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山区月照中心校学校德育课程管理工作总结2017-2018学年本学期,根据政教处的工作计划,以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为抓手,以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教育为基础,加强对学生的思想道德、行为规范和礼仪常规教育,坚持突出重点,注重实效地开展德育工作,围绕校园文化建设,积极开展各类主题教育活动,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生活,学会劳动,学会健体,学会审美,努力培养举止文明、日常礼仪、品德优良、心理健康且富有创新精神的一代新人。
主要做了以下一些工作:一、改进德育工作方法,提高德育工作实效学校坚持德育为首的工作思路,积极研究德育工作内容,针对新时期德育新问题,提出学校德育工作新思路,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方法,努力提高德育工作的效率。
1、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搞好学校的德育工作,离不开一支经验丰富、方法独到的德育工作者队伍。
组织教师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使教师具有高尚的职业道德和良好的师表风范。
爱生乐教,勤奋工作,勇于创新,乐于奉献。
全面关心、爱护暂时落后的学生,杜绝体罚与变相体罚现象。
构建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
2、抓好班主任队伍管理适时召开班主任工作会议,与班主任老师一起探讨学校德育工作的方法,布置每月的工作重点和主题教育活动,及时反馈、处理班级中发现的问题。
并不断完善班主任岗位职责,工作条例、考核、奖励制度,做好班主任工作的月查,加强班主任工作的过程化管理,并把班主任工作的实绩作为晋升、评优、发津贴的重要依据。
3、构建社会、家庭、学校同步教育网络德育工作离不开社会、家庭的配合,为此学校积极构建社区、家庭、学校德育工作网络。
《三中周报》,每两周出版一期,及时传达学校中心工作,各项主要活动,教育教学成果,指导家教工作等等。
为广大学生、家长提供了一个交流的平台,努力使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能默契配合。
4、加强后进生管理做好品德差生的帮教转化工作。
本学期,各班都能结合本班实际,做好品德差生的帮教转化工作,建立帮教档案,并制定了具体的帮教措施,记载好帮教情况,努力做到用爱心去关怀他们,用耐心去感化他们,尽量把一些苗头性问题消灭于萌芽状态之中。
德育处做了大量的工作,对重点的问题学生“一对一”个别谈心,对本校的后进生、单亲家庭子女进行排队摸底,落实结对帮教教师和措施,增强教育转化的责任感。
5、开足德育教材课程从学校层面的开足课程,要求老师有教案,有图片。
学校教务处组织老师听课和评课,并要求老师上好每一节德育课。
二、强化行为规范训练,改变学生精神面貌本学期的行为规范教育继续加强。
1、加强行为规范养成教育,开展诚信从身边做起活动。
对学生的学习习惯、遵章守纪习惯、文明礼仪习惯、劳动卫生习惯进行训练和教育。
2、强化行为规范教育的检查、评比、量化措施。
本学期,对行为规范的检查、评比措施进一步完善与落实。
重新制定评分内容和标准,重新设计较合理、较规范的评比版面。
对卫生、课桌椅、眼保健操、自行车排放、班报评比、标志佩戴情况、食堂取饭情况、违纪情况的检查评比落实到位。
对卫生、课桌椅、眼保健操、自行车排放、食堂用餐采取天天检查的方式,对佩戴情况采取突击检查的方式,对班级墙报、班级布置采取定期检查的方式。
3、充分发挥值周生、班级干部、值日监督作用。
一学期来,各部门认真负责,检查公平公正,值周工作到位。
4、继续对各班行为规范进行检查、评比,每周评出流动红旗及每月评出行为规范示范班,起到表扬一批、激励一批的作用。
评比总分与班主任期末的量化考核直接挂钩,有力地调动了班主任工作。
5、学校新出台了校学生家庭礼仪、学校礼仪常规,并把两个礼仪常规的评价细化:家庭礼仪由学生的家长负责;学校礼仪由班主任老师负责。
并将两项的评价结果与学生的思想品德考试成绩综合,最终得出学生的思想品德成绩。
通过对学生的行为规范教育,让他们养成文明礼仪、劳动卫生习惯等。
通过对行为规范教育的检查、评比,形成班级竞争,促进了全校的行为规范。
四、加强法制教育工作学校把10月份定为法制宣传月,并聘请我市看守所的刘中举同志为我校的法制副校长。
在10月中旬学校还组织全体学生接受法制教育。
10月30日学校还请到了我校的法制副校长为全体学生做了《做知法懂法守法的好少年》法制报告会。
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五、其他工作1、家庭教育工作本学期,成功召开了全校学生家长会,家长出席率达90%。
在家长会上,校领导以具体事例讲述了家庭教育的方法;每位班主任认真准备、精心布置教室,主题鲜明突出。
家长会的召开,拉近了家庭与学校的距离,沟通了家长与老师的情感。
2、健康、环境教育在本学期,校园环境美化,学生们更加喜爱我们的学校,学生们很少有人践踏草坪,更没有折花枝、树枝的现象出现。
学生们更加爱惜校园里的花树,能够给垃圾分类,扔到指定的垃圾点。
同时,同学们能够很好的利用起校园里的废旧电池回收箱,把拾到的、家中的废篇二:德育课工作总结钟山区月照中心校2018年7月12日钟山区月照中心校德育活动课工作总结2017-2018学年德育课是我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贯穿了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和学生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渗透在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中。
对学生健康成长和学校工作起着导向、动力和保证的作用。
结合我校本学期开展精品德育课教学观摩和评比的机会,本学期的德育课开展的有比较有针对性,现总结如下本学期按照每两周一次的计划,共完成了6次德育活动课。
回顾这一学期的的德育活动课工作,感慨和收获颇多,现将本学期的德育工作总结如下:一、借着建设和谐校园和迎接奥运圣火到来的契机,有针对性地开展了《文明礼貌,修身养性》专题,让学生切实地领会讲文明在自己生活和学习中的重要性。
如今的学生有多一部分是独生子女,个性较强。
如何在班级的这个大家庭里与大家和谐共同地发展,是摆在很多同学面前的现实问题。
所以,通过本次教育,学生明白了,讲文明不是个人的事,而是集体的事,是关系到每个人的事。
学生也学到了很多讲文明的技巧和方法。
二、中职学生年龄教学,辨别能力差,容易受到社会上不良思潮的影响,特别是迷信思想的腐蚀。
为此,开设了《崇尚科学,反对迷信》专题,旨在让学生建立科学的世界观和积极的人生观。
针对社会上的落后的、愚昧的、反动的言论和观点,让学生通过收集资料、明白真相,从而进行自我教育。
三、结合4月份法制宣传月,增加了《法律就在我身边》主题,这是全部学生都应该接受的一次法制教育。
中职学生法律意识还不强,对法律的条款不是特别清楚,遇到问题也不知和法律有没有关系,更不知道如何处理。
为此,我专门收集和整理了相关的未成年人的法律,找了一些校园事故的案例,把这些知识奉献给学生,目的是建立学生的法制观念,增强学生的知法、学法和用法意识,受到了学生的欢迎。
四、紧接着,根据实际,安排了《责任连着你我他》主题德育课。
虽然学生已经进入我校快一个学年了,但是学生学习、工作和生活等方面的活动,好多时候都是靠学院的通知和组织来进行的,学生并没有意识到那是他们的责任,是自发进行的。
同时,在本学期学生的积极性相比上学期有所下降,出现了不交作业、上课懒散等不良现象。
我认为这是现在独生子女缺少责任感造成的。
我从《给加西亚的信》到《木匠的故事》,从职场求职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一步一步把内涵渗入课堂,让学生明白了责任就是自己该主动去做事,而不是被动和被迫去做。
五、 5月份,四川刚发生大地震,结合今年前半年“暴风雪”、“两会”、“藏独事件”、“火车事件”和“圣火传递报道”等一系列重大事件的发生,安排了《关心时事,心系祖国》主题德育课,让学生在了解事件的同时,学会关心,学会分辨,坚定政治立场,学会表达自己的爱国热情,所以这也是一场当前形势下的爱国主义教育。
六、学校里学生数量多,活动也多,向来是安全宣传的一个主阵地。
结合今年的地震、传染病等实际情况,安排了《学会生存,珍爱生命》主题德育课。
生活中的安全隐患可谓举不胜举,地震、火灾、水灾、疾病、暴力??,学生充分参与,发言也积极,起到了教育效果。
我的经验和体会一、应该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开展德育活动。
在进行德育教育时,应该充分结合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实际,发挥德育课的时效性和针对性,同时要注重德育教育的过程和效果。
二、德育教育的受教育主体是学生,应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来参与,教师只是起着引导和管理的作用。
我的经验是:每次准备课,事先让学生谈论主题和活动形式,学生交流完后,老师再拿出来让大家评判,分析活动的可行性。
若有不同意见,再进行商量。
三、不足之处:有时时间较紧,德育活动课的准备不够充分,这与教师的策划组织安排和学生是否积极配合都有关系。
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是一个很值得研究的问题。
总之,经验还有欠缺,在教学管理和形式上等方面都有待于进一步提高。
篇三:德育活动课程化工作阶段小结创设生活化、活动型、探究式的德育课程学校立足本校实际,积极开拓有效的工作机制,通过项目驱动,从生活化、活动型、探究式三个方面推进德育活动课程建设。
从2010年6月起,学校一直在实践德育活动课程化的工作,至今一年半的时间里,我们在实践中学习,在反思中进步,现将我校德育活动课程化的实践研究作如下小结:一、德育活动课程化建设中的主要做法:(一)组织管理、机构健全我们倡导在活动中,对学生实施教育影响。
为了让这种活动教育,更加规范化系统化,我们把活动教育作为一种校本课程资源进行重点开发。
为此,我们成立了学校德育活动课程开发研究组(以德育分管校长担任课程组长,各校区德育主任、德育课教师以及班主任老师担任执行小组成员),确立“项目驱动、勇于探索、实践创新”的工作思路,明确责任,落实到人,建立了校长——德育科——德育教师和班主任老师的管理机制和教研网络。
定期对学校活动课程进行评议,发现成功之处和存在的问题,及时了解德育工作的薄弱环节并研究制定相应的德育活动课程标准,再通过相关教师制定具体的活动内容并组织实施。
(二)深入学习、立足学校德育活动课程开发研究组组织全体德育教师学习《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程教学大纲》、《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课程改革方案解读》和《职业生涯规划》,提升教师对中职德育课程改革的认识,明确任务。
深入挖掘本校教师的潜力,根据学校三个小区四个教学点的专业特色、学生特点,分别在华阳、安龙和国旅校区设置校本德育课程——《理想信念我践行》、《感恩教育记心中》、《文明礼仪我先行》,加强德育活动时效性。
(三)项目驱动、初见成效1、发挥优势,资源整合,体现德育课程生活化学校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未成年人”的原则,采取措施,加强职业学校德育课程建设,建立、健全强有力的德育课程领导管理体制,实现德育课程的系统化、连续化。
总结学校已有德育经验,充分利用学校现有资源,根据学生及学校实际,结合学校常规工作,精选传统德育内容,德育校本课程开发与学校德育实践有机融合,优化学校升旗仪式、班队活动、晨会活动、校园文化创建等学生团委及学生会工作,努力构建一个多角度、多侧面、多方位、立体化的德育实践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