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监测》试卷(A)卷一、填空题(共20分)1、根据采样时间和频率,水样的采集类型有______、______和______。
2、垃圾渗沥水的特点是______ 、______ 和______ ;3、在环境监测的质量保证可分为和,目的是保证数据的_______和______。
4、对除尘器进出口管道内气体压力的测定,可用______和______相联接测定。
5、BOD5值是指将水样进行适当稀释后,在______℃下培养______天,利用样品培养前后的______之差。
6、大气污染监测中无主导风向的点源污染多用______布点法。
7、环境污染物测试技术包括物理化学技术和______技术,其中物理化学技术包括______和______分析方法。
8、测定铬的容器含有油污时,应注意不可用洗涤。
二、判断题:(10分)1、在分析测试中,空白试验值的大小无关紧要,只需以样品测试值扣除空白实验值就可以抵消各种因素造成的干扰和影响。
()2、室内精密度是分析结果的平行性与重复性度量的总和,室间精密度反映的是分析结果的再现性。
3、S型皮托管适用于在尘粒浓度较大的烟尘采样中使用。
4、采集溶解氧的水样时,要注意避开湍流,水样要平稳地充满溶解氧瓶,不能残留小气泡。
5、水样中所有油类都可用汽油作为标准油进行测定。
6、风罩用于减少风致噪声的影响和保护传声器,故户外测量时传声器应加戴防风罩。
7、柴油机车的CO的浓度与汽油机车基本相同。
8、用温度计测量烟气温度时,将温度计球部放在靠近烟道中心位置,待读数稳定不变时,快速抽出读数。
9、在酸性条件下,重铬酸钾可氧化水样中全部有机物。
10、纳氏试剂应贮存于棕色玻璃瓶中。
三、简答题:(30分)1、大气中总悬浮微粒是指哪种粒子状污染物?简述其采样及总悬浮微粒浓度的测定方法。
(6分)2、重铬酸钾法测定化学需氧量,在加热回流过程中如溶液颜色变绿,说明什么问题?应如何处理?(5分)3、什么叫计权声极,如何划分?(6分)4、用碘量法测定水中溶解氧时,如何采集和保存样品?(5分)5、设计一套监测方案,监测公路边植物中重金属的含量。
(8分)四、计算题:(40分)1、某监测点的环境温度为18℃,气压为101.1Kpa,以0.50L/min流量采集空气中SO2样品30min。
已知测定样品溶液的吸光度为0.254,试剂空白吸光度为0.034,SO2校准曲线回归方程斜率为0. 766,截距为-0.045。
计算该监测点标准状况下SO2的浓度(mg/m3)(15分)2、测定某水样的BOD值结果如下,请计算水样生化耗氧量值。
采样体积为250ml,培养前滴定始读数为2.71ml,终读数为18.36ml;培养后滴定始读数为6.45ml;终读数为12.54ml,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的浓度是0.025mol/L。
(15分)3、试写出平均值置信区间的估算式,并计算下题:有5个测定值:1.12、1.15、1.11、1.16、1.12,求置信概率为95%的平均值置信区间。
(t0.01,4=4.60;t0.05,4=2.78;t0.01,5=4.03;t0.05,5=2.57)(10分)《环境监测》试卷(B)卷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环境标准中、和、既有地方标准又有国家标准。
2、环境监测中最常用的的分析方法是。
3、测得某100ml水样的Cr6+含量为20mg,加入标准样18mg后测得36.5mg,该水样的加标回收率为。
4、空白试验的作用是。
5、保存水样的方法有冷冻、加入化学试剂,其中化学试剂包括、和。
6、水体的表色是指,色度是指色。
7、大气污染监测中无主导风向的点源污染多用布点法。
8、大气连续自动监测的子站布设应满足、、和。
9、监测大气中的氮氧化物时,可用将一氧化氮氧化成后测定。
10、噪声监测数据统计结果中的L50表示,它表示测定结果的。
二、简答题:(共35分)1、如何分别测定烟气中的正压、负压和全压,请画图说明。
(7分)2、请简述BOD、COD、TOD、TOC之间的关系,如何根据其关系确定有机物的类型。
(8分)3、如何根据水样的甲基橙碱度(M)和酚酞碱度(P)确定水样是何种物质的碱度。
(10分)、4、请设计出一套监测某污灌区蔬菜中有机质监测的方案。
(10分)三、计算题:(共30分)1、测定大气中SO2时,吸收液体积为50ml,采样流量为0.20L/min,采样1小时,现场温度15℃,压力为105kPa,取采样液10ml,测得吸光度为0.155,已知标准曲线回归议程是y=0.0345x+0.0048(y为吸光度,x为SO2μg),求SO2的浓度。
(15分)。
2、为比较用双硫腙比色法和冷原子吸收法测定水中的汞含量,由六个合格实验室对同一水样测定,结果如下表所示,问两种测汞方法的可比性如何?(t 6,0.05=2.45;t6,0.01=3.71;t=2.57;t5,0.01=4.03)(15分)5,0.05方法 1 2 3 4 5 6 双硫腙比色法 4.07 3.94 4.21 4.02 3.98 4.08 冷原子吸收法 4.00 4.04 4.10 3.90 4.04 4.21四、论述题(15分):根据你所学的环境监测知识,请论述环境监测技术发展的趋势是什么。
《环境监测》试卷C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5分)1、水体控制断面是为了了解而设置的;2、残渣可以分为、、和总不可过滤性残渣,其中总悬浮物属于;3、BOD5值是指将水样进行适当稀释后,在_ _℃下培养__ _天,利用样品培养前后的_之差;4、误差是指测定值与之间的差别;偏差是指测定值与之间的差别;表征精密度的指标有、和三种;5、环境标准包括_ _ 、、、环境标准物质、环保仪器、设备标准六类标准;6、15.250001修约成小数点后一位为,14.84902修约成小数点后一位为。
7、放射性衰变中γ衰变释放出,其穿透力较其他衰变;8、大气取样的同时应当测定采样点的和,以计算下的采样体积;9、噪声监测数据统计结果中的L50表示,它表示测定结果的;10、大气污染物按其存在形态分可分为型污染物和型污染物。
二、简答题:(共25分)1、如何分别测定烟气中的正压、负压和全压,请画图说明。
(6分)2、设计一套监测方案,监测公路边植物中重金属的含量。
(每个要点1分,8分)3、水样在分析测定之前,为什么要进行预处理?预处理包括哪些内容?(5分)4、如何根据水样的甲基橙碱度(M)和酚酞碱度(P)确定水样是何种物质的碱度。
三、计算题:(共30分)1、为比较用双硫腙比色法和冷原子吸收法测定水中的汞含量,由六个合格实验室对同一水样测定,结果如下表所示,问两种测汞方法的可比性如何?(t 6,0.05=2.57;t6,0.01=3.71)(15分)方法 1 2 3 4 5 6双硫腙比色法 4.07 3.94 4.21 4.02 3.98 4.08冷原子吸收法 4.00 4.04 4.10 3.90 4.04 4.212、某监测点的环境温度为18℃,气压为101.1Kpa,以0.50L/min流量采集空气中SO2样品30min。
已知测定样品溶液的吸光度为0.254,试剂空白吸光度为0.034,SO2校准曲线回归方程斜率为0.0766,截距为-0.045。
计算该监测点标准状况下SO2的浓度(mg/m3)(15分)四、综合题(20分)若监测三环路对矿大新校区内空气质量的影响,请确定监测方案。
有效数字与数据处理1 误差化学实验的目的是通过一系列的操作步骤来获得可靠的实验结果或获得被测定组分的准确含量。
但是在实际测定过程中即使采用最可靠的实验方法,使用最精密的仪器,由技术很熟练的实验人员进行实验,也不可能得到绝对准确的结果。
同一个人在相同条件下对同—个试样进行多次测定,所得结果也不会完全相同。
这表明,在实验过程中,误差是客观存在的。
因此,我们应该了解实验过程中产生误差的原因及误差出现的规律,正确测定、记录并处理实验数据,使测定结果尽量接近客观真实值。
树立正确的误差及有效数字的概念,掌握分析和处理实验数据的科学方法十分必要。
1.1 误差的分类在定量分析中,按照误差的性质可分为系统误差、偶然误差和过失误差三类。
(1)系统误差,是由于测定过程中某些经常性的原因所造成的误差,与实验方法、所用仪器、试剂、实验条件的控制以及实验者本身的一些主观因素直接相关。
它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比较恒定,所有的测定结果或者都偏高,或者都偏低,而且会在同一条件下的多次测定中重复地显示出来,即具有单向性和重复性。
(2)偶然误差,又称随机误差或未定误差。
虽然操作者仔细操作,外界条件也尽量保持一致,但测得的一系列数据往往仍有差别。
它是由于一些偶然的原因造成的,对实验结果的影响不恒定,数据误差的正负不定,数值也不定。
例如,由于室温、气压、湿度的偶然波动所引起的实验结果波动;在读取滴定管读数时,估计小数点后第二位的数值,几次读数不一致;判断滴定终点时,由于个人对颜色的敏感度不同而造成的终点判断误差等,这些由于个人一时辨别的差异而使读数不一致。
这种误差在实验中无法避免,也没有什么规律,但若用统计的方法去研究,可以从多次测量的数值中找到它的统计规律性。
(3)过失误差,这是由于实验工作者工作疏忽,不按操作规程办事,过度疲劳或情绪不好等原因造成的。
例如器皿不洁净,丢损试液,加错试剂,看错砝码,记录及计算错误等等,这些都属于不应有的过失,会对实验结果带来严重影响,必须注意避免。
如已发现错误的测定结果,应予剔除,不能用于计算平均值。
1.2 误差的表示方法化学实验结束后,我们需要对所得的数据进行归纳、取舍等一系列分析处理,使测定结果尽量接近客观真实值。
(1)真实值、平均值和中位值的含义a.真实值。
真实值是一个客观存在的真实数值,因为误差是客观存在的,所以我们不可能直接通过测定的方法得到真实值。
我们往往都是进行许多次平行实验,取其平均值或中位值作为真实值,或者以公认的手册上的数据作为真实值。
b.平均值。
平均值是指算术平均值(),即测定值的和除以测定总次数所得的商。
式中——各次测定值;——测定次数。
c.中位值。
将一系列测定数据按大小顺序排列时的中间值。
若测定的次数是偶数,则取正中两个值的平均值。
(2)准确度和精密度a.准确度。
准确度表示测定值与真实接近的程度,表示测定的可靠性,常用误差来表示。
它分为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两种。
式中——测定值;——真实值。
绝对误差表示测定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相对误差表示绝对误差与真实值之比,一般用百分率或千分率表示。
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都有正值和负值,正值表示测定结果偏高,负值则反之。
在实际工作中,真实值常常是不知道的,因此无法求得实验结果的准确度,所以常用另一种表达方式来说明实验结果好坏,即精密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