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风机基础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风机基础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中电投陵川风岭山99.5MW 风电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编制:__________________审核:__________________批准:__________________1工程概况及工程量1.1工程概况本工程为中电投陵川风岭山99.5MW风电场项目,该项目共50台单机容量2.0MW风机基础,分A、B两个标段进行施工,每标段25台2.0MW风机。

风机基础全部为钢筋混凝土基础,基础混凝土设计强度为C40,垫层C15。

基础混凝土抗冻等级设计为F100,抗裂纤维掺量为0.9kg/m 3。

钢筋为HRB400,2.0MW风机基础采用预应力锚栓基础。

1.2工程量和工期1.2.1工程量:25台风机基础:2.编制依据3作业前的条件和准备:3.1技术准备3.2人员配置、资格3.3作业工器具汇总表3.4施工机械及材料341施工机械汇总表342材料汇总表3.5安全用具汇总表3.6工序交接361风机定位桩交接:监理单位组织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进行风机定位桩交接。

3.6.2图纸会审及设计交底:监理单位组织建设单位、设计单位、施工单位、设备厂家进行图纸会审及设计交底。

3.6.3设备厂家施工交底:监理单位组织建设单位、设备厂家、施工单位进行风机锚栓组合件施工工艺交底。

3.6.4基础交安:监理单位组织基础施工单位、风机安装施工单位进行风机基础交安。

3.6.5接地网隐蔽:接地网经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浇注或回填土隐蔽。

3.6.6地基验槽:基坑经施工单位、监理、设计、业主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浇注砼垫层。

3.6.7钢筋隐蔽:基础钢筋经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浇注基础砼。

3.6.8砼隐蔽:基础拆模后,基础砼经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回填土。

3.7其它3.7.1合理规划施工场地,做到少破坏生态,保持整洁。

3.7.2风场道路畅通,每个风机机位下路坡道平整。

3.7.3施工水源采用饮用水、现场施工电源采用电网电源,备用电源采用发电机发电3.7.4成品保护4施工部署及施工方案4.1施工部署4.1.1风机基础施工总体施工工艺流程图4.2施工工艺流程风机基础施工顺序为:定位放线一土方开挖一清槽一验槽一预埋管安装一预埋管回填一垫层混凝土浇筑一预埋件安装一锚栓组合件安装一调整锚栓组合件-钢筋帮扎一模板安装(预埋管件、接地网等安装)—整体验收—浇筑混凝土—混凝土养护—拆模—混凝土工程验收—回填土f风机基础交付安装4.2.1 定位放线及土方工程4.2.1.1 施工前,所使用的测量仪器——全站仪、水准仪、钢卷尺必须经计量检定所检定合格,并保证在有效使用期内,方可使用。

4.2.1.2 设计单位将风机中心定位桩交付后,使用全站仪对风机中心点进行复测,复测合格后方可使用。

4.2.1.3 在基础中心外30—50 米处用木桩作基础的定位桩,作为基础放线的控制点。

控制点的保护,要避免车辆碰撞、碾压或震动。

控制点周围严禁堆放杂物,在控制点外侧0.5m 处,用脚手管或钢筋焊成方框做临时围护栏杆,并刷上显眼的红白相间的油漆标志。

标高基准点根据设计要求设置,将此标高引测到控制点桩上,作为此风机的统一标高。

4.2.1.4 根据控制桩放出基槽开挖边线,基底按照0.6m 留设施工作业面,基槽放坡1:0.75 ,用白灰将基础开挖边线撒出。

4.2.1.5 土方开挖时,基底预留200mm 厚的土方采用人工清槽。

严禁超挖,如有超挖,将松动土清理至原土层,采用毛石混凝土换填至设计标高。

4.2.1.6 开挖过程中随时用水准仪监控开挖深度,人工清槽,随挖随清至设计标高。

4.2.1.7 基坑上口2m 范围内不得堆放土方及其他材料,作为安全施工通道。

4.2.1.8 土方堆放时要求留出3 个以上宽度不小于3m 的混凝土浇筑通道,且堆放高度不大于2m。

4.2.1.9 基槽开挖后检验基槽的基底土质、尺寸、平整度等指标,经监理单位、勘测单位、设计单位、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等代表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

4.2.2 垫层施工4.2.2.1 清理基底至设计标高,地基验槽合格后,现场根据定位及标高控制桩,放出垫层边线,且在基坑底设置标高控制点4.2.2.2 支模采用定型模板,模板上口标高一致,且符合设计垫层标高要求4.2.2.3 垫层砼浇筑采用罐车运送至现场,使用溜槽浇筑,并用振捣棒人工振捣。

4.2.2.4 垫层浇筑完毕后,用木抹子找平,使其表面平整。

浇筑完毕后按要求进行覆盖养护。

4.2.3 锚栓组合件安装4.2.3.1 垫层:基坑开挖至设计标高,清楚浮土。

按设计要求浇筑环形垫层和局部垫层,并设置预埋件,放线。

4.2.3.2 安装下锚板:下锚板支撑螺杆位于预埋件中心线上,使下锚板圆心与基础中心同心;下锚板上平面到预埋件的距离根据基础图纸设计要求安装;下锚板水平度调整达到规定精度(3mm )后,使用电焊机将支撑与预埋件焊接。

4.533准备锚栓:对定位锚栓(支撑上锚板重量,与下锚板支撑螺杆同相位)套上PVC套管和热收缩套,并将下部薄螺母和上部尼龙螺母布置到基础图纸设计位置;其余锚栓套入热收缩套和PVC 套管并且将下部薄螺母布置到基础图纸设计位置。

4.5.3.4 布置定位锚栓:将上锚板吊起,自下而上穿入定位锚栓并带上钢螺母,使定位锚栓悬挂在上锚板上;定位锚栓全部布置好之后,缓慢降低上锚板高度,使定位锚栓落入下锚板对于螺栓孔内,在下锚板下方加上垫片后拧紧大螺母。

4.5.3.5 穿入其余螺栓:吊机提住上锚板,将其余锚栓(无尼龙螺母)锥头端上部穿入上锚板螺栓孔后下部落入下锚板对应的螺栓孔内,同样在下锚板下方加上垫片后拧紧大螺母。

4.5.3.6 调整上、下锚板同心:在风机基础外侧(自然地坪面上)每90°位置定一桩,然后用装有花篮螺栓或手拉葫芦的拖绳将上锚板与桩连接,调节四个方向的花篮螺栓或手拉葫芦,使上、下锚板同心(以上、下锚板螺栓孔的中心线为基准,用经纬仪测垂直度,每90°一个点,工测 4 个点,使上、下锚板同心)。

4.5.3.7 调整上锚板水平:采用水准仪测定上锚板上表面的水平度,水平度不满足要求时,调节尼龙螺母和临时钢螺母使水平度满足要求。

调整锚栓露出上锚板的长度,使满足设计要求。

4.5.3.8加固:采用4根钢筋(两个方向,每个方向为十字形)加固锚栓组合件,钢筋上端与上锚板下表面焊接,下端与基础预埋件焊接,并在 4 根钢筋的交汇点焊接牢固,加强锚栓组合件的整体稳定性。

4.539热缩管:使用酒精喷到、热风枪或烤枪烘烤热收缩管,使缩紧锚栓和PVC套管上下端口。

4.5.3.10 施工方案及规范要求见设计图纸、预应力锚栓组合件安装手册及金风2.0MW 风力发电机组基础监造质量交底(锚栓式)4.2.4 基础钢筋工程4.2.4.1 钢筋进厂要有合格证,进厂后要进行复试(见证取样),合格后方可使用。

4.2.4.2 钢筋采用加工场制作,现场绑扎成形的施工方案。

4.2.4.3钢筋表面要洁净无污染。

损伤,带有油漆、老锈的钢筋不得使用。

4.2.4.4钢筋在存放过程中,不得损坏标志,按批分别堆放整齐,状态标识清楚,并采取覆盖措施,预防锈蚀或污染。

4.2.4.5 下料前要根据钢筋原材长度和钢筋下料长度统筹安排,编制钢筋下料表,减少钢筋损耗,避免钢筋浪费。

钢筋下料表审核后,才可进行大批量的加工。

4.2.4.6钢筋的级别、种类和直径严格按设计要求使用。

当需代换时,要征得设计的同意,并履行手续。

4.2.4.7 制成后的成品钢筋分类挂牌码放整齐,根据现场需要运至现场进行绑扎,钢筋运料采用运输车运至现场,人工抬入基坑。

为保证施工现场的安全文明施工,运料随运随绑,减少占地面积。

4.2.4.8 钢筋接头:接头按照设计要求采用搭接和机械链接(直径大于25 时,采用机械连接)。

接头应相互错开,错开长度及搭接长度满足规范要求(直径不大于25mm 的直段钢筋采用绑扎搭接连接,搭接长度不小于45d)。

套筒连接必须先进行工艺检验。

现场检验套筒连接按照500 个接头为一检验批,监理见证随机抽取接头后送试验室,合格后方可隐蔽。

4.2.4.9 钢筋安装前首先要对垫层进行清理,保证垫层表面清洁干净。

4.2.4.10 钢筋绑扎要全扣绑扎,绑扎顺序先下后上。

绑扎前,先根据施工图的钢筋间距划好线,再进行绑扎。

绑扎的钢筋要求横平、竖直,规格、数量、位置、间距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

绑扎不得有缺扣、松扣现象。

钢筋网片相邻扣要互相交错,防止顺偏。

4.2411钢筋底保护层采用80mm厚垫块,垫块间隔400〜600mm绑垫在钢筋上。

垫块要提前预制保证其强度。

4.2.4.12 钢筋绑扎完成后,进行四级验收,并做好各级检验记录。

4.2.4.13当钢筋的品种,级别或规格需作变更时,应办理设计变更文件。

4.2.4.14 对接头的每一验收批,必须在工程结构中随机截取3 个接头试件作抗拉强度试验,按设计要求的接头等级进行评定。

如有 1 个试件的强度不符合要求,应再取 6 个试件进行复检。

复检中如仍有 1 个试件的强度不符合要求,则该验收批评为不合格。

(强制性条文)4.2.4.15 预埋件安装以中心为基准,按图纸设计要求进行预埋件的安装(垫层平面中心)偏移要求在10mm 以内。

混凝土浇筑前检查所有钢筋、埋管、埋件、接地与其他埋件位置准确,高程无误,绑扎与焊接牢固;经质检合格后方可浇筑混凝土。

4.2.5 基础模板工程4.2.5.1 支模在钢筋绑扎完毕,并经监理验收合格后进行。

4.2.5.2 模板施工前,先根据施工图纸配模,分别编号,根据编号挑出模板,涂刷完水溶性隔离剂后放于基础一侧准备安装。

4.2.5.3 支模后要用砂浆封堵模板底。

4.2.5.4 模板安装时按垫层上所弹边线进行,下口压边线,将模板调成垂直后进行加固,加固必须牢固稳定可靠。

4.2.5.5 基础模板使用定型钢模板,模板之间采用螺栓连接,侧向采用倒链加固。

4.2.5.6模板加固后必须有足够刚度、强度,严格检查验收。

4.2.5.7 在混凝土浇筑前,将模板内的杂物清理干净。

4.2.5.8 模板缝用海棉胶条或包装胶带封堵严。

425.9在浇筑前1小时,气温大于5 C以上,对垫层洒水湿润,但不得有积水。

4.2.5.10 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设专人看护模板情况。

4.2.5.11 在混凝土的强度能保证其表面及楞角不因拆除模板受损坏时,模板方可拆除。

4.2.5.12 模板零件随拆随清理,不得随处乱扔。

拆下的模板、钢管及附件及时运到指定的地点按规格码放整齐,最后对拆除现场清理一次,将散落的零件全部捡回,对破损的模板及配件挑出,统一处理。

4.2.3.13 拆模后对混凝土外观进行验收,验收合格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4.2.6 基础混凝土工程4.2.6.1 钢筋绑扎、支模后,经四级验收合格后方可浇筑混凝土。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