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初中音乐苏少版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演唱:唱脸谱》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初中音乐苏少版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演唱:唱脸谱》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初中音乐苏少版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演唱:唱脸谱》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1教学目标
1、了解京剧的发展历史,学习京剧的基础知识,欣赏著名京剧选段。

培养他们对京剧的兴趣和热爱祖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情感。

2、通过对京剧中唱、念、做、打四种艺术特征的介绍,启发学生积极体验与感受,从而提高学生鉴赏京剧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2学情分析
1. 指导思想
京剧被称为我国的国粹,至今已有200多年的历史。

京剧集文学、音乐、美术、表演为一体,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音乐课程标准》指出:“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木技能的学习,应有机地渗透在音乐艺术的审美体验之中。

音乐教学应该是师生共同体验、发现、创造、表现和享受音乐美的过程。


本课围绕“京剧的唱、念、做、打四种艺术特征”组织教学内容,并通过欣赏、示范、讲授、讨论、比较等多种教学方法,普及京剧相关基础知识,激发学生对京剧的兴趣,真正实现在基础教育中突出传统民族文化,为积极弘扬与传承京剧发挥积极作用。

2. 学情分析
京剧作为国粹有着辉煌的历史,但现在的年轻人大都对其不太了解。

这其中既有社会环境变迁、时代快速发展以及电影等现代艺术异军突起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又是由于京剧入门难,学校及社会对京剧知识的普及做的还远远不够等因素的制约,从而导致大多数学生对京剧敬而远之。

部分学生知道电声乐队的几十件,却说不出京剧的三大件,对京剧持冷漠态度,不了解,也不想了解;部分学生知道京剧是国粹,是让我们民族感到骄傲的艺术,但对京剧就是喜欢不起来。

所以,本课设计为《梨园漫步》第一课时,旨在通过欣赏、感受让学生初步了解了京剧的起源、京剧的行当、京剧的唱腔等基本知识。

本节课安排了可以让学生参与互动的环节——演唱感受《唱脸谱》第二部分西皮唱腔,念白感受《卖水》片段,让学生直接接触京剧表演艺术,从情感上拉近京剧与学生的距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