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地方性疾病的发病率增加2. 为保证病人有适当的活动空间 A. 0.6m B. 0.7m C. 0.8m3. 关于病室温度错误的说法是( A. 室温过高干扰呼吸功能D.室温过低缺之动力E. 室温过低容易受凉4. 关于病室湿度错误的说法是(E )A. 湿度过低对气管切开病人不利 C. 湿度过高可抑制出汗 D.5. 病室湿度过高,病人不适的表现是( A. 口干舌燥 B.气闷 C.咽痛6. 病室湿度过低,可表现为(A )A. 口干舌燥,咽痛,烦渴B.C.血压增高,头晕,面色苍白D.7. 病室最适宜—的温度和相对湿度为(A.14 〜15 C 15%^ 25%B. 10〜17 E.15〜16 C 60%〜70% 8. 通风的目的哪项是错误的( A.增家病人的舒适感 B. D. 增加汗液蒸发及热的散失 B. 湿度过高加重病人肾脏的负担 湿度过高有利于细菌繁殖 E.应保持病室湿度在 30%~40%之间 B )D. 烦渴E.肌肉紧张 憋气,闷热,难受 食欲不振,疲倦,头晕 E. D ) °C 30%〜40%C.20〜22 多汗,发热,面色潮红 C 40%~50% D. 18~22 C 50%~60 °E ) 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C.减少室内细菌含量E.避免噪音刺激 B ) •噪音对健康没有明显的影响D .处于120dB 以下环境中可造成永久性失聪绪论【习题】一、 填空题1. 护理学是一门以(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为基础的研究维护、促进、恢复人类健康的护理理论、 (知识)、(技能)及其发展规律的(综合性应用的)学科。
2. 《基础护理学》的教学目的时(满足病人的基本需求) ;(满足病人心理社会的需求);(满足病人的治疗需要);认识自身的价值。
3. 基础护理学的进行范畴包括护理基本理论、 (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二、 名词解释护理学:护理学是一门以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为基础的研究维护、促进、恢复人类健康的护理理论、知 识、技能及其发展规律的综合应用学科。
三、 简答题 简述基础护理学的基本任务基础护理学的基本任务是帮助个体和人群减轻痛苦;维持健康;恢复健康;促进健康。
四、 论述题请论述如何掌握基础护理学的知识和技能?首先要理解基础护理学的概念和意义, 树立热爱生命,关爱,为病人服务的信念; 在学习基础护理学时与前期相关的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知识和相关技术联系,从而理解基础护理技术的概念、 原理、真正做 到知起然又知起所以然;在学习过程中,要刻苦练习护理技术,切实掌握基本要点和程序。
由于熟练的技 能技巧来源于手、脑并用,只有通过反复练习,技术才能达到准确、规范。
在理论学习的同时,要重视实 践锻炼;同时要注培养思考、评判性思维和总结能力。
边学边作边观察,在实践中总结经验,在实践中体 验职业情感,培养职业的行为规范,达到提高基本技术操作的熟练程度。
第二章环境 【习题】一、单项选择题 1射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威胁是(B )B. 诱发恶性肿瘤C.急、慢性中毒D.诱发呼吸道疾病E.诱发眼结膜疾病 ,病床之间的距离不得少于(E )D.0.9mE.1mC )B. 室温过高不利于体热的散发C. 室温过高有利于消化A.中暑者,室温应保持在 4 CB.儿科病室,冬季室温应保持在 22〜24CC. 产休室应保暖.不能开窗,以防产妇受凉 D.气管切开者,室内湿度应保持在 30% E.医院白天噪音的强度维持在 50~60dB 之间10.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 规定的噪音标准,白天病区较理想的噪音强度是( D )A. 5~15dBB. 15 ~25dBC.25~35dBD.35〜45dBE. 45~55dB11 •以下关于噪音的说法正确的是(A )A.噪音的危害程度与音量、频率有关 B C. 只有噪音到达120dB 时才能对人产生干扰 E.常时间处于80dB 以下的噪音环境可导致耳鸣、血压升高等12 .关于户外日光照射的作用不正确的是( E )A.可使照射部位血循环增加B. 可使照射部位温度升高C. 增加病人的舒适感D. 紫外线有杀菌作用 E .红外线可抑制细菌、病毒活力 13 .为减少儿童的恐惧感,儿科护士服适宜采用以下哪种颜色( A )A.粉色B. 深绿色C. 蓝色D. 黄色E. 灰色14 •铺备用床(被套式)操作中错误的一项是( C ) 第一章A .移开床旁桌距床 20cmBC .对齐中线铺大单,先铺床尾再铺床头D •棉被两边与床沿平齐,尾端塞于床垫下 15 •铺备用床物品的放置顺序是(由下而上) A 枕芯、枕套、棉胎、被套、大单 B. 芯、枕套 D 被套、棉胎、枕套、枕芯、 16.盖被头端距床头应(A )A .平齐 B. 10cm C. 15cm17 •铺麻醉床的目的不包括( A .保护被褥不被污染 B. D .便于安置和护理术后病人.座椅放在床尾正中,按顺序放上用物E •套上枕套,开口处背门放置(A )大单、被套、棉胎、枕套、大单 E •枕芯、枕芯 C 大单、棉胎、被套、枕 棉胎、枕套、被套、大单 D. 20cm E. 25cm E )使病人安全舒适 C.预防并发症发生E. 防止术后伤口疼痛 (C )C. 45 D ) 18 •床上铺橡胶中单使,其上端距床头 A. 35 〜40cm B. 40 〜43cm19 •麻醉护理盘内不需准备的用物是( A .张口器 B. 压舌板 C. 吸痰管 50cm D . 50~ 53cm E. 50 〜55cm 20 •铺麻醉床将盖被三折于门对侧床边的目的是( A .使病室整洁 B. 便于接受术后病人 C省体力和时间 三、填空题1.环境分为内环境和外环境,内环境包括(生理)D. B ) .有利于术后观察病人 吸水管E. 牙垫 D. 防止病人坠床 E .节 、(心理)两方面;外环境由(自然环境) 、(社会文化环境) 组成。
2. 影响健康的社会环境因素有(社会经济)、(文化教育)、(医疗卫生保健服务)、劳动条件、(人际关系)。
3. 病室内适宜的温度是(18〜22C );新生儿室适宜的温度是(22〜24'C )。
4.病室内适宜的湿度范围是 (50%〜60%)。
5. 通风效果与通风面积、(室内外温度差),通风时间及(室外气流速度)有关。
6. 世界卫生组织(WHO 规定噪音的标准,白天医院较为理想的噪音强度维持在 (35〜45) dB 。
当噪音高达120dB 以上,即可造成(永久性失聪)的后果。
四、名词解释1. 环境: 是在特定时刻的物理、化学、生物及社会的各种因素构成的整体状态,这些因素可能对生命机体 或人类活动产生直接的或间接的作用,其影响可能是现时的或远期的。
2. 生态系统:生物 与环境通过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联系共同构成的结合体,称为生态系统。
3.生态平衡 :生态系统 内部自然的、动态的相对平衡状态,称为生态平衡。
4. 大气污染:当排入大气的污染物达到一定浓度并持续一段时间,对人群的健康造成直接或间接的危害称之为 大气污染。
5. 病室湿度:一般指相对湿度,即在单位体积的空气中,一定温度的条件下,所含水蒸气的量与其达到饱和时 含量的百分比。
五、简答题1. 请简述对健康有影响的社会环境因素有哪些? 经济状况、文化背景、医疗卫生保健服务、人际关系、2. 请简述护理人员在保护环境维持人类健康中所应承担的职责是什么?1. (1)帮助发现环境对人类的不良影响和积极的影响。
(2)告知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可能接触到的有害物质。
(3) 加强宣传保护环境资源,采取措施预防环境的不良因素对健康的威胁。
(4) 与卫生当局共同协作,提出住宅污染对健康的威胁。
(5)帮助社区处理环境卫生问题。
(6)参加研究和提供措施,以早期预防各种有害于环境的因素。
3. 良好医院环境的要求是什么? 良好医院环境的要求是:保证病人安全;满足病人舒适需求;保持病室的 整洁和安静4. 医院适宜的温度是多少?过高或过低会带来什么影响?(1)医院适宜的温度是:一般病室的C 保持在 18~22 C;新生儿、老年科室及治疗检查时温度保持在22~24 Co(2)室温过高会使神经系统受到限制, 干扰消化及呼吸功能,不利于体热的散发, 使人烦躁,影响体力恢复; 室温过低则因冷的刺激,使人畏缩,缺乏动力,又可能会造成病人在诊护理时受凉。
5. 何谓湿度?适宜的病室湿度是多少?过高或过低会带来什么影响?(1)湿度一般指相对湿度,即在一定温度条件下,单位体积的空气中所含水蒸气的量与其饱和是含量的 百分比。
(2) 适宜的病室湿度为 50%~60%o(3) 当湿度过高时,蒸发作用减弱,可抑制出汗,病人感到气闷不适,尿液排出量增加,加重肾脏负担,对 患有心、肾疾病的病人尤为不利;湿度过低时,空气干燥,人体蒸发大量水分,引起口干舌躁,咽痛,烦渴等 表现,对呼吸道疾患或气管切开病人不利。
6. 为什么室内要保持通风?室内通风可以使室内空气流通,保持室内空气新鲜,调节室内温湿度,增加病人舒适感,降低室内空气污 染,减少呼吸道疾病的传播。
7. 通风的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 一般情况下通风多少时间就可达到置换空气的目的?通风的效果与通风的时间、室内外温差的大小、气流的速度、通风面积有关。
一般情况下通风时间为 30min 就可达到置换室内空气的目的。
8. 何谓噪音?医院白天的噪音应控制在什么范围内?噪音是指凡与环境不协调的声音,患者感觉不愉快的声音均为噪音。
WHC规定:医院白天的噪音强度在35〜45dB 内。
9. 医院为控制噪音,要求工作人员必须做到哪“四轻”?医院为控制噪音,要求工作人员必须做到“说话轻、走路轻、操作轻、关门轻”。
六、论述题1. 如何为病人提供一个安全、安静、舒适的物理环境?为病人提供一个安全、安静、舒适的物理环境包括(1)空间:为了保证病人有适当的活动空间,以及方便治疗和护理,病床之间的距离不得少于1m床与床之间应用围帘遮挡。
有条件的医院可提供一个供病人看书、会客的场所、(2)温度:一般病房温度保持在 18〜22C。
新生儿、老年人、手术室的温度可适当升高保持在22〜24C较为适宜。
(3)湿度:病室湿度以50%〜60%为宜。
过高过低均会给病人带来不适。
(4)通风:病室内应每天定时通风换气,一般情况下,开窗通风30min即可到达置换室内空气的目的。
通风时注意保护遮挡病人,避免直接吹风。
(5)光线:协助病人道户外活动接受阳光照射。
但应避免光线直接照射病人的眼睛,以免引起目眩。
楼梯间、治疗室、抢救室、监护室内的光线要明亮,普通病室除有吊灯外,还应有床头灯、地灯装置,以保证病人自用和夜间巡视时进行工作,又不影响病人的睡眠。
(6)音响:根据世界卫生组织( WHC规定噪音的标准,白天医院较为理想的噪音强度维持在35~45dB o为病人创造一个安静的环境,护理人员在说话、行动和工作时应注意尽量做到“四轻”:说话轻、走路轻、操作轻、关门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