建立君主立宪制的契机,导致后来的辛亥革命爆发。自此清廷瓦解,逐步确立 了共和政体。其间新文化运动风起云涌,痛斥腐朽专制的封建统治,宣扬民主 自由
浅析中国文化发展
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先哲留下的一份厚重遗产。它凝结积累着民族的智慧, 是全体中华民族创造的结晶。文化就像“风起于青萍之末”。武王灭纣后,天下大治, 君仁民忠,父慈子孝,崇文尚礼,是一个秩序井然的社会。《周礼》详细记述了当时的 礼乐文明。后来周室衰微,诸侯并起,礼崩乐坏,战乱不断。各诸侯国为强国图存,纷 纷招贤纳士,以求治国良方。这极大的激发了士子们的政治热情,提出各种主张,著述 层出不穷,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壮观局面。这是中国文化的黄金时代,诞生了老子、孔子 等一批伟大的思想家,各竞风流,灿若群星。后来,通过变法而崛起的秦国吞并六国, 建立大一统政权。秦朝延续法家思想治国,以严刑峻法维护统治。为禁止儒生以古非今, 假私学诽谤朝政,秦始皇纳李斯之言,下令焚书,收缴民间诸子百家著述,付之一炬。 需要一提的是,秦朝的焚书实为禁止言论,钳制思想,并不是毁灭文化,实际上那些书 籍的底稿均完整地保存在秦朝府库之中。秦朝的暴戾统治仅维持了27年就被推翻了。刘 邦建汉之后,奉行黄老之学,休养生息,韬光养晦,改善了民生,恢复了国力。到汉武 帝的时候,中国已是世界一流强国。后来,武帝采用董仲舒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确立了儒家在中国文化中的正统地位。
芭比娃娃
芭比诞生于二战后的美国。它的创造者美泰公司创办人露丝· 汉德勒见女儿喜欢 玩当时流行的纸娃娃,兴致盎然地帮它们换衣服、换皮包,便想到应该设计一 款立体娃娃。而一次在德国度假时,露丝无意间发现了身高11.5寸,三围39-1833的德国娃娃“莉莉”。正是这个娃娃激发了露丝的灵感,回到美国后,露丝 立刻对莉莉的形象加以改造,让她看上去像玛丽莲· 梦露(好莱坞影星)一般地 性感迷人。1959年3月9日,世界上第一个金发美女娃娃正式问世,露丝用小女 儿芭芭拉的昵称给她命名,从此这位金发美女就叫做“芭比”。目前,芭比成 为世界上最好的玩具品牌,足迹遍布全球150个国家,平均每一秒钟在世界上就 有3个芭比娃娃被售出。42年来,芭比始终保持着青春、亮丽的形象,曲线玲珑、 光彩照人。美泰公司平均每年要推出90组芭比系列娃娃,为使芭比更加人性化, 美泰专门为她设计了朋友、家人;芭比从事的职业也各种各样,她当过明星、 教师、工程师、甚至兽医;而最让孩子们着迷的是,芭比有数不清的漂亮衣服。 据统计,自问世以来,芭比和她的朋友们一共穿过近10亿件衣服,芭比以其迷 人的形象征服了全世界。芭比穿过的近10亿件衣服中,顶级设计师的作品也藏 于其中
中美文化差异
导语
文化是人们通过长时间的努力创造出来的,是社会的遗传。文化 包括价值观念,习俗,知识等。文化是由人们的内隐和外显的行 为组成。实际上,文化中的许多部分都是隐形的。文化好比一座 冰山,我们看到的只是一小部分,而我们没看到的却是大部分。 在生活中,我们可以看到的有服饰,食物,建筑,文学艺术作品, 科学技术成果,而涉及到的习俗观念,信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人与自然的关系,都是我们所看不到的。今天让我们一起来探索 中美文化的差异以及其形成的原因。
美国哥特
格兰特.伍德作1928年,格兰特· 伍德去了德国慕尼黑,很为那里的哥特艺术所迷恋。所谓的哥特式 建筑,主要由石头的骨架券和飞扶壁组成。其基本单元是在一个正方形或矩形平面四角的柱子上 作双圆心骨架尖券,四边和对角线上各一道,屋面石板架在券上,形成拱顶。采用这种方式,可 以在不同跨度上作出矢高相同的券,拱顶重量轻,交线分明,减少了券脚的推力,简化了施工。 由于采用了尖券、尖拱和飞扶壁等建筑形式,哥特式教堂的内部空间高旷、单纯、统一。装饰细 部也都用尖券作主题,使建筑风格与结构手法形成有机整体。1930年8月,伍德在Iowa南部的一 个小镇看到一所颇具哥特式风格的房子,它建于1880年代,有五个房间。此建筑物的紧凑和坚 实的设计,尤其是阁楼上的哥特式窗户,给伍德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他想象着一个农夫和他 的女儿站在房子前面,然后拍下这个房子的照片带回了他的工作室。他请他62岁的牙医和他30 岁的妹妹作为画中人物的模特,并让他们穿上19世纪维多利亚时期的衣服。虽然在画中两人是 站在一块的,但实际上这两个人物是在不同的场合下完成的。伍德花两个月的时间完成了这幅作 品,及时赶上了芝加哥艺术学院的展览。虽然一开始裁判们对是否要接受他这幅画上有分歧,但 这幅画最后得以参展并获得了铜奖和300美元的奖励。当时这幅画引起了极大的争议,一个艺术 批评家指责该画是“侮辱普通乡村人民的漫画”。有人认为伍德用这幅画来讽刺中西部文化的狭 隘和压抑,但伍德本人否定了这种说法;也有人把这幅画理解为对美国乡村道德品质的颂扬;还 有人认为这部作品的主题非常暧昧,既有赞扬的肯定,又不乏讽刺的意味。后来伍德自己透露他 的画中含有讽刺的因素,但至于是哪些因素他缄口不言
浅析中国文化发展
此时,国学大师王国维投昆明湖自尽,成为中国新旧文化交替的一个鲜明的历史 印记。此后的民国时期,中外通商频繁,交流日益密切,受西方文化影响愈深。 但西方文化并没有淹没中国传统文化,而是在碰撞中不断融合,形成了“新文 化”,当时出现了许多学贯中西的文化泰斗。倘若中国文化沿着这条路发展下去, 前途一定是光明的。然而中共执政之后,奉信唯物主义,搞了一套所谓的全新的 无产阶级文化,发动了一场反传统、反西方的文化大革命。这是一次文化大毁灭, 直接造成中国文化的断层,国人的思想实际上成为一片空白,不管当时表现得有 多么狂热。对于文化大革命,我们不要去批判。因为批判的实质是一种智慧的碰 撞,是一种思想的交锋,然而他们没有智慧,只有野蛮和愚蠢,批判从何谈起呢? 文化大革命就是一次文化阉割,使中国思想界丧失了独立思考的能力。这就不难 理解中国为什么近年来在思想领域、科技领域没有较大建树的原因。特别是诺贝 尔奖的缺位,严重挫伤了中国人的自信心。后来的拨乱反正,多少使国人的思想 得到了一定程度的解放。这种解放实质上就是回归文化正途,重新获得独立思考 的自由,释放出文化创造力,推动文化和社会的进步。
美国文化的五大象征
野牛镍币:今天,美国的硬币都用来纪念美国政府的杰 出人物,其中大部分是著名的前总统。但1913至1938年 间发行的野牛硬币,却是为了纪念由美国拓居引起的两 起相互关联的悲剧--野牛群的灭绝和美洲印第安人的毁灭。 此前一直是白人被用作美国硬币上的模特,而著名的艺 术家詹姆斯· 厄尔· 弗雷泽却反传统而行之,起用了三名真 正的美洲印第安人作为自己创作的原型。由于大草原上 不再有野牛漫步,弗雷泽为了镍币另一面上的野牛,只 好到纽约中央公园的动物园里素描一只老野牛。两年后, 即1915年,此牛以100美元的价格出售,然后被宰杀取肉、 剥皮,牛角制成了墙上的装饰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