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第七章 深度访谈和焦点小组访谈
第七章 深度访谈和焦点小组访谈
我怎么知道对方如何看世界而与他站在同一层次呢?
▪ 注意人的感官世界,察言观色
13
.
3
如何开始一个访谈
❖ 如何接触?
▪ 自我介绍,出示证件 ▪ 准备对方可能提问的问题
• 为什么选择他们 • 访谈的作用
14
.
3
如何开始一个访谈
❖ 开始接触的形式(场面) 是一种非结构式的访谈 避免给予太多指导性的方向,避免偏颇(先入为主) 表示愿意积极向对方学习的态度(但有伦理问题) 资料的保密或匿名性之保证 是否会得到酬劳
如问一些要受访者归纳、分类、摘要、量化或解释的问题
28
.
5
如何控制访谈的历程
如何结束一个访谈 ❖ 如何开口结束一个访谈(口语与非口语) 1.口语方式 (1)解释结束的理由 (2)问大扫除的问题(clearing-house question)
问受访者是不是已涵盖了所有的主题 (3)总结访谈内容(summarizing the interview) (4)问些与主题不相关的生活事情或评语 (5)表达个人关怀 (exhibiting concern) (6)表示感谢与满意(express thanks and satisfaction)
20
.
❖ 深度访谈过程中访问者使用的12个沟通策略
1. 自贬效应
2. 信息披露策略
3. 明确认可策略
4. 聚焦策略
5. 僵局化解策略:针对冷漠的受访者,尽量询问比较详细的 问题;针对简单回答者,注意从回答中发掘问题;遇到挑 战访问必要性的时候,可以强调许多决策者从这些意见中 受到了启发;针对受访者只提供有限信息,可以进行巧妙 追问;针对设定时限的受访者,灵活调整一下访问问题。
6
.
深度访谈的操作步骤
❖ 初步确定研究问题 ❖ 明确访谈的目的及所设计的概念和问题 ❖ 研究设计,列出达到目标所要经历的过程 ❖ 进行实地访谈 ❖ 记录与整理 ❖ 建立关于访谈内容的文件 ❖ 分析、确定收集到的资料与研究之间的关联 ❖ 确证,检查资料的信度和效度 ❖ 撰写报告
7
.
2
如何准备一个访谈
38
.
7
深度访谈的资料分析
❖ 深访资料分析的四种基本方法
1、意群确定与关键词汇选择 利用划线、打圈与进行意义标签的方式进行意群的初步确定,这一 层级的工作可以将研究所针对的核心问题的轮廓及重要因素呈现 出来。
如何准备一个访谈 2
3
如何开始一个访谈
4
问什么问题:访谈内容
53 如何控制访谈历程
3
.
第一节 深度访谈法
6
深度访谈纪录和整理
深度访谈的资料分析 7
83
深度访谈报告撰写
9
深度访谈提纲设计
4
.
1
何谓深度访谈
❖ 概念
▪ 有特定目的的会话。研究者和信息提供者重复的面对面接触, 以了解信息提供者以自己的话对自己的生活,经验或情境所 表达的观点(Taylor & Bogdan)
5
.
1
何谓深度访谈
深度访谈与个人访谈之比较
❖ indepth,比一般层次的访谈更进一步,可获取更深入的信息。 ❖ 深度访谈采用的样本更小。 ❖ 能够发现被访者给出针对某一问题具体回答的详细背景和
原因。 ❖ 深度访谈允许对被访者非言语反应进行较长时间的观察。 ❖ 深度访谈持续的时间较长。 ❖ 深度访谈的对象不同,采取的访谈问题和过程也不尽相同。 ❖ 深度访谈可能受到采访气氛的影响。
等; ▪ 如果有记录过程中的感想,可以做成旁注,或者用框框圈上,
或者以不同的字体来显示; ▪ 记录中如有实在难以准确记录的词汇,应用特殊的符号来显示; ▪ 记录应反复校对,确保准确; ▪ 现场受访者提供的一些资料是不需要详细记录的,而应记明提
供了何种资料,做何种处理,还是作为附录附后。
36
.
7
深度访谈的资料分析
个特点: 个性:长于人际关系,既不冷漠,又不浮躁; 相貌:气质、相貌中等以上,第一印象无反感; 头脑:反映敏捷、细致,有一定实战经验,善于总结
10
.
2
如何准备一个访谈
3、知识准备与试调查
知识准备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针对受访者本人的知 识与信息准备;二是针对研究所涉及的研究领域的知识准 备。
试调查可以增强对研究主题的认识,完善和修改访问 提纲, 包括尽可能详尽地设计出需要追问的问题,合理地 调整问题结构;制定出更实用的访问员指导手册,帮助访 问员掌握每个访问问题的研究深度和详细的访问要求;可 以为后期资料分析提供预编码,为制定初步的分析假设、 分析逻辑提供思路;试调查本身也可以作为访问员培训、 研究人员深入理解研究主题的一个过程。
▪ 访谈者建议几个可能的现象、选择、或发生的情形,让受访 者猜想自己面对这种选择的态度或行为反应
19
.
4 问什么问题:访谈的内容
四. 如何让受访者愿意回答问题(Minichiello et. al.)
▪ 受访者能“丰富响应的是一些含『如何(how)』、『何时 (when)』、『什么(what)』等开放式的问题,而不是一些一 些无法回答的『为何(why)』问题”
11
.
2
如何准备一个访谈
4、事物准备 访问工具的准备:提纲、充足的录音设备、记录用的笔记 本、礼品或礼金。
身份证明准备 访问地点准备 访问对象信息 访问持续时间设定,大多在1-2小时。
12
.
2
如何准备一个访谈
5、与受访者建立良好的关系 ❖ 先建立亲和关系 ❖ 建立关系的方法
▪ 了解对方看待世界的方式,如同心理咨询师看待其案主一般 ▪ 对等地沟通你的理解 ▪ 和对方站在同一个层次,较易引导其谈话意愿
37
.
7
深度访谈的资料分析
❖ 深访初步分析 5、对一种共同关注的现象原因的解释,这种解释基于什
么视角?形成这一视角的原因与依据是什么? 6、一种问题构成的逻辑层次;不同问题间的关联性及其
原因;问题的流程和展开的样式,一个行为、工作、持 续的问题在时间序列意义的前后环节分布及每一个环节 应然与实然的状态。
从比较一般、随意、宽泛的话题入手,让受访者参与会话, 再逐步汇聚到采访员所关心的核心话题上,进行深入递进 的挖掘,是逐渐聚焦的访谈方式。注意在实际的访问应用 中,深入挖掘点可能不止一个。
27
.
5
如何控制访谈的历程
三.说故事式(Story telling ) 1.设定好开始和结束点 2.访谈者使用两类问题 (1)描述性的问题 (2)要受访者对他们经验/经历的原始数据进行更复杂的分析,
1、确定访谈对象 2、挑选访问者 3、知识准备与试调查 4、事物准备 5、与受访者建立良好的关系
8
.
2
如何准备一个访谈
1、确定访谈对象
选择受访者的基本要义就是找到“能够有助于研究者 洞悉研究主题深层意义”的人。
选取受访者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现场观察,一种是通 过推荐。
9
.
2
如何准备一个访谈
2、挑选访问者 一般来说,要求从事深访访问工作的访问员具有以下三
1.像一般的会话模式
2.访谈者在访谈前及访谈中必须对访谈的结构和控制做某些 抉择
(1)决定上一个访谈的互动在下个访谈中要延伸到什么程度 (2)决定前次访谈的经验和讯息在这次访谈的结构和内容中被允
许的程度 (3)如何重新回到一个主题或问题,以及要不要有访谈的指引或
顺序表
26
.
5
如何控制访谈的历程
二.漏斗式(Funneling)
31
.
影响访谈效果的三个要素
1.参与者的行为 (1)访谈者的责任(R):搜集资料 (2)受访者的责任(E):提供信息、举证 (3)物理特性(对R、E):外表、技能、习惯(性)、口语 (4)认知情感的特性(对R、E):态度、动机、智慧、精神状态、
感觉
32
.
影响访谈效果的三个要素
2. 讯息的成分 访谈的内容是R和E双方在访谈情境中的知识和目的交汇而 构成
29
.
5
如何控制访谈的历程
如何结束一个访谈 2.非口语的结束技巧
包括看看表、在坐位上直立好像准备要移动、把笔盖合上 或笔记合起来、把录音机关掉,握手表示谢谢
30
.
5
如何控制访谈的历程
如何结束一个访谈 其它注意事项 1.不管访谈是否令人满意,访谈者应表现出尊重及感谢受访
者的故事、数据或分享 2.不一定要等时间到,或得到全部讯息才结束 3.访谈者应谨守所做的承诺,不致让受访者有被利用的感觉
传播学研究方法
Communication Research Methods
第七章 深度访谈与 焦点小组访谈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新闻传播系 ema1il:popzhang@
张学波
.
Contents
▪第一节 ▪第二节
深度访谈法 焦点团体/小组访谈法
2
.
第一节 深度访谈法
1
何谓深度访谈
议题是在研究者经验之外,或过于技术性 6.问题涉及个人的隐私
23
.
4 问什么问题:访谈的内容
五.没有回答问题(non-answering) ❖ 如何因应 1.改变策略,或重新叙述问题 2.如果仍然无效,可以巧妙地问受访者为什么没有回答 3.要有心理准备,受访者也会反过来问题,为什么要问这个问题
24
17
.
4 问什么问题:访谈的内容
二.访谈中怎么提问 1.描述性提问(descriptive questioning) 2.结构性的提问(structural questioning) 3.对比式提问(contrast questioning)
18
.
4 问什么问题:访谈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