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山西省吕梁市离石区2020年(春秋版)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试卷D卷

山西省吕梁市离石区2020年(春秋版)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试卷D卷

山西省吕梁市离石区2020年(春秋版)八年级下学期语文期末试卷D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4题;共8分)1. (2分)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A . 狼藉匡骗一泻千里苦心孤诣B . 渲泄诀别煞有介事不屑置辩C . 噩耗独裁神彩奕奕眼花缭乱D . 荫庇标致毛骨悚然名副其实2. (2分)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 然而,即使是那些被称之为明星的企业,它们也有走麦城的时候。

B . 他好久没说话,潦草地吃着山楂片,神情有些沮丧。

C . 从事这项科研,年轻的专家责无旁贷地成为主力。

D . 某些不遵守交通规则的人,对闯红灯总是不以为然,认为只要不朝汽车撞,总会没事的。

3. (2分) (2018七下·扬州月考)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A . 这个学校的共青团员,决心响应团委人人为“希望工程献爱心”。

B . 当山林中的老枫树伸开它依然绿着的手掌时,令我想起大慈大悲的千手观音。

C . 作家曹文轩获2016年国际安徒生奖,这对中国儿童文学走向世界意义重大。

D . “汉字听写大会”的举办,既可以让汉字文化得以传承,又可以检验我国民众整体的汉字书写水准。

4. (2分) (2020九上·南充期末) 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 . 古代文人常用字、号(谥号)、籍贯、官职等命名著作。

如《李太白全集》《陶庵梦忆》《杜工部集》就分别用了字、号、官职来命名。

B . 《刘姥姥进大观园》节选自《红楼梦》第三十回。

《红楼梦》是我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小说以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线索,讲述了以贾家为代表的四大家族的兴衰史,反映了封建社会中晚期广阔的社会现实。

C . 《我的叔叔于勒》的作者是被誉为“短篇小说巨匠”的美国作家莫泊桑,这篇小说的主人公是菲利普夫妇。

作者以《我的叔叔于勒》为题目,表明作者美好的愿望,希望人们能像若瑟夫一样,多一点同情,多一点友爱,多一点善良。

D . “这件事不是我做的,而是他做的。

”这是一个转折复句。

二、字词书写 (共1题;共5分)5. (5分) (2015七上·麻城期中) 请将下面语句准确、规范、美观地书写在下面的田字格中。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三、句子默写 (共1题;共3分)6. (3分) (2018七上·浦江期中) 古诗文默写。

(1)《次北固山下》中表现新旧事物更替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与朋友交而不信乎?(3)君与家君期日中。

________,________。

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4) ________,思而不学则殆。

(5)夜发清溪向三峡,________。

(6) ________,应傍战场开。

四、语言表达 (共1题;共1分)7. (1分)(2019·江西) 班级拟开展“走进名著,与作者对话”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从下面“专题探究”中选择一个专题,以“一位忠实的读者”的名义,给作者写一封信,交流你的探究成果,字数200左右。

【专题探究】专题一:孙悟空的“不变”(《西游记》)专题二:跟法布尔学观察(《昆虫记》)专题三:探讨诗歌的意象(《艾青诗选》)五、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6分)8. (6分) (2017八下·高台期末)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目前,中学生较为普遍地存在着一种心理冷漠化的现象。

不少中学生感叹“情感失落”——“在学校,课间十分钟最短暂;回到家,手机最亲切。

”“爸妈问话不耐烦,只愿低头玩手机。

”“网上聊天好惬意,身旁难得一知己”诸如此类的校园民谣,如今正在学生中间流行着。

材料二:首都师大心理咨询中心调查显示:77%的人每天开机12小时以上, 33%的人24小时开机,65%的人表示“如果手机不在身边会有些焦虑”,超过九成的人离不开手机。

其中,学生族和上班族是对手机最依赖的人群。

(1)用一句话写出你对材料一和材料二的探究结果。

(2)观察下面图片,再结合你的生活,请说说做“低头族”的不良后果。

请写出三个不良后果。

(3)王刚同学在办“不做低头族”的主题黑板报,他想写一段话与全班同学共勉,请你仿照示例,帮他将文稿补充完整。

不做低头族,抬起你的头,你就能看到天空是那么的蔚蓝;不做低头族,抬起你的头,你就能听到________不做低头族,抬起你的头,你就能感受到________六、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24分)9. (15分)(2018·毕节) 阅读《烘焙心情》,完成后面小题。

烘焙心情尤今(新加坡)①隔壁住了一户爱尔兰籍的夫妻,一住13年。

两年前移居澳洲,临走之际,我“敝自珍”地在家做了几道菜,为他们践行。

②酒酣耳热之际,夫妻俩忽然以半开玩笑的口吻说道:“这番远去,最怀念你家两样东西,我们担心,少了它们,可能短期内睡不着觉。

”③受宠若惊,忙问是啥。

④双眸笑意闪烁的珍妮慢条斯理地说道:“约翰很习惯在你电脑打印机发岀的那种富有节奏的声音里入睡;我呢,常常在蛋糕飘出的香味里进入梦乡。

”顿了顿,又说,“不过,有时,也挺懊恼的,夜半被那诱人的香味侵袭,醒来之后,只闻其香,不见其形,怔怔仲仲,数多少绵羊去你家把蛋糕衔过来哪!”⑤听懂了话中之话,哈哈大笑之余。

从善如流。

次日,立刻将家中24针的打印机换成作无声的激计机;但是,夜半烘焙蛋糕的老习惯却改不掉,老实说,也不想改。

⑥说是烘蛋糕,其实,烘焙的是心情。

⑦有时,心情发霉,百事无心。

坐立难安之际,索性撇下多如矮蚁的琐事,一头钻进厨房,专心致志地烘蛋糕。

烘出一个好蛋糕,绝杯利昏功拉抽等于二那般的直截了当。

把各种配料准确无误地称好备妥,像攀爬高峰那般的小心,像校对文稿那样的细心,像教导孩子那般的耐心,翻搅、、调弄、拌和,最后,满怀爱心地送进烘炉。

个性全无的面糊,白着一张令人生厌的面孔,静静地等待热气的蹂躪。

随看面糊的膨胀,那种让人口舌生津的香气,像泛滥的洪水,在夜半无人私语时,放肆地流满了天和地。

这时,背上的重压、心里的焦躁,全都像被扎了一针的气球,慢慢地消了。

烘好后,橘子蛋糕澄亮如金,香兰蛋糕翠绿似玉,香蕉蜀翩触口满月,乳蛋糕貌似丝绸。

凌晨时分,坐在桌边大快朵頤的我,好似州个苦尽甘来、事业有成的富翁,大口大口地吃着时,觉得这样实实在在的人生真是快乐,刚才究竟为了什么事烦恼,竟不复记忆了。

⑧许多时候,心情发亮,我便抱看“独乐乐不如众乐‘乐”的心态,烘焙各式蛋糕,分送亲戚、朋友、邻居、同事她们脸上的笑意,是我心情永远的釉彩。

⑨吃过蛋糕后,有人戏谑地劝我改行,哇,想到日后我家门口或将有人排起长龙抢购每天新鲜出炉而“限量供应”的蛋糕,顿觉前景灿烂,兀自微笑。

【注】焙(城)用微火烘(药材、烟叶、茶叶等)(1)文中第⑤段画线句子中一的“话中之话”指的是什么?(2)指出句中划线词语在文中的含义。

①有时,心情发霉,百事无心。

②许多时候,心情发亮,我便抱着“独乐乐不如众乐乐”的心态,烘焙各式蛋糕,分送亲戚、朋友、邻居、同事。

(3)文中第⑦段画线的句子运用了何种修辞手法?有何表达效果?(4)联系全文,谈谈“说是烘蛋糕,其实,烘焙的是心情。

”这句话在文中的含义和作用?10. (9分) (2020八下·株洲期末)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

不要沦为“谣言传染病”的宿主车斌①2月4日,意大利卫生部宣布与社交媒体推特公司达成协议,合作遏制社交平台上有关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假新闻,以避免假新闻在公众中造成恐慌。

根据协议,推特平台搜索中将突出展示意大利卫生部的官方网站链接。

意大利卫生部长罗伯托•斯佩兰扎明确表示,必须对信息传播进行正确管理并打击假新闻。

②荷兰传播学者克罗斯提出了这样一个“谣言公式”:谣言的流通量=事件的重要性×事件的模糊性/公众批判能力。

这个公式足以提醒人们,有关重大公共事件的谣言更易传播。

在人人都是信息源,信息以网络扁平化方式极速、大范围传播的社交媒体时代,谣言传播的危害性和破坏力更是不言而喻。

③近日,关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假新闻在网络上迅速蔓延,引起全球关注。

有鼓动用吹风机长时间吹脸和手、喝漂白水消毒这些对健康有害无益的“伪科学”,也有造谣冠状病毒“是人为策划的”“是一种生物恐怖袭击”“来源于生物实验室泄漏”等居心叵测的“阴谋论”。

虽然国外一些权威媒体和专家学者纷纷发声辟谣,但关于疫情的虚假信息在国外社交媒体上的指数级转发和扩散,就像极具复制能力的病毒一样,迫切需要以与之相匹配的行动来应对。

④病毒直接侵害人类的生命健康,而与之相关的谣言或虚假信息则容易导致非理性行为,损害人类为捍卫生命健康付出的努力。

因此,世界卫生组织传染性危害管理司司长茜尔维•布里安德2月4日在记者会上呼吁,在防控疫情的同时,防控与疫情相关的“谣言传染病”也十分关键。

⑤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此前感谢社交媒体平台为消除有关“2019新型冠状病毒”谣言、引导用户找到可靠信息做出的努力,并呼吁所有科技公司加大努力,助力全世界战胜疫情;马来西亚卫生部在社交媒体上主动分享关于新型冠状病毒的事实,逐条澄清谣言;韩国总统文在寅警告制造假新闻是“严重的犯罪行为”;新加坡一家新闻网站散布的谣言被政府勒令删除……全球不少国际组织、国家、相关企业已经行动起来。

阻断“谣言传染病”的力度越大,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遇到的阻力就越小,世界就越接近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曙光。

⑥知者不惑。

美国知名科普作家卡尔•齐默在《病毒星球》一书中告诉人们病毒本就是地球上无处不在的,深刻影响了生物的演化和人类的文明,“科学家在生命之树上所能触及的地方,都有病毒传递基因的痕迹”。

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当下,人们尤需要科学的思维,用理智去思考,用勇敢去抗争。

尤其要警惕的是,不要因无知或私利,卷入乌合之众的狂欢,沦为“谣言传染病”的宿主。

《人民日报》(2020年02月07日16 版)(1)下列对“防控与疫情相关的‘谣言传染病’也十分关键”这个观点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 谣言传播速度快,传播范围广,传播的危害性和破坏力较强。

B . 国外一些权威媒体和专家学者发声辟谣,反而加剧疫情相关的谣言在网络上迅速蔓延。

C . 与疫情相关的谣言容易导致人们的非理性行为,损害人类为捍卫生命健康付出的努力。

D . 关于疫情的虚假信息在国外社交媒体上的指数级转发和扩散,迫切需要加以防控,引导人们找到可靠信息。

(2)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 克罗斯的“谣言公式”形象生动地表明,重大公共事件和事件相关信息的不可靠性,都会让所产生的谣言更容易传播。

B . 第③段列举一系列关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伪科学”甚至“阴谋论”,有力地论证了谣言在网络上的蔓延迅速,防控谣言的必要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