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大学环境科学、环境工程专业第三次物理化学小考答案一、选择题1、氯化镁可以采用基本单元MgCl 2或21MgCl 2。
在一定温度和无限稀释的水溶液中,两者的极限摩尔电导率存在下列关系:2∞Λm (21MgCl 2)( b )∞Λm (MgCl 2)选择填入:(a) >; (b) =; (c)<; (d) 二者之间无一定的关系2、在一定条件下,强电解质AB 的水溶液中只存在A +和B -两种离子(H +、OH -与它们相比较完全可忽略不计)。
已知A +与B -运动的速率存在下列关系:υ+ = 1.5υ- 。
则B -的迁移数t -=( a )。
选择填入:(a) 0.40; (b) 0.50; (c) 0.60; (d) 0.70 3、在300K ,无限稀释的水溶液中,极限摩尔电导率∞Λm 最大的正离子是( d )。
选择填入:(a) Na +; (b) 21Mg 2+; (c) 31La 3+; (d) H +4、在25℃时,若要使电池 Pt|H 2(g, p 1)| HCl 水溶液| H 2(g, p 2) Pt 的电动势E 为正值,则必须使( b )。
选择填入:(a) p 1=p 2; (b) p 1>p 2; (c) p 1<p 2; (d) p 1和p 2都可任意取值5、25℃时的水溶液中,当b (NaOH) = 0.10mol·kg -1时,其正、负离子的平均活度系数±γ=0.766,则正、负离子的平均活度±a =( b )。
选择填入:(a) 0.766; (b) 7.66⨯10-2; (c) 7.66; (d) 15.32⨯10-26、在电解池的阴极上,首先发生还原作用而放电的是( c )。
选择填入:(a) 标准还原电极电势最大的反应;(b) 标准还原电极电势最小的反应; (c) 极化电极电势最大的反应; (d) 极化电极电势最小的反应7、已知25℃时电极反应(1) Fe 2+ + 2e -Fe(s)的标准电极电势O 1E =-0.439V(2) Fe 3+ + e -Fe 2+的标准电极电势O2E = 0.770V(3) Fe 3+ + 3e -Fe(s)所对应电极的标准电极电势=+O)}Fe(s |Fe {33E ( b )。
选择填入:(a) 0.331 V ;(b) -0.036V; (c) -0.331V; (d) 0.036V8、25℃时电池反应:H 2(g, 100kPa) + 0.5O 2(g, 100kPa) H 2O{1,p (环)=100kPa}所对应的电池的电动势E 1=1.229V 。
25℃时电池反应:2H 2O{1,p (环)=100kPa }2H 2(g,100kPa) + O 2(g,100kPa) 所对应电池的电动势E 2=( c )。
选择填入:(a) -2.458V; (b) 2.458V; (c) -1.229V; (d) 1.229V9、对弯曲液面所产生的附加压力∆p 一定是( d )。
选择填入:(a) 大于零;(b) 等于零;(c) 小于零;(d) 不等于零10、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将表面活性物质加入溶剂中后,所产生的结果必然是( a )。
选择填入:(a) T c )/(∂∂σ <0,正吸附; (b) T c )/(∂∂σ>0,负吸附;(c) T c )/(∂∂σ >0,正吸附; (d) T c )/(∂∂σ<0,负吸附二、填空题1、在A 和B 两个串连的电解池中,分别放有物质的量浓度为1mol·dm -3的AgNO 3水溶液和1mol·dm -3的CuSO 4水溶液。
两电解池的阴极皆为铂电极,阳极分别为Ag(s)和Cu(s)电极。
通电一定时间后,实验测出在A 电解池的铂电极上有0.02mol 的Ag(s)析出,B 电解池的铂电极上必有( 0.01 )mol 的Cu(s)析出。
2、在温度、溶剂一定时,当某强电解的物质的量浓度c ( c 无限趋近于零 )时,该强电解质的∞Λm 趋于定值。
3、一个原电池必有两个电极。
相对而言,电势高的电极称为( 正极 );电势低的电极称其为(负极)。
4、25℃时,E O[Cl -{a(Cl -)=1}|AgCl(s)|Ag] = 0.2221V , E O {Cl -{a (Cl -)=1}|Cl 2(g,p =100kPa)|Pt = 1.358V 由上述两电极在25℃组成电池时,该电池的阳极为( AgCl 电极 ),电池的表示式为( Ag|AgCl(s)|Cl{a (Cl -)=1}|Cl 2(g, p =100kPa)|Pt ),电池的电动势E =( 1.1359 )V 。
5、在一定温度下,液体分子间的作用力越大,其表面张力( 越大 )。
6、不论是分散在大气中的小液滴和小气泡,或者是分散在液体中的小气泡,以及在毛细管中的凹液面和凸液面,它们所承受附加压力∆p 的方向,皆是指向( 弯曲液面曲率半径的中心 )。
7、在一定T 、p 下,一个小液滴滴在光滑的固体表面上,可以迅速地平铺在固体表面上,此过程可以视为气-液界面和固-液界面取代固-气界面的过程。
若已知固体和液体的表面张力分别为σs -g 和σl -g ,固-液界面张力为σs -l ,铺展的面积为A ,则此铺展过程的表面吉布斯函数变∆G (表面)= ( A (σg -l + σg -l -σs -g )三、简答题1、 在两支水平放置的毛细管中间皆放有一段液体,如附图所示。
a 管中的液体对管的内壁完全润湿;b 管中的液体对管的内壁完全不润湿。
若皆在两管的右端加热时,管内的液体各向哪一端流动。
为什么?当在毛细管的右端加热时,右端的毛细管膨胀而使液面的曲率半径r 变大;液体的温度升高而使其表面张力σ变小。
由∆p =2σ/r 可知,上述两因素皆使加热端弯曲液面的附加压力∆p 在数值上变小,因而破坏了原来的平衡。
由于a 管内两端的∆p 皆指向气体,使管内液体向左流动。
b 管内两端的∆p 皆指向液体,而使管内液体向右流动。
2、在一定的温度和大气压力下,半径均匀的毛细管下端,有两个大小不等的圆球形气泡,如右图所示,试问在活塞C 关闭的情况下,将活塞A 、B 打开,两气泡内的气体相通之后,将会发生什么现象?并解释其原因。
两气泡连通后,由于大气泡的附加压力小于小气泡的附加压力,大气泡将会变得更大,而小气泡将会变得越来越小,直到小气泡收缩到毛细管口,其液面的曲率半径与大气泡的曲率半径相等时为止。
四、计算题1、已知25℃时,纯水的电导率κ=5.50⨯10-6S ·m -1,无限稀释时H +和OH -的极限摩尔电导率∞Λm 分别为349.82⨯10-4S ·m 2·mol-1及198⨯10-4S ·m 2·mol -1,纯水的密度ρ=997.07kg ·m -3,水的摩尔质量M =18.015⨯10-3 kg ·m -1。
试求25℃时水的离子积K W 为多少?解:25℃时,水的物质的量浓度c = ρ/M = 997.07 kg ·m -3/18.015⨯10-3 kg ·m -1=55.347⨯10-3 mol ·m -3=55.347 mol ·dm -3 纯水的摩尔电导率:Λm = κ/c = 5.50⨯10-6S ·m -1/55.347⨯10-3 mol ·m -3=9.9373⨯1011S ·m 2·mol -1 水是一种弱电解质,只有极少量的水分子发生如下电离:H 2O(l) H + + OH - c (1-α) αc αc 25℃时水的极限摩尔电导率:∞Λm = ∞Λm (H +) + ∞Λm (OH -)= (349.82 + 198.0) ⨯10-4S ·m 2·mol -1=547.82⨯10-4S ·m 2·mol -125℃纯水的电离度: 9411m m 10814.11082.547109373.9---∞⨯=⨯⨯ΛΛ=α 选用c O =1 mol ·dm -3为标准状态,纯水的活度a (H 2O) = 1, 纯水中H +和OH -的平均活度系数:O O ±-+±====c ac c ac a a //)OH ()H (,1γγ水的离子积:14292W 10008.1)347.5510814.1()/(--O ⨯=⨯⨯===c ac K K a2、25℃时,Ag 2O(s)标准摩尔生成焓O∆m f H = -31.0 kJ ·mol -1,标准电极电热Ag}|O(s)Ag |OH {2-O E = 0.343V ,Pt)|(g)O |O H ,OH (22-O E = 0.401V 。
在空气中将Ag 2O(s)加热至什么温度,才能发生下列分解反应?Ag 2O(s) 2Ag(s) + 0.5O 2(g)假定此反应的∆r C p ,m = 0,空气中氧气的分压力p (O 2) = 21.278kPa 。
解:为求上述反应的O∆m r S ,需将上述反应设计成原电池。
阳极反应:2OH -(a 1) H 2O(1)+0.5 O 2(g)+2e -;阴极反应:Ag 2O(s)+ H 2O(1)+ 2e -2Ag(s)+ 2OH -(a 1)两电极反应中OH -的活度相等,这两个电极反应之和则为题给反应。
可设计成下列单液电池:Pt|O 2(g)|NaOH 溶液| Ag 2O(s)|Ag25℃时,原电池的标准电动势:E O = Ag}|O(s)Ag |OH {2-O E -Pt)|(g)O |O H ,OH (22-O E =0.343V -0.401V = -0.058VO∆mr G = - 2F E O = -2⨯96485⨯(-0.058) J ·mol -1=11192 J ·mol -1 O ∆mr S =(O ∆m r H -O ∆m r G )/T =(31.0⨯103-11192) J ·mol -1/298.15K=66.44J ·K -1·mol -1 由于∆r C p,m = 0,故O ∆m r H 及O∆m r S 皆不阻碍T 而变。
Ag 2O(s)发生热分解温度T 可由下式求出。
)(m r T G ∆=2/12m r }/)O (ln{)(O O +∆p p RT T G = (O ∆mr H -T O∆m r S )2/12}/)O (ln{O +p p RT < 0由上式可得: T >5.02mr mr }/)O (ln{O O O-∆∆p p RT S H =1-1--13K m ol J )21278.0ln 314.85.04.66(m ol J 1031∙∙⨯-∙⨯=425.40K即Ag 2O(s)在空气中,当温度高于425.40K 时开始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