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度和时间的测量》课时练习
1.如图,某校初三同学正在举行升旗仪式,根据图片估计该旗杆高度为( )
A.4 m
B.7 m
C.12 m
D.20 m
2.使用拉伸了的软塑料尺测物体的长度,测量的结果将( )
A.比真实值偏小
B.比真实值偏大
C.不受影响
D.和真实值完全一样
3.关于测量长度、时间时产生误差的原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只与测量工具有关
B.只与测量人有关
C.与测量工具和测量人都有关
D.与被测物体有关
4.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旗为长方形五星红旗,如图是天安门广场升旗仪式的场景,根据图片提供
的信息估测该国旗的宽度,下列数据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 )
A.1.3 m
B.3.3 m
C.4.8 m
D.5.5 m
5.下列各过程最接近1 h的是( )
A.人眼迅速一眨
B.人正常步行5 km
C.汽车正常行驶10 km
D.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一周
6.历史上把如图示意的长度定为1英寸,1英寸约为( )
A.2.5 km
B.2.5 m
C.2.5 dm
D.2.5 cm
7.小明用刻度尺测得一支水性笔的长度为14.10,但漏写了单位,这个单位应是( )
A.cm
B.km
C.m
D.mm
8.小蒋同学参加中考体育测试,结果最可能达到的是( )
A.掷实心球成绩为40 m
B.立定跳远成绩为10 m
C.跳绳1 s跳100次
D.1 000 m跑步用时4 min
9.某同学测量了一些数据,但是忘了写单位。
请你帮他补上合适的单位并完成单位换算:
(1)半场足球赛时间45 = h= s。
(2)一间教室的高约3 = μm。
10.给下列测量数据填上适当的单位。
(1)一支新铅笔的长度是0.175 。
(2)课本的厚度是7.2 。
(3)课桌的高度是78 。
11.体育老师对全班同学进行了一次体育技能模拟考试。
如图,停表显示的是一位同学跑完400 m
所用的时间,则该同学跑完400 m所用的时间为 s。
12.如图所示,要正确测出物体A的长度,应选(填“甲”或“乙”)图,
物体A的长度为。
13.测量细铜丝的直径时常采用“测多算少”的方法,如图所示,所绕若干圈铜丝的长度为
cm。
若在将细铜丝缠绕在铅笔上的过程中,有重叠现象,则测出的细铜丝的直径将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14.小明用塑料卷尺测一张桌子的长度,他不怕麻烦测了五次,这是为了。
五次测量记
录分别是:75.1 cm、75.2 cm、75.1 cm、77.2 cm、75.3 cm,但以上测量记录有一次记错了,是第次。
排除错误数据后,桌子的长度应记作。
15.有两位同学测同一支钢笔的长度,甲测得的结果是1.282 dm,乙测得的结果是1.28 dm,那么:
(1)若这两位同学在测量时都没有出现错误,则结果不同的原因是。
(2)如果这两位同学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都是1 mm,则同学的测量结果是错误的,
原因是。
16.如图,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读数时视线正确的是(填“A”或“B”),测出该物体
的长度是 cm。
参考答案
1.答案为:B.
2.答案为:A
3.答案为:C
4.答案为:B
5.答案为:B
6.答案为:D
7.答案为:A
8.答案为:D
9.答案为:(1)min=0.75h=2 700s。
(2)3m=3×106μm。
10.答案为:(1)m。
(2)mm。
(3)cm。
11.答案为:99.8。
12.答案为:甲,2.05 cm。
13.答案为:1.90,偏小。
14.答案为:减小误差,四,75.2 cm
15.答案为:(1)这两位同学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不同。
(2)乙,没有估读到分度值下一位。
16.答案为:B,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