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公安机关行使森林法行政处罚权释义2019年12月28日修订,2020年7月1日起施行目录第七十三条擅自改变林地用途或者占用林地 (1)一、未经县级以上人民政FU林业主管部门审核同意,擅自改变林地用途的法律责任 (1)(一)擅自改变林地用途的违法情形 (1)(二)擅自改变林地用途的法律责任 (2)1、责令限期恢复植被和林业生产条件 (2)2、罚款 (3)二、虽经县级以上人民政FU林业主管部门审核同意,但未办理建设用地审批手续擅自占用林地的法律责任 (3)(一)矿藏勘查、开采以及其他各类工程建设,经县级以上人民政fu林业主管部门审核同意,但未办理建设用地审批手续擅自占用林地的违法情形 (3)(二)在林地上修筑直接为林业生产经营服务的工程设施超出标准,未办理建设用地审批手续的情形 (4)(三)擅自占用林地的行政法律责任 (4)1、责令退还非法占用的林地 (5)2、责令限期拆除在非法占用的林地上新建的建筑物和其他设施,恢复林地原状 (5)3、没收非法财物 (5)4、罚款 (5)5、处分 (6)(四)擅自占用林地的刑事法律责任 (6)三、在临时使用的林地上修建永久性建筑物,或者临时使用林地期满后一年内未恢复植被或者林业生产条件的法律责任 (6)(一)违法临时使用林地的情形本法第38条规定,不得在临时使用的林地上修建永久性建筑物 (6)(二)违法临时使用林地的法律责任考虑到临时占用林地往往造成植被和土壤的损毁,恢复成本极高 (7)1、责令限期恢复植被和林业生产条件 (7)2、罚款 (7)第七十四条非法开垦、采石、采砂等毁坏林木、林地行为以及在幼林地和特种用途林内砍柴、放牧等毁林行为 (7)一、非法毁坏林木的情形和法律责任 (8)(一)造成林木毁坏的违法情形 (8)1、非法毁林开垦、采石、采砂、采土以及其他活动,毁坏林木的行为 (8)2、在幼林地砍柴、毁苗、放牧的行为 (9)(二)造成林木毁坏的法律责任 (9)1、责令停止违法行为 (9)2、责令限期在原地或者异地补种树木 (9)3、罚款 (9)二、非法毁坏林地的法律责任 (10)(一)造成林地毁坏的违法情形本法第39条第1款规定,禁止毁林开垦、采石、采砂、采土以及其他毁坏林木和林地的行为 (10)(二)造成林地毁坏的法律责任 (10)1、责令停止违法行为 (10)2、责令限期恢复植被和林业生产条件 (11)3、罚款 (11)4、刑事责任 (11)三、向林地排污的法律责任 (11)具体适用 (12)1、责令改正 (12)2、罚款 (12)3、行政拘留 (13)4、没收违法所得 (13)5、刑事责任 (13)第七十五条擅自移动或毁坏森林保护标志 (14)第七十六条盗伐、滥伐林木 (14)一、采伐林木应当区分的情况 (15)(一)采伐林地上的林木 (16)(二)采伐自然保护区以外的竹林 (16)(三)农村居民采伐自留地和房前屋后个人所有的零星林木 (16)(四)更新采伐非林地上的农田防护林、防风固沙林、护路林、护岸护堤林和城镇林木 (16)(五)采挖移植林木 (16)二、盗伐、滥伐的行为 (16)(一)盗伐林木 (16)(二)滥伐林木 (16)三、办理盗伐、滥伐林木案件需注意的问题 (17)第七十七条伪造、变造、买卖、租借采伐许可证 (17)第七十八条收购、加工、运输非法来源林木 (19)一、可以视为应当知道的情形 (20)二、处罚层次 (20)第七十九条未完成更新造林任务 (21)第八十二条 (21)一、公安机关可以依法行使部分林业行政处罚权 (21)二、关于治安管理处罚 (23)(一)本法中涉及治安管理处罚的情形 (23)1、拒绝、阻碍县级以上人民政fu林业主管部门依法实施监督检查的 (23)2、伪造、变造或者买卖林木采伐许可证的,以及买卖或者使用伪造、变造的林木采伐许可证的 (23)3、盗伐林木的,开垦、采石、采砂、采土或者其他活动造成林木或者林地毁坏的24三、关于刑事责任 (24)(一)刑事责任 (24)1、主刑的种类 (24)2、附加刑 (24)(二)涉及刑事责任的情形 (25)1、开垦、采石、采砂、采土或者其他活动故意造成林木或者林地毁坏的,以及故意毁坏林业基础设施,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 (25)2、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县级以上人民政fu林业主管部门依法实施监督检查的 ·253、伪造、变造、买卖林木采伐许可证的 (25)4、向林地排放重金属或者其他有毒有害物质含量超标的污水、污泥,以及可能造成林地污染的清淤底泥、尾矿、矿渣等,造成重大环境污染事故,致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或者人身伤亡的严重后果的 (25)5、非法占用林地,改变林地用途,数量较大,造成林地大量毁坏的 (26)6、毁坏古树名木和珍贵树木的 (26)7、盗伐、滥伐森林或者其他林木,数量较大或者巨大的,以及非法收购、运输明知是盗伐、滥伐的林木,情节严重的 (26)8、林业主管部门以及其他有关部门工作人员滥用职权、玩忽职守或者徇私舞弊,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 (27)9、林业主管部门的工作人员违反《森林法》的规定,超过批准的年采伐限额发放林木采伐许可证或者违反规定滥发林木采伐许可证,情节严重,致使森林遭受严重破坏的 (27)第七十三条擅自改变林地用途或者占用林地第七十三条违反本法规定,未经县级以上人民政fu林业主管部门审核同意,擅自改变林地用途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fu林业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恢复植被和林业生产条件,可以处恢复植被和林业生产条件所需费用三倍以下的罚款。
虽经县级以上人民政fu林业主管部门审核同意,但未办理建设用地审批手续擅自占用林地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的有关规定处罚。
在临时使用的林地上修建永久性建筑物,或者临时使用林地期满后一年内未恢复植被或者林业生产条件的,依照本条第一款规定处罚。
【释义】本条是关于擅自改变林地用途或者占用林地的法律责任的规定。
本条是本次修订新增加的条款,《森林法实施条例》第43条规定:“未经县级以上人民政fu林业主管部门审核同意,擅自改变林地用途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fu林业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恢复原状,并处非法改变用途林地每平方米10元至30元的罚款。
”“临时占用林地,逾期不归还的,依照前款规定处罚。
”本条在《森林法实施条例》的基础上,作了部分修改:将“责令限期恢复原状”修改为“责令限期恢复植被和林业生产条件”;将“并处非法改变用途林地每平方米10元至30元的罚款”修改为“可以处恢复植被和林业生产条件所需费用三倍以下的罚款”。
一、未经县级以上人民政fu林业主管部门审核同意,擅自改变林地用途的法律责任(一)擅自改变林地用途的违法情形林地是国家重要的自然资源和战略资源,是森林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基。
为严格控制林地转为非林地,本法第37条第1款规定:“矿藏勘查、开采以及其他各类工程建设,应当不占或者少占林地;确需占用林地的,应当经县级以上人民政fu林业主管部门审核同意,依法办理建设用地审批手续。
”按照这一规定,各类工程建设在占用林地前,需先经林业主管部门的审核,再办理建设用地审批手续。
国家林业局颁布的《建设项目使用林地审核审批管理办法》对办理手续进行了细化,第9条规定:“建设项目需要使用林地的,用地单位或者个人应当向林地所在地的县级人民政fu林业主管部门提出申请;跨县级行政区域的,分别向林地所在地的县级人民政fu林业主管部门提出申请。
”违反本法及国家有关规定,不向林业主管部门提起申请,或尚未获得审核同意、擅自侵占林地或者越权审批占用林地的行为,都有可能构成违法。
典型的违法情形有:1、有关单位和个人未向林业主管部门提交使用林地申请即擅自使用林地的行为;2、当事人向林业主管部门申请使用林地,在林业主管部门审核过程中,擅自使用林地的行为,包括需要分别向不同行政区划林业主管部门提出申请,部分完成审核,部分未完成审核,擅自使用林地的行为;3、当事人向林业主管部门申请使用林地,经林业主管部门审核后未同意,仍然擅自使用林地的行为。
(二)擅自改变林地用途的法律责任1、责令限期恢复植被和林业生产条件《森林法实施条例》第43条将该项法律责任规定为“责令限期恢复原状”。
实践中,“责令限期恢复原状”的执行、恢复标准、恢复时间等存在诸多争议。
国家林业局《关于《森林法实施条例〉第四十三条“责令限期恢复原状”规定具体应用有关问题的复函》(林函策字〔2001〕80号发布,林策发〔2017〕129号废止)规定:“《森林法实施条例》第四十三条关于‘责令限期恢复原状'规定的具体应用,即由县级以上人民政fu林业主管部门责令擅自改变林地用途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在一定的期限内将擅自改变用途的林地恢复到改变前的状态。
”复函中的“改变前的状态”依旧没有解决实践中的疑问,且部分占用林地的行为,使山体、地貌、种植条件等发生了重要变化,难以恢复成被占用前的原貌,不具有可操作性。
本次《森林法》修订,将擅自改变林地用途的法律责任明确为“责令限期恢复植被和林业生产条件”,主要考虑以下两点:一是根据地形地貌、水土环境、周边环境等自然因素,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地选择适当的物种和适当的方法进行植被恢复活动。
二是对占用的林地进行整治,通过平整土地、覆盖种植土等适宜的方式,确保被占用的地块恢复生产条件。
这样规定更具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根据本法第81条的规定,对拒不恢复植被和林业生产条件,或者恢复植被和林业生产条件不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fu林业主管部门依法组织代为履行,代为履行所需费用由违法者承担。
2、罚款罚款是一种财产罚,是指行政处罚机关依法强制违法行为人当场或在一定期限内缴纳一定数额货币的处罚行为。
本条规定,对上述违法行为“可以”处以罚款,修改了《森林法实施条例》第43条“并处”罚款的规定,赋予林业主管部门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
林业主管部门根据违法行为的性质、情节、损害后果等因素,在作出责令限期恢复植被和林业生产条件的同时,可以作出并处罚款的决定,也可以不处罚款。
同时,本次《森林法》修订,将《森林法实施条例》第43条规定的“并处非法改变用途林地每平方米10元至30元的罚款”修改为“可以处恢复植被和林业生产条件所需费用三倍以下的罚款”。
《森林法实施条例》规定的罚款数额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情况下,已明显不符合发展需要。
并且,采矿、建设工程对林地的破坏往往是立体的,《森林法实施条例》规定的罚款数额计算以每平方米为单位也不合理,有必要对此作出修改,以提高罚款幅度,增加违法成本。
二、虽经县级以上人民政fu林业主管部门审核同意,但未办理建设用地审批手续擅自占用林地的法律责任(一)矿藏勘查、开采以及其他各类工程建设,经县级以上人民政fu林业主管部门审核同意,但未办理建设用地审批手续擅自占用林地的违法情形国家实行土地用途管制制度,严格限制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本法第37条第1款规定:“矿藏勘查、开采以及其他各类工程建设,应当不占或者少占林地;确需占用林地的,应当经县级以上人民政fu林业主管部门审核同意,依法办理建设用地审批手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