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学习材料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地理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题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
第Ⅰ卷共4页,满分为50分;第Ⅱ卷共4页,满分为50分;本试题共8页,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为6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并同时将考点、姓名、准考证号、座号填写在试卷的密封线内。
3.第Ⅰ卷为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正确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写在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应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目的要求。
)1.亚洲幅员辽阔,自然环境复杂多样。
关于亚洲的叙述正确的是A.位于亚欧大陆东部,大西洋西岸B.地面起伏很大,地势中部低,四周高C.河流呈放射状从中部流向周边海洋D.气候复杂多样、亚热带季风气候分布最广2.不同的国家和地区,有不同的自然和人文环境。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日本矿产资源丰富B.中东石油资源匮乏C.中东加工贸易发达D.日本工业主要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3.欧洲西部畜牧业发达,不属于其有利条件的是A.中纬度大陆西岸的地理位置B.温带海洋性气候为主C.平原为主的地形D.需要大量进口饲料4.对图1中地理事物的描述,正确的是A.该国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美国B.图中山脉属于亚欧两大洲的分界线C.图中山脉以西为中西伯利亚高原D.该国矿产资源丰富,轻重工业都很发达图1A B C D 黄河水系示意图 图25.关于图2中澳大利亚和巴西的自然 环境,描述正确的是 A .澳大利亚东部以低矮的高原为主 B .澳大利亚地跨热带和南温带 C .巴西全部位于南半球D .巴西气候干燥,沙漠面积广大6.小凡学习完美国后得出如下结论,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A .移民国家 B .东临印度洋,西临大西洋 C .农业实现了机械化、专业化 D .是世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 7.中国地理位置的优越性体现在 A .南北跨纬度广,有利于多种农业经济发展 B .东临大西洋,有利于对外交流 C .位于北半球,各地气候差异不大 D .寒带面积大,针叶林分布广8.中国各地戏曲丰富多样,如北京以京剧享誉全球。
请你说出川剧是下列哪个省的代表剧种 9.有关我国人口、民族说法正确的是 A .人口自然增长率居世界之首 B .黑河——腾冲线以东人口稀疏 C .人口分布西多东少 D .各民族分布特点是“大杂居,小聚居” 10.纵横交织的山脉,构成了我国地形的“骨架”。
下列属于我国地势二、三阶梯分界线的是 A .太行山 B .秦岭 C .天山 D .昆仑山 11.读黄河水系示意图,对各河段的描述,正确的是 A .河段①水资源丰富 B .河段②支流稀少 C .河段③已成地上河 D .图中水利枢纽是三峡12.充分利用自然条件,因地制宜发展生产,是农业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
最符合这一原则的是 A .山高坡陡地区发展畜牧业 B .丘陵草坡地区发展种植业 C .平原地区发展林业 D .河湖密布地区发展渔业图3 120ºEN甲乙 丁 丙 图4旱地 水田 13.图3阴影部分表示我国四大工业区的分布,请找出正确选项 A .①是辽中南工业区 B .②是沪宁杭工业区 C .③是珠江三角洲工业区 D .④是京津唐工业区14.图4中的山脉和河流是我国一条重要的地理分 界线。
有关此界线描述正确的是 A .400mm 年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方 B .一月份0℃等温线通过的地方 C .半湿润地区与半干旱地区的分界线D .温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大陆性气候的分界线15.干旱是新疆突出的区域特征。
下列与该特征无关的是 A .深居内陆,距海遥远 B .山脉阻挡了来自海洋上的湿润气流 C .植被稀少,荒漠广布 D .油气资源丰富 16.属于珠江三角洲和西双版纳共同地理特征的是 A .旅游业成为支柱产业 B .以外向型经济为主 C .属于省内区域 D .位于我国西南边陲 17.黄土高原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地区。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水土流失导致黄土高原地震频发 B .台风是黄土高原主要的自然灾害C .夏季多暴雨是水土流失的原因之一D .围湖造田是治理水土流失的主要措施 18.关于南水北调工程,说法正确的是 A .南水北调会导致南方水资源短缺 B .南水北调是解决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措施之一 C .南水北调是把长江水调到东北地区 D .南水北调可以解决我国水资源总量不足第十一届全运会将于2009.10.11—10.23在山东济南(36°40′N,117°02′E )隆重召开。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19—22题: 19.济南位于图5中A .甲点B .乙点C .丙点D .丁点`20.全运会期间,地球运行到图6中的 A .a 和b 之间 B .b 和c 之间图7 C .c 和d 之间D .d 和a 之间21.该季节济南最可能出现的天气是A B C D22.济南的气候类型是23.当东北地区还是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时,南国大地已是莺啼燕语、春花吐艳的景象。
造成这种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A .纬度位置 B .海陆位置 C .地形因素 D .人类活动 24.读图7,判断下列说法可信的是 A .甲处是山顶 B .乙处是鞍部 C .从丙处爬上山顶比较容易 D .丁处是陡崖25.小薇在北京动物园游览时,看到了两幅地图。
请你帮她作出正确判断 A .甲图表示的内容详细 B .乙图表示的范围大 C .动物园在北京城区的东北方向 D .甲图的比例尺小海南香港北京新疆西藏直接且经济的交通工具最快的交通工具最灵活的交通工具最经济的交通工具绝密★启用前济南市2009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地理试题注意事项:1.第Ⅱ卷为非选择题,共4页,用蓝黑色钢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试卷上。
2.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0分)二、连线题(16分)得分评卷人26.(8分)环境与文化中东地区东南亚地区北极地区黄土高原气候炎热干旱气候湿热气候严寒黄土广布得分评卷人27.(8分)畅游神州让我们一起感受一下吧!家住海南的小南依次游览了东方之珠——香港、文化古都——北京、西域大漠——新疆、雪域高原——西藏,饱览了多彩的地域文化。
(1)根据题意连接正确的交通工具(4分)图8高楼林立填海造陆(2)将看到的景观图片连到相应的省区(4分)三、综合题(34分)得分评卷人28.(9分)放眼世界你是否怀着游遍世界的梦想?你是否充满对未知远方的渴望?还等什么?世界最美丽的地方就在眼前,快快出发吧!8中字母填在空格上。
(6分)a.它是世界第二大洲,有浩瀚的沙漠,茂密的热带雨林。
该大洲是,字母。
b.辽阔的亚马孙平原,热情奔放的桑巴舞,缔造了这片神奇的土地。
该国家是,字母。
c.著名的富士山,美丽的樱花,东西方兼容的文化。
该国家是,字母。
(2)猜一猜:下面两幅图是两个国家的代表性建筑,将字母填在图8中相应位置。
(2分)D E航行线路图 a b cd (3)写一写:图8中甲所表示的山脉是____________。
(1分)得 分 评卷人 29.(8分)地理观察 生活处处有地理,让我们追寻长城号货轮足迹,用你的一双“地理眼”,洞察生活中的地理吧! 下面是摘抄船员小华从波斯湾到达我国某港口的航行日记片段,请根据日记内容和航行线路图,回答问题。
(1)请写出满载的货物最可能是什么?即将驶入的是哪个大洋?(2分)(2)小华看到的海峡是 ,解释其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2分)(3)很多当地人会说汉语的原因是什么?解释当地的饮食习惯与气候的关系。
(2分)时间:2008.5.20 地点:a 轮船已装满,我们即将离开波斯湾,驶向浩瀚的大洋……时间:2008.6.30 地点:b今天已是等待的第五天,看到海峡中过往的船只非常繁忙,又一次让我感受到这里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时间:2008.7.13 地点:c很多当地人可以用汉语和我们交流,得知他们和我国南方人一样喜欢吃大米饭…… 时间:2008.7.30 地点:d终于到达了目的地——广东的省会城市,利用这次休整假期,我要回北京探望父母……(4)广东省的省会是,直达北京的铁路线是。
(2分)台湾森林、工业城市分布图台湾地形示意图 火山地震分布图 得 分 评卷人 30.(8分)实地考察 台湾是祖国神圣不可分割的领土,实现台湾与祖国大陆的统一,是每个中国人的迫切愿望。
5天的考察,请根据他们撰写的考察报告回答问题。
考察报告:……在高雄某学校看到学生们正在进行防震演习……台湾自然环境优越,素有“森林之海”的美称,树种极为丰富,樟脑产量居世界首位……台湾属于出口导向型经济,出口加工工业迅速发展。
(1)试用板块运动的观点解释学生们为什么要进行防震演习。
(2分)(2) 是台湾最著名的树种。
台湾的森林主要分布在东部,森林树种丰富的原因是气候 ,地形 。
(3分)(3)台湾工业分布在 。
下列选项哪些是影响工业分布的有利因素 。
(3分) A .地形平坦 B .交通便利 C .人口稀少 D .开发较晚得 分 评卷人 31.(9分)研究性学习 玲玲和岚岚的家乡分别位于长江上游省区和下 游省区,她们从网上互发信息,展开了关于长江沿江地带的研究性学习,请你帮她们完成学习内容。
地区——长江沿江地带 研究方向:分析区域差异,探讨区域合作研究思路:筛选资料——分析差异——优势互补(1)筛选资料:比较两地地形差异,需要的资料是 、。
(填序号)(2分)描述特点:描述长江下游的地形特点。
(1分)(2)归纳差异:除地形差异外,资料中还体现了哪些方面的差异?(两方面即可)(2分)图文资料:①煤炭、铁矿丰富 ②水能丰富、电力充足 ③产业密集、技术先进 ④信息通畅、资金雄厚⑤⑥(3)优势互补:请你依据资料简述两地应如何进行优势互补。
(4分)济南市2009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地理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每小题2分,共50分)1.C 2.D 3.D 4.B 5.B 6.B 7.A 8.A 9.D 10.A 11.C 12.D 13.A 14.B 15.D 16.C 17.C 18.B 19.A 20.B 21.C 22.C 23.A 24.A 25.D 二、(每线1分,共16分)26.(8分) 27.(1)(4分)三、(共34分) 28.(9分)(1)非洲 B 巴西 A 日本 C (每点1分,共6分) (2)D :澳大利亚 E :印度(填对位置才得分)(每点1分,共2分) (3)喜马拉雅山脉(1分) 29.(8分)(1)石油 印度洋 (每点1分,共2分)(2)马六甲海峡(1分) 位于十字路口位置(位于亚洲与大洋洲、印度洋与太平洋之间的重要海上通道)(1分)(3)是华人华侨集中地区(1分) 高温多雨的气候,适宜水稻生长(1分) (4)广州(1分) 京广线(1分) 30.(8分)(1)位于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地带(1分) 地壳比较活跃,多火山、地震(1分) (2)樟树(1分) 温暖湿润(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1分) 以山地为主(山地海拔高)(垂直差异显著)(1分) (3)西部平原(1分) A B (2分) 31.(9分)(1)⑤ ⑥ 地形平坦(或以平原为主)(每点1分,共3分) (2)自然资源、能源、技术、资金、信息、产业(答出2点即可)(2分)(3)上游向下游输送自然资源或能源(2分)下游向上游推进技术(资金、信息、产业)(2分)(答案合理即可得分)(2)(线要连到图中正确位置才得分) (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