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防震减灾知识竞赛试题(100题)

防震减灾知识竞赛试题(100题)

防震减灾知识竞赛试题(100题)“防震减灾”知识竞赛试题(100题)1.地震时,人们往往先感到颠簸,随后才感到晃动,(A)的到达警告人们尽快做出防备。

A.纵波B.横波C.面波2.在商场、书店、展览馆、地铁等处避震,应选择(B)的柜台、商品(如低矮家具等)或柱子边,以及内墙角等处就地蹲下,用手或其他东西保护头部。

A.玻璃B.结实C.塑料3.在影剧院、体育馆等处避震,应就地(B)或趴在排椅下。

A.站立B.蹲下C.快跑4.在操场或室外遇到地震时,可原地不动蹲下,双手保护(A)。

A.头部B.腹部C.胸部05.在操场或室外遇到地震时,注意避开高大建筑物和(C)。

A.楼房B.房屋C.悬挂物6.在户外避震应就近选择(B)避震,蹲下或趴下,以免摔倒。

A.堡坎下B.开阔地C.广告牌下7.当地震引起火灾时,要用(B)捂住口鼻,逆风匍匐逃离火场。

A.布B.湿毛巾C.纸8.地震发生后,应当(C)。

A.传播谣言B.听信谣言C.从不同媒介了解地震的情况9.地震发生时,以下那种手段能有效避免次生灾害发生(A)。

A.切断电源、燃气源、火源B.切断水源C.关好门窗10.在地震发生时人们首先要保护的身体部位是(A)。

A.头部B.胸部C.双手11.地震时人会站立不稳,此时应该(B)。

A.使劲跑B.蹲在地上C.叫喊12.地震发生后,从高楼撤离时应当(A)。

A.走安全通道B.跳楼C.乘坐电梯13.在楼房遇到地震时应该(C)。

A.跳楼B.躲在窗下C.用枕头或软垫护住头部,就近躲在床、桌下或厨房、卫生间、储藏室等小开间内14.在学校上课遇到地震时,要迅速抱头、闭眼、躲在各自的(B)。

A.窗户边B.课桌下或桌旁C.过道上105.地震发生时,要保持清醒,头脑冷静,就地避险,不可冒然外逃,以下最不安全的地方是(C)。

A.床下B.桌子底下C.窗子边16.乘坐正在行驶的电(汽)车内遇到地震时,(B)。

A.跳车B.要降低重心,躲在座位附近,等地震过去后再下车C.站在原地拉紧扶手,等地震过去后再下车17.户外避震时,下列哪个方法是错误的?(C)A.远离高大建筑B.避开吊灯、广告牌等悬挂物C.尽快跑回屋内18.室内避震时,下列哪个方法是错误的?(C)A.立即躲到桌子下B.立即关闭煤气C.立即到阳台上躲避19.当你在电影院看电影时,突然遇到地震。

下列哪个避震措施是正确的?(A)A.保持冷静,保护头部,躲在坚固座椅下B.立即越过座椅,快速冲向逃生通道C.寻找影院管理人员,问问看该怎么做20.地震发生后,你很幸运没有被压埋也没有受伤,但你知道附近有很多人被压埋,需要救助。

此时,你该怎么办?(A)A.按“先近后远、先易后难”的原则逐一施救B.见一个救一个C.先救熟悉的人,再救陌生人21.在地震废墟中,发现一个受伤人员需要帮助。

下列措施中哪个是正确的?(A)A.首先询问他身上哪里受伤了B.立即设法开展救援C.立即设法替他疗伤22.在施救过程中,当发现压埋人员时,应首先采取下列哪项?(C)A.首先询问他身上哪里受伤了B.立即用力把他从废墟中拉出来C.首先清除压埋人头部周围的压埋物,使其呼吸通畅23.当在同一废墟中发现多名压埋人员时,应采取的最正确的措施是(C)。

A.逐个施救,直至把他们全部救出B.先去救压埋浅的,再去救压埋深的C.先设法使压埋人员的呼吸通畅,然后再想办法施救24.在营救过程中,当在废墟中发现有人被压埋得较深,难以独自施救,此时最正确的施救措施是(C)。

A.不怕困难,继续施救B.立即去找人帮忙C.在人员压埋处做好标记,然后设法找专业人员前来施救205.如果在地震中不幸被压埋,此时最不应该采取的措施是(C)。

A.检查身体,看自己是否受伤B.检查看看压埋空间里是不是还存在不稳定的建筑构件C.持续呼救,希望外面有人有听见26.我国古代的地动仪是世界上最早的地震仪,它出现在距今(C)。

A.两千多年前B.五百多年前C.一千八百多年前27.一个05级地震释放的地震波能量相当于1颗二次大战时投向日本广岛的原子弹。

19905年1月17日日本阪神大地震的震级为7.2级,释放的地震波能量相当于多少颗二次大战时投向日本广岛的原子弹?(C)A.10颗B.100颗C.1000颗28.我国不断推进“一带一路”区域地震监测台网建设和地震观测技术培训。

以下国家中,(C)没有接受过我国的援助。

A.巴基斯坦B.尼泊尔C.俄罗斯29.我国古代的地动仪是谁发明的?(C)A.李四光B.沈括C.张衡30.绝大多数的地震属于构造地震,它形成的原因是(C)。

A.火山爆发B.地下的鳌鱼翻身C.地下岩石在构造力的作用下破裂或沿断层错动31.地震有大小之分,对全世界也好,对一个地区也好,总是(A)。

A.大的地震少,小的地震多B.小的地震少,大的地震多C.大小地震的数目都一样32.如果你正在上课,突然发生了强烈地震,你应该(C)。

A.立即跑出教室B.把椅子举起来保护头部C.躲在课桌下面33.堰塞湖是(C)造成的湖泊。

A.放炮开山B.人工挖掘C.地震引起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堵塞江河34.以下堰塞湖抢险避险创造了世界上处理大型堰塞湖奇迹的是(A)。

A.汶川地震唐家山B.叠溪地震大小海子C.泸定磨西地震305.以下哪一种灾害最具瞬间突发性?(C)A.旱灾B.洪灾C.地震灾害36.汶川地震属于(B)地震。

A.火山B.构造C.陷落37.世界上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天然地震属于(B)地震。

A.陷落B.构造C.火山38.按震源深度划分,世界上绝大多数地震属于(C)。

A.中源地震B.深源地震C.浅源地震39.地震是地球的(C)运动的结果。

A.外部B.地壳C.内部40.历史上的唐山7.8级地震的发生日期是(A)。

A.1976年7月28日B.1966年7月28日C.1986年7月28日41.震级相差一级,释放能量相差约(C)倍。

A.10B.20C.3242.在所有自然灾害中,对人员伤亡来说,被称为群灾之首的是(B)。

A.洪灾B.地震灾害C.火灾43.世界上最不容易发生地震的地方是(C)。

A.南极B.北极C.南、北极44.从历次大地震来看,地震后在城市造成最严重、最普遍的次生灾害是(C)。

A.毒气污染B.交通瘫痪C.火灾405.2008年05月12日14时28分,在四川汶川县发生(C)地震。

A.7.6级B.B.7.8级C.C.8.0级46.全球分布最广、发生地震最多的地震带是(A)。

A.环太平洋地震带B.欧亚地震带C.海岭地震带47.地震后发生次生灾害十分突出的地方是(C)。

A.乡镇B.森林C.城市48.地震三要素是指(B)。

A.地点、震级、烈度B.时间、地点、震级C.地点、震级、深度49.被称为衡量地震破坏程度“尺子”的是(C)。

A.震中B.震源C.烈度050.地震发生时,人们最先感受到的地震波是(A)。

A.纵波B.横波C.面波051.地震造成人员伤亡的最主要原因是(A)。

A.各类建(构)筑物的破坏和倒塌B.大地震动C.地面开裂052.一次地震在距震中不同的地方可能有不同等级的烈度,而震级有(A)个。

A.1B.2C.6053.强震指的是(C)。

A.8.0级及以上地震B.7.0级及以上地震C.6.0级及以上、7.0级以下地震054.地球由表及里可分为(A)三层。

A.地壳、地幔、地核B.地壳、地核、地幔C.地幔、地核、地壳0505.按地震成因划分,目前世界上发生的地震主要属于(A)类型。

A.构造地震B.火山地震C.塌陷地震056.地震时释放的能量以弹性波的形式从震源向四面八方传播,这种因地震而产生的介质波动叫(B)。

A.烈度B.地震波C.扩散波057.据统计,(A)以上的地震发生在岩石圈中,其余的发生在地幔上部。

A.90%B.80%C.70%058.地震是一种自然现象,它是(A)的一种表现形式。

A.地球内部物质运动和能量释放B.地下水过度开采C.天气突然变化059.震级大于(C),造成不同程度地震灾害的地震,称为破坏性地震。

A.3级B.4级C.05级60.一次地震发生,(C)越大,对地面造成的破坏越大。

A.震源深度B.震中距C.震级61.以下哪一部法律规章及其一系列的配套法规的制定,标志着我国防震减灾工作进入了法制化管理的阶段?(B)A.《破坏性地震应急条例》B.《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C.《发布地震预报的规定》62.国家对地震预报实行统一发布制度,地震短期预报和临震预报由(C)发布。

A.中国地震局B.省、自治区、直辖市地震局C.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63.在选择建筑物的地基时,应避开(C)。

A.坚硬的土地B.地下水位较深的地方C.活断层通过的部位及附近64.建筑物的地基应选在(B)。

A.旧沙滩上B.基岩完整且稳定的地方C.活动断裂带上605.检查和加固住房时,应当(A)。

A.检查自家住房有没有不利抗震的地方,并摸清周围环境的情况B.多用水泥和钢板C.使用轻体砖加固66.我国建筑物抗震设计的原则不包括(C)。

A.小震不坏B.中震可修C.建筑物全面抗震67.减轻地震灾害的工程性措施包括(C)。

A.开展防震减灾知识宣传B.制定防震减灾规划C.对建设工程进行抗震设防68.1994年联合国大会决议将国际减灾日定为(A)。

A.每年10月的第二个星期三B.每年11月的第二个星期三C.每年8月的第二个星期三69.1930年,中国自行建设的第一个地震台是(C)。

A.泰安地震台B.香山地震台C.鹫峰地震台70.在近年来发生的地震灾害中,被摧毁的房屋中属于豆腐渣工程的屡见不鲜,主要原因不包括(C)。

A.不按标准施工B.偷工减料C.地震震级太大71.震级和烈度是衡量地震的两把“尺子”。

震级指地震释放能量的大小;烈度是指地震影响和破坏的程度。

一次地震有(C)。

A.一个震级一个烈度B.多个震级一个烈度C.一个震级多个烈度72.以下关于地壳的说法正确的是(B)。

A.地壳是厚度均匀的坚硬外壳B.地壳是岩石层的一部分C.海洋地壳比陆地地壳厚度大73.下面哪种结构的抗震性能较好?(B)A.砖混结构B.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C.生土结构74.对地震时处于黑暗窒息、饥渴状态下埋压过久的人,救出后正确的护理方法是(A)。

A.蒙上眼睛,慢慢进食,处于自然呼吸状态B.尽快拖出来进食C.尽快拖出来输氧705.地震时遇到毒气泄漏应用湿布捂住口鼻(A)逃离。

A.沿逆风方向尽快B.沿顺风方向尽快C.不择方向尽快76.我国处于(A)两大地震带之间,地震活动频率高、强度大、震源浅、分布广。

A.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地中海—欧亚地震带B.环太平洋地震带和海岭地震带C.台湾地震带和海岭地震带77.当地震发生时你在家里(楼房),应如何避震(A)。

A.躲在坚固家具的下面,空间相对狭小的房间,如卫生间、厨房B.去楼道C.原地不动78.震后被埋压时求生的对策是(C)。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