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基坑降水细则

基坑降水细则

编号:世纪大道SN1地块(浦东金融广场)工程基坑降水工程监理实施细则编制人:批准人:批准时间:上海建科工程咨询有限公司世纪大道SN1地块(浦东金融广场)项目监理部目录一、概况 (2)1.1 工程概况 (2)1.2 地基土构成与特征 (4)二、工程质量验收依据及规定 (6)2.1 建设监理合同、施工合同及招投标文件 (6)2.2 监理规划 (6)2.3 车站结构施工图纸、技术说明及设计变更等 (6)2.4 经审批的车站结构施工组织设计 (6)2.5 执行标准、规范 (6)三、监理工作方法 (6)四、施工过程监理要点 (9)4.1 中间监理检查 (12)4.2 最终监理验收 (12)一、概况1.1 工程概况本工程基坑面积约42000m2,基坑工程±0.00=+4.40m,自然地面相对标高约-0.60m。

本基坑工程由分隔墙分为1-a、1-b、2-a、2-b、3-a、3-b、4区及5区等八个基坑。

本工程临近地铁车站及区间隧道,为确保本项目基坑以及地铁等公共设施安全,拟采取分区开挖施工。

基坑围护采用地下连续墙+内支撑体系,其中:基坑外围地下连续墙的深度为48m,基坑1-a、1-b、2-a、2-b、3-a南侧、北侧近地铁设施段的墙厚1200mm,其余段墙厚1000mm;坑内分隔墙深度38m,墙厚1000mm;南侧3-b、4及5区外侧地墙深度32m,墙厚1000mm,坑内分隔墙深30m,厚度800mm,南侧围护与九号线商城路车站外围地墙共用,墙址-34.778m,墙厚1000mm(已施工)。

地下连续墙槽壁加固采用φ850@600三轴水泥土搅拌桩,桩深26m,局部转角处桩深10m。

基坑内设置四道支撑,其中,1-a、1-b、2-a、2-b、3-a区基坑设置四道钢筋混凝土支撑,支撑中心分别为-1.6m、-6.8m、-11.6m、-16.0m;3-b、4及5区基坑设置一道钢筋混凝土支撑+三道钢管支撑,支撑中心分别为-2.278m、-6.478m、-10.278m、-13.678m。

本工程基坑裙边及抽条加固采用φ850@600三轴水泥土搅拌桩加固形式,坑内局部深坑采用三重管高压旋喷桩加固。

整个基坑共布置疏干井165口;在本工程基坑①-a区布设14口降压井、①-b 区布设11口降压井、②-a区域布设15口降压井、②-b区域布设8口降压井、③-a 区域布设5口降压井进行降低承压水水头。

同时为加强坑内外承压水水位观测和环境保护在坑内布设6口观测备用井,在坑外布设10口观测井。

本工程降水深井工作量详见下表:疏干井结构图降压井结构图1.2 地基土构成与特征1、地质条件根据地质勘测报告,在本工程基础埋深最深为26米左右,影响基坑开挖的各土层情况主要如下:第①层为杂填土,层厚为0.70~6.50m,松散,含碎砖块、有机质等,以碎砖、石块为主,场地内局部填土较厚;第②层为褐黄~灰黄色粉质粘土,层底标高为 1.68~0.32 m,层厚为0.40~3.30m,软塑~可塑、压缩性中等,填土厚的地方缺失该层。

第③层为灰色淤泥质粉质粘土,层底标高为0.46~-8.65m,层厚为0.70~6.90m,流塑、压缩性高等。

第③夹层为灰色砂质粉土,层底标高为-1.56~-4.09m,层厚为0.90~3.60m,饱和、中密、压缩性中等。

第④层为灰色淤泥质粘土,层底标高为-12.59~-14.87m,层厚为 4.20~8.90m,流塑、压缩性高等。

第⑤层可分为两个亚层⑤1a 和⑤1b 层,⑤1a 为灰色粘土,层底标高为-15.16~-17.98m,层厚为 2.00~4.50m,软塑、压缩性高等;⑤1b 层层底标高为-18.71~-21.24m,层厚为1.60~5.40m 为灰色粉质粘土,软塑,压缩性中等。

第⑥层为暗绿色粉质粘土,层底标高为-23.71~-25.50m,层厚为3.80~5.90m,可塑、压缩性中等。

第⑦层可分为两个亚层⑦1 和⑦2 层,⑦1 为草黄色砂质粉土,层底标高为-33.89~-38.24m,层厚为9.40~13.60m,饱和、中密、压缩性中等;⑦2 为灰黄色粉砂,层底标高为-58.86~-66.09m,层厚为22.20~30.90m,饱和、密实、压缩性中等;第⑨层可分为三个亚层⑨1 层、⑨2 层及⑨3,⑨1 层为灰色粉砂,层底标高为-76.96~80.30m,层厚为13.00~20.60m,饱和,密实、压缩性中等;⑨2 为灰黄色中砂,层底标高为-89.35~-92.27m,厚度为9.50~13.40m,饱和,密实、压缩性低等,⑨3 为灰色细砂,层底标高为-99.65~-111.10m,厚度10.10~21.30m,饱和,密实、压缩性低等;第⑩层为灰色粉质粘土,层底标高为-101.15~114.61m,层厚为0.70~5.10m,可塑、压缩性中等。

第⑾层灰色粉细砂,饱和,密实、压缩性中~低等,该层未穿透。

2、水文条件上海地区的地下水,主要有浅部土层的潜水、部分地区浅部土层中的微承压水和深部粉性土、砂土层中的承压水,对于本工程拟建场地内各种类型含水层的分布特征详述如下:(1)潜水拟建场地潜水受大气降水及地表迳流补给,勘察期间所测得地下水静止水位埋深一般在1.46m~2.00m,其相应标高一般在1.90m~2.73m 之间。

上海市年平均地下水位埋深为0.50m~0.70m 之间,低水位埋深为1.50m,高水位水位埋深0.50m,设计应根据不利组合选用。

(2)承压水含水层拟建场地深部第⑦层是上海地区的第一承压含水层,根据上海地区长期水位观测资料,该承压含水层水位呈年周期性变化,水位埋深的变化幅度一般在3.0m~11.0m,勘察期间测得的水位埋深为5.94~6.37m。

二、工程质量验收依据及规定2.1 建设监理合同、施工合同及招投标文件2.2 监理规划2.3 车站结构施工图纸、技术说明及设计变更等2.4 经审批的车站结构施工组织设计2.5 执行标准、规范(1)上海市标准基坑工程设计规程 DBJ08-61-97(2)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 50007-2011(3)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J 50202-2002(4)国家标准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 JGJ 18-2012(5)上海市标准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DGJ 08-11-2010(6)行业标准建筑与市政降水工程技术规范 JGJ/T111-98(7)国家标准供水管井技术规范 GB50296-99三、监理工作方法1、对于不同的土层降水要求,本工程中采用不同降水方法来解决。

根据不同土层的渗透性合理布置降水井滤水管,降低基坑深层土层水位。

第③、④层淤泥质粘土渗透性差,土质软弱,易发生流变或出现弹簧土现象,土方开挖时尽量少扰动土、少转土并尽快出土。

2、对于承压水,布置降压井和备用井进行降低承压水的工作,防止基坑突涌的发生。

在降压时遵循的原则:随着开挖深度加深逐步开启降压井,达到按需降水要求。

3、利用基坑内未抽水的观测井和基坑外回灌井作为临时观测井,加强水位观测,根据监测结果来指导抽水;4、确保承压井的不间断工作,根据群井试验抽水出水量及观测井水位决定抽水速率,控制承压水头与上覆土压力足以满足开挖基坑稳定性要求,这将使降水对环境的影响进一步降低。

为确保承压水降压井的供电不间断,施工现场应配置备用双电源。

5、降水井构造与设计要求⑴井口:井口应高于地面以上0.50m,以防止地表污水渗入井内,一般采用优质粘土或水泥浆封闭,其深度不小于2.00m。

⑵井壁管:各类管井的井壁管均采用焊接钢管,井壁厚度为3mm厚。

⑶过滤器(滤水管):各类管井均采用圆孔滤水管,滤水管外均包两层30目~40目的尼龙滤网,滤水管的直径与井壁管的直径相同。

⑷沉淀管:沉淀管主要起到过滤器不致因井内沉砂堵塞而影响进水的作用,沉淀管接在滤水管底部,直径与滤水管相同,长度为1.00m,沉淀管底口用铁板封死。

⑸填滤料:疏干管井:各井从井底向上至地表以下2.00m均围填滤料。

降压管井:各井从井底向上至地表以下30.00m均围填滤料。

⑹填粘性土封孔:在中粗砂的围填面以上采用优质粘土围填至地表并夯实,并做好井口管外的封闭工作。

⑺各井的结构及过滤器的安装部位见附图2。

注意管井施工时,井点深度全部以井底标高来控制,若场地标高有起伏应在管井的最上部一节相应的增加或者减少井壁管。

6、测放井位:根据降水井井位平面布置图测放井位,当布设的井点受地面障碍物或施工条件的影响时,现场可作适当调整。

7、埋设护口管:护口管底口应插入原状土层中,管外应用粘性土或草辫子封严,防止施工时管外返浆,护口管上部应高出地面0.10m~0.30m。

8、安装钻机:机台应安装稳固水平,大钩对准孔中心,大钩、转盘与孔的中心三点成一线。

9、钻进成孔:疏干井的开孔孔径为φ650mm,降压井的开孔孔径为650mm,均一径到底。

钻进开孔时应吊紧大钩钢丝绳,轻压慢转,以保证开孔钻进的垂直度,钻孔孔斜不超过1%,要求整个钻孔孔壁圆整光滑,成孔施工采用孔内自然造浆,钻进过程中泥浆密度控制在 1.10~1.15,当提升钻具或停工时,孔内必须压满泥浆,以防止孔壁坍塌。

如果在钻孔过程中遇到地下障碍物钻不下去,对该井位做适当调整后,重新钻孔。

10、清孔换浆:下井管前的清孔换浆工作是保证成井质量的关键工序,为了保证成孔在进入含水层部位不形成过厚的泥皮,当钻孔钻至含水层顶板位置时即开始加清水调浆。

钻进至设计标高后,在提钻前将钻杆提至离孔底0.50m,进行冲孔,清除孔内杂物,同时将孔内的泥浆密度逐步调至1.05,孔底沉淤小于30cm,返出的泥浆内不含泥砂为止。

第一次清孔换浆是成井质量得以保证的关键,它将直接影响成井质量,因此施工时清孔换浆工作没有达到规定的要求绝不允许进入下一道工序的施工。

11、下井管:管子进场后,应检查过滤器的缝隙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下管前必须测量孔深,孔深符合设计要求后,开始下井管。

井管应平稳入孔,每节井管的两端口要找平,并保证滤水管能居中,下到设计深度后,井口固定居中。

下井管过程应连续进行,不得中途停止,如因机械故障等原因造成孔内坍塌或沉淀过厚,应将井管重新拔出,扫孔、清孔后重新下入,严禁将井管强行插入坍塌孔底。

12、填滤料:填滤料前在井管内下入钻杆至离孔底0.30m~0.50m,井管上口应加闷头密封后,从钻杆内泵送泥浆进行边冲孔边逐步调浆使孔内的泥浆从滤水管内向外由井管与孔壁的环状间隙内返浆,使孔内的泥浆密度逐步调到1.05,然后开小泵量按前述井的构造设计要求填入滤料,并随填随测填滤料的高度。

直至滤料下入预定位置为止。

13、填粘性土:各井在滤料的围填面以上均回填粘性土,回填时,为防止产生“架桥”现象,回填前需将块状的粘性土碾碎(粒径小于3cm为宜)后填入,下入速度不宜太快,沿着井管周围少放慢下的回填,回填部位按井结构图的要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