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热继电器结构原理和试验

热继电器结构原理和试验


三、具体试验
作业指导书、试验规程要求 熟悉电流发生器和表计 由一次班进行实际教授
填写试验报告
三、热继电器使用的几个问题
1、影响热继电器动作的几个因素 a、安装方向(本身的安装方向,周围有无发热体) b、连接导线(导线过细容易发热) c、使用环境(尤其是无周围温度补偿的) 2、热继电器动作后的复归性能 a、热继电器在正常动作后应能可靠复位,复位时间应 在说明书中体现。 b、一般情况下,热继电器动作后, 自动复位时间在5分 钟内, 手动复位在2分钟后可以进行。
图2 热继电器和断路器对电动机的保护配合
2、结构原理
热继电器的感测元件,一般采用双金属片。
1---接线端子 2----双金属片 3----热元件 4----导板 5----补偿双金属片 6----常闭静触点 7----常开静触点 8----复位螺钉 9----动触头 10----复位按钮 11----调节旋钮 12----支撑件 13----压簧 14----推杆
附件1:热继电器整定单模板
5、热继电器的试验
5.1 外观检查
有无缺陷,是否符合整定单要求。
5.2 测试绝缘
使用500V兆欧表,相间及对地。
5.3 通电测试
5.3.1按照表格1中动作特性进行测试,注意环境 温度,区分热态和冷态。 5.3.2一般情况下不做7.2倍通流试验,避免控制 不当烧坏热继电器。
通电测试-----方法一
图4 热继电器结构原理简图
3、外观及特点
图5 浙江正泰电器NR8-38热继电器
图6 NR8-38热继电器 的动作特性
4、热继电器的脱扣级别和动作特性
举例:
图7
热继电器脱扣级别的含义
来源: 1、行业标准 JB/T 86272007 2、国家标准 GB 14048.42010
表一
双金属片式热继电器各极同时通电时的动作范围
图3 热继电器结构原理简图
热继电器动作原理: 热元件3串接在电动机定子绕组中,电动机绕组电流即为流过热元 件的电流。当电动机正常运行时,热元件产生的热量虽能使双金属片 2弯曲,但还不足以使继电器动作;当电动机过载时,热元件产生的 热量增大,使双金属片弯曲位移增大,经过一定时间后,双金属片弯 曲到推动导板4,并通过补偿双金属片5与推杆14将触点9和6分开, 触点9和6为热继电器串于接触器线圈回路的常闭触点,断开后使接触 器失电,接触器的常开触点断开电动机的电源以保护电动机。 • • 调节旋钮11是一个偏心轮,它与支撑件12构成一个杠杆,13是一 压簧,转动偏心轮,改变它的半径即可改变补偿双金属片5与导板4的 接触距离,因而达到调节整定动作电流的目的。此外,靠调节复位螺 钉8来改变常开触点7的位置使热继电器能工作在手动复位和自动复位 两种工作状态。调试手动复位时,在故障排除后要按下按钮10才能使 动触点恢复与静触点6相接触的位置。
经验总结:
a、热继电器校验要求有一定的经验,尤其是对“冷态”和“热态”的理解 和把握,要求最终的试验结果满足表格1的规定。经验丰富的试验电工能 够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校验工作。 b、热继电器整定不当的两个极端结果是: 动作曲线过于灵敏,电动机在额定工况下运行时跳闸或起动时躲不过。 动作曲线过于迟钝,电动机严重过载了热继电器还不动作。

对于热继电器复校,整定值不变的情况下,因上一周期已做过试验,试 验方法可灵活调整,一般不调整调节盘的整定值,采用如下方法: 1、热继电器检查合格,置于20℃环境稳定一段时间。 2、冷态下施加1.0倍的整定电流值,观察是否大于2小时不动作。 3、在步骤2的热态情况下,施加1.2倍整定电流值,观察动作时间是否小于2 小时。 4、在步骤2的热态情况下,施加1.5倍整定电流值,观察动作时间是否小于表 格3的规定。 5、当步骤2、3、4不能满足要求时,要考虑对调节盘的整定值进行调整,并 进行后续试验。
热继电器结构原理和试验
调试运行项目部
• 一、电动机保护介绍
FR
热继电器在图纸中符号 b)
图1 热继电器使用原理图
二、热继电器介绍
1、用途
热过载继电器(简称热继电器) 是依靠电流通过其热元件所产生 的热量,使双金属片因热效应而 弯曲,其变形能转化为推力推动 动作机构使之脱扣的一种电器。 主要用于电动机的过载、断相, 堵转时间过长的保护。
通电测试-----方法二
1、热继电器检查合格,置于20℃环境稳定一段时间。 2、将热继电器的电流调节旋钮调到最大值。 (注:对于热继电器定期复校,建议用方法一) 3、通入1.0倍的整定电流,稳定2小时,接着把电流提升到1.2倍整定电流, 稳定30分钟,用螺丝刀缓慢调整调节盘,朝小整定值方向转动,直至热 继电器动作,并立刻断开试验电源。 4、让热继电器冷却并复位,通入1.0倍的整定电流,观察热继电器是否大于 2小时不动作。如不满足,则适当进行调整。 5、在步骤4的热态情况下,施加1.2倍整定电流值,观察动作时间是否小于2 小时。 6、在步骤4的热态情况下,施加1.5倍整定电流值,观察动作时间是否小于 表格1中的要求。
1、热继电器检查合格,置于20℃环境稳定一段时间。 2、按照整定值调整调节盘,进行初步设定。 (注:a、有些调节盘的刻度不太准,这是正常情况。 b、对于热继电器定期复校,建议不要轻易调整调节盘,下同。) 3、在“冷态”的情况下施加1.5倍的整定电流,使热继电器的动作时间比表 格3中“热态”情况下施加1.5倍的整定电流的理论动作时间略长。 (注:如有热继电器的冷、热态的动作曲线,可直接观察1.5倍整定电流 情况下的时间差) 试验时可适当调整调节盘,使结果满足要求。 4、再施加1.2倍的整定电流,观察热继电器是否在2小时内动作,如不动作, 可略微调小动作值;如动作时间太短,可略微调大动作值。 5、将热继电器放“凉”,在冷态情况下,施加1.0倍的整定电流,观察热继 电器是否大于2小时不动作。如不满足,适当进行调整,并重复第3、4、 5步骤直至满足要求。 6、在热态的情况下,施加1.2倍的整定电流,应在2小时内动作;在热态的 情况下,施加1.5倍的整定电流,应符合表1的规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