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耐酸砖施工方案

耐酸砖施工方案

耐酸砖施工方案
攀枝花新钢钒股份有限公司瓷砖衬里防腐工程




江西省萍乡市工业陶瓷实业发展有限公司
二O一4年十一月八日
3、主辅材料的质量要求:
3.1、本工程所用的耐酸砖,呋喃树脂胶泥的各项指标按本方案中有关条款要求。

4、衬砌施工及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4.1、施工工艺流程:
基体检查
胶泥原材料质量检查检查施工层面瓷砖质量检查
胶泥配比试验清理瓷砖挑选、分类胶泥配制瓷砖衬砌砖板清洗、干燥、预排加工
衬砌质量检查
缺陷修补
养护固化
检查固
竣工验收
组装封口
4.2、施工组织及劳动力、材料、施工机具、设备计划。

序号工种人数备注序号工种人数备注
1 项目经理 1 5 材料员 1
2 技术负责人 1 6 泥工 6
3 质检安全员 1 7 和灰工 3
4 施工技术员 1 8 普工 6
4.2.2材料计划
材料计划见附表(附一、附二、附三、附四)
4.2.3主要施工机具、设备计划
4.3、检查防腐施工机具、设备、防雨设施、安全防护用品是否齐全。

进行施工机具、设备安装,并检查运行是否正常。

4.4、主辅材料的保管和质量验收;
4.4.1、对运至施工现场的主辅材料应贮存在掩蔽物(库房或用钻布覆盖)之下,以防日晒雨淋和杂物污染;易燃物品单独堆放专人看管.
4.4.2到达施工现场的主辅材料应具有出厂合格证和检验单,使用前按第三款规定要求核实各项质量指标,凡对产品合格证和检验单出现疑问,应对该材料进行抽检或复验;对不符何质量指标要求的材料不得使用。

4.4.3、按照主辅材料的种类和型号进行分类堆放。

瓷砖分类堆放的原则是:对不同种类、不同型号的瓷砖分别归类。

同型号的瓷砖应对瓷砖六个面进行检查,按正负偏差分别堆放,便于施工使用。

4.5、检查衬砌基面是否符合衬砖施工要求,如有不符合,应进行处置或清理干净。

4.6.1呋喃树脂耐酸胶泥的质量配比,应根据施工时的环境湿度和使用条件控制基配比大约为:呋喃胶泥粉料、呋喃液2-1,
胶泥在施工过程中或在固化期间严禁与水或水蒸气接解,并防止曝晒。

4.8、主要施工方法:
4.8.1、施工环境温度为15-30℃,相对湿度不得大于80%,当施工环
境温度低于15℃时应采取加热保温措施,但不得使用明火或者蒸气直接加热,原材料的使用湿度不得低于允许的施工环境湿度;
4.8.2、耐酸砖应清洁干净并烘干备用;
4.8.3、砖的衬砌顺序应当遵循由低往高,由中央外围的原则。

根据设备各部位的实测尺寸进行预排,衬砌时用拉线和用皮数杆控制砌位、坡度、平整度,并随时控制相邻砖的表面高差及灰缝偏差;
4.8.4、对需要调整衬砌尺寸的瓷砖必须使用切砖机和磨砖机进行加工,不得砍砖;
4.8.5、砌结合层胶泥厚度、灰缝宽应按设计图纸设计的要求,如果图纸无具体要求,则遵循下列规定:
结合层胶泥厚率:6-8mm
灰缝宽度:3-7mm
4.8.6、瓷砖衬砌必须错缝排列,不管采用何种方法,砖衬砌时不能出现十字缝,同层中的纵缝或横缝应错开砖的1/2,最小不得少于1/3,两层以上砖衬砌不得出现重叠缝,层与层间纵缝与横缝都应错开砖的1/2,最小不得小于1/3。

4.8.7、两层以上的瓷砖衬砌,每衬一层砖后都应进行中间固化处理,气温在25-30℃时,固化时间不应小于36h;
4.8.8、衬砌瓷砖的操作应符合下列规定:
4.8.8.1、打底胶泥应采用刮挤法,使胶泥均匀附着于被衬基面,并使胶泥内部气体全部排除;
4.8.8.2、衬砌时,将胶泥先置于瓷砖结合面的表面,用泥刀反复压挤,刮研,使胶泥内部气体充分排除,刮研后的胶泥层厚度应为4-6mm;
4.8.8.3、瓷砖采用揉挤法衬砌,灰缝为挤缝,结合层和灰缝应饮满密实,灰缝表面应随时刮光(挤出砖面的胶泥应初凝前用灰刀刮除,并及时进行勾缝,时间一般在45min以内);
4.8.8.4、立面砖衬砌操作,确保瓷砖直立,揉挤力应作用于结合面中心,且用力均匀;
4.8.8.5、立面砖的连续衬砌高度,应与胶泥的初凝程度相适应,防止砌体因受压力而变型;
4.8.8.6、水平砖衬砌操作,揉挤力应作用于结合面中心,并护止滑支;
4.8.8.7、两层以上的瓷砖衬砌,包括耐酸混凝土的浇铸和在耐酸混凝土上再砌瓷砖,每层施工完毕后都应会同甲方和工程监理有关部门预验收,验收合格签字后再进行下一步施工。

4.8.9、设备接管衬管的施工应在设备本体衬砌前进行,设备接管内径应比衬管外径大6-10mm,衬管一般采用填塞浸渍石棉绳。

垂直位置的衬管应在衬后固定好位置,防止发生位移。

4.8.10、衬砌施工时或衬砌完毕的设备在养护固化期间,在保持施工现场通风良好时,塔顶用管口必须盖好,严禁与水或蒸气接触、防止曝晒,避免早期过快脱水,防止雨淋避免受潮,一般采用砧布覆盖。

4.8.11、衬砌完毕的设备,气温在15-20℃、21-30℃、31-35℃时,砌体胶泥固化时间分别为14d、10d、7d。

4.8.12、施工过程中,瓷砖运输时,每层瓷砖之间及瓷砖与运输设备之间应及草贷隔开,防止碰撞、破损;同时施工管理人员和作业人员进入施工现场应换干净工作鞋。

4.8.13、瓷砖衬砌完毕,在胶泥固化前严禁站人行走,在瓷砖上严禁放置任何重物。

同时严禁有任何对衬砌设备本体撞击、敲打而造成震动行为,以免损伤砌体而影响砌筑质量。

4.8.14、酸化处理
4.8.1
5.1、砌体固化期满后,会同甲方和工程监理等有关部门对砌体进行预验收,验收签字后,方可对砌体灰缝表面进行酸化处理。

4.9、施工工艺过程及施工进度
4.9.1、先衬砌塔底,同时分层处理好塔底与塔体结合部位的瓷砖衬砌;
4.9.2、待塔底砌体胶泥完全固化,并在砌体表面设置好适当厚度的隔离层后方可搭脚手架;
4.9.3、衬砌塔体,每连续衬砌瓷砖高度为5圈,则停止施工,待砌体固化8h后方可再连续衬砌5圈,以此循环,直到砌到设计位置;
4.9.4、塔底、塔体衬砌施工完毕,待砌体固化期满后,公司设计、建设单位等相关部门对砌体进行验收签字。

6、安全措施
6.1、参加衬砌瓷砖的操作人员和管理人员,施工前必须进行安装技术教育。

6.2、材料和仓库及现场,必须有足够的消防水源,配备相用的消防设施,并用经常检查。

6.3、施工用电必须符合“三相五线制”的要求,机电设备及电气线路必须接零保护,电动机必须有漏电保护器。

设备内照明装置应采用保护罩保护,电线必须是胶皮线,不得漏电,电线不得与金属物绑在一起。

一切电气工具在使用完后或操作人员离开工作岗位时,必须关闭电气开关,切断电源。

6.4、所有在现场工作人员应戴安全帽,在高度2m以上的脚手架或吊架上进行操作时,应戴安全带。

对高、低血压、弱视、耳聋、平足等健康上有异常的人,严禁高空作业。

6.5、切割机、磨砖机、通风机、起重机、绞车、绑绳套及叉车的开动,要有专人操作,并应规定操作信号。

对起重机具要进行定期检查。

6.6、操作人员不得穿带铁钉的鞋进入施工现场。

6.7、操作人员应根据有关规定要求,配备必要的劳动保护用品;应按国家有关规定享有必要的保健待遇。

6.8、食物、饮料不得带入施工现场,更不得在现场进餐。

6.9、防腐施工时,调制胶泥必须专人看守,并在通风、远离建筑物的地方同时配备灭火器器材,防止发生火灾,严禁动用明火。

6.10、进行酸化处理时,操作人员必须穿戴防酸工作服,戴好眼罩,小心操作,调制稀硫酸时时,只能将浓硫酸缓慢地注入水中搅拌均匀,严禁将水倒入硫酸中。

6.11、加强安全宣传教育,现场设有醒目的安全标识、安全标志,并配专职安全员1人,制定必要的安全措施。

6.12、加强现场施工及材料堆放管理,严禁随意抛掷物品。

6.13、所有施工人员必须严禁按照《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操作。

7、工程验收
7.1、防腐蚀工程未经交工验收,不得交付生产使用。

交工验收必须在该项防腐蚀工程的全部工序完成后,塔体内所有杂物必须清除干净,方可交工验收。

7.2、交工验收时,应提交下列资料:
7.2.1、本项防腐蚀施工所使用原材料的出厂合格证(或其抄件)和其它质量检验文件;
7.2.2、设计变更通知单、材料代用的技术文件以及施工过程中对重大技术问题的处理记录;
7.2.4、对基地的验收记录;
7.2.5、中间检查验收记录;
7.2.6、隐蔽工程自检记录;
7.2.7、未尽事宜《技术协议》要求。

7.3、凡施工质量不符合设计和本规程的要求时,必须经反修合格后,方可办理交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