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二章材料的基本物理性质

第二章材料的基本物理性质

耐久性是衡量材料乃至结构在长期使用条件下的安全性能
四 耐久性
物理作用 主要有干湿变化、温度变化及冻融 变化等。
化学作用 包括大气、环境水以及使用条件下 酸、碱、盐等液体或 有害气体对材料的侵蚀作 用。
机械作用 包括使用荷载的持续作用,交变荷 载引起材料疲劳,冲 击、磨损、磨耗等。
生物作用 包括菌类、昆虫等的作用而使材料 腐朽、蛀蚀而破坏。
影响材料抗冻性的因素:
1.3 材料的导热性
导热性:材料传导热量的能力 <0.23 ,绝热材料
密闭空气:0.023 水:0.58 冰:2.20
影响导热性的因素:
化学组成(几乎所有的多原子的固体化合物 的热容都大于水的。几乎所有的C5以上有 机化合物的热容大于水的)
空隙率及孔隙特征 含水状况 环境温度状况
影响因素
6 抗冻性
抗冻性是指材料在吸水饱和状态下,能经受 反复冻融循环作用而不破坏,强度也不显著 降低的性能。
冻融破坏
抗冻性等级
抗冻等级F:指试件不被破坏时能经受的 冻融循环次数 抗冻等级标号越高,抗冻性越好
F15 F25 F50 F100 F200
材料可承受的冻融循环次数:
15 次、 25 次、 50 次、 100 次、 200 次。 符号F后面的数值表示:可经受冻融循环次数 的数值。
抗渗性、抗冻性 等; 材料的热容性质,如保温性; 材料的声学性质,如吸声性等。
1.2 材料与水有关的性质
亲水性与憎水性 抗渗性 吸水性与吸湿性 抗冻性 耐水性
1 材料的亲水性与憎水性
亲水性--材料在空气中与水接触时,能被水润湿的性质 润湿角小于90度的材料
憎水性--材料在空气中与水接触时,不能被水润湿的性 质 润湿角大于90度的材料
表示:渗透材料,要具有一定 的抗渗性
抗渗等级
材料抗渗等级: P4 P6 P8 P10 P15 P20 P25 P30 …… 材料 能承受的透水压力: 0.4MPa 0.6MPa 0.8MPa 1.0MPa
1.5MPa ……
fg—— 材料在干燥状态下的抗压强度, MPa
软化系数
软化系数反映了材料饱水后强度降低的程度, 是材料吸 水后性质变化的重要特征之一。
一般材料吸水后,水分会分散在材料内微粒 的表面,削弱其内部结合力,使材料强度有 不同程度的降低。 当材料内含有可溶性物 质时(如石膏、石灰等),吸入的水还可能 溶解部分物质,造成强度严重降低。
第二章材料的基本物理性质
第一章 内容简介
材料的组成、结构与构造 材料的基本物理性质 材料的力学性质 材料的耐久性
1 材料的组成、结构与构造
材料的宏观性能是由其组成及其内部微观结构 所决定的! 材料的组成 材料的结构 材料的构造
一、材料的组成
材料是由分子、原子组成 材料的组成包括化学组成和矿物组成

VK
材料的孔隙体积
微孔
VB
细孔
大孔
孤立孔
连通孔
绝对密实体积 自然体积
散粒材料堆积体积
粉状、散粒状材料在 堆积状态下的体积用
堆积体积表示 V 1
V1 VVkVBV空
(一 )材料的密度
密度(Density) :
指材料在绝对密实状态下单位体积的干
质量。
m
V
密度的测量
测试时,材料必须处于 干燥状态。
1.脆性——无明显塑性变形,突然破坏。 脆性材料:石、砖、砼、陶瓷、玻璃、铸铁等
2.韧性——产生一定变形不破坏,能吸收较大的 能量。 韧性材料:低碳钢、木材、玻璃钢等。 采用冲击试验测定。
四 耐久性
耐久性概念 指材料在所处环境条件下,抵抗所受破坏作
用,在规定的时间内,不变质、不损坏保持 其原有性能的性质!
憎水性材料的作用—能阻止水分进入毛细孔中 可单独用作防水材料也可用于亲水性材料的表面处理

1 材料的亲水性与憎水性
1 材料的亲水性与憎水性
因材料分子结构不同引起的。 亲水性材料与水分子之间的分子亲合力大
于水分子本身之间的内聚力;反之,憎水性 材料与水分子 之间的亲合力小于水分子本 身之间的内聚力。
对于外形规则的材料,其自然体积可直接量 取,对于无规则外形的材料,通常采用蜡封 法测得表观体积。
(一 )材料的密度
堆积密度 散粒状材料单位堆积体积(开口+闭口+实
体+间隙)的质量。
——反映散粒堆积的紧密(压实)程 度及可能的堆放空间。
(一 )材料的密度
堆积密度的计算公式
1
m V1
堆积密度的测量
软化系数特点
材料软化系数范围在 0至1 之间。 软化系数越小,材料的耐水性越差,其使用
环境将受到很大限制。
软化系数KR> 0.85 的材料称为耐水性材 料,耐水材料可用在水中或潮湿环境中以及 重要工程中。
即使用于一般受潮较轻或次要的工程部位时 ,材料的软 化系数也不得小于 0.75
5 抗渗性 抗渗性: 指材料抵抗压力水渗透的性质
水在材料中的不良影响
体积密度大(重) 隔热保温性能降低 强度降低 体积膨胀较大 抗冻性较差
思考题
问题:为什么新建的房屋隔热保温性能很差 ,尤其在冬季?
硬度与耐磨性
硬度与耐磨性
硬度与耐磨性的关系
特点:硬度高,耐磨性强,但不易加工。
1.4 材料的力学性质
材料的强度、比强度 弹性和塑性 脆性和韧性 硬度和耐磨性
孔隙率 密实度
PVV10% 0 V
D V 100% V
DP1
(三)材料的空隙率和填充率
空隙率 填充率
P V1 V0 100% V1
D V 100% V1
孔隙率与空隙率的区别
P(1)10% 0 P(11)10% 0
0
孔隙多少和孔隙特征对材料性能的影响:
材料的状态特征,如密度、体积等; 材料的力学性质,如强度、耐磨性等; 材料与水有关的性质,如吸湿性、吸水性。
3 材料的弹性和塑性
弹性(Elasticity)——外力作用产生变形 ,外力取消能完全恢复。
指标:弹性模量 E
意义:E表示材料抵抗变形的指标,E值越大,材料
越不易变形,即抵抗变形的能力越强。 2.塑性(Mould)
——外力作用产生变形,外力取消变形不能恢复
三、韧性(Fragility)和脆性(Tenacity)
1 强度 (Strength)
材料抵抗外力破坏的能力。
抗压(Compressive)强度 抗拉(Tensile)强度 抗剪(Shearing)强度
2.比强度(Strength-weight ratio)
——指材料强度与其表观密度之比。 意义:反映材料轻质高强的指标。 值越大,材料越轻质高强
在亲水性材料表面,水分子可以铺展开,且 能通过毛 细管作用进入材料内部;在憎水 性材料表面,水分子难以铺展开,更难以渗 入材料的毛细管中。
材料的含水状态
2. 吸水性
材料吸收水分的能力称为材料的吸水性。吸 水的大小以 吸水率来表示。
(1)质量吸水率
材料在吸水饱和时,所吸水量占材料在干燥 状态下的质 量百分比,以 Wm表示:
湿度变化的。
3 吸湿性
影响因素
材料的孔隙率和孔隙特征 外界环境
吸水率与含水率的区别
4 耐水性
材料的耐水性是指材料长期在饱和水的作用下不破坏 ,强度也不显著降低的性质。
软化系数 KR: 是衡量材料耐水性的指标
KR
fb fg
KR—— 材料的软化系数;
fb—— 材料在饱和吸水状态下的抗压强度, MPa
Wm
mb mg mg
10% 0
2. 吸水性(续)
(2)体积吸水率 体积吸水率指材料吸水饱和时,吸水体积占
材料自然 体积的百分率,以 WV表示:
哪些材料的吸水性强
亲水性材料 孔隙率大的材料 具有开口而连通毛细孔
影响因素
亲水材料还是憎水材料 孔隙率和孔隙特征
3 吸湿性
指材料在潮湿空气中吸收水分的性质。 用含水率表示 在空气中,某一材料的含水多少是随空气的
➢ 化学组成:组成材料的化学元素种类和数量
表示方法: 金属→以化学元素含量百分数表示 无机非金属材料→以元素的氧化物含量表示 有机高分子材料→构成他的一种或几种低分子化合
物(单体)表示
➢ 矿物组成:指组成材料的矿物种类和数量
一、材料的组成
组成与结构的关系
➢ 材料的组成决定了材料性能(高铝水泥与硅酸盐 水泥)
➢ 组成相同时,结构决定性能→金刚石与石墨
二、材料的结构
宏观结构 亚微观结构:1mm~0.001mm 微观结构:构成材料基本微粒的排列方式,
晶体、非晶体、胶体
三、材料的构造
材料的宏观组织状况 主要研究材料的孔隙
➢ 致密材料→钢材 ➢ 多孔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
孔隙的特征参数:
➢ 多少→孔隙率P ➢ 孔隙大小→孔半径r ➢ 孔隙结构→孔隙的分布 ➢ 孔隙形状→开口孔与闭口孔
提高耐久性的措施
材料的耐久性
问题:材料的结构密实程度和材料性质之间有什么 关系?
表观密度大(重)
孔隙率小
强度高
吸水吸湿性小
耐水性好
抗渗性好
抗冻性好
热传导系数大(隔热保
温性能差)
谢谢!
2 材料的基本物理性质
材料与质量有关的性质 材料与水有关的性质 材料与热有关的性质
1.1 材料与质量有关的性质
1.固体(实体) 2.闭口孔隙 3.开口孔隙
1.1材料的结构构成
材料的体积构成 体积是材料占有
的空间尺寸。由于材 料具有不同的物理状 态,因此表现出不同 的体积
材料的体积组成
材料的固体物质体 V
含孔材料磨细后采用排 液方法测定体积。 可以 直接采用密度计算的材 料有:钢材、玻璃、沥 青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