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词典第六版难读难写词语汇总令狐文艳1-300页【柯老师整理】1.吖嗪ā qín是含有一个或几个氮原子的不饱和六节杂环化合物的总称。
2. 阿訇āhōng今为由清真寺经堂大学或经学院“穿衣”毕业,具有较高宗教学识的宗教人员的通称。
3. 腌臜ā za是一种地方口语,意为不干净,肮脏的意思。
用以形容环境、物件等的杂乱不堪、恶臭不洁净等。
后引申可用为形容行为、动作等的龌龊,有悖道德良知的层面;也用于心理不爽快等的形容抒发。
4. 哀矜āijīn哀怜;怜悯5. 娭毑āi jiě 1、祖母;2、尊称老年妇女。
6. 欸乃ǎinǎi1.象声词。
摇橹声。
2.象声词。
棹歌,划船时歌唱之声。
7. 嗳气ài qì指气从胃中上逆。
胃出而作声,多见于饱食之后。
8. 嗳酸ǎi suān胃酸从胃里涌到嘴里,指吐酸水。
9. 僾尼ài ní部分哈尼族人的自称。
主要居住在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
10叆叇àidài 指浓云遮日。
11. 安厝ān cuò停放灵柩待葬或浅埋以待正式安葬。
12氨纶ān lún氨纶是聚氨基甲酸酯纤维的简称,是一种弹性纤维。
13媕娿ān ē亦作"媕阿"。
亦作"媕妸"。
亦作"媕婀"。
不能决定的样子。
14鹌鹑(ān chún)是雉科中体形较小的一种。
野生鹌鹑尾短翅长而尖,上体有黑色和棕色斑相间杂,具有浅黄色羽干纹,下体灰白色,颊和喉部赤褐色,嘴沿灰色,谢淡黄色。
15鮟鱇ān kāng,俗称结巴鱼、哈蟆鱼、海哈蟆、琵琶鱼等,一般生活在热带和亚热带浅海水域。
我国有黄鮟鱇和黑鮟鱇两种,黄鮟鱇分布于黄渤海及东海北部,黑鮟鱇多见于东海和南海。
16鞍韂ān chàn马鞍子和垫在马鞍子下面的东西。
17吧嗒bādā象声词,表示一种双音的声响18疤瘌 bā la也叫疤拉,伤口或疮平复以后留下的痕迹:疮疤。
19拔擢bá zhuó:提拔、挑选人员使担任更重要的职务。
20菝葜bá qiā也称金刚藤,百合科菝葜属,多年生藤本落叶攀附植物。
21跋前疐后bá qián zhì hòu跋:踩;疐:被绊倒。
本指狼向前进就踩住了自己的颈肉,向后退又会被自己的尾巴绊倒。
比喻进退两难。
同“跋胡疐尾”。
22白垩bái’è(名)石灰岩的一种,主要成分是碳酸钙(CaCO3)。
是有古生物的残骸集聚形成的。
白色,质软,分布很广,用作粉刷材料等。
23白镪bái qiǎng古代当作货币的银子。
24白鹇 bái xián,又名白雉。
属于大型鸡类。
头顶具冠。
嘴粗短而强壮,上嘴先端微向下曲,但不具钩;鼻孔不为羽毛所掩盖着。
翅稍短圆。
尾长。
25白翳bái yì中医指眼球角膜病变后,留下的疤痕,能影响视力。
26蝜蝂fù bǎn 在柳宗元的《蝜蝂传》中,说“蝜蝂是一种喜爱背东西的小虫。
爬行时遇到东西,总是抓取过来,抬起头背着这些东西。
东西越背越重,即使非常劳累也不停止。
27稖头bàng tou耜一类的农具。
玉米。
28暴戾恣睢bào lì zì suī形容凶残横暴,想怎么干就怎么干。
残暴凶狠,胡作非为。
29椑柿bēi shì柿子的一种,果实小,色青黑,可制柿漆。
30碑拓bēi tà:是南朝时出现的一种印刷技术,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代表。
31钡餐bèi cān钡餐造影即消化道钡剂造影,是指用硫酸钡作为造影剂,在X线照射下显示消化道有无病变的一种检查方法。
32苯并芘běnbìngbǐ又称苯并(α)芘,英文缩写BaP,是一种常见的高活性间接致癌物。
33畚斗běn dǒu ,别名:灰斗,英文名:bucket,平时用来装垃圾的一种铲状盘,通常有一个短把,用以收运从地板上扫除的垃圾。
34畚箕 běn jī用木、竹、铁片做成的一种铲状盘,通常有一短把,用以收运从地板上扫除的垃圾,撮垃圾、粮食等的器具,它一般用作农用工具。
35倴城bèn chéng是河北省唐山市所属的一座古镇,滦南县人民政府驻地,滦南县经济文化中心。
36菶菶běng běng1、草木茂盛貌。
茂盛的〔菶菶,茂也。
-《广雅·释训》〕2、散乱37蹦跶bèng da 蹦跳,若指人则比活泼好动程度偏强烈些38荸荠bí qi莎草科荸荠属浅水性宿根草本,以球茎作蔬菜食用。
39鼻衄bí nǜ鼻衄是临床常见的症状之一,俗称鼻出血。
可由鼻部疾病引起,也可由全身疾病所致。
40鼻旁窦bí páng dòu,又称副鼻窦或鼻窦,为鼻腔周围颅骨(额骨、蝶骨、上颌骨、筛骨)内的含气空腔,均有窦口与鼻腔相通。
41吡啶bǐ dìng,有机化合物,是含有一个氮杂原子的六元杂环化合物。
42吡咯bǐ luò含有一个氮杂原子的五元杂环化合物。
分子式C4H5N。
43 鄙俚bǐ lǐ粗野;庸俗。
44投畀豺虎tóu bì chái hǔ,形容人民群众对坏人的愤恨。
意为把那些以谗言陷害他人的人喂给豺狼老虎吃掉,后来常用来表示对坏人强烈憎恨并予以惩治。
45贲临bìlín 光临。
形容来者贲然盛饰,后人因称贵宾来到叫贲临。
46荜拨bì bō,别名:毕勃、荜茇、荜菝、荜拨胡椒科,胡椒属。
攀援藤本,长达数米;枝有粗纵棱和沟槽,幼时被极细的粉状短柔毛,毛很快脱落。
47哔叽bì jī用精梳毛纱织制的一种素色斜纹毛织物。
48狴犴bìàn,又名宪章,传说中的兽名。
形似虎,龙九子之一,排行第七。
它平生好讼,却又有威力,狱门上部那虎头形的装饰便是其遗像。
49萆薢(bì xiè)出自《神农本草经》。
陶弘景:萆薢,今处处有。
亦似菝葜而小异,很大,不甚有角,节色小浅。
50梐枑:(bì hù)用木条交叉制成的栅栏,置于官署前遮拦人马。
51赑屃bì xì龙之九子之一,又名霸下。
形似龟,好负重,长年累月地驮载着石碑。
52 觱篥bì lì又称觱栗。
汉朝古代的一种管乐器,形似喇叭,以芦苇作嘴,以竹做管。
吹出的声音悲凄,羌人所吹,用以惊中国马。
53腷臆bì yì因愤怒或哀伤而情绪郁结。
54馝馞bìbó形容香气很浓.55箅子bì zī,一种有网眼用以隔物的器具.有空隙而能起间隔作用的器具总称56薜荔bì lì别名:木莲、凉粉果、鬼馒头、凉粉子、木馒头。
57萹蓄 biān xù一年生草本,高10~40cm,常有白粉;茎丛生,匍匐或斜升,绿色,有沟纹,叶经生,叶片线形至披针形,长1~4cm,宽6~10cm,顶端钝或急尖,基部楔形,近无柄;托叶鞘膜质,下部褐色,上部白色透明58编磬 biān qìng古代打击乐器,在木架上悬挂一组音调高低不同的石制或玉制的磬,用小木槌敲打奏乐。
59箯舆biān yú古代的一种竹轿。
60 弁言 biàn yán 前言;引言。
因冠于篇卷的前面,故称弁言。
61苄基biàn jī甲苯分子中的甲基碳上去掉一个氢原子后,剩下的一价基团;或者苯甲醇分子中去掉羟基。
62褊狭biǎn xiá土地狭小,器量狭窄。
褊,是狭小之意,像是“土地褊狭”、“心胸褊狭”。
63便溺biàn niào一般指人或其他动物排便(包括大便和小便)。
64膘情 biāo qíng牲畜长膘的情况。
65瘭疽 biāo jū瘭疽指体表的一种急性化脓性感染,随处可生,尤多见于指端腹面,故与今称的瘭疽略有差异。
多因外伤感毒,脏腑火毒凝结所致。
66瀌瀌 biāo biāo 雨雪大的样子67藨草biāo cǎo色泽光雅洁净,主要用于水面绿化或岸边、池旁点缀,较为美观,也可盆栽庭院摆放或沉入小水景中作观赏用。
全草入药,主治食积气滞。
68裱糊biǎo hú用纸糊房间的顶篷或墙壁等。
69鳔胶 biào jiāo 用鱼鳔或猪皮等熬制的胶,粘性大,多用于粘木头。
70鳖裙【biē qún】鳖的背甲四周的肉质软边,味道鲜美。
有的地区也叫鳖边。
71傧相 bīn xiàng古时称替主人接引宾客和赞礼的人。
72髌骨bìngǔ即骨73兵燹bīng xiǎn指因战乱而遭受焚烧破坏的灾祸。
74栟榈 bīng lǘ木名。
即棕榈。
75勃谿,亦作"勃豀",吵架,争斗。
婆媳争吵。
76袯襫bó shì 1.蓑衣之类的防雨衣。
一说为粗糙结实的衣服。
2.三尺衣。
77鹁鸪 bó gū即斑鸠,羽毛黑褐色,天要下雨或刚晴的时候,常在树上咕咕地叫。
也叫水鸪鸪。
78馎饦 bó tuō汤饼的别名。
中国古代一种水煮的面食。
类似于现代的煮面片。
79欂栌 bó lú欂栌即斗栱。
80跛鳖千里 bǒ biē qiān lǐ跛脚的鳖只要不停爬行,也能走千里。
比喻只要坚持不懈,即使条件很差,也能成功。
81擘画 bò huà谋划,经营。
82擘窠书bò kē shū榜书83逋客 bū kè逃离的人。
避世之人;隐士。
84逋峭bū qiào 1.本为屋柱曲折貌。
引申指人有风致。
2.谓文章曲折多姿。
85逋逃薮bū táo sǒu逃亡的人躲藏的地方。
86卟啉 bǔ lín卟啉是一类由四个吡咯类亚基的α-碳原子通过次甲基桥(=CH-)互联而形成的大分子杂环化合物。
87补苴 bǔ jū补缀,缝补。
引申为弥补缺陷。
88补苴罅漏 bǔ jū xià lòu苴:鞋底的草垫;罅:缝隙。
补好裂缝,堵住漏洞。
比喻弥补事物的缺陷。
89大埔dà bù地名,在广东梅州90礤床儿 cǎ changr把瓜、萝卜等插成丝儿的器具,在木板或竹板中间钉一块金属片,片上凿开许多小窟窿,使翘起的鳞状部分成为薄刃片。
91彩鹮cǎi huán彩鹮为鹮科彩鹮属的鸟类,体长约60cm,体色艳丽。
全身羽毛以栗紫色为主,略带有绿色的金属闪光。
身体大,腿长,体型类似于朱鹮,但比朱鹮要小些,有着细细长长的喙。
92穇子cǎn zi 穇子须根稠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