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措施
从小学语文创新教育的春风吹动以来,我们便不断地学习先进教师的方法、手段,采用创新的教学模式,以崭新的教学观念投入教学。
小学语文教学应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为他们一生的发展奠定基础。
而实际学生表现出的往往是不愿学或是泛泛地学、完成任务地学。
一节课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在于学生是否能主动积极地参与其中。
况且,低年级学生的注意力极为短暂而有限。
如果学生对这件事情不感兴趣的话,他是不可能主动参与的。
即使在形式上表现出在做这件事,那也是为完成老师的任务而迫不得已。
因此,教学总是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
由此我认为:在低年级,语文课堂上最主要的是培养学生对语文的兴趣。
一、多学习,提高自身语文的素养
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技巧和方法,发挥课堂教学的调控和组织能力;掌握现代教育技术,在继续学习和实际教学中运用自如;自觉加强中外文化修养,拓宽知识面。
同时,要根据教学目标、学生的需要以及当地客观条件,积极地和有创造性地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不断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努力使自己成为具有创新精神的研究型教师。
只有在吃透课标、深钻教材、研究学生的前提下,才能做到精心备课,在教学中胸有成竹和有的放矢。
在现代化教育的今天,在新教育理念的冲击下,没有扎实的语文功底,没有丰富的语文文化积
累,是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语文教师的。
为了更好地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就让我们努力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吧。
二、多鼓励,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人乐于接触、认识某事物,并力求参与相应活动的一种积极意识倾向。
它能推动学生去寻求知识,开阔眼界,激励学生用心去钻研、学习,提高学习质量。
对学习感兴趣的学生,学习会更加主动,积极,产生愉快紧张的情绪和主动的意志努力状态,从而提高自己学习活动的效率和效果。
为此,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以疑激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疑问时,教师因势利导,激起他们自学的欲望和兴趣,如:在指导学生自学课文是,我强调学生要一边读一边想,尤其在“想”字下工夫,学会设疑,释疑。
以读生趣:让学生反复朗使他们产生浓厚的兴趣去自学课文。
以境引趣:教师带领学生进入课文所讲的境界中,引起他们自学的兴趣。
我要求学生查字典,解决字、词、句、篇的一些问题,阅读相关的课外书,补充一些必要的知识。
还让他们自己去分析课文,理解课文,提出问题,再从反复的读书中回答自己提出问题,让学生主动地、自觉地看书,积极动脑思考,在课堂上,对可讲可不讲而学生通过自学不能解决的问题,教师要适当加以引导,扶一扶,让其通过自学解决。
要让每个学生都有均等的学习机会,人人动手、动口、动目、动脑。
要创造条件,让不同程度学生均有成功的可能。
对在学习上取得成功的学生,及时加以
肯定、表扬,让她们把成功的喜悦变成自学的动力,兴趣具有吸引力、诱发力和感染力,不是随心所欲地逗趣取乐,而是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努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上好语文课,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
三、多展示,培养学生倾听的能力
通过一年多的接触,我发现班上有部分学生在语文方面有一定的基础,但上课有些心不在焉,爱做小动作,特别是别的同学发言时不注意听,或者在自己“精彩”的发言之后就不再听别人的回答了。
我认为,从一年级起,有意识地教学生学会倾听,非常重要。
为此,我在课堂上就提出了“你也是小老师”的倡议,引导学生学会评价别人,并知道怎么评价才像个真正的老师。
不管是学生朗读,还是老师范读,都让学生评一评读得怎样,并说出自己的理由,引导学生说说好在哪儿,提醒学生说话声音、姿态很重要,要注意语速、停顿,而且不管学生评价的如何,只要他能说出理由,就是一个真正的小老师。
这样一来,学生评价别人的兴趣很高,也因此逐渐增强了自我意识,学会了自我评价。
另外,语文课堂还要有趣味,语文课堂是否趣味,对孩子的倾听影响很大。
所以,语文教师要精心备课,科学设计教学,在课堂上做到以儿童的发展为中心,将课堂变成学生展示自己的舞台,学生在课堂上能够有滋有味地读书、识字、作文、交流,孩子的倾听能力自然得到发展和提高。
倾听是把金钥匙,它能为学生打
开更广阔的交流空间。
锤炼学生倾听能力,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
让学生在听中生疑、听中解惑、听中积累、听中成长。
听出聪明的头脑,听出精彩的人生。
只要唤醒了学生的耳朵,我们何愁课堂教学质量。
总之,提高教学质量的方法很多,我们要因材施教,实事求是地采取适合本班情况的具体措施来完善常规教育教学。
要提高小学低段语文的教学质量,就要善于抓住教学细节,善于抓住有利时机,以爱激发爱,以情唤起情,以心点燃心,让学生多展示,学会倾听,做有智慧的孩子。
只要付诸具体行动,持之以恒,我们的教学就一定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