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南语言领域解读
教师:这一群人在什么时间,在哪里,做什么事情?请用一句
话完整地讲一讲。 2. 讨论讲述的中间部分。 (1)详细讲最喜欢的人物或有联系的人物。 (2)简单地讲一讲其他一些人物。 3. 讨论讲述的结束部分。 4. 完整讲述。Leabharlann 讲述能力的核心经验
完整讲述(有中心、完整性)
连贯讲述(有序性、有重点)
清楚讲述(发音清楚、词语适当、词语丰富)
案例3分析:
这是一个 高控制的 语言交往 过程
应该是接 纳的语言 交往过程
案例4:风帆?船帆? 在一个中班《云彩和风儿》散文教学活动过程中,当老师 和孩子一起朗诵“扬起风帆”,很多孩子异口同声地说“船 帆” ,老师立刻纠正,“不是船帆,是风帆,来和我一起 说一说,风帆,风帆……”孩子们学着老师说着“风帆”。 可是下次集体朗诵时,他们在说“风帆”前迟疑了一会儿, 又说成了“船帆”……
幼儿的语言能力是在交流和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
案例: 我是第三胞胎
正当我与其他小朋友一起“看电视” 时, 馨馨和梦梦走过来说:“老师, 我们 想当你的孩子。”我欣然答应, 并带他 们“串门”“逛公园”“上图书馆”, 玩得很开心。
小雨听说了这件事, 也跑来对我说 “老师,我也想当你的孩子。”我推辞 说:“我的孩子已经太多了, 本来一个家 只有一个孩子, 现在我已经有两个了。” 小雨没有走, 她接着说:“现在有三胞胎, 我就是第三胞胎。”
语言是用来沟通的 语言是用来学习的
以语言的形式呈现所学习的事物
案例: 王小妮是谁?
谈话对象:
王小妮,女,4岁
I: 你叫什么? C:我叫王小妮。 I: 你是谁? C:我是王小妮。你是谁? I: 我是张金梅。王小妮是谁? C:不知道。 I: 王小妮是她吗?(指妈妈) C (哈哈笑):不是。 I:王小妮是兔兔? C(哈哈笑):不是。 I:王小妮是谁? C:不知道。 I: 张金梅是谁? C:是你! I: 对,张金梅是我。 C(高兴的样子):王小妮是我。
教师 幼儿
幼儿语言学习的资源——多样 家长 社区 幼儿语言学习的时空——弹性 幼儿语言学习的形式——个别 小组 集体
幼儿园主题课程或其他领域活动中的语言学习
华音甲路 搭桥中的书写行为 (5岁3个月) 狮凉门立交桥 王老吉立交桥 小心地滑
小结:
幼儿语言教育应走出重语言课、轻语言交往环境 的误区,与幼儿共同建构自由、互动、接纳、丰 富、支持的语言交往环境 ,走向回归生活的语言 教育。
(蒋华,2008)
“全语言”教育观认为: 幼儿通过语言学习事物时,同时学习了语言 本身以及语言有关的知识。
小结: 语言对于幼儿来说,既是学习的对象, 也是“交流和思维的工具”。在幼儿期, 这一口头语言的发展的关键期,幼儿是 在与周围世界的互动中,在交流和运用 中发展语言能力的。
二.幼儿语言学习与发展的目标框架
案例2分析:
这是一个 被忽略的 语言交往 过程
应该是得 到成人积 极互动的 语言交往 过程
案例3:汽车开哪里
在一个小班语言游戏教学活动过程中, 老师和孩子们一起玩游戏“汽车就要开 了”。其玩法是,老师先扮演司机,玩 了两三遍后由孩子扮演。司机说“嗨嗨, 我的汽车就要开。”要求孩子问:“哪 里开?”司机必须回答出开往的某个城 市,比如“上海开。”但是当孩子们做 司机时,他们总是说“动物园开”“科 技馆开”“公园开”等等,不能说出具 体的城市。老师则不断强调汽车要开去 的是一个城市,偶尔有一两个孩子说出 了某个城市,老师才给予表扬。
目标
1.感受人群景象,观察不同人物神态、动作。
2.能够用恰当的语言有重点地完整讲述表述对人群的理解。
准备 1.人群图片。 2.爸爸妈妈引导孩子观察车站等车人群。 3.其他。
过程
一、感知图片。
二、幼儿讲述。
三、教师引进新的讲述经验。 四、巩固讲述经验。
过程
一、观察《人群》图片,并初步描述。
谢谢!
1.呈现局部的人群图片(站牌和汽车),幼儿猜测地点。
教师:请看看图片上有什么,这是什么地方?
2.呈现完整人群图片,感受公交站台人群中各种各样的人。
教师:你看到了什么?
他们是谁? 正在做什么? 表情怎么样? 心里会想什么?
二、幼儿讲述自己感兴趣的人物。
1.教师请幼儿再次观察图片,并选择自己喜欢的人物,在 集体面前讲述。 教师:请从这幅图片上选出你喜欢的人物,仔细看,再 想一想,请你说说这些人是谁,在做什么,表情怎么样, 心里怎么想的,讲给大家听听。 2. 幼儿两两相互讲述自己感兴趣的人物。
案例1分析:
这是一 个不被 允许自 由说话 的环境
应该是 小声而 自由交 流的环 境
案例2:发烧要开刀 在一个大班“医院”的区域里,扮演医生和护士的孩子 正在等待“病人”到来,可是好长时间都没有“病人”。 老师在一旁看到,就主动来做“病人”,“哎哟,我身体 不舒服了”。“医生”笑咪咪地量了体温,说道:“41度, 你发烧了,要开刀!” 孩子一旁忙碌了一阵,老师没有 回应。这时另外有孩子找老师帮忙,老师就离开了。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语言领域解读
南京师范大学
张金梅
目录
正确理解“幼儿语言的学习与发展” 幼儿语言学习与发展的目标框架 建构幼儿语言交往环境
语言是交流和思维的工具。 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特别是口语发展的重要时期。 幼儿语言的发展贯穿于各个领域,也对其它领域 的学习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幼儿的语言能力是在交流和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 来的。 幼儿的语言学习需要相应的社会经验支持。 ——《指南》(语言):14
案例4分析:
应该是鼓 励孩子创 造性表达 的过程
这是一个 要求和文 本说一样 话的语言 交往过程
怎么办?——建构幼儿语言交往环境的多途径
幼儿园一日生活中的语言学习 幼儿园主题课程或其他领域活动中的语言学习 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中的语言学习
回归生活的语言教育
幼儿园一日生活中的语言学习
【语用】
回应 眼睛 言语 积极主动言语 声音大小 适中 场合 对象、情境 策略(轮流) 礼貌用语
阅读与书写准备——书面语言
喜欢听故事,看图书 ——阅读的情感态度 具有初步的阅读理解能力 ——阅读技能 具有书面表达的愿望和初步技能 ——前书写的情感态度与技能
小结:
该目标框架既关注了幼儿口头语言和书面 语言两类不同符号系统的学习与发展,也 关注了语言的理解与表达。
【表达】
情感态度
本民族语言
和普通话
讲述能力
《指南》明确“愿意讲话并能清楚地表达”
3~4岁 1.愿意在熟悉的 人面前说话,能大 方地与人打招呼。 2.基本会说本民 族或本地区的语言 。 3.愿意表达自己 的需要和想法,必 要时能配以手势动 作。 4.能口齿清楚地 说儿歌、童谣或复 述简短的故事。 4~5岁 1.愿意与他人交 谈,喜欢谈论自 己感兴趣的话题。 2.会说本民族或 本地区的语言, 基本会说普通话 。少数民族聚居 地区幼儿会用普 通话进行日常会 话。 3.能基本完整地 讲述自己的所见 所闻和经历的事 情。 4.讲述比较连贯 。 5~6岁 1.愿意与他人 讨论问题,敢在 众人面前说话。 2.会说本民族 或本地区的语言 和普通话,发音 正确清晰。少数 民族聚居地区幼 儿基本会说普通 话。 3.能有序、连 贯、清楚地讲述 一件事情。 4.讲述时能使 用常见的形容词 、同义词等,语 言比较生动。
讲述能力的核心经验
完整讲述(有中心、完整性)
连贯讲述(有序性、有重点)
清楚讲述(发音清楚、词语适当、词语丰富)
一个看图讲述活动: 如何指导幼儿讲述画面内容?
以《人群》为例
讲述活动:人群(大班)
分析 凭借物(单幅图画)
讲述类型(看图讲述)
讲述活动:人群(大班)
分析 凭借物(单幅图画)
讲述类型(看图讲述)
一. 正确理解 “幼儿语言的学习与发展”
语言是交流和思维的工具 幼儿期是口头语言发展的关键期 幼儿语言学习的方式——交流和运用
需要
模仿
尝试错误 言语思维
1.5-2岁
动作思维
语言是交流和思维的工具示意图
(孩子很大声地吵闹。) 案例: 爸爸:你是孙悟空,石头里生的。 爸爸妈妈是石头。 石头变成铃铛 爸爸:石头没有声音,不会说话。 孩子:把石头变成铃铛,一摇就有 声音了。 (爸爸笑了。) 孩子:把石头踩碎,我就成人了 (意思是从石头里钻出了,变成人 了) 。 (3岁8个月)
三。建构幼儿语言交往环境
为什么?——当前幼儿语言教育的误区 是什么?——幼儿语言教育应当是什么 怎么办?——建构幼儿语言交往环境的多途径
为什么?——当前幼儿语言教育的误区
语言课=语言教育
讲故事、念儿歌=语言教育
读写汉字=语言教育
经常性识字、写字——坚决不能识字、写字
三、引进新的讲述经验,能够围绕人物之间的关系有重点地讲述。
1. 教师请幼儿再次观察并讲述图片中的两个小孩子和其旁边的人。
教师:仔细看看这两个孩子旁边站的会是谁,在做什么,表情怎
么样,心里怎么想的,他们之间会说些什么?讲给大家听听。 2. 幼儿两两相互讲述。
四、巩固讲述经验,有重点地完整讲述。
1.讨论讲述的开始部分:时间和地点。
倾听与表达——口头语言 阅读与书写准备——书面语言
理解
表达
倾听与表达——口头语言 认真听并能听懂常用语言——理解 愿意讲话并能清楚地表达——表达 具有文明的语言习惯——语言运用能力