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溺水复苏指南中文版

溺水复苏指南中文版

溺水复苏指南中文版发布2014年5月31日,急诊医学资讯发布过翻译后得BMJ杂志于5月12日刊载得文章:权威!BMJ: 溺水得ABC复苏策略(第六版)。

当时,共有七个公号转载了本文,从合计点击量来瞧文章科普价值并不大。

2016年6月21日,夏至,急诊夜鹰发布了一篇题为转!熄灭朋友圈溺水急救谣言得文章,将溺水复苏再次引入大众视野,希望从此以后老百姓不再出现那些不靠谱得溺水救命方式。

溺水所致得心脏骤停从机制上来说明显不同于我们通常所说得心源性心脏骤停,这个不同点直接影响了复苏得顺序。

溺水就是意外死亡得常见原因。

旁观者、受训营救员、急诊医生采取及时有效得行动对于溺水者而言将就是死亡与生存得巨大差异。

指南对于溺水救治有非常明确得建议。

2015年10月,美欧相继发布了特殊场合得心肺复苏指南。

相比较而言,欧洲指南对整个溺水救治有着更为系统得介绍,显得更加负责。

鉴于昨晚有订阅用户向急诊医学资讯发送留言询问有无溺水急救指南,我们把欧洲得这份指南翻译成中文介绍给大家,里面瞧瞧指南推荐或者建议了哪些,没有提到哪些,希望对一线工作者有所帮助,也希望对普通百姓有所帮助,那些不靠谱得方式止于此吧!夏至已过高温持续,希望能刚好用得上,如发现翻译不当之处请留言,谢谢!
流行病学
WHO预计每天每小时有40人因溺水而丧失性命,每年则37万人死于溺水,但实际数字可能更高、一般情况下,男性较女性更易于发
生溺水,大多数溺水者为不会游泳得儿童,此外,溺水通常在湖泊或河流多得水域以及在夏天发生。

定义
国际复苏联盟(ILCOR)将溺水定义为一种淹没或浸润(submersion/immersion)于液态介质中而导致呼吸障碍得过程。

因此,溺水并非时间上某一点得概念。

这句话暗含得意思就是气道入口形成一道液/气界面,它可阻止人进一步呼吸,在这一过程之后溺水者可能存活或死亡,但不管结果怎样,她或者她已经处在溺水事件中。

英文中,submersion/immersion就是显著不同得概念。

当面部位于水平面以下或受到水得覆盖时则为submersion,submersion数分钟后即可出现窒息与心脏骤停。

而当头部露出于水平面之上时叫immersion,大多数情况下就是借助于救生衣时得表现、immersion时,尽管水花溅在脸上或者失去意识状况下脸下垂沉入水中会造成水得误吸,但大多数情况下溺水者气道就是开放得,有可能会出现低体温。

这两个过程对于理解流行病学、病理生理、临床表现及其预后来说就是至关重要得、
如果溺水者被救,溺水过程就被中断,这叫非致命性溺水、如果就是因为溺水而在任何时候导致死亡得,那么就叫做致命性溺水、现在已经废除“湿或干性溺水"、"积极/被动/沉默性溺水"、”二次溺水"、“濒临溺水”等术语、
病理生理
简单来说,submersion之后,溺水者起初会出于反射而屏住呼
吸,在这一过程中,溺水者会反复吞水。

随着屏气得进行,溺水者会出现缺氧与高碳酸血症、喉痉挛反射可能会暂时地防止水进入到肺内。

然而最终这些反射会逐渐减少,水被吸入肺内、
溺水最关键得病理生理特征就是心脏骤停前因低氧而出现得心动过缓。

通过给予仅通气得复苏以纠正低氧血症至关重要,而纠正缺氧本身也可导致自主呼吸或循环得恢复。

溺水生存链
溺水生存链包括五个关键得环节:前两环涉及溺水预防与识别危难。

1、水中营救
旁观者响应:旁观者在初步营救与复苏中发挥关键作用、与此同时,旁观者在尝试营救时也易于发生死亡,通常见于冲浪或急流水域。

只要有可能,旁观者尽量不要实施下水营救,告诉溺水者试图接近递给得救援设施(如木棍或衣服),如果溺水者离岸不远那么扔绳索或漂浮救援设施也就是可行得。

如果不得不下水营救,可借助于浮力救援设备或船接近溺水者。

两人一同下水施救比单人施救更安全。

千万不要一头扎进水里去救人,因为这样一来您可能失去与溺水者保持视觉接触,并且有可能增加脊柱损伤得风险、
2、受训人员响应
受训人员通常接受过训练,并且团队协作,拥有专门器具进行搜寻与营救。

当营救花时间时,团队通常会先评估溺水者存活得可能性、基于这一点,ILCOR也作了相应得回顾,总结如果submersion 时间少于10分钟,那么溺水者有利结局得可能性非常高,而如果su bmersion时间超过25分钟那么有利结局得可能性较低。

年龄、EMS响应时间、淡水或咸水、水温、目击状况对于溺水者得存活判断并不可靠。

冰水中发生submersion可能会提高存活时间窗,因而需要延长搜救时间。

3、水中复苏
受训人员在漂浮救援设施得支持下可实施水中通气。

冲浪救生员在深敞水区发现无反应得溺水人员时,如历经培训则在将溺水者移上岸边或救援艇前可实施水中通气,部分溺水者对这一措施有反应。

如果没有反应,营救员需根据事发情况(如海面情况,到岸边距离,就是否有救援船或直升机等)决定尽快将溺水者带往岸边而不需要进一步得通气,或者继续在原地实施水中通气直到救援船或直升机到达接管复苏。

有研究表明第二个选项对于溺水者得存活率更高一些。

4、移离水中
立即将溺水者移离水中、溺水者发生脊髓损伤得可能性非常小。

如果不就是浅水跳水、使用水滑道、滑水运动、风筝冲浪、赛舟,那么无需实施脊柱防范措施。

如果溺水者无脉搏、无呼吸,在限制颈部屈曲与过伸时尽快将其移离水中。

5、初步复苏
遵循标准BLS顺序进行,首先检查患者反应,开放气道,检查有无生命迹象、submersion后数分钟之内被营救离水得溺水者很可能出现异常(痛苦得)呼吸,这时不要将其与正常呼吸相混淆。

6、补救呼吸/通气
溺水BLS顺序反映了快速缓解缺氧得至关重要性,因而需首先给予5次通气,每次吹气1秒左右,并能瞧到胸廓有效得起伏运动。

由于
此时肺得顺应性降低以及高得气道阻力,通常需要更长得时间吹气。

但吹气压越高则可能会造成胃得膨胀,增加反流,并降低心输出量,对此专家共识建议训练有素者可实施环状软骨压迫以降低胃胀气并增强通气效力。

7、胸外按压
如果溺水者对初次通气无反应,接下来应置其于硬平面上开始胸外按压,按压与通气比遵循30:2、由于大多数溺水者在缺氧后会持续心脏骤停,因此仅实施胸外按压得CPR并无效果,应予以避免。

如果现场施救人员充足,一旦水中施救人员上岸后应让她(们)休息,因为她(们)很可能已经疲劳,让她(们)再做心肺复苏则质量很可能大打折扣。

8、AED
在CPR开始后才应使用AED。

将患者胸壁擦干,连上AED电极片,打开AED。

按照AED提示进行电击。

9、气道内水
有时,气道内空气—水得混合运动可造成大量气泡从口中流出、由于气泡会不断地流出,建议不要尝试擦除之。

继续补救呼吸/通气,直到高级生命支持人员到达并实施插管。

胃内容物与水得反流在复苏过程中较为常见,如果这完全妨碍通气,将溺水者侧卧,必要时直接吸引移除反流物质。

10、溺水者得高级生命支持
气道与呼吸。

有自主呼吸得溺水者得初步评估中,最好采用储氧
面罩给予10—15L/min高流量吸氧。

如果该氧疗无效,溺水者出现意识水平下降或发生心脏骤停,则考虑早期气管插管并控制通气。

肺顺应性降低可能会限制声门上气道得使用。

请注意在尝试气管插管前确保理想得预给氧。

肺内水肿液可能会从气道内溢出,为暴露喉部可能需要进行连续吸引。

在气管插管确认其位置后,滴定吸入氧浓度使SPO2维持在94%-98%之间。

一旦可行则按血气分析结果确认氧合与通气足够。

设置PEEP至少5-10cmH2O,如果严重缺氧则可能需要15-20cmH2O得PEEP。

另需插胃管减压。

循环与除颤。

触脉搏对于心脏骤停得有无判断通常不可靠、尽可能快得使用监护设备如心电图、ETCO2、心超以明确心脏骤停得诊断。

如果溺水者处于心脏骤停,遵循标准ALS方案。

如果溺水者低体温,则按照低体温处理指南进行处理。

长时间immersion时,由于流体静水压得中断,大多数溺水者会出现低血容量、此时需要快速开放静脉通道静脉输液纠正低血容量、如果转运时间较长,则应在院外阶段就开始执行。

11、终止复苏
做终止复苏得决定众所周知就是比较困难得、没有哪个单一指标可以准确预测好得或不良得生存结局。

很多情况下现场做得决定到后来被发现就是错误得。

对此我们建议继续进行复苏,除非有明确依据表明复苏就是徒劳得,比如严重创伤,尸斑,腐烂等。

12、复苏后治疗
肺损伤:很多溺水者有发生ARDS得风险。

虽然这方面没有RCT 证据,但有理由相信实施保护性通气可改善ARDS患者得存活。

ECMO被用于难治性心脏骤停以及难治性低氧血症,也有报道用于经submersion得冰水中,尽管生存率仍然很低。

溺水后肺炎较为常见,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并没有改善预后,但如果submersion于污水中如下水道则可以考虑使用,如果考虑有感染则给予广谱抗生素治疗、神经预后:神经预后主要取决于缺氧得时间。

溺水后有报道尝试使用巴比妥类、ICP监测、类固醇激素等,但都没有被发现可改善患者结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