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学必修2《元素周期表》知识点总结
知识回顾:
1、原子的结构:
●原子是由原子核和电子组成;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组成
●原子的质量集中在原子核上,电子的质量很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一个质子带一个单位的正电荷,一个电子带一个单位的负电荷,中子不带电,所以
原子对外显中性
2、元素的定义:
具有相同核电荷数(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
一、元素周期表的结构
1、原子序数
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
2、周期
●按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把电子层数相同的元素自左向右排成横行,每行叫做一个
周期。
●元素周期表共有七个周期,从上到下依次命名为第一周期、第二周期等
从上到下行数
名称元素种数原子的电子
层数
同周期内元素原子序数变
化规律
常用名又名
1 第一周期短周期
2 1 从左到右依次增大
2 第二周期8 2
3 第三周期8 3
4 第四周期长周期18 4
5 第五周期18 5
6 第六周期32 6
7 第七周期7
3、族
●按电子层数递增的顺序,把不同横行中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由上而下排成纵行,
每一个纵行称为一个族.共18行
●元素周期表共有十八个纵行,除8、9、10三个纵行叫第Ⅷ族外,其余每个纵行各为
一个族,它们又被划分为十六个族。
●族分为主族和副族,主族用罗马数字加“A”表示,如ⅠA族;副族用罗马数字加”B”
来表示,如ⅡB。
0族和Ⅷ族则不加“A”或“B”
注意:① 1,2行对应为ⅠA,ⅡA;13---17行对应为ⅢA---ⅦA
② 3---7行对应为ⅢB ---ⅦB;11,12行对应为ⅠB,ⅡB。
③ 8,9,10对应为Ⅷ
④ 18行对应0族
二、元素的性质与原子结构
1、碱金属元素
知识回顾:Na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从上到下原子的电子层数在增加,原子半径逐渐增大,所以失电子的能力逐渐增强
●从上到下金属性逐渐增强(金属性包括
●碱金属元素的化学性质
R+2H2O====2ROH+H2
4Li+O2====2Li2O
4Na+O2====2Na2O(缓慢氧化)
Na+O2==△===Na2O2
2、卤族元素
●从上到下电子层数依次增加,原子半径依次增加,所以得电子的能力也依次减弱,
即非金属性依次减弱(非金属性包括
●单质溴是唯一在常温常压下呈液态的非金属单质
●卤素的化学性质
X-+Ag+======AgX↓(AgCl为白色沉淀,AgBr为淡黄色沉淀,AgI为黄色沉淀)
X2+H2O=====HX+HXO
F2+H2O=====HF+O2
Fe+Cl2=====2FeCl3
Fe+I2=====FeI2
三、核素
1、质量数
将原子核内所有质子和中子的相对质量取近似整数值相加,所得到的数值叫质量数质量数(A)=质子数(Z)+中子数(N)
2、核素
具有一定数目质子和一定数目中子的一种原子叫做核素
3、同位素
●质子数相同而中子数不同的同一元素的不同原子互为同位素
●当某种元素具有两种或两种以上天然、稳定的同位素时,无论是在单质还是在化
合物里,任意一种同位素在该元素内所占的原子数目百分比都不变
4、同素异形体
指同种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它们之间互称为同素异性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