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论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在我国会计中应用

论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在我国会计中应用

2013年6月山西财政税务专科学校学报Jun.2013第15卷第3期Journal of Shanxi Finance&Taxation College Vol.15No.3【财务与会计】论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在我国会计中的应用王晓英(山西财经大学,山西太原030006)摘要: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要求广泛运用公允价值,以充分体现相关性的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本文分析了我国会计核算引入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背景,论证了其优越性和在应用过程中面临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完善的途径。

关键词:公允价值;活跃市场;相关性;可靠性会计收益中图分类号:F23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9306(2013)03-0037-03我国2006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引入了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并在17个具体准则中实施。

本文拟对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引入背景、优越性以及在应用过程中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完善的途径,以期使公允价值计量属性能够更好地提高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和可靠性,给财务报告使用者的决策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引入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背景公允价值是指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

在公允价值计量下,资产和负债按照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计量。

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快速发展,股票、债券、基金等金融产品在交易所挂牌上市,人们投资意识不断增强,已经形成了较为活跃的市场,引入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客观条件已经具备。

只有引入公允价值,才能进一步适应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进一步提升会计信息的相关性,使会计信息对财务报告使用者的决策更加有用。

于是,财政部在2006年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中引入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并在17个具体准则中实施。

我国会计准则在引入公允价值的过程中,为了充分体现相关性的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坚持了“适度运用”的原则,这主要是考虑到我国作为转型经济国家,有些资产和负债仍缺乏成熟的活跃市场,在会计核算中,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固然重要,但应当以会计信息的可靠性为前提,如果我们不加限制地引入公允价值,可能会出现人为操纵利润等现象。

根据上述理由,我国的债务重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生物资产、投资性房地产等具体准则规定,只有在存在活跃市场、公允价值能够获得并能够可靠计量的情况下,才允许使用公允价值计量。

二、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优越性与历史成本计量属性相比,公允价值计量属性拥有自身的优越性。

(一)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运用适应了金融创新的需求随着金融工具的不断创新,从传统金融工具中派生出来的金融衍生工具越来越多,由于它们以合约的形式出现,具有跨期性、杠杆性、联动性、不确定性或高风险性等特点,传统的历史成本计量属性无法对其进行会计核算。

因为传统的历史成本计量属性必须等到合约真正履行时,才能进行会计核算。

收稿日期:2013-05-14作者简介:王晓英(1988-),女,山西万荣人,山西财经大学2012级会计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财务会计。

73会计主体在金融衍生工具上的利润或亏损,实际上揭示的将是一个累积数字,而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在确定资产的价格时,不论交易或事项是否发生,只要交易的双方一致同意,就可形成一个价值,就可进行会计的计量。

因此,公允价值计量属性能反映金融衍生工具所形成的权利和义务,向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及时的信息。

(二)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运用提高了会计信息的相关性相关性是指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与财务报告使用者的经济决策相关,有助于财务报告使用者对企业过去、现在或者未来的情况作出评价或者预测。

历史成本计量属性是一种静态的计量,它受时间、空间变化的影响较小;而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则是一种动态的计量,它受时间、空间变化的影响较大。

同一交易在不同的时间进行,交易双方达成的价值可能不同;同一交易在不同的地点进行,交易双方达成的价值也可能不同。

与历史成本计量属性相比,公允价值计量属性是面向未来的,能够更加全面、及时地反映交易双方所处的交易环境及变化状况,更加准确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

这样就有利于财务报告使用者做出预测和决策,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会计信息的相关性。

(三)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运用使会计收益更加真实、全面收益可分为经济收益和会计收益。

经济收益是一个经济学的概念,是指在保持期末与期初同样富有的情况下,可能消费的最大金额,包括已实现的收益和未实现的收益。

会计收益是指来自企业期间交易的已实现收入和相应费用之间的差额。

经济收益与会计收益的差异主要体现在:经济收益要求在资产价值发生变动时确认,而不要求等到取得现金或现金要求权时确认,而会计收益则要求只有当价值变化在某项交易中确实发生时才加以确认;经济收益是面向未来的,基于对现在尚未发生但将来可能发生的交易的估计,而会计收益是面向过去的,建立在过去实际已经发生的交易基础之上。

由此可见,经济收益较之会计收益在内容上更为真实和全面,它不仅要求以公允价值计量资产和负债的价值,而且要求计量公允价值变动所造成的利益和损失,更加合理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真实的收益,这样就可弥补会计收益的不足,使会计收益更加真实、全面。

三、公允价值计量属性面临的问题(一)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可操作性较差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可操作性较差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运用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具体技术操作上难度较大,无论是贴现率的选择还是对未来现金流量的估计,均离不开对未来事项和不确定事项的主观判断。

这就对财会人员的职业判断能力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从目前情况来看,我国大多数财会人员对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运用难以适应。

第二,企业特别是上市公司的资产种类繁多,而且所处的市场环境也不相同,由于市场提供的信息不充分,而且真假难辨,这样是否存在活跃市场交易价格的判断难度就很大,在实际操作中,只能采取大致的或近似的价值,而这容易形成操纵利润的嫌疑。

(二)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影响会计信息的可靠性可靠性是会计信息最重要的质量要求。

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将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直接计入当期损益,这虽然体现了全面收益观,但可能会影响会计信息的可靠性,企业可能会利用会计计量属性的选择权来虚构利润。

另外,由于公允价值的确定在许多情况下是企业管理层主观判断的结果,会使企业盈余管理弹性增强,容易沦为操纵利润的工具。

(三)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影响所得税会计企业的会计处理和税务处理由于目标不同,所遵循的原则也不同。

企业会计的目标是向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税收的目标就所得税而言,主要是确定企业的应纳税所得额,以对企业的经营所得征税。

由于目标的不同,导致了会计利润和应纳税所得额的不同,形成了许多纳税调整项目。

采用公允价值计量属性,要求将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直接计入当期损益,而这些损益实质上属于未实现的损益,是否缴纳所得税仍未确定,若缴纳,则会导致企业现金流量的不足。

因此,运用公允价值计量属性会增加所得税的纳税调整工作。

四、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完善途径(一)完善实施公允价值计量属性的市场环境确定公允价值最好的依据是现行市价,而现行市价来源于活跃和成熟的市场。

活跃和成熟的市场应当同时满足以下三个条件:一是市场中交易的项目是同质的;二是通常可在任何时候找到自愿的买方和卖方;三是价格公开。

只有不断完善市场机制,建立成熟、高效的金融和资本市场,大力推进财务信83息公开化,建立全国市场价格信息网络,形成良好的市场价格体系,才能为公允价值的运用提供充分有效的数据支撑,才能使公允价值的取得更为客观、直接。

因此,我们要积极完善适合公允价值运行的市场环境。

(二)建立公允价值计量的框架体系公允价值计量属性虽拥有自身的优势,但缺乏可操作性是其最大的弱点。

因此,应加强公允价值运用的理论研究,尽快颁布公允价值计量的具体准则及应用指南,尽可能详尽地规定有关现值的确认、计量和报告问题,明确规定对未来现金流量的估计、折现率以及折现方法的选择问题,以增强其可操作性。

另外,在公允价值的披露方面,应积极引入全面收益表,上市公司在按照历史成本原则编制利润表的同时,还应按照公允价值的原则编制全面收益表。

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利润表中收益的波动问题,也才能为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更全面的信息。

(三)建立完善科学的现代公司治理结构会计信息的生成是在公司治理结构的环境下完成的,公司治理结构的完善程度直接制约着会计信息的质量。

在我国,由于上市公司所有者和经营者的信息不对称,导致上市公司“内部人控制”问题相当严重。

“内部人”为了实现自身的利益,利用不正常的关联方交易操纵利润,公允价值成了关联方之间达成的随意价格。

因此,必须进一步完善我国的公司治理结构,具体包括完善经理人报酬激励机制、内部收入分配制度、经理人员任免制度、经营者风险抵押制度等,把经理人的利益和公司股东利益最大化的目标捆绑在一起,这样,就会激励经理人摒弃对会计信息的操纵,转向关注业主经营。

(四)加强诚信道德建设,提升财会人员的职业判断能力公允价值的运用,对财会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只有不断提升财会人员的素质,才能为公允价值的运用打下坚实的基础。

如果所交易的资产并不存在活跃的交易市场,只能利用其他信息和相应的计量方法来确定公允价值,这就需要有主观的职业判断,在这种情况下确定的公允价值是否公允,主要取决于财会人员的素质。

目前,提高财会人员的素质,主要应抓好以下两方面的工作:一是加强财会队伍的诚信道德建设,对财会人员进行道德和遵纪守法教育,使其从主观上消除随意性,在会计核算中杜绝利用公允价值操纵利润的现象;二是加强业务培训,使财会人员转变观念,更新理念,熟练掌握会计准则的概念框架,准确把握会计准则的精髓和实质,普及现值计量方法,全面提升财会人员的职业判断能力。

参考文献:[1]侯益玲.公允价值计量在我国的运用探讨[J].会计之友,2010(2).[2]赵燕.我国会计计量中公允价值应用研究[J].中华会计网校,2010(11).(责任编辑高翠莲)(责任校对郭海莲)On Application of Fair Value Measurement in AccountingWANG Xiao-ying(Shanxi University of Finance and Economics,Taiyuan030006,China)Abstract:The paper analyzes backgrounds of fair value measurement and suggests the way to improve it.Key words:fair value;market;correlation;accounting profit93。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