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系统工程与安全评价【教学说明】三个层次由低到高,高层次的要求包含低层次的内容。
了解:正确理解大纲所列知识的含义、内容并能够应用。
熟悉:对大纲所列知识有较深的认识,能够分析、解释并应用相关知识解决问题。
掌握:能够综合运用大纲所列知识开展安全评价、解决较为复杂的实际问题。
【教学要求】一、复习重点第一章概述1.安全系统工程的研究内容?(掌握)2.相对安全,本质安全的概念和意义?(掌握)3.事故的定义?(识记)事故的特点?(理解)第二章事故致因理论1.事故致因理论事故致因理论即事故模式对于人们认识事故本质,指导事故调查、事故分析、事故预防及事故责任者的处理有重要作用。
2.事故因果论类型3.多米诺骨牌理论及其分析第三章系统安全分析1.系统安全分析中,安全检查表的编制方法,安全检查表分析的优缺点及适用条件?2.根据用途和安全检查表内容,安全检查表可分为哪几种类型?3.预先危险分析(PHA)内容、,等级划分,优缺点、适用范围?4.预先危险分析(PHA)与建设项目“三同时”的关系?5.请对某发电厂进行预先危险性分析(依据文件是?)。
6. FMEA概念,故障的概念。
故障类型及影响分析(FMEA)分析步骤,方法特点及适用范围?(应用)7.简述危险和可操作性研究方法的基本概念、基本步骤、适用范围和特点。
8.事件树与事故树关系9.事件树定量分析第四章事故树分析1. 掌握例题92. 掌握例题103. 掌握例题114. 掌握例题12第五章系统安全评价1. 安全评价概念,安全标准分类及理解2. 安全评价目的、意义,安全评价依据、3. 安全评价分类,“三同时”与安全评价关系1)安全预评价是“三同时”的保证。
通过安全预评价,可有效地提高工程安全设计的质量和投产后的安全可靠程度;在设计阶段,必须落实安全预评价所提出的各项措施,切实做到建设项目在设计中的“三同时”。
2)安全现状评价可客观地对生产经营单位安全水平作出结论,使生产经营单位不仅了解可能存在的危险性,而且明确如何改进安全状况。
从而实现建设项目在施工中的“三同时”。
3)安全验收评价是“三同时”的验证。
通过安全验收评价,比照国家有关技术标准和规范,对建设项目设备、设施及系统进行符合性评价,提高安全达标水平。
实现投入生产和使用的“三同时”。
4. 安全评价原理5. 安全评价基本过程6. 火灾爆炸指数法重点掌握7. 蒙德法与道化学的区别联系8. 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概念9六阶段评价法步骤10危险程度分级方法概念11 因果分析法原理12安全评价方法的选择方法及应用第六章系统安全决策第七章灰色理论与安全系统【教学样题】二、选择1.“六阶段评价法”是一种最早的()安全评价模型A.定性B.定量C.综合D局部2.“六阶段评价法”定量评价阶段,通过打分来评定各单元危险等级其中高度危险指的是()A.16分以上B.11~15分C. 5~10分D.1~5分3. “六阶段评价法”对装置评价,其点数为14,则该单元危险度等级为()A.1级高度危险B.2级结合周围情况与有关设备进行评价C.3级低度危险D.4级安全4. “六阶段评价法”对装置评价要求,对危险度为()的装置,用故障树、事件树再评价。
A.IB.IIC. IIID.IV5. “六阶段评价法”第二阶段所采用的评价方法()A.预先危险分析B.检查表法C. 事故树D.危险指数方法6. “六阶段评价法”第三阶段定量评价中,考虑的单元参数的是()(多选)A.物质B.容量C. 温度D.压力E.操作7.因果分析法中,人的不安全行为包括()(多选)A.安全管理B设计者 C. 操作者 D.设备缺陷E.环境不良8.因果分析法中,物质条件构成的不安全状态包括()(多选)A.安全管理B设计者 C. 操作者 D.设备缺陷E.环境不良9.一般,所处理的易燃、可燃或化学活性物质的量至少为或,评价结果才有意义。
(多选)A.2270kg B2.27m3 C. 454kg D. 0.454m310.道化学火灾、爆炸评价法的目的是()(多选)A量化潜在火灾、爆炸和反应性事故的预期损失;B确定可能引起事故发生或使事故扩大的装置;C向有关部门通报潜在的火灾、爆炸危险性;D使有关人员及工程技术人员了解到各工艺部门可能造成的损失,以此确定减轻事故严重性和总损失的有效、经济的途径。
10.道化学火灾、爆炸评价法中当温度超过()度时,物质系数需要修正A.40 B70 C. 50 D. 6011.混合溶剂或含有反应性物质溶剂的物质系数,可通过反应性化学试验数据求得;若无法取得时,则应取组分中最大的MF作为混合物MF的近似值(最大组分浓度大于( ))。
A.10 B15 C. 5 D. 2012.()被用来估计生产事故可能造成的破坏。
A.MF B F3 C. C D. F&EI13.道化学火灾、爆炸评价法中,一般工艺危险系数(F1)总共有()项A.6 B12 C. 18 D. 1714.道化学火灾、爆炸评价法中,特殊工艺危险系数(F2)总共有()项A.6 B12 C. 18 D. 1715. 物质系数是由美国消防协会规定的N F、N R(分别代表物质的燃烧性和化学活性)决定的16. 一般工艺危险系数(F1)=基本系数(1)+表4-22所有选取之系数(),当无危险时取()A.求和0B求积0 C. 求和1 D. 求积117. ()是导致事故发生的主要因素,特定工艺条件导致火灾、爆炸事故的主要原因A.MF B F3 C. F1 D. F&EI18()是导致火灾、爆炸事故的主要原因A.MF B F2 C. F1 D. F&EI19.()是确定事故损害大小的主要因素。
A.MF B F2 C. F1 D. F&EI20.道化学火灾、爆炸评价法中,安全补偿措施可以分为():A.工艺控制B物质隔离C.防火措施D.疏散措施E.管理措施21. 道化学火灾、爆炸评价法中,下列关于安全补偿措施正确的有()A C1+C2+C3计算便得到总补偿系数;B没有采取的安全措施,系数记为1;C每一类安全措施的补偿系数是该类别中所有选取系数的乘积;D C1×C2×C3计算便得到总补偿系数;22.道化学火灾、爆炸评价法中,选择恰当工艺单元的重要参数有下列()A潜在化学能(物质系数);B工艺单元中危险物质的数量;C 资金密度(每平方米美元数);D 操作压力和操作温度;E 导致火灾、爆炸事故的历史资料;F 对装置起关键作用的单元。
23. 道化学火灾、爆炸评价法中,一般工艺危险性参数为()A放热化学反应B吸热反应C物料处理与输送D封闭或室内单元通道E排放和泄漏控制24. 道化学火灾、爆炸评价法中,特殊工艺危险性参数为()A毒性物质B负压操作C燃烧范围或其附近的操作D粉尘爆炸E释放压力、腐蚀、低温26.安全系统工程是以_____和_____事故为中心,以识别、分析、评价和控制系统风险为重点,开发、研究出来的安全理论和方法体系。
A.预测,控制B.管理,控制C.预测,预防D.预测,控制28.安全评价应贯穿于工程、系统的设计、建设、_____和_____整个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
A.改造,退役B.运行,退役C.运行,终结D.改造,终结29.安全系统工程将工程和系统的安全问题作为一个整体,应用_____的方法对构成系统的各个要素进行全面的分析,判明各种状况下危险因素的特点及其可能导致的灾害性事故,通过定性和定量分析对系统的安全性做出_____和评价,将系统事故降至最低的可接受程度。
A.科学,辨识B.统计,辨识C.科学,预测D.统计,预测33.安全评价的目的是查找_____和_____工程·系统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及其可能导致的危险、危害后果和程度,提出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指导危险源监控和事故预防,以达到最低事故率、最少损失和最优的安全投资效益。
A.分析,评价B.预测,评价C.分析,消除D.分析,预测34.通过安全评价,可确定系统存在的危险源及其分布部位、_____,预测系统发生事故的____和严重度,进而提出应采取的安全对策等。
A.种类,时间B.数目,概率C.数目,时间D.种类,概率35.我国安全生产的方针是_____。
A.安全第一,预防为主B.预防为主,防治结合C.安全第一,防治结合D.预防为主,管理为辅36.安全评价是一个运用安全系统工程原理和方法,识别和评价系统、工程中存在的风险,有害因素的工程一过程包括______及______两部分A.危险、有害因素识别,危险和危险源的评估B.危险和危害程度评价,危险和危害因素的消除C.危险、有害因素识别,危险和危害因素的消除D.危险、有害因素识别,危险和危害程度评价37.安全验收评价是在项目建成试生产正常后,在正式投产前进行的一种_____安全评价。
A.准备性B.检查性C.总结性D.综合性38.通过安全现状评价查找其存在的危险、_______确定其_____,提出合理的安全对策和建议。
A.有害因素,程度B.危险源,程度C.有害因素,类型D.危险源,类型39.类比推理的结论是或然性的,为了提高结论的可靠性,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
A.尽量多的列举两类对象的共性B.两类对象的共性愈本质,则推出的结论愈可靠C.两全对象的代性与类推的属性间具有本质必然的联系,则结论愈可靠D.任何共性只要与类推的属性有联系,就能令结论更可靠40.事故和导致事故发生的各种原因之间存在着相互关系,表现为______。
A.条件关系和因果关系B.条件关系和决定关系C.依存关系和因果关系D.依存关系和决定关系41.根据两个或_____对象之间存在着某些相同的或相似的属性,从一个已知对象具有的某个属性,来推出另一个对象具有此种属性的一种_____过程。
A.多个,推理B.多个,思维C.两类,推理D.两类,思维43.安全预评价是贯彻_____方针,为项目初步设计提供科学依据,以提高建设项目本质安全程度。
A.安全第一,预防为主B.人本主义C.人道主义D.安全第一,效益第二44.系统安全是指在系统寿命期间内,应用安全系统工程的原理和方法,识别系统中的危险源,定性或定量表征其危险性,并采取控制措施使其危险性最小化,从而使系统在规定的_____范围内达到最佳的可接受程度。
A.条件B.状况C.性能D.时间E.成本46.安全系统工程的基本内容包括______A.现场调查B. 风险识别C.风险评估D.风险控制E.二次.评估49.下面对安全预评价描述正确的选项是______。
A.安全预评价是一种有目的的行为B.安全预评价的核心是对危险、有害因素定性、定量分析C.对发现的事故隐患排序D.对事故隐患进行分类E.提出整改措施和建议50.安全现状评价的内容主要包括_______A.全面收集评价所需信息资料B.可能造成重大后果的事故隐患,用相应的数学模拟事故C.对发现的事故进行分类D.对事故隐患进行分类E.提出整改措施和建议51.根据我国安全评价的实际情况,下列_____-项属于专项安全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