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教育创新思维探析
概要:在新形势下,美术教育较传统而言被斌予了新的内涵,这对从事美术教育和教学的广大教师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小学美术教育只有从儿童特点出发,结合生活实际,培养儿童的创造性思维,才能适应现代教育的要求,才会与素质教育相适应。
本文中,笔者就对自身多年工作经验进行总结,浅析在小学美术教育中如何更有效的对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进行培养。
一、创新思维的定义
创新思维即是思维的独创性。
它是指思维活动的创新精神。
在实践中,除善于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外,更重要的是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创新思维强调的是思维的过程。
创新思维最大的特点是解决问题时的“独特性”“新颖性”。
美术创新思维是人们住创造美术作品、解决美术问题的过程巾所表现的一种思维形式。
美术创新思维包括:
(1)灵活性:主要表现为善于转换美术问题的解决方案或对某个美术问题提供多种解法。
(2)精致性:主要表现为对已有的美术作品进行改进。
(3)流畅性:主要表现为存美术学习与美术创作过程巾,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产生许多想法和念头。
二、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措施
1.转变美术教育观念
当前我国教育改革的首要任务就是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的实施。
教师的教育观念是素质教育实施的关键。
素质教育能够实现有效地知识传递和创新,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非常重要。
现今社会是一个竞争非常檄烈的社会,创新能力是在这个社会上生存所必须的一种能力。
因此,培养人们的创新能力应该从小学开始。
换句记我兑,人们只有具备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才可以推动社会的发展。
所以,创新教育就是从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而缺乏创新素质的美术教师不能成为合格的教师。
缺乏创新素质的教师也不可能引导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2.通过扩展思维空间来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
新课程改标准中规定要让学生了解美术多样的表现形式。
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其主要方式就要让学生多接触各式各样的艺术创作作品,认识艺术创作没有一个固定、标准的答案。
让:学生从视觉感受中受到丰富的影响,思维受到启迪,进而更主动、更自由地去进行美术创作。
比如在《黑与白》这一课中,让学生欣赏各种各样的黑白图形,包括足球、太极图、水墨泼匦等等,学生从这些作品中感受到“黑与白”组合的神奇,也更深刻地理解艺术可以以丰富多样的形式表现出来,这无形中也就让学生知道艺术的创作形式,进而使得他们在今后的学习中更自主地学习,展开思维想象力,将丰富的想象付诸于实践创新活动中。
3.设立竞争机制,体现学生的创新能力
现代社会的发展,需要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人才,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及能力,是一件复杂而艰巨的工作,所以要求教师必须也要有创新意识,在教育教学中,要根据学生实际能力,要敢于探索,大胆创新,所以我们将竞争引入课堂教学活动中,竞争意识是一种进取性和显示性的个性心理的表现,竞争就是争取超过别人而获得成功,这种意识可以调动人的内在积极因素,向成功的方向努力。
在美术课上,笔者常常将有创新思维,表现形式有创新的学生及作品,请到前面展示给其他学生观看,并给他们在美术课上选同桌学习的一次机会,作为奖励,并激励到:“还有哪位同学的作品更有创新思维的,老师还会请你到前面介绍自己作品,咱们来个小组比赛,看看哪个组想象丰富,表现的有新意”。
以激励其他学生积極思考,激活创新思维。
4.创建科学而合理的评价机制
在小学阶段,学生比较注重老师的评价,会因为老师的肯定而提高学习的兴趣,也会因为老师的否定而失去美术创作的信心。
这就要求老师对学生的创作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摒弃旧的、单一形式的评估标准,应对学生创作的独立性、动手能力、积极性等方面进行综合评定,还应考虑不同天分、不同特点的学生在创作过程中取得的进步情况,让每一个学生都感受到成功带来的喜悦,从而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引进竞争机制,对特别优秀的学生进行表扬,以此激励其他学生积极思考,不断创新。
5.营造有助于创新思维能力培养的氛围
在小学时期,孩子对外界的认识基本上还处于感性阶段,其感性认识来源于千奇百怪、丰富多彩的大自然和社会活动。
因此,在美术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营造外部环境,来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比如带领学生回归大自然,与大自然亲密接触。
教师应通过各种途径鼓励幼儿用感官去接触大自然,感受那变化万千的云朵、色彩斑斓的花儿、奇趣无比的昆虫世界等。
另外,孩子在接触和了解了一年四季大自然的变化之后,可以自主地选择自己喜爱的材料,既可以用水彩笔描绘出心中的四季变化,也可以用橡皮泥捏塑出蝴蝶、假山等泥像来。
教师应鼓励孩子多看、多接触、多尝试,从而丰富孩子的感性经验,激发孩子的想象力,拓展其视野,为培养创新思维打下基础。
6.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示范作用
小学美术教育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前提下,首先教师要做到自身的创新,教师肩负着为小学生传授美术知识、培养美术能力的双重任务,小学生的模仿能力强,教师做到创新,学生就会对教师行为模仿,这些从根本上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都有促进作用。
三、结语
总之,在新形势下,美术教育较传统而言被斌予了新的内涵,这对从事美术教育和教学的广大教师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小学美术教育只有从儿童特点出发,结合生活实际,培养儿童的创造性思维,才能适应现代教育的要求,才会与素质教育相适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