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窟考察报告榆林窟考察报告历历在目。
战国和秦时,敦煌一带居住着大月氏、乌孙人和塞种人。
以后,大月氏强盛起来,兼并了原来的羌戎。
战国末期,大月氏人赶走乌孙人、塞种人,独占敦煌直到秦末汉初。
敦煌历经了封建社会鼎盛时期汉风唐雨的洗礼,文化灿烂,古迹遍布,有莫高窟、榆林窟、西千佛洞等主要历史文化景观。
莫高窟又名敦煌石窟,素有“东方艺术明珠”之称,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的石窟,保留了十个朝代、历经千年的洞窟492个,壁画45000多平方米,彩塑201X多座。
题材多取自佛教故事,也有反映当时的民俗、耕织、狩猎、婚丧、节日欢乐等的壁画。
这些壁画彩塑技艺精湛无双,被公认为是“人类文明的曙光”、世界佛教艺术的宝库。
莫高窟,月牙泉和鸣沙山。
敦煌壁画形象逼真,尤其是:“飞天”图案,被唐朝人誉为“天衣飞扬,满壁风动”,成为敦煌壁画的象征。
敦煌莫高窟是甘肃省敦煌市境内的莫高窟也是西千佛洞的总称,是我国著名的四大石窟之一,也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宏大,保存最完好的佛教艺术宝库。
莫高窟位于甘肃敦煌市东南25公里处,开凿在鸣沙山东麓断崖上。
南北长约1600多米,上下排列五层、高低错落有致、鳞次栉比,形如蜂房鸽舍,壮观异常。
它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内容最丰富的古典文化艺术宝库,也是举世闻名的佛教艺术中心。
前秦符坚建元二年有沙门乐尊者行至此处,见鸣沙山上金光万道,状有千佛,于是萌发开凿之心,后历建不断,遂成佛门圣地,号为敦煌莫高窟,俗称千佛洞。
最后我们去了北京,第一站故宫位于北京市中心,旧称紫禁城。
于明代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是明、清两代的皇宫,无与伦比的古代建筑杰作,世界现存最大、最完整的木质结构的古建筑群。
故宫全部建筑由“前朝”与“内廷”两部分组成,四周有城墙围绕。
四面由筒子河环抱。
城四角有角楼。
四面各有一门,正南是午门,为故宫的正门。
798,在北京的东北角,有一个以上个世纪50年代建成的工厂命名的艺术区,这就是798艺术区。
它位于北京朝阳区酒仙桥街道大山子地区,故又称大山子艺术区,原为原国营798厂等电子工业的老厂区所在地。
此区域西起酒仙桥路,东至京包铁路、北起酒仙桥北路,南至将台路,面积60多万平方米。
98联合厂目前叫798艺术区的这片厂区,是原电子工业部所属706、 707、718、751、797、798等6个厂的区域范围。
从50年代末到1964年,这个区域曾经叫做“718联合厂”,全称为“国营北京华北无线电器材联合厂”。
上说的6个厂是联合厂的分厂。
1964年,这6个厂开始独立经营,由联合厂一家一下改变为6个厂,直到2001年。
2001年,除了751厂以外的5个厂与华融资产篇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考察报告广东、江苏、东北等地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考察报告榆林市生产力促进中心张炜亮一、广东、江苏、东北三省高新技术发展基本情况广东“九五”以来,广东省的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一直走在全国前列,且始终保持了快速增长势头,年均增长30%以上。
高新技术产业已成为该省经济发展中最具活力、增长性和带动性的产业,其占全省工业产值的比重达25%。
广东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具有以下一些特点:特点之一:规模大。
201X年,广东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已达6441亿元,是我省高新技术产业产值的5.8倍。
其中,深圳市的高新技术产品产值达2488亿元,是我省的2倍。
广东16个高新区201X年的工业产值超过3000亿元,比上年增长35%,其高新技术产品产值约2200亿元,比上年增长30%。
作为广州高新区核心园区的广州科学城,是广东21世纪的标志性科技工程之一,总体规划面积37.47平方公里。
启动建设5年来,广州科学城产业规模以每年翻一番的速度发展,201X年实现营业收入178.4亿元,比上年增长99.8%,今年上半年的营业收入又同比增长126%。
再看软件产业的发展,广东201X年有通过认定的软件企业1200多家(我省仅89家),软件产品3000多项(我省250项),201X年的软件产业销售额超过300亿元(我省13亿元)。
特点之二:水平高。
广东工业企业的技术装备水平较高,多数行业普遍采用了以自动控制和流水线生产为标志的现代制造技术。
由于抓住国际产业转移的机遇适时进行了产业结构调整,广东省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替代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趋势越来越明显,高新技术制造业迅速位居全国最高水平之列。
特别是在珠江三角洲,以电子信息、生物医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产业屹然崛起,聚集了广州金鹏、南方高科、华为技术、中兴通讯、黎明网络、新天下、珠海东信和平、德豪润达等一大批技术含量高、市场竞争力强的龙头企业和著名品牌。
如华为公司,专门为电信运营商提供光网络、固定网、移动网和增值业务领域的网络解决方案,是中国电信市场的主要供应商之一,并已成功跻身全球电信市场,产品进入40多个国家和地区,201X年的销售额高达317亿元。
目前广东有6个国家级和10个省级高新区,有2307家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其中过亿元企业达513家)、229家省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开发和技术创新中心,,85家国家级和省部级重点实验室,3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基地。
特点之三:后劲足。
在广东,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已基本形成。
近七成的研发机构建立在企业,七成以上(深圳市是九成以上)科技人员集中在企业,七成以上科技经费来自企业,近七成高新技术产品由企业自主开发。
在衡量科技创新力的重要指标专利申请和授权量上,广东已是全国九连冠。
广东的高新技术基础设施堪称国内一流,广州科学城、广州大学城、珠海创新海岸、深圳高新产业带、虚拟大学园等大手笔规划建设的标志性工程,更是为广东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铆足了后劲。
我们看到,广州科学城内,一批重大科技项目如广东光谷、广东软件园、广州国际企业孵化器以及一批高水平的科技项目和企业都已选址落户。
特点之四:投入强。
201X年,广东全省研究开发投入经费达155亿元。
有资料显示,在财力投入方面,广东201X年的高新技术产业基础投资占全国的27%,RD经费投入占全国的34%,新产品开发经费占全国的30%。
又如,仅珠海市的市级财政科技投入即超过3亿元。
而深圳市的科技经费已达10多亿元。
正在建设的广东科技中心,总投资达19亿元,将成为广东科普和学术交流的活动中心和标志性建筑。
对地方财政收入贡献大的高新技术企业,广东明确规定可由财政拿出专项资金进行奖励,用于支持研发。
特点之五:国际化。
借助毗邻港澳台的优势,外向型经济是广东的一大特色。
而高新技术产业的异军突起,更是大大提高了广东的国际竞争力。
201X年广东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高达481.74亿美元,占了全国的43.5%。
广东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连续多年位居全国之首绝非偶然,它清楚地显示出高新技术给企业带来了强大的市场竞争力。
目前,越来越多的国际大公司入驻广东,这为广东经济与国际接轨和在技术上追赶国际先进水平,形成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牌提供了契机。
据悉,广东最近又利用其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市场化程度高的优势,正在酝酿建设“泛珠江三角洲”协作区,构建粤港澳科技发展的区域协作平台。
江苏江苏省的高新技术产业化工作一直走在全国前列。
高新技术产业已成为该省经济发展中最具活力、增长性和带动性的产业,其占全省工业产值的比重近20%。
江苏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显著特点,一是始终保持快速发展态势。
201X年,江苏省高新技术产业值达到3789.2亿元,比上年增长57.55%,高新技术产品出口达到1849.9亿元,比上年增长103.1%。
二是高新技术产业竞争能力强,江苏的电子信息和新材料产业分别占高新技术产业的13强,培育形成了软件与集成电路、数字通信、超细及纳米材料等20个高新技术产品群。
“九五”以来,江苏累计培育国家级重点新产品3184个,居全国第一。
全省高新技术企业2173家,其中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数量也居全国首位,达到227家。
三是以高新区为依托的沿江火炬高新技术产业带成为高新技术产业的主要集聚区域。
201X年,江苏4个国家级和13个省级高新区共实现技工贸收入3876亿元,产业集聚优势明显。
同时,江苏的国家级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也发展到25家,总量居全国第一。
四是产业技术创新水平高,江苏重视原始性创新研究,在高新技术领域建有国家和省重点实验室30个,依托大型企业集团组建国家级和省级工程技术中心92个,并集成实施了一批重大科技专项和省高技术研究等科技计划项目。
东北东北三省抓住国家实施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重大机遇,进一步加快了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步伐。
201X 年,辽、吉、黑三省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各达到201X亿、780亿和801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5%、33%和21%。
我们在东北期间,主要考察了三省的6家国家级高新区,深感高新区为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第一,高新区明显成为区域经济新的增长点。
6个高新区的产业规模不断增大,201X年技工贸收入增速均在25%以上。
特别是长春高新区的工业总产值和高新技术产品产值分别占了全市的13和12,成为拉动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该高新区技工贸收入201X年达到608亿元,同比增长39.9%。
第二,高新区成为高新技术产业的重要基地。
东北三省高新区注重培育特色主导产业,高新技术产业规模不断增大。
如沈阳高新区已成为东北最大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电子信息产业产值占了该区经济总量的50%。
大连市作为科技部批准的全国唯一的“软件产业国际化示范城市”,近年来软件产业一直保持60%以上年增长率,去年软件销售收入45亿元,大连高新区的软件产业园更是成为了大连的城市品牌。
大庆高新区的新型石油化工和长春高新区以汽车为龙头的先进制造技术产业,分别占了两区经济总量的70%左右,对提高区域核心竞争力发挥了重要作用。
第三,营造环境优势的成效显著。
吉林高新区曾经是被科技部要求限期整顿的后进高新区,自1998年篇五:榆林盐化工产业的调研报告榆林盐化工产业的可行性分析榆林岩盐资源储量大、品位高,是继煤炭、石油、天然气之后的又一大优势资源,大力开发榆林岩盐资源,发展以盐为原料的化工工业,形成煤、气、油、盐全面发展格局,既是建设“国内一流、国际知名”能源化工基地的战略抉择,也是全面加快南部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效举措。
一、榆林盐化工产业发展现状榆林是陕西省唯一的盐产区,除没有海盐外,岩、湖、井、土硝盐均有,特别是岩盐资源储量丰富。
根据长庆油田公司在鄂尔多斯盆地见盐钻孔资料分析,榆林岩盐分布区域北起神木尔林兔陕西内蒙交界,南至延安,西至靖边,东至佳县,面积约3.4万平方公里,远景储量达6万亿吨,是一个特大岩盐田。
榆林是陕西省唯一的盐产区,除没有海盐外,岩、湖、井、土硝盐均有,岩盐田为我国最大,全球少有,具有大、多、高、贵、强五大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